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韓琨
「最古典的也是最現代的。」
浙江大學數學系教授蔡天新在公開課《數學傳奇》第一節課上便向學生們分享了美國詩人龐德的這句話。他說,希望與同學們一起在這門課上探討,兩千五百年前的光輝,是如何照耀到今天的。在數學日益被吐槽「滾出高考」的今天,重新發現數學之美,似乎已經成了奢侈之事。
從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講起,到有「電子計算機之父」之稱的馮·諾伊曼,蔡天新表示: 「通過聽這些故事,學生們獲得的不僅是數學知識,在歷史文化及做人方面,都可以有所收穫。」
數學和人文的結合得到學生們的熱烈歡迎。上線以來,在教育部「愛課程」網站數以百計的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中,《數學傳奇》在近兩個月的周人氣榜上,始終保持在前三甲。
緣起
那麼,蔡天新是如何想到開這樣一門數學視頻公開課的呢?
他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這屬於「必選任務」和「自選動作」。原來,浙江大學負責公開視頻公開課的老師找到蔡天新,希望他能夠錄製一門活潑生動的視頻公開課。
「這也是公開課項目的第三年了,之前的老師們積累了一些經驗。」蔡天新說,「數學方面已經有九門課了,比如南開大學顧沛老師的《數學文化》,北航李尚志老師的《數學大觀》等已經做出來了,我就儘量避免與他們的課程內容重複。」蔡天新說。
如果說每一位數學家都是一顆明珠,那麼,《數學傳奇》這枚珠鏈的確熠熠生輝。蔡天新在帶領學習者領略大師風採的同時,還對於數學家所在的時代和民族都作了介紹,講述了那個時代的數學成就。
「什麼是傳奇,傳奇就是不同凡響。」蔡天新對《數學傳奇》是這樣破題的,「數學傳奇,既包括傳奇人物和他們的傳奇經歷,還有偉大的數學成就。」在他看來,雖然時間流逝,但是總有些偉大數學家的工作是可以與大家分享的。
最終上線的《數學傳奇》共有10講:前三講是古典部分,講述了畢達哥拉斯、歐瑪爾·海亞姆和秦九韶的傳奇故事,並介紹了希臘、阿拉伯和中國的數學;中間三講分別關注數學強國——法國、英國和德國的數學及其代表人物笛卡爾、龐加萊、牛頓、萊布尼茲、高斯、希爾伯特;最後四講是關於近代和現當代的數學,介紹三位傳奇數學家歐拉、拉曼紐揚和馮·諾伊曼,兼談俄羅斯、印度和美國數學發展的情況。與此同時,幾乎每一講他都適時提出一個新問題,這個問題簡單易懂,同時又深刻有意義。
豐盛
作為視頻公開課人氣榜上為數不多的「理科」兵,《數學傳奇》並不符合人們對理科課程艱難生澀的刻板印象,這門課的最大特點就是「沒那麼像數學課」。「這門課具體的數學內容不是很多,文化歷史類的知識卻很豐富。」
《數學傳奇》的積累不僅來自蔡天新過去二十餘年在數學領域裡的教學和研究,也得益於他日常的科普寫作。之前,他已經出版了《數字與玫瑰》《數學與人類文明》《難以企及的人物:數學天空的群星閃耀》《數之書》等著作,在有影響的報刊上發表一系列科學隨筆,在海內外大中學校、圖書館、書店作了上百場公眾講座。
值得一提的是,蔡天新在課堂上所展示的各處數學聖地的照片,大多都是他自己的攝影作品。「我是一個旅行愛好者。」蔡天新告訴記者,這些年來,他利用訪學開會、詩歌活動等機會旅行了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那些數學大家的故鄉、數學史上的勝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因此,蔡天新選擇把親自拍攝的照片當作教學素材,可謂是一種生動的傳遞。
在開課之初,蔡天新就把這門課的學生分為若干類,對不同的群體也區分出了若干不同的教學目標。「大家可能來自不同的院系,甚至是校外人士,有些已經畢業多年。我希望之前對數學興趣不大的同學可以通過這門課重新認識數學,對數學多一些喜愛,可以更生動地理解數學。而那些以後要以數學為生的學生,我希望他們可以從大師身上汲取更多的營養。」
反響
《數學傳奇》自今年8月在「愛課程」平臺上線,連續八周收視率居全國三甲。在總是文史哲類課程雄霸的公開課排行榜上,這絕對是值得讚嘆的成績。
在更為人們熟知的「網易公開課」平臺上,《數學傳奇》同樣可以觀看。諸多網友對這門課紛紛「點讚」,其中,一位浙大畢業生的留言可謂代表了「從小害怕數學」群體的心聲。
他說:「從小學到大學基礎課,只是在學各種各樣的定理,解各種各樣的方程,做一道道習題,當時幾乎不知道為什麼要做這些題目,這是誰發現的,它有什麼意義,數學家與普通人的經歷有什麼區別。蔡教授的課娓娓道來,以文明為紐帶講述了這一傳奇,彌補了我自幼以來的困惑。同時也從課程中感受到,數學就是人文精神的精華之一,偉大的數學家有好多也在其他文化領域卓有建樹。」
在蔡天新的微博上,也不時有觀看課程後的聽眾主動找來,寫下自己的「數學之美」的重新發現。除了普通聽眾外,海外的數學同行也在觀看了《數學傳奇》之後主動聯繫到蔡天新,跟他分享聽課後的感受,就具體的觀點交流討論。
上線兩個月以來,已經有四家出版機構主動與蔡老師聯繫,表示願意出版同名的《數學傳奇》著作。
《數學傳奇》是蔡天新第一次錄製視頻公開課,而他近期工作計劃裡,不會再錄製其他課程了。蔡天新向記者解釋道,新近有兩家國際著名的科學出版社邀請他把數論專著和數學普及著作譯成英文出版,他也希望能把自己的研究心得向漢語以外的世界傳播和分享。但是,他會考慮增添新內容,「可以把《數學傳奇》作為一個品牌系列,在這個框架之下增添更多傳奇數學家的內容」。
《中國科學報》 (2014-08-14 第6版 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