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破解宇宙線「世紀之謎」

2020-12-07 中國科學院

  近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四川省甘孜州人民政府、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籤署協議,計劃在四川省甘孜州稻城縣海子山建造一座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以研究宇宙線的起源。排名21世紀11大科學難題之一的宇宙線起源問題,未來或許將在四川揭曉謎底。

  寂靜空曠的宇宙深處,時時刻刻都有人們看不見的宇宙線穿行,對宇宙線的觀測和研究是人們探索大自然的重要手段之一。經過7年論證,這個人類歷史上耗資第二大的宇宙線觀測站最終落戶四川省甘孜州稻城海子山,這是我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的又一裡程碑事件。利用觀測站,科學家將「對話」宇宙,破解宇宙線起源的世紀謎題。

  研究宇宙線有啥用?

  宇宙線亦稱為宇宙射線,是來自於外太空的高能帶電粒子流,由奧地利科學家韋克多·漢斯於1912年首次發現。到達地球的原初宇宙線粒子的成分主要是多種原子核,可從氫核(即質子)按元素周期表一直排到鐵核,但以氫核居多;還包括含量很少的中微子、電子、光子等粒子。但宇宙線中各組分的具體比重尚不清楚。自宇宙線被發現一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們對其展開了艱辛的探索,但始終未能揭示宇宙線的起源,宇宙線來自何方已成為「世紀之謎」。2002年,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將宇宙線的起源列為在21世紀需要解答的11個宇宙相關難題之一。探究宇宙線的起源,是海子山觀測站項目啟動的最基本動機。探測宇宙線中各組分的比重及隨能量的變化,也是該項目所研究的核心問題之一。

  「研究宇宙線對人類認知宇宙的構成、演化以及宇宙對粒子的加速機制有重要意義。」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曹臻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宇宙線對於研究宇宙構成具有重要作用。宇宙線是宇宙構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是來自外太空的高能粒子。對於太陽系之外遙遠的宇宙空間,我們只能通過觀測宇宙線來獲取宇宙構成的物質樣本。研究宇宙線的成分和豐度就是研究宇宙到底由哪些物質構成。

  「雖然還不清楚宇宙線的成因,但是科學家發現,宇宙線的壽命、它們在宇宙中運行的時間和距離等特性會隨著宇宙的演化而演化。通過分析宇宙線的基本性質,我們可以得到關於整個宇宙演化過程的一些證據。」曹臻說,如果找到宇宙線的起源位置,比如說確定為某個天體、某個星系的中央區域或者黑洞等,人們就能更加仔細的研究宇宙線的源天體的演化歷程,進而分析整個宇宙的演化。

  此外,宇宙線每個粒子的能量非常高。迄今記錄到的最高能量的宇宙線粒子的能量達到 3×1020電子伏特,比人類製造的最大加速器,即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產生的粒子能量還要高約3000萬倍。人類利用現在掌握的技術,無法在地球上建造一個能把粒子能量加速到宇宙線能量級別的加速器。倘若我們能夠破解宇宙線的起源之謎,也將揭示這個宇宙加速器的工作機理,這對人類科技發展意義重大。

  為什麼選擇海子山?

  曹臻表示,四川海子山將要建造的觀測站將重點關注宇宙線中的高能伽馬射線(γ光子),這需要在高海拔地區進行觀測和研究。宇宙線粒子進入大氣層後會被大氣吸收。海拔越高,空氣越稀薄,探測器就能捕獲到更多的目標粒子。此外,大氣的吸收也會導致探測器測量結果產生額外的漲落。因此,海拔越高,測量結果就越精確。國際上公認的,能夠找到4000米以上高海拔站點的地方只有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和中國的青藏高原。而青藏高原作為「世界屋脊」,其地理條件比安第斯山脈更優越,而海子山就地處青藏高原。

  除海拔因素外,影響觀測站選址的因素還包括當地的交通、電力、通訊、水資源等多種因素。他說:「我們經過7年的科學預研、選址考察以及

  專家論證,通過對青海、西藏、雲南、四川4個省區幾十個站址的各種條件進行綜合分析,形成了非常詳細的選址評估報告,最終確定四川省甘孜州稻城縣海子山是條件最為優越的站址。稻城縣擁有極佳的觀測條件:高海拔、靠近機場、穩定的電力和通訊條件,以及充足的水資源。」

  新觀測站優勢在哪?

