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京誠承建的高海拔宇宙線繆子探測器投入使用

2021-01-13 中國鋼鐵新聞網

中冶京誠承建的高海拔宇宙線繆子探測器投入使用

2020-12-11 11:22:00

  12月6日,中冶京誠設計與施工的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舉行「繆子探測器陣列主體工程完工暨LHAASO-3/4陣列的科學運行啟動儀式」。經過兩年半的建設,包括917個繆子探測器與4008個電磁粒子探測器的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3/4規模陣列正式投用,標誌著全球高能伽馬探測靈敏度最高的同類觀測站建成。

  宇宙線高能粒子是人類獲取太陽系外物質樣本的唯一渠道,但由於大氣層的保護,宇宙線的能量在穿過大氣層的過程中,大部分都被吸收了,而在高海拔地區布局探測器,就是為了搶在大氣層吸收前,捕捉到更多的次級粒子,獲取更多信息。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從2008年前期預研開始,歷時6年,最終選址稻城縣海子山,平均海拔4410米,地形地貌十分複雜。該宇宙線觀測站系國際宇宙線研究中心與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等單位聯合研製的全球北天區宇宙線觀測站。繆子探測器(MD)是其4種探測手段之一,主要用於區分伽馬射線中的宇宙線本底,從而大大提高伽馬射線探測的靈敏度。WCDA實現甚高能中低能段(100GeV-30TeV)對整個北天區伽瑪源的巡天觀測,巡天靈敏度將達到世界最佳水平。

  中冶京誠承建的1188個MD陣列主體工程是本項目探測陣列中的核心部件,其設計、製作與安裝面臨巨大挑戰:部分探測器處於沼澤區域,在雨季長期處於水位線以下,極容易滲水;當地最大晝夜溫差可達30多度,而罐體內的溫差年變化不能超過5度;內部放置的水袋,面臨長途運輸、壓差變化、吊裝鋪設各環節防滲漏的難題。自2018年開工建設以來,中冶京誠項目部專門成立了研發團隊,接連攻克了結構設計、抗滲設計、無壓實覆土回填等多項技術難關,具體採用大斷面+混凝土筒體的組合形式,並開展相關焊接工藝研究,確保了探測器外殼的結構空間性能穩定;進行鋼蓋和混凝土筒體結合面防滲漏止水材料的選型、安裝工藝及容許空間、防老化和密封性系列試驗研究,解決了連接材料的功能性和耐久性問題;通過獨立鬆土堆方、可變坡比、固土成型設計方案及施工工藝,分析不同回填材料性能及鬆土堆積效果,在無機械夯實情況下,實現了土方回填達到設計坡比要求。項目人員長期進駐現場,克服高寒缺氧、施工條件簡陋、人機降效明顯、氣候條件多變等諸多困難,目前,已投用的1077個探測器無一滲漏,探測器精度全部達標,圓滿完成建設任務。

  隨著主體工程的完成,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探索高能宇宙線起源、開展相關的高能輻射、天體演化以及暗物質分布等的基礎科學研究徵程,正式拉開序幕。剩餘的111臺繆子探測器的超純水灌注以及探測器調試等工作將在明年春季完成。屆時,整個繆子探測器陣列將全部投入運行。2021年,LHAASO一經全面建成便有望佔據國際領先地位,創造巨大的科學價值,助力破解科學研究的世紀謎題。

來源:中冶京誠

編輯:網站實習1

版權說明

【1】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中國鋼鐵新聞網。媒體轉載、摘編本網所刊 作品時,需經書面授權。轉載時需註明來源於《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及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並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繫的。電話:010—010-64411649

