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博物館今日起恢復開放 每日參觀上限為1000人

2020-12-04 海報新聞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寧3月31日訊(通訊員 陳曙光 張豔 記者 蔡國建)3月31日早晨9點,孔子博物館的大門準時打開,這是經歷67天閉館之後的首次開放,遊客們經過體溫檢測後陸續進入院內。

「為了確保遊客的安全,我們將消殺任務作為一項工作常態化開展。」孔子博物館安保部負責人馬寧說,在開園之前,大到園區、場館等公共空間,小到扶梯扶手、電梯按鈕、自助導覽機、嬰兒車、輪椅等設施設備,都逐一進行了嚴格清潔消毒和檢查維護,為避免人流聚集,他們還採取了總量管控、分時分流等措施,每日參觀總量控制在1000人,有效控制館內人流密度。

據了解,為了帶給遊客們更好的遊覽體驗,博物館還精心布置了許多的細節和新增加了各種元素。室內石材地面進行了特殊結晶處理,有效提升了視覺觀感,在館區內進行綠化養護和綠植的修剪,營造舒適宜人的園區環境;在基本陳列中,設置了盲文說明牌,為特殊觀眾送上貼心關懷,新開發的英文導覽APP也已經上線運行……一個個遊客看到或看不到的細節,都在無形中營造了更加舒適暖心的遊覽氛圍。

孔子博物館館長郭思克介紹,在孔子博物館閉館期間,他們的責任始終在肩,服務從未停止。他們參加了「文物系荊楚 祝福頌祖國」接力活動,在微博上發起「宅家雲上看展猜文物」超話活動,組織停課在家的中小學生發起線上「讀論語誦經典」等活動,拓展線上陣地,在網際網路發布了全景虛擬博物館系統,利用虛擬實境技術和360全景影像技術,讓廣大觀眾足不出戶暢遊孔子博物館,實現了博物館與觀眾的零距離互動。

