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秦始皇兵馬俑》在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展出
人民網3月2日電 據芝加哥華語論壇報消息:由中國陝西省文物局和美國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共同舉辦的《中國秦始皇兵馬俑》展即將正式對外開放。當地時間3月1日上午,在位於芝加哥市中心的著名的菲爾德博物館大廳,舉行了新聞發布會。來自當地中外新聞媒體近百人應邀出席了發布會。這一展覽是繼80年代芝加哥首次舉辦兵馬俑展30多年後又一次比較大型的展覽。
-
秦兵馬俑博物館前館長:兵馬俑被損盜多日才發現 不可原諒
據美國聯邦調查局近日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一名美國男子去年底從費城富蘭克林學會博物館展出的一個兵馬俑上折斷並盜走一根拇指。目前,被盜拇指已被找回,涉事男子被逮捕後保釋,將面臨審判。 美國紐約羅斯李根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孫瀾濤律師今日接受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1987年當時他作為隨團翻譯與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前館長吳永琪先生帶著兵馬俑,曾到美國的費城展覽。聽聞此次的兵馬俑在美費城展覽被盜指事件後,孫瀾濤向記者轉述了吳永琪先生對此事的看法。吳永琪先生表示,不論國內外,凡做展覽,前提是絕對安全。
-
成都博物館館長李明斌調任上海大學博物館館長
今日(11月6日)下午,紅星新聞記者獲悉,成都博物館館長李明斌已調往上海大學博物館任館長。紅星新聞記者發現,9月25日,上海大學確實在網絡上發布了擬聘人員公示,其中提到了李明斌。 隨後,李明斌接受紅星新聞記者獨家專訪,並向紅星新聞記者證實他確實已在上海大學博物館走馬上任,擔任館長。
-
世界最牛的博物館館長是老子
原標題:世界最牛的博物館館長是老子 孔子問禮老子 江南時報訊 (記者 程嵐嵐) 你知道全世界最最牛X的博物館館長是誰麼?據司馬遷《史記》記載:老子,原為周朝"守藏室官",即:看守收藏品處所的官員。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國家歷史博物館的館長。」 作為一名國家歷史博物館的館長,對於文物鑑定,老子自然是駕輕就熟。王濤介紹,針對市場上用石頭冒充和田玉這種伎倆,早在2500多年前,老子就已經指出:「琭琭如玉,硌硌如石。」「這句話的意思是:只要敲一敲,聽聽聲音,就能分辨出是石頭還是玉。
-
每座博物館都需要一位「單館長」
7年時間,他為故宮做了什麼?2015年,舉辦「石渠寶笈特展」,「故宮跑」因此成為當年熱詞;2016年,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走紅,豆瓣評分高達9.3分;2017年,文創產品銷售達到15億元人民幣;2018年,推出《清明上河圖3.0》高科技藝術互動展演;2019年,成功舉辦「上元燈會」,這是故宮第一次大規模夜間開放……故宮走出的每一步,都出人意料,又讓人歡喜。
-
「尋人啟事」——十八年前參觀過這個兵馬俑展的觀眾
2002年4月25日,「秦始皇兵馬俑全國巡迴文物精品展」落地貴陽。此展覽是當時貴州引進的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一個展覽。跪射俑、中級軍吏俑、一號兵馬俑坑步兵俑、騎兵俑等120件(組)兵馬俑及相關文物首次在貴州省博物館與觀眾見面。據原貴州省博物館社教部主任金萍回憶,兵馬俑展覽一經亮相,就吸引了大批觀眾,不禁感嘆這個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始皇兵馬俑魅力之大。
-
傳播中國文化「芳香」的法國博物館館長
在法國,這裡的中國藝術收藏僅次于吉梅博物館,尤以青銅器和中國現當代繪畫收藏著稱。    3月9日,賽努奇博物館與上海博物館共同策辦的《中國芳香:中國古代香文化》展覽將開展。5個月的展期中,觀眾可欣賞到中國古代各種香具和書畫藝術品,了解中國的「香文化」。
-
元明清精品金銅佛像展?118件中被質疑贗品超90%
通往二樓的兩側牆壁上都是這次展覽的宣傳海報,一出樓梯,巨大的《漢風藏韻――中國古代金銅佛像藝術特展》展板,幾乎佔滿了全部的視覺空間。」 這種高規格的布置卻和陳建明之後得出的結論產生了巨大的反差。「參觀的人不多,正好給了我們仔細觀察的機會,但一圈看下來,朋友們都是面面相覷,」陳建明說,「三個展廳裡的118尊佛像及法器,除了幾尊小型的金銅造像外,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造像都是贗品。」
-
讓文物映照現實——對話蚌埠市博物館館長季永
現任蚌埠市博物館館長、蚌埠市美術館館長。曾入中央美術學院書法蘭亭班、景德鎮陶瓷大學進修。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蚌埠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國家二級美術師。季永館長歲尾年初,蚌埠市博物館館長季永的微信朋友圈好消息不斷,首先是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蚌埠市博物館被核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這是目前博物館的最高等級;其次,蚌埠市博物館的10件藏品參加了「1420
-
線上線下結合 業內業外合作 貴州省博物館晉升「國家一級博物館」
2021年1月1日,時隔18年的兵馬俑主題展將再次走進貴州省博物館,「平天下——秦的統一」展覽的展出,是迎新,亦是2020年貴州省博物館收官之作。據了解,該館在12月22日的全國博物館級別評定工作中成功晉升「國家一級博物館」。在此辭舊迎新之際,和記者一起,看看貴州省博物館這一年!
