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人權博物館被指種族主義和歧視 館長被迫辭職

2020-12-04 環球網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當地時間26日,位於加拿大馬尼託巴省首府溫尼伯的加拿大人權博物館的館長和執行長約翰·楊格(John Young)宣布辭職。

△位於溫尼伯的人權博物館

近來,這個人權博物館被多次公開指責存在種族主義、歧視少數族裔、對女性性騷擾等現象。楊格迫於壓力,表示自己將在8月份辭職。但是6月25日晚,博物館託管董事會發表的一份聲明表示,約翰·楊格立即辭職更符合博物館的利益。這份聲明說,對人權博物館發生的這些事毫無保留地道歉,與系統性的種族主義和各種不平等現象做鬥爭必須優先考慮。(總臺記者 張森)

相關焦點

  • 密蘇裡大學存在種族主義 校長因學生抗議被迫下臺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張朋輝】「密蘇裡大學校園確實存在種族主義,這令人不能接受。」10月10日,美國密蘇裡大學的校長蒂姆·烏爾夫曾對近期出現在校園中的種族歧視事件做出上述評論。然而,就在一個月後,他本人就因為學生對種族主義的大規模抗議而被迫辭職。
  • 加強團結合作 尊重保障人權——「全球疫情防控與人權保障」系列...
    中國人民大學人權研究中心主任韓大元表示,當前人類面臨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史無前例的挑戰,各國政府為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採取了各種措施。我們應當從人權保障的角度在自由和秩序、生命權和其他權利之間尋求平衡,共同推進人權保障,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南開大學人權研究中心主任常健列舉了中國抗擊疫情過程中採取的人權保障舉措,強調中國政府竭力平等保障每個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切實保障工作權、知情權等各項權利。
  • 美國作家批評《指環王》中含有種族主義,歧視半獸人
    美國科幻小說家安迪·鄧肯接受電視臺採訪時,直言《指環王》中存在種族主義,引發網友熱議相信大部分人都看過歐美的魔幻大作《指環王》(小說名又稱《魔戒》)《魔戒》的作者託爾金為大家塑造了一個龐大而且嚴謹的魔幻架空世界,因此該小說與衍生電影也獲得了諸多獎項,享譽國際殊榮
  • 中國人不是沒有種族主義,只是不歧視白人
    原標題:中國人不是沒有種族主義,中國人只是不歧視白人  作者:西坡 來源:公號「西坡讀史」  有一個流行的誤解是,中國人沒有種族主義。這是一個笑話,就好比說蒙古軍隊不歧視海軍一樣。因為中國雖然有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但漢族人口佔絕大多數。大多數中國人終其一生都不會有表達種族觀念的機會。
  •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宣布移除西奧多·羅斯福雕像
    《紐約時報》報導截圖該決定由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提出,並得到了紐約市政府的認可。博物館館長艾倫·福特(Ellen Futter)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博物館被反種族歧視抗議打動了,他們注意到,人們的注意力越來越轉向這些雕像,它們被視為是種族主義的象徵。
  • 《魔戒》的作者也被扣上「種族主義」 原因是:歧視半獸人……
    然而,「今日俄羅斯」(RT)網站11月28日的報導向讀者表示,作者託爾金「攤上事」了:有人說他是「種族主義者」,原因是「歧視半獸人」。俄媒是這樣說的:在萬事皆為種族主義的2018年,一名美國的科幻小說作家指責託爾金在《魔戒》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是種族主義)。這名美國作家拿《魔戒》中的半獸人形象和現實中的移民與難民類比,稱「他們只是被誤解了」。
  • 成都博物館館長李明斌調任上海大學博物館館長
    今日(11月6日)下午,紅星新聞記者獲悉,成都博物館館長李明斌已調往上海大學博物館任館長。紅星新聞記者發現,9月25日,上海大學確實在網絡上發布了擬聘人員公示,其中提到了李明斌。 隨後,李明斌接受紅星新聞記者獨家專訪,並向紅星新聞記者證實他確實已在上海大學博物館走馬上任,擔任館長。
  • 德國頂級化學學術期刊惹眾怒,自己的編委都氣得辭職了!
    近日,就在反種族主義的抗爭運動,因為美國黑人喬治·弗洛伊德的慘死,而席捲了美國全社會時,德國頂級化學學術期刊《德國應用化學》也因為刊登了一篇充滿性別和種族歧視色彩的論文,而引起了學術界的眾怒——甚至於該刊的44名編委中,有16人都為此事而憤怒辭職。
