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維新公開課再次火爆開課·杭州日報

2021-01-13 杭州日報

實習生 汪丹萍 記者 邊曉丹/文

記者 曾瑞陽/攝

見習記者 楊子健 記者 司春華/視頻

上周末,科學松果會很「瘋狂」。為什麼?因為科學松果會再次攜手臺灣大學天文物理學教授孫維新,連推了兩場公開課。近千名小「果凍」,在浙江中醫藥大學和杭州圖書館,現場聆聽了充滿了孫式幽默的公開課。

孫維新公開課的熱度有多高,報過名的人都有數。每次科學松果會推出近千個名額,都是半小時全部搶光。有家長連連搖頭:本來覺得名額這麼多,應該好搶,可是沒想到也得秒殺。

這麼珍貴的名額,小「果凍」們自然非常珍惜,雖然已經接近年底了,孩子們都要忙著備考,但是,很多人還是堅持來聽孫維新的課,這兩場講座,真正稱得上座無虛席,還有不少人,從頭到尾都是站著。但是,就算站著,也要聽完孫老師的課。

在「地球大表哥」上,100斤瘦子變200斤胖子

這次,孫維新給大家講的是一個幾乎所有人都會感興趣的話題:「浩瀚的宇宙中,我們人類是孤獨的嗎?」

太陽系中為什麼只有地球有生命?因為地球是個幸運兒,模樣不大不小,距離太陽不遠也不近。

人類一直沒有停止過對宇宙的探索,目前人類已經探索到的,和地球擁有差不多「好家世」的行星有數千顆。其中,最讓人振奮是去年發現的地球大表哥——「克卜勒-452b」,這個「大表哥」體積大約是地球的2倍,是迄今發現的最接近地球大小的宜居帶行星,宜居帶溫度條件適宜,理論上表面可能有適宜生命存在的液態水。

「如果我們來到這個星球上,會發生什麼事呢?」孫教授發問。

很多人不知道了。「那就等於你重了一倍,100斤的瘦子變成了200斤的胖子。」孫教授說,試著背一個和你一樣重的人走路,就是你行走在地球大表哥上的感覺。

聽完孫教授的有趣的比喻後,小果凍頓時對「大表哥」充滿了嚮往。

擔心外星人來毀滅地球?還不如先保護好地球

宇宙中到底有沒有外星人?外星人有沒有來到地球。這個問題不僅小朋友著迷,大人同樣痴迷。

如果有一天,外星高智生物真的來到地球,會怎麼樣?人類該怎麼辦?

活動最後,孫教授給孩子們放了一段《阿凡達》的電影片段。

「如果我們希望外星人來了能善待我們,人類就要思考該如何善待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善待其他生物不只是照顧生物本身,更需要珍惜自然,愛護環境,讓其他生物都能安心活下去。」

