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科學大咖」孫維新教授來青作科普報告

2020-12-04 澎湃新聞

臺灣「科學大咖」孫維新教授來青作科普報告

2019-11-07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應青海省科協邀請,11月3日至5日,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教授來青訪問交流,並為我省公眾作科普報告。幾天來,孫維新教授先後在青海大學、師大附中和省科技館作了三場內容各異、精彩紛呈的科普報告,並在青海省自然博物館和省科技館分別進行了科普傳播交流,吸引近2000餘名不同群體公眾參與。此次活動由省科協主辦、省科技館承辦,也是省科協組織的生態環境科普「五進」系列活動之一。

11月5日上午,孫維新教授在省科技館作題為《多元創新趣味演示》的主題科普報告,來自省人大、省政協、省全民科學素質綱要成員單位的領導幹部和公務員,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共300餘人參加。孫維新教授通過圖文並茂的方式、詼諧幽默的語言、生動詳實的案例,為現場公眾介紹了生態科普的重要意義,解讀了當前科學教育的核心理念,並通過介紹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生態科學跨界融合、生態科普展教形式創新的典型案例,向大家普及了如何將科學教育與新時代發展、生態環保等社會熱點緊密結合。隨後的互動環節精彩紛呈,孫教授為大家進行了一系列生動有趣的現場科普實驗演示,他的講解由淺入深、環環相扣,博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青海省科協此次邀請孫維新教授來青開展系列活動,一方面使我省公眾對海峽兩岸科普工作有了新的認知和理解,有效拓展了公眾的科普視野,另一方面也加強了青海省科技館與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之間的交流協作,為促進海峽兩岸科普文化事業發展搭建了橋梁。