相關焦點

  • 四川稻城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繆子探測器陣列主體工程完工
    12月23日,據四川省發展改革委透露,近日,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繆子探測器陣列主體工程完工儀式在四川甘孜州稻城縣海子山舉行。繆子探測器陣列主體工程最後一個鋼蓋吊裝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是「十二五」時期國家優先安排建設的16項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將建設包括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取樣型地下繆子探測陣列在內的
  • 中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首批探測器投入科學觀測
    中新網成都4月26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於四川稻城海拔逾4400米海子山的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英文縮寫LHAASO,中文音譯「拉索」)首批探測器26日正式投入科學觀測,將開展高能宇宙線起源探索、宇宙演化和暗物質等研究。
  • 全陣列投入運行!我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關鍵探測器迎進展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月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建於四川稻城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的水切倫科夫探測器,已於2021年1月初全部建成並投入科學運行。
  • 投入科學運行!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建成首個探測器陣列
    位於四川省稻城縣海子山海拔4410米處的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LHAASO),已建成首個探測器陣列並投入科學運行。記者6日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拉索」的水切倫科夫探測器陣列(WCDA)三號水池注水達到正常工作水位,標誌著該探測器陣列全部建成。
  • 我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首批探測器在川投用 有多厲害?
    當天下午,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體物理中心副主任、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首席科學家曹臻在蓉宣布,經過近2年建設,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首批探測器投入科學觀測。為觀測研究宇宙線成立的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其項目總投資約12億元,是由電磁粒子探測器陣列、繆子探測器陣列、水切倫科夫探測器陣列、廣角切倫科夫望遠鏡陣列等組成的巨大複合探測裝置,是我國「十二五」期間立項建設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 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水切倫科夫探測器全部建成並投入科學運行
    2021年1月2日,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水切倫科夫探測器陣列(WCDA)三號水池注水達到正常工作水位,標誌著WCDA探測器全部建成,全陣列投入科學運行,這是LHAASO四種類型的探測器陣列中最早完成的一個陣列。
  • 新探測器投用!全球靈敏度最高的同類宇宙線觀測站在四川
    其一,觀測站最後一個繆子探測器建成投用,標誌著觀測站的繆子探測器陣列主體工程完工。其二,觀測站3/4規模陣列正式「上崗」,包括917個繆子探測器與4008個電磁粒子探測器,標誌著我國已建成世界上高能伽馬探測靈敏度最高的觀測站。這些神秘的探測器是怎麼運行的?記者走進稻城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為你揭秘。
  • 中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水切倫科夫探測器陣列全部建成運行
    中科院高能所 供圖中新網北京1月6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6日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所)獲悉,該所建於四川稻城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中文暱稱「拉索」)的水切倫科夫探測器,已於2021年1月初全部建成並投入科學運行。中國自主研發的WCDA三號探測器核心部件。
  • 大科學工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傳來喜訊
    新年伊始,大科學工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LHAASO)傳來喜訊。5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拉索水切倫科夫探測器陣列(WCDA... 新年伊始,大科學工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LHAASO)傳來喜訊。
  • 大科學工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首個探測器陣列建成
    新年伊始,大科學工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LHAASO)傳來喜訊。5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拉索水切倫科夫探測器陣列(WCDA)三號水池注水達到正常工作水位,這標誌著WCDA探測器全部建成,全陣列投入科學運行。這是拉索四種類型的探測器陣列中最早完成的一個陣列。
  • 我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正式開工 探究宇宙起源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據中國科技報25日消息,6月19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集中開工暨開工儀式在四川省稻城縣海子山舉行,標誌著工程工藝設施開始進入集中安裝階段。這標誌著這個於「十二五」期間啟動、並歷經8年籌備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正式開始進入集中安裝階段。
  • 我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LHAASO)即將全面開工建設
    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的設計方案效果圖。經濟日報記者 佘惠敏攝  它是我國海拔最高的大科學基礎設施,投資超過10億元,將在方圓1.36平方公裡的雪域荒原上安裝近萬個世界最先進最靈敏的探測器,一探世紀難題——高能宇宙線起源。  它的名字叫「拉索」(LHAASO),全稱為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於2015年12月獲批立項,最近通過了初步設計報告評審,即將全面開工建設。
  • 破解宇宙線「世紀之謎」
    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曹臻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宇宙線對於研究宇宙構成具有重要作用。宇宙線是宇宙構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是來自外太空的高能粒子。對於太陽系之外遙遠的宇宙空間,我們只能通過觀測宇宙線來獲取宇宙構成的物質樣本。研究宇宙線的成分和豐度就是研究宇宙到底由哪些物質構成。
  • 【科技日報】破解宇宙線「世紀之謎」
    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曹臻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宇宙線對於研究宇宙構成具有重要作用。宇宙線是宇宙構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是來自外太空的高能粒子。對於太陽系之外遙遠的宇宙空間,我們只能通過觀測宇宙線來獲取宇宙構成的物質樣本。研究宇宙線的成分和豐度就是研究宇宙到底由哪些物質構成。
  • 尋找譜系源頭:高海拔宇宙射線觀測站將探索宇宙射線的起源
    位於中國四川省境內,海拔為4410米的海子山上,總投入為12億人民幣(1.8億美元)的高海拔宇宙射線觀測站正在建設當中,預計2020年開始工作。作為世界上最大最敏感的宇宙射線觀測平臺之一,此站將用於探索高能宇宙射線的起源。宇宙射線源於外太空的粒子,它們通過加速達到的能量比最大的人造粒子加速器所能達到的能量還要大。
  • 大科學工程「拉索」首個探測器陣列建成_時政_中國西藏網
    新年伊始,大科學工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LHAASO)傳來喜訊。5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拉索」水切倫科夫探測器陣列(WCDA)三號水池注水達到正常工作水位,這標誌著WCDA探測器全部建成,全陣列投入科學運行。這是「拉索」4種類型的探測器陣列中最早完成的一個陣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