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連續8年在開平開展科普報告講座

2021-01-10 澎湃新聞
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連續8年在開平開展科普報告講座

2020-10-17 11: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開平發布

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

權威發布 服務民生

近日,2020年開平市「大手拉小手——科普報告希望行」活動啟動儀式在金山中學舉行。中科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在開平市各中小學校開展為期2天共6場的科普報告會,引導同學們探索科學的奧秘,提升對科學的興趣。活動由開平市科學技術協會、市教育局主辦。

啟動儀式上,開平市向陳光南、王邦平兩位老教授送上紀念品及鮮花,感謝他們的遠道而來。陳光南教授是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教授、學術顧問;王邦平教授是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物理高級教師。

儀式結束後,王邦平教授以「物理的魅力」為題,用風趣幽默的語言及講故事的形式,以人類探索宇宙奧秘的歷程為線索,為在場的師生介紹了伽利略、牛頓等科學家的故事。

「大手拉小手——科普報告希望行」作為全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品牌活動,已在開平市連續舉辦8年。8年來,科普講師團走進開平市十多所學校,舉辦科普報告會50多場,參加聽講的師生達2萬多人次。

今年,活動主辦方邀請中科院老科學家科普講師團走進開平一中、開僑中學、金山中學、市機電學校、譚宏帙紀念小學、赤坎中心小學6所學校,為師生們開展了「聲音趣談」「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聲音中的力學」「航天員太空授課方案產生的小花絮」「支撐生活的那些材料」等系列科普報告講座,用生動有趣的方式向青少年講授深奧的現代科學技術知識,介紹最新的科學技術成果和未來發展趨勢

