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博物館館長李明斌調任上海大學博物館館長

2021-01-09 騰訊網

今日(11月6日)下午,紅星新聞記者獲悉,成都博物館館長李明斌已調往上海大學博物館任館長。紅星新聞記者發現,9月25日,上海大學確實在網絡上發布了擬聘人員公示,其中提到了李明斌。

隨後,李明斌接受紅星新聞記者獨家專訪,並向紅星新聞記者證實他確實已在上海大學博物館走馬上任,擔任館長。「你們消息也太靈通了!什麼情況啊?今天才剛剛任命的!」上周,成都博物館也正式宣布免去了李明斌成博館長的職務,「我還是那句話,我是歷史樂觀主義者,我祝願並相信,成都博物館今後會越來越好。」

李明斌在成都博物館講解文物

談鄉愁:32年來,第一次離開成都

從2016年6月成都博物館的新館正式開放以來,參觀人數已經超過800萬人次,在成博新館工作的這三年間,李明斌親自策劃參與過多起大型展覽,無論是《花重錦官城——成都歷史文化陳列》《影舞萬象·偶戲大千——中國皮影木偶展》等常設展,還是張大千特展、故宮乾隆特展、法國現當代藝術展、絲路之魂·敦煌藝術大展暨天府之國與絲綢之路文物特展等臨展,都吸引不少市民,看展熱情空前高漲。

成都博物館 資料圖 圖據ICphoto

當聽聞自己被誇贊為成都博物館新館的功臣,李明斌謙虛笑言:「這是我的專業,我不做展覽,其他我也不會啊。」

「離土不離鄉,因為我的鄉愁還在成都。」李明斌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他生於四川,在成都生活工作了32年,直到這一次到上海就職,是他第一次離開成都,因為在成都生活的時間遠遠超過了上大學之前在老家的時間,所以對成都感情格外不同,「成都是我最喜歡的城市。

談遺憾:成博的科研水平遠遠沒有達到公眾對博物館學術水平的期望

三年以來,李明斌已經對成博有了深厚的感情,但同時,這次的離開也給他留下很多遺憾:「有些事情,想做還沒來得及做,有的事情開了頭,還沒有結果。以前做過的,就沒有必要再提。」

當被問及最大的遺憾,李明斌表示:「我最想做的是,希望給成都博物館的年輕人們更好的鍛鍊機會和一些高水平展覽項目,我們現在的展覽安排得很密集,雖然人員充沛,但很多展覽策劃需要大量精力和時間,客觀上,沒有留足夠的時間給業務人員用於科研學術,因為工作調劑沒有完全統籌好,以致於給他們提供的學術科研成長的機會有限,所以成果方面都沒有達到預期更好的目標,沒有達到我之前對自己的要求,這個有點遺憾。成都博物館的科研水平和能力在3年內,已經有了初步成果,但遠遠沒有達到公眾對博物館學術水平的期望!」

成都博物館門前排起長隊 紅星新聞資料圖 劉海韻攝

不過,對於成博的未來他毫不擔心:「我們已經有一個成熟的策展人制度,所以,不會因為我的離任而受到大的影響,展覽排期從今年到明年都已經完成,一切都會按照計劃推動。」

談未來:當好橋梁和紐帶,加強兩座城市的交流合作

回顧過去三年的工作,他還特別希望感謝社會各界包括媒體對成博特別的關照,尤其是對活動講座的宣傳讓他感到暖心,他認為,媒體對成博有策劃性的推廣讓成都博物館佔了很多便宜,沒有這些強大的宣傳,展覽效果沒有想像中那麼好的。

談到未來的工作計劃,李明斌談道,因為自己也是剛剛任命,現在還在琢磨這個事情,未來如何把上海大學博物館辦成中國高校博物館中比較有特色的博物館,具體的工作計劃還需要一點時間去籌劃,包括對藏品、展館、以及人員情況的了解,要花時間多思考。「我這次更多想把在博物館一線工作的經歷,能夠分享給更多年輕人,尤其是學生,對高校博物館整體發展會有幫助。」

未來,他要加強成博和上海大學博物館這兩個館,甚至成都和上海兩地之間的交流合作,讓上海大學文博專業學生和老師也可以參與成都文博的工作,他說:「我就是一個橋梁,我就是一個紐帶。」

誰來接任?還未確定新館長人選

李明斌表示,他將這次離開看成是成都的一次對外人才輸送。至於誰將代替他,接任成都博物館館長一職,他表示,目前還在等成博的上級單位來宣布。

成都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博物館處(社會文物處)處長李霄龍說,目前局裡還沒通知,他也並不知道具體誰接任。成都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確實還未收到通知。

緊接著,紅星新聞記者再撥打了成都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副局長王健的電話,對方明確表示,現在新任館長的人選還未確定。