原標題:《臺灣「科學大咖」孫維新教授來青作科普報告》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來魯參訪
    4月2日至4日,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來魯參訪交流,先後拜訪了省臺港澳辦、省博物館、省教育廳和省實驗小學,探討加強魯臺青少年科普教育交流與合作,舉辦了「太空創新發展」講座。
  • 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在廈門分享科技教育訣竅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 記者 王東城)「不要用科學來講科學,而要讓科學教育變得有趣味。」昨天上午,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和廈門的老師分享了自己科技教育的訣竅。
  • 科學+特別活動: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遊戲物理 趣味科學
    嘉賓簡介     孫維新於1957年生於臺灣臺北市。
  • 臺灣天文學家孫維新:撞地球彗星或是地表水來源
    彗星就是一顆顆「髒雪球」,它並非不吉利的星體;彗星會撞擊地球,今年無人太空船有望登陸彗星表面……5月10日,臺灣天文學家、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做客重慶科技館科技·人文大講壇,以「走出世界末日的千年迷思」為題,用詼諧幽默的語言為近千名重慶市民解答了彗星的奧秘。
  • 期盼已久的孫維新再度開講松果公開課 這回孫教授要講如何與外星人...
    去年10月,大名鼎鼎的明星教授,來自臺灣大學天文物理所孫維新教授,給科學松果會小果凍們上了一堂趣味橫生的天文課。 聽完孫維新的課後,不少家長和小果凍意猶未盡,果爸果媽群裡已經有人問:「什麼時候孫教授再來杭州講課?」「孫教授可不可以常駐杭州,經常給大家講課啊?」 好消息是,科學松果會聯合浙江中醫藥大學「遠志大講堂」、杭州圖書館,再次邀請孫教授來杭授課。
  • 航空航天、衛星發射...一批科學大咖要來諸暨了
    航空航天、衛星發射......一批科學大咖要來諸暨了 2020-10-15 1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孫維新公開課再次火爆開課
    實習生 汪丹萍 記者 邊曉丹/文 記者 曾瑞陽/攝 見習記者 楊子健 記者 司春華/視頻 上周末,科學松果會很「瘋狂」。為什麼?因為科學松果會再次攜手臺灣大學天文物理學教授孫維新,連推了兩場公開課。近千名小「果凍」,在浙江中醫藥大學和杭州圖書館,現場聆聽了充滿了孫式幽默的公開課。
  • 孫維新公開課再次火爆開課·杭州日報
    實習生 汪丹萍 記者 邊曉丹/文 記者 曾瑞陽/攝 見習記者 楊子健 記者 司春華/視頻 上周末,科學松果會很「瘋狂」。為什麼?因為科學松果會再次攜手臺灣大學天文物理學教授孫維新,連推了兩場公開課。近千名小「果凍」,在浙江中醫藥大學和杭州圖書館,現場聆聽了充滿了孫式幽默的公開課。
  • 報名 NASA、天文學博士、博物館館長....讓臺灣明星教授帶你玩科學!
    孫維新——華語世界裡的「科學爸爸」,天文愛好者中的「明星教授」臺灣大學物理學系暨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梁次震宇宙學與粒子天文物理學研究中心研究員「趣味物理,遊戲科學」物理定律不能單靠思維來獲得,還應致力於觀察和實驗—普朗克►不談定理,不背公式,我們一起玩「科學」!
  • 共享兩岸科普資源 廣東科學中心推動粵臺科技交流
    共享兩岸科普資源 廣東科學中心推動粵臺科技交流 2016年08月01日 16:30:20  來源:中國臺灣網
  • 航空航天、衛星發射......一批科學大咖要來諸暨了
    10月,諸暨市科學技術協會邀請中科院的科學家們將深入諸暨的中小學,開展多達16場科普報告。,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兼任北京大學工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學院和南京理工大學動力學院兼職教授。曾先後多次應邀赴加拿大、日本和德國,以及我國臺灣等地工作、講學和授課。主要從事爆炸與安全、高溫氣體動力學等方面研究工作,長期參與航空航天和軍工領域重大項目,並發表論文200餘篇。多次獲中國科學院和國家級獎勵。
  • 航空航天、衛星發射,一批科學大咖要來諸暨了
    那麼,先讓我們來一睹這8位中科院科學家的風採吧~8位中科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成員簡介航天技術、科學精神,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兼任北京大學工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學院和南京理工大學動力學院兼職教授。曾先後多次應邀赴加拿大、日本和德國,以及我國臺灣等地工作、講學和授課。主要從事爆炸與安全、高溫氣體動力學等方面研究工作,長期參與航空航天和軍工領域重大項目,並發表論文200餘篇。多次獲中國科學院和國家級獎勵。
  • 揭秘科學大咖瘦駝 每天上萬人「求科普」(組圖)
    揭秘科學大咖瘦駝 每天上萬人「求科普」(組圖) 2016-01-19 08:07:41 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 科學家與小記者 | 中國科普大咖王元卓帶來《科幻電影中的科學》解讀
    王元卓大咖大咖 · 來襲 2020年8月14日中國 • 鄭州鄭州人民廣播電臺小主持人小記者特訓營特邀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鄭州市大數據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中國計算機學會大數據專家委員會常務委員,大數據教材編委會委員。
  • 河南大學教授戴樹璽把「量子力學」講成了「大白話」成社會科普的「網紅大咖」
    戴樹璽科普視頻截圖河南商報記者宋紅勝/文受訪者供圖講著量子力學的大學教授不一定都是「老學究」,還有可能是戴樹璽。與實驗室和講臺上的身份有所不同,在網絡上,他儼然已成社會科普的「網紅大咖」。自從接觸到今日頭條和西瓜視頻,「愛較真的戴老師」用通俗、風趣、大眾又不失嚴謹的科普方式,贏得近100萬粉絲和累計超6億的閱讀量。一次「悟空問答」引發的科普熱潮1976年,戴樹璽出生於河南省開封市。
  • 造假 臺灣多位「大咖」因掛名而捲入論文造假風波
    記者:臺海網  薛洋 「臺大論文造假風波」不斷延燒,島內學界領袖、臺灣大學校長楊泮池因為掛名也牽扯其中,遭到各方質疑。臺灣學界盛行「掛名文化」,不太知名的研究人員在發表論文時,為了提高「命中率」,熱衷掛上「大咖」教授的名字,以示文章的「分量」與權威性。
  • 鄆城一中 | 中科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周家漢教授來我校作報告
    12月6日下午、12月7日上午,中科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周家漢教授分別為我校南北校區學生作了題為《神奇的爆破》的專題報告。報告會上,周家漢教授緊緊地圍繞著「神奇的爆破」這一話題旁徵博引。周家漢教授以圖片、影像視頻為載體,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同學們講解了複雜的爆破技術和分類,並就爆破技術發展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和在場的同學進行交流、互動,大大激發了同學們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同學們踴躍參與其中,現場氣氛熱烈,掌聲此起彼伏
  • 院士大咖走紅毯,2020年廣州科技活動周啟幕
    由廣州市科學技術局牽頭主辦的廣州科技活動周,已成為廣州地區內容豐富、公眾參與度高、社會影響力大的群眾性科技活動品牌。 8月23日,2020年廣州科技活動周開幕式暨兩岸及港澳地區科普交流系列活動在廣東科學中心隆重舉行。廣州市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吳林波、廣東省科學技術廳二級巡視員何棣華、廣州市科學技術局局長王桂林等出席開幕式。
  • 介入醫學流量大咖當起「主播」 帶的全是科普「乾貨」
    中國醫師協會介入醫師分會會長、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院長滕皋軍教授擔任大會主席,南京市第一醫院顧建平教授、江蘇省人民醫院施海彬教授、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倪才方教授、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徐浩教授擔任大會執行主席。大會全程開啟雲直播,全球共襄為期4天的「大介入」雲盛會。大會現場。
  • 2020上海科普大講壇「未來科學+」科學營開營 感受科學樂趣
    在這期間,營員們將在專家講座、互動討論、科普影視、科學實驗、文物修復、成果展示等活動環節和志同道合的小夥伴一起感受科學的奇妙與樂趣,在科學大咖與專業導師的引導下體驗科研創新的魅力。本文圖片:吳光輝院士做開營報告(央廣網發 上海科技館供圖)「未來科學+」科學營自推出以來一直深受學生和家長的熱捧,此次是科學營開辦的第五屆,是自2019年寒假科學營以來第二次面向小學生招募營員,也是疫情發生以來,上海科普大講壇第一次舉辦線下的講座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