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在廈門分享科技教育訣竅

2020-12-04 廈門網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 記者 王東城)「不要用科學來講科學,而要讓科學教育變得有趣味。」昨天上午,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和廈門的老師分享了自己科技教育的訣竅。

  「思明區首屆校園科普劇表演大賽」昨日啟動後,思明區教育局聯合廈門科技館舉辦的科普劇創作與表演培訓班也開講了第一堂課,孫維新受邀成為「主講人」。孫維新畢業於臺灣大學物理系,獲得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天文學博士學位,曾任職於美國航天局,後轉任臺灣大學物理系及天文所教授。

  孫維新的講座以幽默見長,他說,有的師生沒有見過如雲帶一般的銀河,有一次他帶學生觀測星空,有的學生吐槽說:「星空很美,要是沒有『雲』的幹擾就更好了。」孫維新聽了哭笑不得,因為學生所說的「雲」其實是銀河,「如果這朵『雲』散了,就麻煩了」。

  講到這裡,孫維新給在場的老師們布置了一個「作業」――去看銀河。他說,只有用自己的經歷和感動去感動學生,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如何讓科技教育變得有趣?孫維新認為科普舞臺劇是不錯的形式。這幾年,他和他的團隊致力於用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方式來推廣科學知識,他曾把科學家伽利略的故事用舞臺劇的形式演繹。劇中有用望遠鏡觀測星空、比薩斜塔自由落體實驗等片段,生動還原了科學家探索的心路歷程。