  據了解,海子山觀測站將安裝超大型伽馬源全天普查望遠鏡和由閃爍體探測器、繆子探測器組成的巨型宇宙線簇射探測器陣列、寬視場契倫科夫成像望遠鏡陣列、簇射芯探測器陣列。

  曹臻指出,海子山觀測站計劃將5種探測器集成為一個覆蓋一平方公裡的複合探測器陣列。「為精準測定一個到達地球的宇宙線粒子的包括其能量、電荷種類、到達方向等在內的多重物理性質,我們需要建立一系列的實驗探測裝置並組合到一起,對一個事例進行多參數的測量。儘可能多的捕捉該粒子全部的物理信息。再將所得到的信息綜合分析,才能全面精準的判定所捕獲粒子的物理性質。」

  曹臻表示,與自1989年投入運行的西藏羊八井觀測站相比,海子山觀測站探測器的規模和性能將增大幾十倍甚至幾百倍,而且探測靈敏度大幅度提高。就宇宙線中光子的探測能力而言,在低能區,海子山觀測站的探測能力是羊八井觀測站的30多倍;在高能區,其則是羊八井觀測站的300多倍。

  目前國際上能夠與海子山觀測站比肩的探究宇宙線的大型科學裝置,只有阿根廷極高能宇宙線觀測站、南極中微子天文臺和智利切倫科夫望遠鏡陣列。與國外類似裝置相比,海子山觀測站同樣獨具優勢。曹臻指出,宇宙線中的中微子和光子不帶電,均可以用來尋找源天體。南極中微子天文臺主要探測中微子,海子山觀測站則主要探究光子。「目前,只有智利契倫科夫望遠鏡陣列和我國海子山觀測站對光子進行深入研究,二者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競爭。但是智利契倫科夫望遠鏡列陣主要針對低能區,進行瞄準已知源天體的研究,其優勢集中在低能區。而海子山觀測站的優勢集中在寬視場的全天普查和高能區的精確測量。在高能區的觀測,我們比國外要強十幾倍。另外,智利契倫科夫望遠鏡列陣更多關注天文領域,而我們還能關注高能物理方面的研究。」

  除了觀測還能幹啥?

  曹臻表示,四川海子山觀測站投入運行後,將是我國在宇宙線研究領域裡第一次在國際上佔據領先地位。新的探測器系統建成之後將產生三個世界第一。「就光子探測而言,在高能區,我們的靈敏度全世界最高。就宇宙線帶電粒子測量而言,我們的能量覆蓋等級全世界最高、最寬廣。在利用巡天模式去尋找是否存在光子源方面,我們的巡天觀測普查能力世界最強。在這三個優勢條件下,我們的科學家和科研工作者就可以產生出世界一流的研究成果。」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說:「中國的宇宙線研究始於上世紀50年代,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主要是對國際上相關研究進行跟蹤和學習。我們希望能夠走到國際前沿,佔據世界領先地位。四川海子山觀測站的建成將使我們真正具備國際領先水平。未來,中國的宇宙線研究將會在國際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開展宇宙線研究60多年後,我們終於走到了世界前沿。」

  此外,海子山觀測站也將會是大學和科研院所的教學基地。曹臻說,海子山觀測站的合作是建立在一個大合作組的基礎之上。在目前20多個合作單位中,除中國科學院相關研究所之外,其餘大部分來自大學。各研究所和院校在海子山觀測站內,不僅能夠培養高精尖的科研人才,也可以以此作為教學實驗基地,開展物理學、天文學等學科的教學活動。「海子山觀測站將至少運行20年。在此期間,我們將為國家培養數百名科研人才,這對我國的科研和教育事業意義重大。」

  ■相關連結

  探索宇宙線起源為何這樣難?

  宇宙線起源的探尋之所以如此困難,是因為宇宙線中絕大部分粒子是帶電粒子,它們在宇宙中飛行的時候總會受到磁場影響發生偏轉,逐漸失去了原來的方向。因此根據地球上觀測到的宇宙線到達方向,很難反推出宇宙線發射源的方向。而隨著宇宙線能量的升高,磁場對宇宙線的偏轉能力也隨之減小,所以當宇宙線的能量高到某一程度時,所觀測到的宇宙線的到達方向能夠近似反映其發射源所在的方向。所以,正是為了逮住這些極為稀少的高能量宇宙線,必須建設龐大的觀測設備。

  極高能宇宙線稀少到什麼程度呢?在1平方公裡的面積上100年才可能落下一個。要積累到足夠用於物理分析的統計量,需要建造面積巨大且能長時間運行的探測器,如著名的俄歇觀測站的探測器覆蓋面積達到3000平方公裡,但要積累足夠多的極高能宇宙線粒子,仍然需要觀測10年甚而更長的時間。

  人類迄今探測到的最高能量的粒子,是落在美國Utah沙漠裡的探測裝置Fly's Eye附近的宇宙線粒子, 它的能量是世界最大加速器產生的質子能量的4000萬倍。像這樣的高能粒子並不容易測到, 平均而言, 一平方公裡一個世紀可以等到一個。

