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正式開工 探究宇宙起源

2021-01-22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據中國科技報25日消息,6月19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集中開工暨開工儀式在四川省稻城縣海子山舉行,標誌著工程工藝設施開始進入集中安裝階段。這標誌著這個於「十二五」期間啟動、並歷經8年籌備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正式開始進入集中安裝階段。

視頻來源:騰訊

觀測站內水切倫科夫探測器 圖自新華社

報導稱,LHAASO的核心科學目標是探索高能宇宙線起源以及相關的宇宙演化、高能天體演化和暗物質的研究。計劃的實施,將使LHAASO成為世界上四大宇宙線研究基地之一,對當今最重要的科學前沿問題之一的宇宙線起源發起衝擊,同時引進國際上最先進的γ射線和宇宙線探測技術,大幅提升我國的高能粒子天體物理研究水平。

航拍的觀測站內電磁粒子探測器 圖自新華社

LHAASO位於四川省稻城縣海子山,佔地面積1.36平方公裡,海拔為4410米。2013年,在國務院發布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年)》中,LHAASO項目被列為16個優先安排的重大項目之一。2015年12月31日,項目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准立項。

觀測站內的繆子探測器 圖自新華社

記者了解到,2017年6月22日,LHAASO項目主體建設——水切倫科夫探測陣列(WCDA)工程破土動工。2018年2月4日,LHAASO首批33個電磁粒子探測器完成安裝,組成的覆蓋面積約1畝的地面粒子陣列順利通過測試並實現穩定運行,成功觀測到宇宙線事例。

建設中的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 圖自新華社

開工儀式上,中科院高能所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工程副經理何會海代表工程建設團隊承諾,將克服高寒缺氧,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建設任務,全力以赴為LHAASO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而奮鬥。

開工奠基現場 中新社發 稻城宣供圖 攝

中科院成都分院分黨組書記、常務副院長王學定表示,希望項目早日取得具有重大科學意義和國際影響的原創性科研成果,做出支撐國家原始創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經得起歷史檢驗的重大貢獻。

甘孜州州委副書記、州人民政府州長肖友才指出,LHAASO的建成不僅對解開宇宙線起源這一科學前沿問題產生重大意義,而且將對當地的社會經濟、文化教育、科學技術產生深遠影響,全州、縣各級部門都將大力支持,為科學工程的建設、運行創造一切有利條件,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確保工程順利實施。