據統計,孔子博物館開館當天,共迎來全國各地遊客323人。

相關焦點

  • 孔子博物館正式恢復開放
    孔子博物館正式恢復開放 2020年03月31日20:49  來源:濟寧新聞客戶端  作者:蔡珂珂 胡士忠 相旺
  • 北京天文館今日恢復開放,每日預約限額1600人
    北京天文館公共服務部副主任孟潔介紹,本次開放天文館將觀眾流量控制在最大承載量的30%以內,「天文館之前的瞬時最大承載量為5600人,按照承載量30%再稍減量,我們把預約限額定在1600人,上下午各800人。」
  • 孔子博物館3月31日恢復開放 入館先過兩道「防疫牆」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3月31日訊 (記者 郝亞松 通訊員 陳曙光 張豔) 3月31日,在經歷了67天的閉館之後,孔子博物館再次開放。早晨9:00,場館大門準時打開,遊客們經過體溫檢測後陸續進入院內。來自青島的遊客徐海濤通過兩道防疫牆後,對孔子博物館的「技防」措施讚不絕口。「為了確保觀眾的安全,我們將消殺任務作為一項工作常態化開展。」在門禁處,孔子博物館安保部負責人馬寧對記者說,在開園之前,大到園區、場館等公共空間,小到扶梯扶手、電梯按鈕、自助導覽機、嬰兒車、輪椅等設施設備,都逐一進行了嚴格清潔消毒和檢查維護。
  • 實名制參觀!上海自然博物館、科技館等科普場館今起恢復開放
    3月13日,上海自然博物館內,首位遊客正在認真觀展。(《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宋傑|攝)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等科普場館3月13日起恢復對外開放,開館前已對場館進行全面清洗消毒。
  • 山東博物館恢復開放13天 已接待觀眾近萬人
    山東博物館館長鄭同修出席並介紹山東博物館恢復開放情況。根據國家及省相關要求,按照省文化和旅遊廳統一安排,山東博物館於3月31日恢復開放。開闢網上預約「綠色通道」,利用「文旅綠碼」系統,全面支持官網、公眾號、小程序等「多入口」進行實名預約;老年人及特殊人群,無法進行線上預約的,可憑身份證或「健康碼」經健康管理員掃描登記後入館參觀;開放初期,每日觀眾限流3000人,12點前後各1500人。
  • 成都大熊貓基地今日恢復開園,每日限流5000人
    3月25日,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發布通告稱,今日起正式恢復對外開放。同時,為保障遊客、工作人員、動物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自恢復開園起至新冠肺炎疫情全面結束前,景區將實行遊客限流措施。1、 開園和運營時間自3月25日起恢復開放,疫情全面結束前,每日開放運營時間為8:30-17:00(16:00停止售驗票)。
  • 北京天文館今日恢復開放,來了500人白天看星星
    今天是北京天文館恢復開放的首日,早晨8點半,距開館時間還有半小時,天文館東門口已經有觀眾在排隊等待安檢、測溫、驗碼並取票入館了。「打小兒就喜歡看星星,今天還是第一次來天文館!」頭一位入館的觀眾海女士興奮地說。
  • 北京33家博物館回歸!想帶娃參觀的家長,趕快看過來
    每日限流3000人,當日16時前可預約7日內參觀。 每日限時限額180人,採取全員實名制分時段網上預約參觀,須至少提前1天預約。 預約方式: 通過「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官網及官方微信公眾號預約次日起7日內的參觀名額。
  • 國家海洋博物館7月14日恢復開放 今日起預約
    本文轉自【中國網】;中國網7月8日訊 7月6日,國家海洋博物館發布公告宣布,該館將從7月14日起有序開放,開放日每天限流5000人,全部採取線上預約。公告稱,開放時間為每天9:00—16:30 (16:00停止入館),周一例行閉館(節假日除外)。自7月8日起,觀眾可在「國家海洋博物館」微信公眾號,或國家海洋博物館官方網站兩個渠道預約參觀門票,每天預約時間為7:30-23:00,目前暫不接受團體預約。
  • 水立方海洋館恢復參觀,北京超六成等級景區已恢復開放
    目前場館旅遊參觀開放分區分項進行:開放區域主要為場館一層旅遊參觀及相關配套服務項目;二層以上及遊泳、嬉水、網球等項目暫不開放;場館暫停提供熱水服務,暫停播放館內宣傳片等容易引起遊客聚集的項目。另外,場館開放區域將每日消毒,遊客座椅等設施集中消毒,遊客服務所用的輪椅、兒童車等物品以及娛樂互動設施「一客一消毒」。國家遊泳中心恢復旅遊參觀後,開放時間為9時至18時(17時40分停止現場預約及售票)。場館票務採用水立方官微預約及現場售票廳掃描預約方式,單日接待人數控制在3000人以下,瞬時接待人數控制在500人以下。
  • 重新開放限制多,後疫情時代參觀博物館有何不一樣?
    防疫措施下「與以往不再一樣」德國各州政府陸續解封,其中柏林自5月4日起已允許博物館重開,不過大多數博物館當時仍然繼續休館,為重啟作準備。以柏林市立畫廊為例,館方花費逾1周時間處理後勤事宜,以及增設防疫措施等,直至11日才正式重開。訪客進入畫廊時,職員會要求他們必須戴口罩、遵守保持社交距離措施,也會鼓勵他們使用消毒洗手液。
  • 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明天恢復開放
    圖說:今天下午,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發布恢復開館公告 科技館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馬亞寧)明天上午,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恢復對外開放。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兩館客流將實行嚴格的限流措施,瞬時承載量和單日最大承載量均調整為原定的30%。
  • 北京天文館每日參觀人數限額升至7200人,恢復開展科普活動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記者今天(9月27日)獲悉,從10月1日起,北京天文館將調整每日參觀限額至7200人,上午、下午各3600人。同時,逐步恢復開展科普活動,繼續實行分時入館、預約購票等限流措施。根據當前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勢,北京天文館決定自2020年10月1日起提升每日預約參觀人數。十一期間將恢復「天文小講堂」活動,同時有新活動「宇宙觀察員」「略說天文」與觀眾見面。科技輔導員也將逐步走進展廳,為觀眾提供免費講解。北京天文館開放時間為周三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館)。
  • 西安南五臺景區今起恢復開放 體溫超出37.2攝氏度謝絕參觀
    08:24:56 來源: 華商網 舉報   本報訊(記者 李佳)5月11日,記者了解到,自今日起
  • 極地海洋公園、海底世界、奧帆博物館……青島一大批景區恢復開放...
    年卡、季卡延期政策  青島海昌極地海洋公園自2020.4.20起室內場館暫停開放至2020.5.11恢復開放,總計閉園時長21天。  為保障會員基本權益,截止4.20(不含)未到期的年卡、季卡,將從年卡、季卡到期日期起統一順延21天有效時長,以感謝會員朋友們一直以來對青島海昌極地海洋公園的關注及支持。
  • 北京天文館周六起有序恢復開放
    北京天文館5月16日起有序恢復開放,並實行分時入館、預約購票等限流措施。防疫期間,北京天文館開放玩轉星空、熒惑不惑、太陽家族、月球與隕石、巨眼觀天、宇宙探秘、宇宙穿梭、太陽廳等八大展區。根據防疫要求,劇場、教室、遊客中心、遊客餐廳、文創商店暫不開放。北京古觀象臺室外展區開放,室內展區採取控制展廳內觀眾人數等措施。
  • 中國木雕博物館今日首次免費開放
    2018-02-18 16:23 |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 鄭曉東「自2018年春節起,所有遊客只需出示市民卡或有效身份證就可以進入博物館參觀。」 2月18日上午,中國木雕博物館開始全年免費開放,並展出了陸光正的作品《中國夢》。
  • 北京33家博物館回歸!名單來啦~
    每日限時限額180人,採取全員實名制分時段網上預約參觀,須至少提前1天預約。 預約方式: 通過「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官網及官方微信公眾號預約次日起7日內的參觀名額。注意: 5月1日起分時段預約,每日限額500人,周一閉館。
  •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將於5月19日恢復開放,每天限流2000人
    為滿足各位遊客遊覽需求,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將於2020年5月19日有序恢復對外開放(室內展廳暫停開放)。恢復開放後,麋鹿苑開放時間為周二至周日9:00至16:00,每天限流2000人。遊客需要攜帶手機、身份證原件,測溫掃碼登記後方可入苑。
  • 貴州梵淨山生態旅遊區和織金洞景區恢復開放
    今日,貴州梵淨山生態旅遊區和織金洞景區將恢復開放。其中,梵淨山生態旅遊區今日上午9:00起恢復遊客接待工作。遊客入園時間為9:00至14:00。梵淨山生態旅遊區東山門(江口縣)實行分時預約實名購票,購票渠道為「梵淨山生態旅遊區」微信公眾號(gz-fjs)和美團網(預計3月上旬開通),對於其他未授權渠道購票請遊客謹慎選擇,以免造成不能入園或不必要的經濟損失。遊客每日8:00至22:00可購當天或預訂後六天景區門票,當日票14:00停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