  (原載於《科技日報》 2015-09-18 07版)

相關焦點

  • 破解宇宙線「世紀之謎」
    原標題:破解宇宙線「世紀之謎」       近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四川省甘孜州人民政府、中科院成都分院在成都籤署協議,計劃在四川省甘孜州稻城縣海子山建造一座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排名21世紀11大科學難題之一的宇宙線起源問題,未來或許將在四川揭曉謎底。   寂靜空曠的宇宙深處,時時刻刻都有人們看不見的宇宙線穿行,對宇宙線的觀測和研究是人們探索大自然的重要手段之一。經過7年論證,這個人類歷史上耗資第二大的宇宙線觀測站最終落戶四川省甘孜州稻城海子山,這是我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的又一裡程碑事件。利用觀測站,科學家將「對話」宇宙,破解宇宙線起源的世紀謎題。
  • 稻城海子山 探索宇宙線「世紀之謎」
    其實,作為來自宇宙的一種帶電高能粒子,宇宙線時時刻刻都存在於我們的星球之上,不僅不對人體構成威脅,觀測宇宙線更是科學家們探索宇宙的重要手段。    10月20日,第六屆高海拔空氣簇射探測國際研討會在成都閉幕。華西都市報記者從閉幕式上了解到,人類歷史上耗資第二的宇宙線觀測站將落戶四川稻城海子山。
  • 破解宇宙線起源「世紀之謎」 中國「拉索」拉開科學探索序幕
    中新網四川稻城4月27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英文縮寫LHAASO,中文音譯「拉索」)首批探測器26日下午正式投入科學觀測。這也意味著核心目標為探索宇宙線起源這一「世紀之謎」的中國「拉索」,已拉開科學探索的序幕,開啟它與另三大國際宇宙線研究中心攜手破解宇宙線起源及宇宙演化和暗物質等研究的徵程。
  • 胡夫大金字塔內的神秘「空洞」能否破解金字塔之謎?
    日前,科學家們在胡夫金字塔內部通過物理學探測發現狹長空間,有專家推測這一發現或將對科學家們破解金字塔建造之謎提供幫助。 該通道長度超30米,橫截面類似於位於其下方的甬道,這一空間的確切結構和作用仍然未知。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是一個「建築缺口」,目的是為了工人在建造金字塔時,方便進入甬道和墓室。
  • 破解21世紀「斯芬克斯」之謎
    作品標題破解21世紀「斯芬克斯」之謎參評項目報紙系列(連續、組合)報導    此外,來自國關學界的知名專家撰文,多角度、多領域地解讀中美關係,探尋構建新興大國關係之道,在為「外行人」提供看熱鬧的指南的同時,也為「內行人」制定政策、與美戰略博弈帶來了新視角和新方案。
  • 我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LHAASO)即將全面開工建設
    經濟日報記者 佘惠敏攝  它是我國海拔最高的大科學基礎設施,投資超過10億元,將在方圓1.36平方公裡的雪域荒原上安裝近萬個世界最先進最靈敏的探測器,一探世紀難題——高能宇宙線起源。  它的名字叫「拉索」(LHAASO),全稱為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於2015年12月獲批立項,最近通過了初步設計報告評審,即將全面開工建設。
  • LHAASO項目首席科學家曹臻:「中國獵人」欲解宇宙線起源世紀之謎...
    LHAASO項目首席科學家曹臻:「中國獵人」欲解宇宙線起源世紀之謎 腳蹬泥地 仰望星空 LHAASO開建三大探測陣列組玄妙精密的「天眼陣圖」  經過「陪跑」到「平等」參與的這三十年,曹臻認為中國宇宙線的研究已沉澱出了底氣。「加上國家對科技的重視和投入,我們在2009年提出建立如LHAASO這樣的研究計劃。」
  • 中國氣象局高原所與中科院高能所強強聯合 拓展宇宙線氣象效應創新...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李萍報導3月4日,中國氣象局成都高原氣象研究所(簡稱高原所)與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簡稱高能所)籤訂科技合作協議。雙方將依託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建設LHAASO大氣觀測基地,增設高原氣象觀測區,拓展宇宙線氣象效應的創新研究,加深對宇宙線特徵及其影響的深刻認識,支撐引領國際宇宙線物理學和高原氣象學的前沿發展。
  • 藍環星雲奇特之謎終獲破解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11月19日電 (記者劉霞)2004年,科學家在一顆恆星周圍發現了一種特殊的紫外線環,但不知這種奇特的結構如何形成。美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撰文稱,他們近日在藍環星雲的螢光碎片內發現了新證據,破解了這一謎團:藍環實際上是兩顆恆星相撞產生的一個錐形發光氫分子雲團的底部。
  • 安徽有一個難以破解的千古之謎,成與金字塔相提並論的未解之謎
    在世界八大奇蹟當中,最為神秘的,也是至今難以破解的千古之謎就是埃及胡夫金字塔了,它的奇異之處,早已超出了地球上人們的想像力,對於人類來說,至今仍然是一個難以破解的千古之謎。其實在安徽省境內有一處地下石窟群,從它被發現之後就成為了與金字塔相提並論的「未解之謎」。