相關焦點

  • 四川稻城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繆子探測器陣列主體工程完工
    12月23日,據四川省發展改革委透露,近日,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繆子探測器陣列主體工程完工儀式在四川甘孜州稻城縣海子山舉行。繆子探測器陣列主體工程最後一個鋼蓋吊裝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是「十二五」時期國家優先安排建設的16項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將建設包括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取樣型地下繆子探測陣列在內的
  • 我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關鍵探測器迎進展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月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建於四川稻城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的水切倫科夫探測器,已於2021年1月初全部建成並投入科學運行。
  • 我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LHAASO)即將全面開工建設
    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的設計方案效果圖。經濟日報記者 佘惠敏攝  它是我國海拔最高的大科學基礎設施,投資超過10億元,將在方圓1.36平方公裡的雪域荒原上安裝近萬個世界最先進最靈敏的探測器,一探世紀難題——高能宇宙線起源。  它的名字叫「拉索」(LHAASO),全稱為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於2015年12月獲批立項,最近通過了初步設計報告評審,即將全面開工建設。
  • 我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首批探測器在川投用 有多厲害?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供圖)●首批探測器比目前世界上最靈敏的同類裝置還要靈敏約30%,全部建成後還將高出數倍●建成後將是全球靈敏度最高、面積最大的同類宇宙線觀測站,躋身世界四大宇宙線觀測站之列本報訊(記者 熊筱偉)4月26日,在甘孜州稻城縣荒涼的海子山上,對宇宙線的觀測正式啟動。
  • 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水切倫科夫探測器全部建成並投入科學運行
    2021年1月2日,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水切倫科夫探測器陣列(WCDA)三號水池注水達到正常工作水位,標誌著WCDA探測器全部建成,全陣列投入科學運行,這是LHAASO四種類型的探測器陣列中最早完成的一個陣列。
  • 中冶京誠承建的高海拔宇宙線繆子探測器投入使用
    中冶京誠承建的高海拔宇宙線繆子探測器投入使用 2020-12-11 11:22:00   12月6日,中冶京誠設計與施工的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舉行
  • 中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首批探測器投入科學觀測
    中新網成都4月26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於四川稻城海拔逾4400米海子山的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英文縮寫LHAASO,中文音譯「拉索」)首批探測器26日正式投入科學觀測,將開展高能宇宙線起源探索、宇宙演化和暗物質等研究。
  • 尋找譜系源頭:高海拔宇宙射線觀測站將探索宇宙射線的起源
    位於中國四川省境內,海拔為4410米的海子山上,總投入為12億人民幣(1.8億美元)的高海拔宇宙射線觀測站正在建設當中,預計2020年開始工作。作為世界上最大最敏感的宇宙射線觀測平臺之一,此站將用於探索高能宇宙射線的起源。宇宙射線源於外太空的粒子,它們通過加速達到的能量比最大的人造粒子加速器所能達到的能量還要大。
  • 中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水切倫科夫探測器陣列全部建成運行
    中科院高能所 供圖中新網北京1月6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6日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所)獲悉,該所建於四川稻城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中文暱稱「拉索」)的水切倫科夫探測器,已於2021年1月初全部建成並投入科學運行。中國自主研發的WCDA三號探測器核心部件。
  • 全球靈敏度最高的同類宇宙線觀測站在四川
    12月6日,海拔4410米的稻城海子山,經過兩年半的建設,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項目)迎來兩個重大節點。其二,觀測站3/4規模陣列正式「上崗」,包括917個繆子探測器與4008個電磁粒子探測器,標誌著我國已建成世界上高能伽馬探測靈敏度最高的觀測站。這些神秘的探測器是怎麼運行的?記者走進稻城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為你揭秘。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一角 攝影 徐莉莎從「天外來客」探知宇宙奧秘宇宙線是來自宇宙空間的高能粒子。
  • 破解宇宙線「世紀之謎」
    排名21世紀11大科學難題之一的宇宙線起源問題,未來或許將在四川揭曉謎底。   寂靜空曠的宇宙深處,時時刻刻都有人們看不見的宇宙線穿行,對宇宙線的觀測和研究是人們探索大自然的重要手段之一。經過7年論證,這個人類歷史上耗資第二大的宇宙線觀測站最終落戶四川省甘孜州稻城海子山,這是我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的又一裡程碑事件。利用觀測站,科學家將「對話」宇宙,破解宇宙線起源的世紀謎題。
  • 稻城海子山 探索宇宙線「世紀之謎」
    其實,作為來自宇宙的一種帶電高能粒子,宇宙線時時刻刻都存在於我們的星球之上,不僅不對人體構成威脅,觀測宇宙線更是科學家們探索宇宙的重要手段。    10月20日,第六屆高海拔空氣簇射探測國際研討會在成都閉幕。華西都市報記者從閉幕式上了解到,人類歷史上耗資第二的宇宙線觀測站將落戶四川稻城海子山。
  • 【科技日報】破解宇宙線「世紀之謎」
    排名21世紀11大科學難題之一的宇宙線起源問題,未來或許將在四川揭曉謎底。  寂靜空曠的宇宙深處,時時刻刻都有人們看不見的宇宙線穿行,對宇宙線的觀測和研究是人們探索大自然的重要手段之一。經過7年論證,這個人類歷史上耗資第二大的宇宙線觀測站最終落戶四川省甘孜州稻城海子山,這是我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的又一裡程碑事件。利用觀測站,科學家將「對話」宇宙,破解宇宙線起源的世紀謎題。
  • 中國觀測站開建:3個世界之最 助研究外星生命(圖)
    ——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音譯為「拉鎖」)項目7月在海拔4410米的四川省稻城縣海子山開始基礎設施建設。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項目首席科學家、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曹臻介紹,宇宙線及其起源是人類探索宇宙及其演化的重要途徑,自1912年宇宙線被發現以來,與之相關的研究已經獲得了數枚諾貝爾獎牌,但人類始終沒有發現宇宙線的起源,這成為困擾人類的「世紀之謎」,在21世紀重大科學問題中位列第五。LHAASO項目正是瞄準宇宙線起源這一重大科學難題而提出的。
  • 宇宙起源是一個怎麼樣的過程
    宇宙起源一直是我們夢寐以求的追求問題。也曾有許多中理論和研究提出多種見解。我國也同過高海拔地區觀測站來觀測,並以此來解釋。
  • 來自外太空的高能粒子,如何揭秘宇宙起源?
    活動邀請了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水切倫科夫探測器列陣負責人陳明君,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廣角切倫科夫望遠鏡陣列負責人張壽山,清華大學副研究員,研究領域主要為核電子學、自動控制、嵌入式系統和數據採集,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時鐘系統負責人龔光華。他們分別從自己的工作領域,為觀眾分享了高能粒子方面的知識。
  • 破解宇宙線起源「世紀之謎」 中國「拉索」拉開科學探索序幕
    中新網四川稻城4月27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英文縮寫LHAASO,中文音譯「拉索」)首批探測器26日下午正式投入科學觀測。這也意味著核心目標為探索宇宙線起源這一「世紀之謎」的中國「拉索」,已拉開科學探索的序幕,開啟它與另三大國際宇宙線研究中心攜手破解宇宙線起源及宇宙演化和暗物質等研究的徵程。
  • 來自外太空的高能粒子,如何揭秘宇宙起源?|科研團隊聯合行動
    活動邀請了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水切倫科夫探測器列陣負責人陳明君,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廣角切倫科夫望遠鏡陣列負責人張壽山,清華大學副研究員,研究領域主要為核電子學、自動控制、嵌入式系統和數據採集,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時鐘系統負責人龔光華。他們分別從自己的工作領域,為觀眾分享了高能粒子方面的知識。
  • 大科學工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傳來喜訊
    新年伊始,大科學工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LHAASO)傳來喜訊。5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拉索水切倫科夫探測器陣列(WCDA... 新年伊始,大科學工程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LHAASO)傳來喜訊。
  • 中國氣象局高原所與中科院高能所強強聯合 拓展宇宙線氣象效應創新...
    雙方將依託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建設LHAASO大氣觀測基地,增設高原氣象觀測區,拓展宇宙線氣象效應的創新研究,加深對宇宙線特徵及其影響的深刻認識,支撐引領國際宇宙線物理學和高原氣象學的前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