-
圖書館館長用臨摹贗品竊畫:其他人不懂美術
▲蕭元利用其擔任廣州美術學院圖書館館長的職務便利,用其事先配備的圖書館藏畫庫的全套鑰匙進入畫庫,把自己事先臨摹好的贗品,以「狸貓換太子」方式,將館藏的張大千、齊白石等書畫家143幅書畫竊為己有。 出現在廣州中級人民法院的被告席上之前,蕭元曾擁有著「《芙蓉》雜誌主編」「廣州美術學院圖書館館長」等身份,被許多人認為是一個「有才華」「嚴謹」的人。 如今,他成了涉嫌用臨摹贗品,將圖書館館藏的張大千、齊白石等書畫家143幅書畫竊為己有的犯罪嫌疑人。
-
「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國家博物館開展 孔子博物館館長:從內容...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7日訊 今天,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拉開帷幕。這是國家博物館第一次舉辦以孔子文化為內容的展覽,同時也是孔府舊藏珍貴文物的首次集中外出展示。據介紹,本次展覽共展出包括「孔子燕居圖」、「杏壇講學圖」、「清黃地彩繪纏枝牡丹紋畫琺瑯五供」等精品文物240餘件(套),700餘件,通過文物的形式集中展現孔子思想形成、發展以及傳承的歷史。
-
瑞士洛桑國際奧林匹克博物館館長訪問中國體育博物館
圖:中國體育博物館副館長黃金與國際奧林匹克博物館館長弗朗西斯他說,中國體育博物館作為OMN的創始成員,十多年來與聯盟保持著密切的業務交流。他詳細介紹了中國體育博物館聯盟,中國體育博物館新館建設進展以及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中國體育旅遊博覽會等方面的情況,邀請加貝館長作為嘉賓出席2018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中國體育旅遊博覽會,並參加博物館館長高峰論壇。
-
湖北省博物館館長的「抗疫日記」
1月24日13:16,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發來消息,「捐贈的4000隻口罩今天寄出」。27日,國家博物館捐贈5000隻口罩。在收到方勤發去的感謝信後,國博館長王春法回信道:「不客氣。我們都是一家人。你們在一線作戰,國博除了道義上的聲援外,也應該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提供一些物質支援!話不多,情義在;東西不多,心意在。全國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
-
[視頻]神秘綠臉俑 亮相陝西歷史博物館
進入[新聞60分]>> CCTV.com消息(新聞60分):陝西歷史博物館日前迎來了秦兵馬俑中唯一發現的綠臉俑,和人們熟悉的肉紅色或粉白色面孔的秦俑完全不同。
-
兵馬俑都受過哪些劫難?
法國前總統席哈克曾說過,秦兵馬俑的確已成為我國的「名片」。每一年都會有不少遊客來此觀光,甚至有200多位外國政府首腦前前後後來此觀光。在參觀了秦兵馬俑之後,大家無不為其逼真的形象和壯觀的方陣所折服。更有甚者,在所有已出土的兵馬俑中,找不到兩尊形制相同的陶俑,只能感嘆古人技藝高超。只是有些比較遺憾,這些兵馬俑原來都是彩色的,光是罩衫就有朱紅、粉紅、天藍、白色等等,而褲子的顏色一般都是粉綠色,當然也有少數其他顏色。發掘之後,由於埋在地下時間太長,而且當時保護技術不完善,現在我們只能看到土黃色的它們。同樣因為這個原因,兵馬俑在被挖出四個坑後就不再繼續挖掘了。
-
星雲大師參觀山東博物館汶上佛教文物展
星雲大師一行參觀山東博物館汶上佛教文物展(圖片來源:資料圖)星雲大師與山東博物館人員合影(圖片來源:資料圖)2014年6月8日上午九時許,星雲大師來到山東博物館,觀看了由山東博物館和汶上縣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
-
加拿大人權博物館被指種族主義和歧視 館長被迫辭職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當地時間26日,位於加拿大馬尼託巴省首府溫尼伯的加拿大人權博物館的館長和執行長約翰·楊格(John Young)宣布辭職。△位於溫尼伯的人權博物館 近來,這個人權博物館被多次公開指責存在種族主義、歧視少數族裔、對女性性騷擾等現象。楊格迫於壓力,表示自己將在8月份辭職。但是6月25日晚,博物館託管董事會發表的一份聲明表示,約翰·楊格立即辭職更符合博物館的利益。
-
它被譽為亞洲之外最大的亞洲藝術博物館,大多人藏品卻來自外國人
在這一期節目中,高曉松老師帶著我們來到了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該博物館成立於1966年,在亞洲以外的博物館中,該博物館是專門收藏亞洲藝術品博物館中規模最大、藏品最多的。這裡收藏有來自中國、日本、朝鮮、印度尼西亞等亞洲國家和地區的各類藝術珍品15000多件,而作為館藏重點,收藏在這裡的中國瓷器有2000多件,玉器有1200多件,青銅器有800多件。
-
百度百科推秦始皇兵馬俑數字博物館 200億像素讓歷史纖毫重現
200億像素纖毫重現秦始皇兵馬俑 秦始皇兵馬俑數字博物館採用了矩陣全景技術,收錄了兵馬俑的1號坑和3號坑的高精度全景圖資料。 觀眾可通過電腦或手機,登錄百度百科數字博物館,進入秦始皇兵馬俑數字博物館,可以像用放大鏡一樣,突破現場觀看的視角限制,360度「觸摸」兵馬俑的每個細節,享受到超越現場參觀的視覺體驗:經過多次放大後,觀眾甚至可以把兵馬俑的眼睛拉大到整個屏幕進行觀察;此外還能發現很多有趣的細節,比如即使是同一列的兵馬俑,身上的鎧甲也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