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國家博物館開展 孔子博物館館長:從內容...

2020-12-05 閃電新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7日訊 今天,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拉開帷幕。這是國家博物館第一次舉辦以孔子文化為內容的展覽,同時也是孔府舊藏珍貴文物的首次集中外出展示。

據介紹,本次展覽共展出包括「孔子燕居圖」、「杏壇講學圖」、「清黃地彩繪纏枝牡丹紋畫琺瑯五供」等精品文物240餘件(套),700餘件,通過文物的形式集中展現孔子思想形成、發展以及傳承的歷史。

孔子博物館館長郭思克告訴記者,此次展覽策劃了一年多的時間,從內容到形式都經過精雕細琢。「因為孔子舊藏的文物從來沒對公眾展示過,這一次到北京展出,尤其是到國家博物院展出,可能有更多的人,不光是全國的觀眾,更多的國際友人都可以來欣賞這些精美的文物,更多地了解孔子思想和中國儒家文化。」

展覽主要分為「孔子的生平與思想」「儒家學說的形成與發展」等四個部分。除了大量文物外,還加入了多媒體互動、孔子文化知識問答、多國版本《論語》書展示等互動環節。

「我覺得孔子的思想不但在古代行得通,現在也很需要它。」慕名前來觀展的市民周先生表示,孔子的思想不但在中國很流行,在世界也很流行,讓全國人民都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了解以後才有文化自信,有文化自信才能復興中華文化。