  • 通古斯大爆炸之謎將破解
    通古斯大爆炸之謎將破解  義大利科學家發現通古斯地區一個湖底的大隕石坑  舉世聞名的通古斯大爆炸已經過去一個世紀了。但沒有人確切知道,1908年6月30日清晨在西伯利亞通古斯地區上空發生的事情。
  • 【大中華尋寶記之趣味知識科普】破解世界上神秘的未解之謎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雖然科技在不斷發展,但在世界的各個角落,仍舊許多不可思議的現象。就連科學家們也無法給出解釋,這就是傳說中的「世界未解之謎」。 神獸村最大未解之謎——食物都去哪了 在你課外閱讀的時候,一定讀到過幾個神乎其神的「未解之謎
  • 浙江有一個難以破解的千古之謎,成與UFO相提並論的世界未解之謎
    導讀:說到世界未解之謎,被關注最多的大概就是關於UFO了。這個幾個世紀,被世界各個不同地方,不同國家和民族都在關注的一個「世界未解之謎」,無數的人至今依然關注著,更有很多科學家以及相關興趣人員前赴後繼的投入到這個解密的事業當中,他們堅信有朝一日,一定會揭開UFO的神秘面紗。在我們國內也有很多的「世界未解之謎」,其中在浙江有一處地下石窟群——龍遊石窟,從它得意重見天日的那天起,就成為了能與UFO相提並論的「世界未解之謎」。
  • 巨石陣石料來源之謎破解:原來是就地取材
    來源:環球網【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外媒報導,英國布萊頓大學大衛·納什教授為首的科研團隊日前發布最新研究結果稱,該團隊破解了享譽全球的史前時代遺蹟英格蘭巨石陣所用石料來源之謎。據稱,用於搭建巨石陣的大多數砂巖最有可能來源於巨石陣以北25公裡處,威爾特郡馬爾布羅山丘邊界的西伍茲地區。
  • 中國發現了和黑洞一樣的世界未解之謎,至今未能破解
    中國發現了和黑洞一樣的世界未解之謎,至今未能破解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未解之謎,黑洞當然算是這眾多未解之謎中的一個,在這些眾多的未解之謎中,被關注最多的就是這個黑洞了,不單是21世紀,其實早在18世紀中期就有科學家在研究這個黑洞,這個黑洞不光是研究時間長,研究的國家也很多,在世界的各個國家
  • 鐵定甲蟲外骨骼超級堅硬之謎破解
    鐵定甲蟲外骨骼超級堅硬之謎破解(Credit: David Kisailus / Jesus Rivera / UCI)(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科技日報(張夢然):你能承受相當於自己體重4萬倍的壓力嗎?
  • 全球靈敏度最高的同類宇宙線觀測站在四川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四川在線記者 徐莉莎它是捕捉「天外來客」的神器它助力於破解「新世紀科學研究的世紀謎題」它是我國十二五期間啟動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12月6日,海拔4410米的稻城海子山,經過兩年半的建設,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項目)迎來兩個重大節點。
  • 在江蘇啟東,發現石碑,碑文破解了李白的出生地之謎
    文物專家在江蘇啟東發現一塊石碑,研究上面的文字後,竟破解李白的出生地之謎,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李白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稱為「詩仙」。「李白的錢哪來的」話題登上過熱搜,網友十分好奇李白一輩子沒怎麼工作過,整日遊山玩水,他的錢哪裡來的?大家的關注點在李白的錢從哪裡來,卻忽略李白的身世,他出生於一個富裕的家庭,從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
  • 我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首批探測器在川投用 有多厲害?
    當天下午,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體物理中心副主任、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首席科學家曹臻在蓉宣布,經過近2年建設,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首批探測器投入科學觀測。為觀測研究宇宙線成立的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其項目總投資約12億元,是由電磁粒子探測器陣列、繆子探測器陣列、水切倫科夫探測器陣列、廣角切倫科夫望遠鏡陣列等組成的巨大複合探測裝置,是我國「十二五」期間立項建設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 中冶京誠承建的高海拔宇宙線繆子探測器投入使用
    中冶京誠承建的高海拔宇宙線繆子探測器投入使用 2020-12-11 11:22:00   12月6日,中冶京誠設計與施工的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