  據了解,思明首次舉辦的校園科普劇表演大賽,由原創微型科普劇本創作和科普劇表演兩項活動組成。大賽將設原創微型科普劇本創作一、二、三等獎,科普劇表演一、二、三等獎,同時設立單項獎、優秀組織獎、優秀指導教師獎等獎項。部分獲獎科普劇劇目將被推薦參加第六屆全國科學表演大賽。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來魯參訪
    4月2日至4日,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來魯參訪交流,先後拜訪了省臺港澳辦、省博物館、省教育廳和省實驗小學,探討加強魯臺青少年科普教育交流與合作,舉辦了「太空創新發展」講座。
  • 科學+特別活動: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遊戲物理 趣味科學
    嘉賓簡介     孫維新於1957年生於臺灣臺北市。
  • 臺灣「科學大咖」孫維新教授來青作科普報告
    臺灣「科學大咖」孫維新教授來青作科普報告 2019-11-07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臺灣天文學家孫維新:撞地球彗星或是地表水來源
    彗星就是一顆顆「髒雪球」,它並非不吉利的星體;彗星會撞擊地球,今年無人太空船有望登陸彗星表面……5月10日,臺灣天文學家、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做客重慶科技館科技·人文大講壇,以「走出世界末日的千年迷思」為題,用詼諧幽默的語言為近千名重慶市民解答了彗星的奧秘。
  • 共享兩岸科普資源 廣東科學中心推動粵臺科技交流
    共享兩岸科普資源 廣東科學中心推動粵臺科技交流 2016年08月01日 16:30:20  來源:中國臺灣網
  • 報名 NASA、天文學博士、博物館館長....讓臺灣明星教授帶你玩科學!
    孫維新——華語世界裡的「科學爸爸」,天文愛好者中的「明星教授」► 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天文學博士臺灣大學物理學系暨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梁次震宇宙學與粒子天文物理學研究中心研究員他以天文學普及教育聞名,不少科學愛好者稱他為「科學爸爸」。他總能用幽默風趣的語言、深入淺出的講解把深奧枯燥的天文物理知識講得通俗易懂。
  • 期盼已久的孫維新再度開講松果公開課 這回孫教授要講如何與外星人...
    去年10月,大名鼎鼎的明星教授,來自臺灣大學天文物理所孫維新教授,給科學松果會小果凍們上了一堂趣味橫生的天文課。 聽完孫維新的課後,不少家長和小果凍意猶未盡,果爸果媽群裡已經有人問:「什麼時候孫教授再來杭州講課?」「孫教授可不可以常駐杭州,經常給大家講課啊?」 好消息是,科學松果會聯合浙江中醫藥大學「遠志大講堂」、杭州圖書館,再次邀請孫教授來杭授課。
  • 自貢恐龍博物館館長萬一:博物館教育讓冰冷的石頭「說話」
    立志成為恐龍專家的Jacob曾給萬一館長寫信表示想去博物館實習,熱愛博物館教育的萬一當即為他安排了為期三周的實習。在館內專家的指導下,Jacob學習了地質古生物學基礎知識,參與了恐龍化石的修理、模型製作、組裝、科普講解和野外化石點考察等工作,撰寫了一篇恐龍化石記述和對比的短文,熟悉了恐龍各部位骨骼的名稱和功能,初步掌握了古生物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術手段。
  • 成都博物館館長李明斌調任上海大學博物館館長
    今日(11月6日)下午,紅星新聞記者獲悉,成都博物館館長李明斌已調往上海大學博物館任館長。紅星新聞記者發現,9月25日,上海大學確實在網絡上發布了擬聘人員公示,其中提到了李明斌。 隨後,李明斌接受紅星新聞記者獨家專訪,並向紅星新聞記者證實他確實已在上海大學博物館走馬上任,擔任館長。
  • 湖北省博物館館長的「抗疫日記」
    3月17日8:22,記者如約收到了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發來的「抗疫日記」。春節剛過,記者就通過微信聯繫採訪,但方勤說:「這幾天正吃勁,過幾天吧。」然而,這「勁兒」一直「吃」著,始終沒松下來。偶然間記者發現他在寫工作日記,於是約定,「我一直在線,想到什麼、得空兒就發給我幾句」,太忙、太累,就把自己的「抗疫日記」發過來。
  • 成就最美的科技之旅——專訪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籌)館長吳國盛
    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自宣布籌備之初便引起了廣泛關注。適逢清華大學109周年校慶,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館長吳國盛接受了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的專訪,揭開了科學博物館的神秘面紗。吳老師學識淵博,是著名科學史家,也是清華大學科學史系主任,就在前不久在「人文清華雲講壇」登壇講授《瘟疫之年:重新認識牛頓》,引起廣泛關注和熱議。
  • ...年中原五省博物館教育培訓暨山東省博物館聯盟研學教育培訓在...
    11 月 16 日,「2020 年中原五省博物館教育培訓」暨山東省博物館聯盟研學教育培訓在山東博物館正式開班。 本次活動由山東博物館、河南博物院、山西博物院、安徽博物院、河北博物院主辦,由山東省博物館學會、山東省博物館聯盟協辦,山東省博物館學會研學專業委員會、蘇州和雲觀博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特別支持
  • 日本科學未來館館長毛利衛到廣西科技館作專題報告
    日本科學未來館館長毛利衛在作科學專題報告。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韋國凱攝廣西新聞網南寧5月24日訊(記者 潘錦才 通訊員 韋國凱)23日,日本科學未來館館長毛利衛博士訪問廣西科技館,開展科普報告、調研交流等活動。
  • 如果重讀小學,我也會買這本關於博物館的雜誌
    想給孩子講述傳統文化的家長和從事博物館教育工作的老師。>楊志剛 上海博物館館長 吳偉峰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館長 宋新潮 博士、研究院,國家文物局副局長 陳建明 原湖南省博物館館長 鄭奕 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副教授 黃琛 中國博物館協會社會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 讓文物映照現實——對話蚌埠市博物館館長季永
    現任蚌埠市博物館館長、蚌埠市美術館館長。曾入中央美術學院書法蘭亭班、景德鎮陶瓷大學進修。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蚌埠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國家二級美術師。季永館長歲尾年初,蚌埠市博物館館長季永的微信朋友圈好消息不斷,首先是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蚌埠市博物館被核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這是目前博物館的最高等級;其次,蚌埠市博物館的10件藏品參加了「1420
  • 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線圓桌會議
    2020年11月6日,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邀請,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理事長程東紅, 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科技館副館長歐建成出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20世界和平與發展科學日」在線圓桌會議,學會單位會員中國科技館、北京天文館、上海科技館、重慶自然博物館15位代表應邀參會;來自全球各地的科學組織
  • 孫維新公開課再次火爆開課
    因為科學松果會再次攜手臺灣大學天文物理學教授孫維新,連推了兩場公開課。近千名小「果凍」,在浙江中醫藥大學和杭州圖書館,現場聆聽了充滿了孫式幽默的公開課。 孫維新公開課的熱度有多高,報過名的人都有數。每次科學松果會推出近千個名額,都是半小時全部搶光。有家長連連搖頭:本來覺得名額這麼多,應該好搶,可是沒想到也得秒殺。
  • 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等單位聯合發布《科普倫理倡議書》
    >9月24日, 在江蘇常州召開的科普倫理倡議書發布會上,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中國科普作家協會、中國科技新聞學會、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北京果殼互動科技傳媒有限公司等五家單位聯合發布《科普倫理倡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