據了解,本次展覽展期為三個月,持續到2020年3月27日。

閃電新聞記者 王楚齊 梁金鳳 劉傑 王志芹北京報導

相關焦點

  • 眾多珍藏文物亮相國家博物館 「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壓軸大展...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7日訊 12月27日,由山東省人民政府和中國國家博物館主辦,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孔子博物館協辦的「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在國家博物館開幕。「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是國家博物館第一次舉辦以孔子文化為內容的展覽,也是孔子博物館開館之後參與的第一個對外合作交流項目。
  • 快來打卡國家博物館!這些孔府舊藏珍貴文物首次集中外出展示
    ,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孔子博物館協辦的「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在國家博物館開幕。在為期三個月的展覽中,孔子博物館提供的73件(套),86件館藏珍貴文物將開啟孔府舊藏珍貴文物的首次集中外出展示。《孔子聖跡圖》據悉,《孔子文化展》是國家博物館第一次舉辦以孔子文化為內容的展覽,也是孔子博物館開館之後參與的第一個對外合作交流項目。
  • 孔子博物館正式恢復開放
    孔子博物館正式恢復開放 2020年03月31日20:49  來源:濟寧新聞客戶端  作者:蔡珂珂 胡士忠 相旺
  • 傳習經典,融古慧今,孔子博物館這場曬書節復原風雅傳統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汪瀧 房體朔 崔常松 通訊員 林琳 郭曉晨8月25日,由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山東省圖書館(山東省古籍保護中心)、曲阜市人民政府、孔子博物館承辦的「傳習經典 融古慧今——2020年中華傳統曬書活動
  • 孔子博物館今日起恢復開放 每日參觀上限為1000人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寧3月31日訊(通訊員 陳曙光 張豔 記者 蔡國建)3月31日早晨9點,孔子博物館的大門準時打開,這是經歷67天閉館之後的首次開放,遊客們經過體溫檢測後陸續進入院內。「為了確保遊客的安全,我們將消殺任務作為一項工作常態化開展。」孔子博物館安保部負責人馬寧說,在開園之前,大到園區、場館等公共空間,小到扶梯扶手、電梯按鈕、自助導覽機、嬰兒車、輪椅等設施設備,都逐一進行了嚴格清潔消毒和檢查維護,為避免人流聚集,他們還採取了總量管控、分時分流等措施,每日參觀總量控制在1000人,有效控制館內人流密度。
  • 中國沉香文化展亮相山東博物館
    原標題:中國沉香文化展亮相山東博物館   人民網北京1月9日電 1月8日,《空靈之約——中國沉香文化展》媒體見面會在北京舉行,由山東博物館和天津沉香藝術博物館共同主辦。山東博物館館長郭思克、天津沉香藝術博物館常務館長黃毅、中國沉香保育委員會主任鄧翀介紹了此次展覽的概況。
  • 世界最牛的博物館館長是老子
    原標題:世界最牛的博物館館長是老子   孔子問禮老子   江南時報訊 (記者 程嵐嵐) 你知道全世界最最牛X的博物館館長是誰麼?提示一下:是他最先提出了「文物不能孤立的去研究,必須要還原於它的共生環境」的理論;他曾經寫過一本書,被《紐約時報》評為全世界十大著作之首,排名比《聖經》還靠前;他是第一個可以通過聽聲音去辨別和田玉真假的高手高高手,他的弟子繼承並將這一理論發揚光大……   一代文物鑑定專家   昨天,南京國學研究會副會長王濤告訴記者,全世界最牛的博物館館長其實是一個大家平時絕對想不到的人
  • 孔子博物館3月31日恢復開放 入館先過兩道「防疫牆」
    來自青島的遊客徐海濤通過兩道防疫牆後,對孔子博物館的「技防」措施讚不絕口。「為了確保觀眾的安全,我們將消殺任務作為一項工作常態化開展。」在門禁處,孔子博物館安保部負責人馬寧對記者說,在開園之前,大到園區、場館等公共空間,小到扶梯扶手、電梯按鈕、自助導覽機、嬰兒車、輪椅等設施設備,都逐一進行了嚴格清潔消毒和檢查維護。
  • 孔子塑像成天安門新地標 據稱意義非同一般
    圖為孔子像在國家博物館北門廣場正式亮相新京報記者薛珺王薈攝青銅雕像總高9.5米形象儒雅寬厚仁慈「孔子」成天安門新地標蔡文清丁肇康宇孔子像亮相北廣場1月11日,一座總高9.5米的孔子雕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北廣場落成,成為天安門地區的又一個標誌。
  • 桃李春風:與孔子有關的尊師重教故事
    這是清人焦秉貞所繪《孔子聖跡圖》中的《學琴師襄》。東漢《熹平石經》殘石。《熹平石經》是我國刻於石碑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經本,它均用典雅的隸書撰寫,在書法史上亦極有價值。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易舜報導 中華民族是尊師重教的民族。
  • 文旅點染山東畫卷|棗莊臺兒莊古城|山東|文旅|研學旅行|孔子博物館...
    文博築基科技添力到孔子博物館時恰逢周六,孩子們正在學做孔府糕點、拓片,體驗記裡鼓車。孔子博物館館長郭思克介紹,每周末都有許多孩子前來參與研學活動。為更好地挖掘傳統文化,該館正抓緊整理與修復3萬多件孔府散檔,其中包括孔子76代孫衍聖公孔令貽為慈禧太后祝壽的奏摺等珍貴文物。
  • 對話山東博物館郭思克館長:讓文物走出去活起來
    「孔子故鄉 中國山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採風活動9月15日在濟南啟動,文物保護和利用成為備受媒體關注的焦點之一。活動啟動前夕,山東博物館館長郭思克在接受中國山東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在探索讓文物在保護和利用中活起來方面,山東博物館做了諸多有益的嘗試。
  • 山東博物館與博山區籤訂合作協議
    山東博物館館長鄭同修、山東博物館副館長楊波、山東博物館副館長盧朝輝、區政協主席劉承志、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成文、博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主任高健、區政府副區長李林、區政協副主席張新清、博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夏豔華,及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出席籤約儀式。
  • 山東省博物館聯盟今日成立!
    9月11日上午,山東省博物館聯盟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在山東博物館學術報告廳舉行,大會開幕式由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王廷琦主持。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科技司)副司長、二級巡視員金瑞國,中國文物報社社長柳士發,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王磊、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博物館與社會文物處處長倪國勝,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博物館與社會文物處副處長榮瑞峰,山東博物館館長鄭同修,山東博物館副館長楊波,山東博物館副館長盧朝輝及全省71家文博機構負責人,支持山東省博物館聯盟事業的特邀嘉賓及會員代表100餘人出席會議。
  • 成都博物館館長李明斌調任上海大學博物館館長
    今日(11月6日)下午,紅星新聞記者獲悉,成都博物館館長李明斌已調往上海大學博物館任館長。紅星新聞記者發現,9月25日,上海大學確實在網絡上發布了擬聘人員公示,其中提到了李明斌。 隨後,李明斌接受紅星新聞記者獨家專訪,並向紅星新聞記者證實他確實已在上海大學博物館走馬上任,擔任館長。
  • 瑞士洛桑國際奧林匹克博物館館長訪問中國體育博物館
    作為北京之行的一項重要內容,8月10日上午,加貝先生到訪中國體育博物館, 就博物館業務發展以及新館籌備情況溝通探討。他說,中國體育博物館作為OMN的創始成員,十多年來與聯盟保持著密切的業務交流。他詳細介紹了中國體育博物館聯盟,中國體育博物館新館建設進展以及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中國體育旅遊博覽會等方面的情況,邀請加貝館長作為嘉賓出席2018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中國體育旅遊博覽會,並參加博物館館長高峰論壇。
  • 自貢恐龍博物館館長萬一:博物館教育讓冰冷的石頭「說話」
    實習結束後,他的母親專門來信告訴館長,這次實習將是一個改變Jacob人生的體驗。「我認為博物館教育是一件偉大的事兒。對很多公眾來說,恐龍化石不過是一堆冰冷冷的石頭,我要想辦法讓他們變得鮮活起來。希望自貢恐龍博物館可以成為科學家與公眾之間的橋梁,我想用有趣、通俗的方式傳遞知識,同時培養青少年的科學精神。」這位中文系出身的館長日前接受中國日報採訪時分享了他自己的博物館教育理念。
  • 南京博物館回應樓盤營銷事件:提供場地未收錢
    趙燈明攝  上周,成龍在國保單位南京朝天宮為「中國院子」樓盤站臺,第二天,南京市博物館館長就被停職檢查。事情雖然過去一周,輿論卻仍在發酵:博物館裡能不能做商業活動?曾因破壞文物被處罰的泰禾集團,選擇在國保單位盛大開盤,是否「打臉」文博界?文保與商業活動是否水火不容?能否和諧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