撰稿 / 陳奕

攝影 / 陳奕

編輯 / 譚素玲

版權聲明:開平發布原創內容,如需轉載請與本公眾號聯繫,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原標題:《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連續8年在開平開展科普報告講座》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中科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第23次到佛山中小學演講
    10月12日~16日,2020年佛山市「大手拉小手——科普報告希望行」走進佛山五區中小學,來自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的8名老科學家為佛山學子帶來了64場科普演講。從古老地球誕生的歷史,到現代尖端科技遙感衛星,老科學家們向佛山學子分享他們工作中積累的知識,向孩子們撒播科學的種子。聆聽老科學家講解科學知識「宇宙中有黑洞,是否有白洞呢?」
  • 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科普教育基地落戶韶關 持續提升全民...
    10月25日,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科普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在市科技館舉行。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副團長徐德詩、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劉大禾、空軍指揮學院研究員徐邦年、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員劉定生4名老科學家,以及市科技局、市科協有關負責同志參加儀式。
  • "點沙成晶,探索晶片的奧秘"---暘岙校區邀請清華大學王水弟教授科普講座紀實
    為深化「和美教育」,為師生種下晶片的「種子」,2019年4月25日上午,新橋小學教育集團暘岙校區邀請2019年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成員
  • 弘揚科學精神,傳承科技薪火 ——中科院科普演講團到興寧區開展科普報告會
    12月1日上午,南寧市科協聯合興寧區科協,組織邀請中科院老科學家孫保衛、傅前哨兩位教授分別到南寧市興寧區第二初級中學、南寧市明秀東路小學開展科普報告會。在南寧市興寧區第二初級中學,孫保衛作《築夢太空,做航天事業接班人》科普報告。孫教授曾多次參加我國載人航天飛行控制任務和衛星發射任務。
  • 中科院周家漢教授來恩施市開展科普講座
    4月10日,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的研究員、中國工程爆破協會的副理事長、公安部全國工程爆破技術人員培訓考核專家組成員周家漢教授來到恩施市硒都民族實驗小學,為該校四年級900多名師生上了一堂生動的爆破科普教育課
  • 中科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石磊做客樹人大講堂 揭秘載人航天工程
    10月16日,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副團長石磊做客樹人大講堂,以「揭秘載人航天工程」為主題,為到場的百餘位師生旁徵博引、深入淺出地講解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技術與秘密。本次講堂由學校辦公室(黨委宣傳部)主辦、校團委協辦,學校辦公室主任宋斌主持並點評。
  • 「科學家巡講團」科普報告會在望月湖第二小學舉行
    近日,由長沙市科協主辦,嶽麓區科協、科技局聯合湖中社區、博識科創承辦的「科學家巡講團」科普報告會在望月湖第二小學舉行,來自湖南師範大學的範雄偉副教授為近200名師生帶來了一場以「傷不起的新冠」為題的科普知識講座。
  • 中科院老科學家科普團西安分團作科普報告
    中科院老科學家科普團西安分團作科普報告 2018-05-02 西安分院 【字體:小】 語音播報   4月23日,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團西安分團團長陳中仁
  • 上海生科院神經所科普志願者赴位育初中開展科普講座
    上海生科院神經所科普志願者赴位育初中開展科普講座 2017-05-31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圍繞「視覺魔術」、「睡眠與大腦功能」、「感官世界」、「探索記憶的奧秘」、「生命之窗-眼的進化」、「眼見不為實」、「嗜神經病毒」、「如何才能好好學習」八個主題,通過大量通俗易懂的視頻、音頻及圖片資料,為初一八個班的同學們開設了八堂別開生面的科普講座,為大家普及了腦神經方面的科學知識。
  • 科普活動丨陳中仁為陝柴中學師生作航天科普知識講座
    為促進師生對航天科普知識的了解,進一步感受航天精神的深厚內涵,從中汲取不畏艱難、奮發圖強、勇於攀登的精神動力,5月11日,市教育局特邀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團西安分團團長
  • 中科院專家陳賀能教授到北鎮中學做科普講座
    山東省老科協專家演講團來到我市巡講,2017年11月15日,在山東省北鎮中學第一屆科技節開幕之際,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成員、核工程物理專家陳賀能教授走進我校,在圖書樓報告廳給高一高二的學生進行了「贏在創新」的專題科普講座。
  • 中科院老科學家張德良教授到我校開展科普講座
    3月21日下午,應惠州科協、惠州市教育局的邀請,中科院老科學家張德良教授到我校初中部開展題為《三十年鑄就一劍—我國戰略飛彈與核武器》的科普講座。
  • 中科院專家來莞做科普報告
    今天開始,中國科學院5位知名專家將分別走進東莞19所學校舉行20場科普報告會。據悉,本次「科技創新,成就夢想——中科院專家進校園活動」由市青少年活動中心主辦,活動為期3天,專家們的報告會主題包括「我與核試驗——回憶、紀念、傳承」、「人類健康與病毒」、「神奇的蜜蜂王國探秘」、「探索微觀世界的利器——散裂中子源」等。
  • 10場線上科普講座等你參與
    近日,2020年廣州「院士專家校園行」在雲端與青少年見面。多位專家向青少年進行了「如何吃出聰明的大腦」、「仿生學和仿生材料」等10場科普講座。歐婉杏先睹為快 為適應疫情防控要求,講座從線下為主轉為線上開展為主。
  • 西北大學研支團攜母校師生開展地質學科普講座
    中國青年網北京5月13日電(記者 李川)5月10日,西北大學第20屆研究生支教團攜手西北大學地質學系分別在富平縣杜家小學、迤山中學開展「七彩課堂-我對地球知多少」地質學科普知識講座。  西北大學第20屆研支團攜手西北大學地質學系分別在富平縣杜家小學、迤山中學開展
  • 鄆城一中 | 中科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周家漢教授來我校作報告
    12月6日下午、12月7日上午,中科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周家漢教授分別為我校南北校區學生作了題為《神奇的爆破》的專題報告。報告會上,周家漢教授緊緊地圍繞著「神奇的爆破」這一話題旁徵博引。
  • 「聆聽宇宙」系列天文科普講座圓滿成功!
    ,多老?太陽有多大,多重,多老,離我們有多遠?科學家又是怎樣知道這些的呢?等一系列問題。有些和宇宙差不多老,有些甚至不是銀河系土著。 穿越百億年時空的星光究竟有多少秘密,「星口普查員」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李海寧博士,都在講座中為大家一一揭曉。
  • 騰訊科學小會攜手中科館科普大篷車 點燃鄉村青少年的好奇心
    據悉,本活動於9月26日在雲南省文山州硯山縣啟動,先後在四川省巴中市恩陽區、甘肅省張掖市肅南裕固自治縣舉辦,以弘揚科學家精神為主題,將科學知識和科學家精神帶到偏遠地區,引導當地青少年以科學家為新偶像、以科學探索為新時尚,形成尊重知識、崇尚創新、尊重人才、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濃厚氛圍。該活動由大篷車嘉年華、科學家演講和科普短片放映組成。
  • 關於申報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院士專家科普系列報告活動項目的公告
    為普及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思維,傳播科學思想,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推進科學家講科普相關工作,探索創新科普演講形式,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計劃組織開展科普系列報告活動。按照《中國科協採購管理操作規程(修訂)》有關規定,遵循公開、公正、競爭的原則,計劃組織實施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院士專家科普系列報告活動項目申報工作。
  • NCT 等級考試科普進校園,助力2020 年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全國科普日...
    11月23日,由廣州市黃埔區科協主辦的「2020 年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全國科普日系列活動之科普進校園第 4 場「在科峻小學舉辦,「NCT 青少年編程能力等級測試「作為重要參展方之一,助力廣州黃埔區政府全國科普日活動落地,現場開展系列青少年科普免費公益活動,為青少年普及人工智慧系列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