《開羅宣言》英文版檔案入藏多年後首次曝光。中新社記者 劉舒凌 攝
《波茨坦宣言》中文版抄本(部分條文)入藏多年後首次曝光。中新社記者 劉舒凌 攝
原標題:臺當局檔案展首次曝光英文版《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
中新社新北10月16日電 (記者 劉舒凌)臺灣當局檔案管理局、臺灣文獻館等機構16日在位於新北市的檔案管理局展覽廳舉辦「1025臺灣光復檔案展」。
《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英文版和當年中文版抄本是此展重點檔案。檔案管理局研究員許峰源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介紹,兩份宣言仿真版是檔案原件入藏多年後首次曝光。
中英對照的資料顯示,1943年12月1日籤字的《開羅宣言》記載:使日本歸還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滿州、臺灣、澎湖群島等。1945年7月26日發表的《波茨坦宣言》開篇第一條指出,中英美三國元首同意予以日本一個機會「向三國無條件投降」;第八條直指「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確認臺灣澎湖應歸還中國。
策展人、臺灣海洋大學副教授安嘉芳指出,兩份宣言明確了臺灣光復與抗戰勝利之間密不可分的歷史連結。
此展選擇於10月25日臺灣光復節前夕開幕,家族與臺灣歷史息息相關的「監察院長」張博雅16日表示,唯有回顧歷史,才能了解過去的一切,才能體驗當今的狀況。
張博雅在開幕式上直言,不能把前人歷史遺忘掉。對於現在臺灣有人把「日據時代」講成「日治時代」,「我的母親參加過(臺北)中山堂受降典禮,平常(她)講的就是日據時代如何如何,你現在說日治時代她一定聽不懂」。
籌備一年多時間的光復檔案展是臺灣當局紀念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70周年的系列活動之一,分為「抗日活動」、「籌劃接收」、「政權交替」及「省政新局」四主題。
主辦方表示,70項展品是從龐大的檔案典藏中精選而來,呈現1895年後島內乙未抗日、苗慄事件、霧社事件等反侵略活動,光復初期2年內民眾如何將原所使用的日文回復成中文,當局接管後重建臺灣等歷史階段。
展覽還輔以中山堂受降等情境模擬設施、《曙光黎明——臺灣光復檔案專題選輯》專書及網上展覽系統,供民眾了解關鍵過往,鑑往知來。16日下午,首批3個班級的臺灣初中學生將來此進行校外教學。
據了解,此展在新北展出至明年5月13日,此後於7月6日轉往南投市中興新村臺灣文獻館福爾摩沙特展室展至12月30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