  • (受權發布)2018年美國的人權紀錄和2018年美國侵犯人權事記
    ——女性深陷性騷擾和性侵恐懼。調查顯示,81%的女性受訪者表示在一生中經歷過性騷擾,27%的女性受訪者表示曾遭受性侵犯。  ——移民政策致使骨肉分離。美國政府2018年4月開始實施「零容忍」政策,導致至少2000名移民兒童被迫與家人分離。邊境執法人員虐待、性侵未成年移民案件數量驚人增長。  ——悍然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 為消除性別歧視 加拿大護照欲增設中性標誌 "X"
    海外網8月25電 加拿大政府日前表示,將對本國中性國民的護照及及其他證件中設立性別標誌「X」,此舉旨在消除性別歧視。據法新社(AFP)報導,加拿大政府24日表示,將對本國中性國民的護照及及其他證件中設立性別標誌「X」。
  • 自貢恐龍博物館館長萬一:博物館教育讓冰冷的石頭「說話」
    立志成為恐龍專家的Jacob曾給萬一館長寫信表示想去博物館實習,熱愛博物館教育的萬一當即為他安排了為期三周的實習。在館內專家的指導下,Jacob學習了地質古生物學基礎知識,參與了恐龍化石的修理、模型製作、組裝、科普講解和野外化石點考察等工作,撰寫了一篇恐龍化石記述和對比的短文,熟悉了恐龍各部位骨骼的名稱和功能,初步掌握了古生物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術手段。
  • 加拿大歌手為洩憤發表反華種族歧視言論,遭批後道歉
    據法新社報導,加拿大搖滾歌手布萊恩·亞當斯(Bryan Adams)12日就其發布的種族主義言論道歉。此前,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其演出被取消,他在網上發表了針對中國人的十分無理且粗俗的措辭,由此遭到各方強烈的批評和指責。
  • 世界人權日|中國就疫情下人權問題發出理性之聲
    回顧今年以來中國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就疫情有關的人權問題發出的理性之聲,國際社會不但看到了中國在多項人權領域的巨大成就,也更加理解了中國人權觀念和主張背後「以人民為中心」的堅強支撐。今年4月9日,人權理事會與人權高專就新冠疫情對人權影響問題舉行非正式視頻對話會。這也是人權理事會首次討論新冠疫情對人權影響問題。
  • 《歷史評論》付成雙:白人種族主義幽靈並未遠去
    面對亞非拉有色族裔及其欠發達狀態,白人殖民者的優越感迅速膨脹,對所謂「野蠻人」的傳統偏見隨之轉化為對有色族裔的歧視和壓迫。他們利用「文明對野蠻的徵服」這一輿論工具,對亞非拉地區開展殖民掠奪。與此同時,白人殖民者還通過煽動種族主義情緒,掩蓋國內矛盾,將民眾的不滿情緒引導到對其他族裔的仇恨上,掩蓋階級壓迫的實質。
  • 德國頂級化學學術期刊惹眾怒,自己的編委氣得辭職!
    近日,就在反種族主義的抗爭運動,因為美國黑人喬治·弗洛伊德的慘死,而席捲了美國全社會時,德國頂級化學學術期刊《德國應用化學》也因為刊登了一篇充滿性別和種族歧視色彩的論文,而引起了學術界的眾怒——甚至於該刊的44名編委中,有16人都為此事而憤怒辭職。
  • 2017年美國的人權紀錄
    >  導言  一、公民權利遭受嚴重侵犯  二、系統性種族歧視加劇社會撕裂  三、美式民主存在嚴重弊端  四、貧富分化現象持續惡化  五、特定群體遭受歧視和人身侵犯  六、繼續粗暴侵犯他國人權  導言  當地時間4月20日,美國國務院發布《2017年國別人權報告
  • 過度的精英崇拜危害猶如種族歧視
    高度推崇精英的社會裡,是無法有效規避種族主義的。種族主義屬於歧視是很清楚的事情,但是過度的精英崇拜同樣是危害性的,也是一種歧視的幽靈附體。請注意這裡要談的是反對過度的精英崇拜,適度的,不反對。崇拜精英的深淺差異,可以給社會帶來結構性的不同。
  • 論文歧視事件發酵:16名委員辭職抗議,英國皇家化學會RSC呼籲消除...
    近日,化學頂級期刊《德國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因在線發表(just accepted)涉及性別歧視、種族歧視等不當言論的評述性論文,被業界「聲討」。(詳情回顧:詆毀中國化學家團體?
  • 瑞士洛桑國際奧林匹克博物館館長訪問中國體育博物館
    瑞士洛桑國際奧林匹克博物館館長訪問中國體育博物館 發布時間:2018-08-14 來源:體育文化發展中心 字體:
  • 出"蝙蝠炒飯"服裝歧視華裔?加拿大品牌:個人行為
    加拿大運動品牌Lululemon(露露樂蒙)今天對網絡流傳帶有歧視性服裝「蝙蝠炒飯」發表聲明稱,涉事個人非Lululemon職員,該款不雅觀服裝也並非出自Lululemon。  今天,有網友在微博曬出一款帶有種族歧視色彩的名為「蝙蝠炒飯」的T恤,指責Lululemon的設計師設計侮辱華裔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