紅星新聞記者 陳謀

編輯 楊渝彤

相關焦點

  • 如何成為一名博物館/美術館館長
    3.比較看重學歷,更青睞本科或研究生學歷,大型博物館招聘大學畢業生作為實習館長工作場合:博物館,美術館,畫廊,遺址等做博物館館長需要高知識人才,需要他們在自身興趣與專業領域致力研究或教學,內行的知識與自身名譽可以給他們帶來更多機會,如管理更大規模,更有聲望的收藏展品或晉升博物館的高級管理職位。
  • 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來魯參訪
    4月2日至4日,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來魯參訪交流,先後拜訪了省臺港澳辦、省博物館、省教育廳和省實驗小學,探討加強魯臺青少年科普教育交流與合作,舉辦了「太空創新發展」講座。
  • 瑞士洛桑國際奧林匹克博物館館長訪問中國體育博物館
    瑞士洛桑國際奧林匹克博物館館長訪問中國體育博物館 發布時間:2018-08-14 來源:體育文化發展中心 字體:
  • 湖北省博物館館長的「抗疫日記」
    3月17日8:22,記者如約收到了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發來的「抗疫日記」。春節剛過,記者就通過微信聯繫採訪,但方勤說:「這幾天正吃勁,過幾天吧。」然而,這「勁兒」一直「吃」著,始終沒松下來。偶然間記者發現他在寫工作日記,於是約定,「我一直在線,想到什麼、得空兒就發給我幾句」,太忙、太累,就把自己的「抗疫日記」發過來。
  • 自貢恐龍博物館館長萬一:博物館教育讓冰冷的石頭「說話」
    立志成為恐龍專家的Jacob曾給萬一館長寫信表示想去博物館實習,熱愛博物館教育的萬一當即為他安排了為期三周的實習。在館內專家的指導下,Jacob學習了地質古生物學基礎知識,參與了恐龍化石的修理、模型製作、組裝、科普講解和野外化石點考察等工作,撰寫了一篇恐龍化石記述和對比的短文,熟悉了恐龍各部位骨骼的名稱和功能,初步掌握了古生物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術手段。
  • 「三星堆」來到了上海,古蜀「人與神」呈現上大博物館
    「戴金面罩青銅人頭像」在上海大學博物館館長李明斌看來,文物原件和複製品同樣具有研究價值,當文物無法外出借展時,文物複製品的展出也可以展現其中包含的文化信息。尤其作為大學博物館,除了面向公眾展出的外,其展覽更為重要的目的是教學研究,讓學生了解到博物館如何研究、博物館展覽如何策劃、展覽後續公教活動如何展開等實踐議題。
  • 傳播中國文化「芳香」的法國博物館館長
    在法國,這裡的中國藝術收藏僅次于吉梅博物館,尤以青銅器和中國現當代繪畫收藏著稱。&nbsp&nbsp&nbsp&nbsp3月9日,賽努奇博物館與上海博物館共同策辦的《中國芳香:中國古代香文化》展覽將開展。5個月的展期中,觀眾可欣賞到中國古代各種香具和書畫藝術品,了解中國的「香文化」。
  • 世界最牛的博物館館長是老子
    原標題:世界最牛的博物館館長是老子   孔子問禮老子   江南時報訊 (記者 程嵐嵐) 你知道全世界最最牛X的博物館館長是誰麼?提示一下:是他最先提出了「文物不能孤立的去研究,必須要還原於它的共生環境」的理論;他曾經寫過一本書,被《紐約時報》評為全世界十大著作之首,排名比《聖經》還靠前;他是第一個可以通過聽聲音去辨別和田玉真假的高手高高手,他的弟子繼承並將這一理論發揚光大……   一代文物鑑定專家   昨天,南京國學研究會副會長王濤告訴記者,全世界最牛的博物館館長其實是一個大家平時絕對想不到的人
  • 讓文物映照現實——對話蚌埠市博物館館長季永
    現任蚌埠市博物館館長、蚌埠市美術館館長。曾入中央美術學院書法蘭亭班、景德鎮陶瓷大學進修。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蚌埠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國家二級美術師。季永館長歲尾年初,蚌埠市博物館館長季永的微信朋友圈好消息不斷,首先是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蚌埠市博物館被核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這是目前博物館的最高等級;其次,蚌埠市博物館的10件藏品參加了「1420
  • 中國木雕博物館正式開館 陸光正出任首任館長
    中國木雕博物館正式開館 陸光正出任首任館長 2014-10-18 21:49:1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陸光正出任首任館長。  前來參觀者人頭攢動,很多市民稱讚博物館集知識與藝術為一體,讓人感覺很愜意。  「整個設計處處可見融合的東陽木雕風格元素,以及天圓地方的設計理念,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相融合,曲水流觴,樹林四周再鋪上古人木構水井的造型,鋪排很有意境,加上整個格調的優雅、設計的流線和古典的音樂讓人感覺很輕鬆,很愜意。」
