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下午、12月7日上午,中科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周家漢教授分別為我校南北校區學生作了題為《神奇的爆破》的專題報告。
報告會上,周家漢教授緊緊地圍繞著「神奇的爆破」這一話題旁徵博引。從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火藥引入、到之後火藥的演變、再到火藥在爆破中的實際應用,由淺入深,妙趣橫生的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場關於爆破的科普盛宴,讓本來人人聞之色變的爆破變成了同學們陶醉其中的藝術。
周家漢教授以圖片、影像視頻為載體,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同學們講解了複雜的爆破技術和分類,並就爆破技術發展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和在場的同學進行交流、互動,大大激發了同學們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同學們踴躍參與其中,現場氣氛熱烈,掌聲此起彼伏。
本次報告會的成功舉辦,加深了同學們對爆破技術的了解,激發了同學們對物理學特別是力學的學習興趣,拓寬了科學視野,培育了科學精神,為實現未來的科技夢想播下了希望的種子。
【人物簡介】周家漢,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曾任中國工程爆破協會副理事長。現為國家文物局文物安全防範專家庫成員。長期從事爆破理論和爆破技術應用的研究工作,總結大量的工程實際經驗和分析研究,發表論文50餘篇,完成了數百項大大小小的爆破拆除工程。曾兩次獲得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全國科學大會科技成果獎。提出的建築物塌落振動速度計算公式已被國內外爆破工程師廣泛用於爆破拆除工程設計計算。研究爆破和列車運行振動對文物建築物的影響,為我國古建築物保護安全距離的確定提供了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