相關焦點

  • 孫維新公開課再次火爆開課
    因為科學松果會再次攜手臺灣大學天文物理學教授孫維新,連推了兩場公開課。近千名小「果凍」,在浙江中醫藥大學和杭州圖書館,現場聆聽了充滿了孫式幽默的公開課。 孫維新公開課的熱度有多高,報過名的人都有數。每次科學松果會推出近千個名額,都是半小時全部搶光。有家長連連搖頭:本來覺得名額這麼多,應該好搶,可是沒想到也得秒殺。
  • 期盼已久的孫維新再度開講松果公開課 這回孫教授要講如何與外星人...
    去年10月,大名鼎鼎的明星教授,來自臺灣大學天文物理所孫維新教授,給科學松果會小果凍們上了一堂趣味橫生的天文課。 聽完孫維新的課後,不少家長和小果凍意猶未盡,果爸果媽群裡已經有人問:「什麼時候孫教授再來杭州講課?」「孫教授可不可以常駐杭州,經常給大家講課啊?」 好消息是,科學松果會聯合浙江中醫藥大學「遠志大講堂」、杭州圖書館,再次邀請孫教授來杭授課。
  • 「西湖坐隱 慧智蓮心」職業棋手隱軒圍棋公開課
    為感恩社會,讓更多人走進圍棋,感受黑白世界的無窮魅力,近日,杭州佛教圍棋交流中心又在西子湖畔的隱軒設立基地,將聘請圍棋職業棋手上圍棋公開課。  此次,參與隱軒圍棋公開課教學活動的職業棋手有杭州佛教圍棋文化交流中心總教練毛昱衡初段,浙江省圍棋隊主教練藍天四段,浙江省圍棋隊隊員秦悅欣四段、胡鈺函四段、胡然閔三段、汪雨博二段,浙江崑崙隊副領隊張越然二段,施洲四段等。
  • 「美麗長江知多少」系列公開課在麗江師專開講
    「美麗長江知多少」系列公開課在麗江師專開講「每一個物種都不是一個孤島,相互依存和制約才有了生態系統的平衡之美。每一個物種的逝去,不止意味著大自然母親的失子之痛,更是威脅著脆弱的自然環境和人類生存。」11月26日上午9點,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麗江公開課於麗江師專禮堂開課,主題為「大江大河大徵途」之「美麗長江知多少」。
  • 臺灣天文學家孫維新:撞地球彗星或是地表水來源
    彗星就是一顆顆「髒雪球」,它並非不吉利的星體;彗星會撞擊地球,今年無人太空船有望登陸彗星表面……5月10日,臺灣天文學家、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做客重慶科技館科技·人文大講壇,以「走出世界末日的千年迷思」為題,用詼諧幽默的語言為近千名重慶市民解答了彗星的奧秘。
  • 名師公開課:馮駿馳《圓的周長》
    點擊視頻收看完整節目 《圓的周長》 《名師公開課》播出時間 杭州電視臺少兒頻道 本周六上午10:00——11:00
  • 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來魯參訪
    4月2日,省臺港澳辦副主任孫西忠會見了孫維新館長,對孫維新館長到訪表示歡迎,感謝孫維新館長長期致力於兩岸青年、青少年交流,推動兩岸文化教育合作,希望他多回老家看看,將多年積累的科普教育經驗與山東交流分享,激發魯臺青少年共同學習自然科學的熱情
  • 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在廈門分享科技教育訣竅
    昨天上午,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和廈門的老師分享了自己科技教育的訣竅。  「思明區首屆校園科普劇表演大賽」昨日啟動後,思明區教育局聯合廈門科技館舉辦的科普劇創作與表演培訓班也開講了第一堂課,孫維新受邀成為「主講人」。孫維新畢業於臺灣大學物理系,獲得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天文學博士學位,曾任職於美國航天局,後轉任臺灣大學物理系及天文所教授。
  • 臺灣「科學大咖」孫維新教授來青作科普報告
    臺灣「科學大咖」孫維新教授來青作科普報告 2019-11-07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統計學公開課大盤點
    https://www.udacity.com/wiki/st101/downloads 另外Udacity也在Youku上建立了官方頻道,這門課程對應一個專輯:Udacity公開課:ST101統計學入門,貌似視頻不全,但是有翻譯。
  • 如何看待「網紅」教授王其亨火爆朋友圈
    如何看待「網紅」教授王其亨火爆朋友圈曾受邀參加《開講了》等節目的「網紅」教授王其亨在天津大學衛津路校區開講公開課,來蹭課的同學們早早來教室等候。沒有座位的同學們就蹲著、站著,還有趴在窗外聽的。原來選了此課的同學被擠出教室,讓人哭笑不得。
  • 百廿杭二中,今天上了一堂公開課,聽眾超過80萬!你聽了嗎?
    浙江省第一批語文特級教師、原杭州二中副校長林煒彤站上講臺,宣布開課。今年杭二中120年,林老師整100歲,是真正的時代見證人。,上的是數學,主講人是杭州第二中學校長、國家督學、數學特級教師尚可。 再次謝謝,我想說:我們的二中,你的二中,如今她擁有百廿歷史,她仍然是年輕的,不管你身在何方,她聽見了你說,她聽見了你們說,二中,我愛你! 家書裡除了往昔追憶的歷程、無法割捨的情懷,還藏著「蕙蘭心、求是情、二中志」。
  • 清華x-lab區塊鏈公開課報名 | 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張首晟:In Math...
    啦啦啦,由於5月初的假期,清華x-lab及校研團委創新創業中心聯合打造的「區塊鏈」課程已經好久沒有開課了,大家是不是很期待啊!這次文摘菌帶來了一個好消息:第四講《In Math We Trust》就要在5月9號開講了,沒報上名的同學可以報名旁聽喲~~先回顧一下前三節課吧課程預告:區塊鏈公開課第四講主題:In Math We Trust導師:張首晟教授時間:2018.5.9 19:00~21:
  • 在路上教育全腦學習公開課,啟發孩子大腦思維力
    2018年11月4日,由在路上教育主辦的2018全腦學習法全國免費公開課繼續在佛山順德成功舉辦。本次公開課,為中小學生全腦基礎學習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激發他們多方面的潛能,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對學習的熱愛。
  • 中科院年輕的院士 開講松果會「最牛公開課」·杭州日報
    記者 邊曉丹 見習記者 汪丹萍 文/攝 上周四,科學松果會公開課迎來一位超級大咖——中國科學院年輕的院士周琪,這使得本場公開課成了科學松果會有史以來最牛的一場。 周琪院士研究幹細胞多年,在《細胞》《自然》《科學》等世界權威的學術雜誌中發表SCI論文100餘篇,是名副其實的科學大家。
  • 首檔免費「電競線上公開課」,3月2日企鵝電競獨家開課
    由企鵝電競聯合騰訊電競、超競教育推出的電競線上公開課戰「疫」專版,將於3月2日10點在企鵝電競直播平臺獨家播出,這也是電競大專院校的正式課程首次作為免費資源在直播平臺對外開放。此次電競線上公開課的課程方向主要分為電競通識課與電競技能課。
  • 清華公開課!本周課表請查收~
    走近跨國企業主講嘉賓:清華大學學生全球勝任力發展指導中心工作坊兼職講師 戴熙路開課時間:2月17日(周一)20:00-21:00課程介紹:在跨國企業實習是什麼樣的?公開課帶大家穿梭多家全球企業,了解各式各樣的商業模式,通過探索全球企業的故事和崗位類型,探尋不一樣的職業發展道路。
  • 清華公開課!本周課表請查收
    為積極響應清華大學 「延期開學、如期開課」的號召 滿足廣大同學 「在家也能上清華」的願望 清華大學「宅家」雲學堂
  • 浙江大學開設《數學傳奇》視頻公開課—資訊—科學網
    浙江大學數學系教授蔡天新在公開課《數學傳奇》第一節課上便向學生們分享了美國詩人龐德的這句話。他說,希望與同學們一起在這門課上探討,兩千五百年前的光輝,是如何照耀到今天的。在數學日益被吐槽「滾出高考」的今天,重新發現數學之美,似乎已經成了奢侈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