  • 「九鼎八簋」被砸 湖北省博物館原館長被判無罪
    「九鼎八簋」被砸 湖北省博物館原館長被判無罪
  • 德國漢堡博物館館長為"兵馬俑贗品展"道歉(圖)
    德國漢堡展出假兵馬俑的新聞上周成為德國各大媒體的頭條,並受到各國關注,面對輿論的壓力,漢堡人類學博物館館長沃爾夫.柯帕克接受採訪時勇敢地承認了錯誤:「我當了15年的館長,今天卻犯了一個錯誤。」目前,博物館已經取消了兵馬俑展覽,給觀眾退票,並向提供展品的德國公司提起訴訟。不過,柯帕克同時強調自己不會因此事而引咎辭職。
  • 「三星堆」空降上海 映射古蜀文明的前世今生
    11月21日,青銅立人、縱目面具、太陽神鳥……「三星堆」空降上海。在上海大學博物館「人與神的世界」特展現場,四川廣漢「三星堆」考古現場的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唐飛,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介紹了三星堆考古的最新進展,讓公眾看到了考古大棚、發掘倉、實驗室,以及三星堆青銅器的研究。
  • 「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國家博物館開展 孔子博物館館長:從內容...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7日訊 今天,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拉開帷幕。這是國家博物館第一次舉辦以孔子文化為內容的展覽,同時也是孔府舊藏珍貴文物的首次集中外出展示。據介紹,本次展覽共展出包括「孔子燕居圖」、「杏壇講學圖」、「清黃地彩繪纏枝牡丹紋畫琺瑯五供」等精品文物240餘件(套),700餘件,通過文物的形式集中展現孔子思想形成、發展以及傳承的歷史。
  • "亞洲最大恐龍" 隱身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
    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前館長、著名古脊椎動物專家何信祿是最早研究馬門溪龍的專家之一。昨日,這位年近80歲的老者,望著曾經相處過無數日夜的馬門溪龍,一一追憶往事。      據何老介紹,馬門溪龍化石挖掘出來後,被裝在幾十件大箱子裡送到四川省博物館存放。但當時人們只是猜測它體形巨大,誰也不知道它到底大到什麼程度,拼裝出來究竟是啥樣。
  • 加拿大人權博物館被指種族主義和歧視 館長被迫辭職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當地時間26日,位於加拿大馬尼託巴省首府溫尼伯的加拿大人權博物館的館長和執行長約翰·楊格(John Young)宣布辭職。△位於溫尼伯的人權博物館 近來,這個人權博物館被多次公開指責存在種族主義、歧視少數族裔、對女性性騷擾等現象。楊格迫於壓力,表示自己將在8月份辭職。但是6月25日晚,博物館託管董事會發表的一份聲明表示,約翰·楊格立即辭職更符合博物館的利益。
  • 北京自然博物館原館長周國興教授:軍山變樣了
    北京自然博物館原館長周國興教授:軍山變樣了 2019-09-13 06:53:16 來源: 南通網     曾任北京自然博物館館長的周國興,長期從事人類學與博物館學研究,先後倡議並參與籌建了7座自然科學技術博物館。10多年前,他開始關注軍山東南麓這塊自然生態保留地,持續記錄相關物種及自然生態環境的變化。    「這裡可是世界上獨特的、『江海平原上難得的野生生物基因庫』!」軍山居南通五山東首,也是長江北岸最東面的一座山。
  • 蘇州園林博物館館長薛志堅談拙政園夜遊項目拙政問雅
    帶著疑問,小編拜訪了蘇州園林博物館館長薛志堅先生,他也是拙政園管理處主任。 拙政問雅在夜經濟中綻放 蘇州園林博物館館長薛志堅先生說,拙政園夜園「拙政問雅」的開放,是蘇州園林在推動夜經濟活動發展中的一次嘗試,拙政園管理處在積極推動拙政園夜景提升項目
  • 國際博物館日 喜馬拉雅聯合多家博物館打造「雲逛」文博大餐
    國際博物館日 喜馬拉雅聯合國內外多家博物館打造系列「雲逛」文博大餐中新網上海5月18日電 (記者 於俊)正值「國際博物館日」,中國知名的音頻分享平臺喜馬拉雅18日聯合國內外多家博物館以館長發刊、明星講解、新館入駐等形式打造
  • 英國科學博物館館長:看好中英科學合作前景
    新華社倫敦2月1日電(記者張家偉 張代蕾)英國科學博物館館長伊恩·布拉奇福德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目前英中兩國在科學領域合作良好,他相信會不斷深入。  英國科學博物館與中國的博物館、科研機構交流日益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