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將於5月19日恢復開放,每天限流2000人

2020-12-03 北晚新視覺網

為滿足各位遊客遊覽需求,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將於2020年5月19日有序恢復對外開放(室內展廳暫停開放)。

恢復開放後,麋鹿苑開放時間為周二至周日9:00至16:00,每天限流2000人。遊客需要攜帶手機、身份證原件,測溫掃碼登記後方可入苑。

麋鹿苑提供以下服務:

(1)苑內科普服務觀光自駕車體驗遊覽;

(2)小小飼養員科普體驗區(每日限流200人,上午9:30至11:30;下午13:30至15:00);

(3)團隊參觀(需要提前預約)。

團隊參觀預約辦理流程:

1.提前一周辦理預約手續,團隊發起方單位、機構對來苑參觀遊覽人員符合北京市防疫規定個人情況證明。

2.如取消預約,請您提前三個工作日完成取消工作。

3.預約方式為電話預約。

4.辦理預約工作時間為周一至周五9:00至16:00。

5.預約諮詢電話:010-69280675。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陳強

流程編輯:TF020

相關焦點

  • 北京的奈良公園,南海子公園200隻麋鹿上線,北京遛娃好去處
    南海子郊野公園是北京四大郊野公園之一,公園突出了歷史文化特色,再現昔日皇家苑囿風採,在明清時期就已被列為「燕京十景」之一。南海子公園是北京最大的溼地公園,面積相當於四個頤和園之大。在公園裡西北角的一片地方,有寶藏景點-麋鹿苑,數量成群、可可愛愛的麋鹿成了吸引市民前往南海子公園遊玩的主要原因。介紹一下麋鹿:麋鹿又叫四不像,因其犄角像鹿,面部像馬,蹄子像牛,尾巴像驢而被稱為四不像。南海子公園曾是麋鹿的滅絕之地,麋鹿在百年前因受到戰爭破壞而發生過滅絕,幸而在百年後從英國引回20隻麋鹿回到故鄉得到繁衍至今。
  • 北京大興區南海子麋鹿競爭北京冬奧吉祥物
    大興南海子麋鹿將競爭北京冬奧吉祥物麋鹿文化是大興南海子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麋鹿是名副其實「運動健將」,自古有祥瑞仁和的美好寓意大興區南海子麋鹿苑保護區內,麋鹿正在草地和溼地中覓食昨日上午,大興區政府在南海子麋鹿苑召開發布會。
  • 大興麋鹿苑升級北京生態博物館 看看「四不像」長什麼樣
    大會上,國內首個室內外融合的生態博物館項目正式對外發布,《麋鹿東歸》常設主題展首次面向公眾開放,大興區還將向張家口市贈送70隻麋鹿。新京報記者李木易攝生態博物館落戶大興昨天,大興區人民政府與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共同發布了北京生態博物館項目。生態博物館選址在大興區南海子麋鹿苑,建設規模近3萬平方米,包括展覽展示區、科普教育區、科學研究區、展品儲藏區、公共服務區五大區域。其中室內館規劃地下兩層,地上一層。
  • 華夏土著變「海歸」,北京南苑麋鹿苑,演繹麋鹿失而復得傳奇故事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簡稱麇鹿苑,是位於北京城郊南子地區的一片溼地綠洲。苑中除少量行宮用地等,建築極為疏朗,絕大部分為獵場、牧場、花圃、瓜園、農田,草木豐茂,綠草蔭蔭,這點與江南園林有著本質的區別。1985年建苑的麋鹿苑,位於原來清代皇家獵苑三海子地區,經過精心修整,麋鹿苑逐漸恢復了溼地的景觀風貌,成為一個美麗的生態苑囿,為北京大型的哺乳動物麋鹿提供了適宜的保護繁育場所。
  •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舉辦「麋鹿文創」市集活動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舉辦「麋鹿文創」市集活動 2020-09-10 1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大興:麋鹿時隔33年回家 麋鹿形象將參選冬奧會吉祥物
    人民網北京8月26日電(孟竹) 8月24日是麋鹿回歸祖國33周年,作為麋鹿的「家鄉」,當天,北京大興迎來2018北京南海子麋鹿文化大會的召開。本屆大會深入挖掘麋鹿歷史文化內涵,系統總結麋鹿科學研究與保護成果,共商麋鹿保護與生物多樣性發展大計,將麋鹿文化品牌打造成為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助力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
  • 世界野生動物保護的中國樣板——麋鹿重生
    通過多年建設,麋鹿保護核心區已建成了綿延數公裡的表流溼地,溼地水域面積逾10萬平方米。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通過營造潛流溼地景觀、栽種鄉土植物等方式,不但改善了麋鹿生長的生態環境,也使保護區內的生物多樣性更加豐富。「落雁遠驚雲外浦,飛鷹欲下水邊臺。宸遊睿藻年年事,況有長楊侍從才。」明代大學士李東陽的一首《南囿秋風》將南海子皇家苑囿之景致描繪得生動逼真。
  • 麋鹿形象將參與北京冬奧吉祥物徵集
    2018年8月24日是麋鹿回歸祖國33周年。北京青年報記者從8月20日舉辦的2018北京南海子麋鹿文化大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麋鹿模式種發現地、野外滅絕地、首個種群成功回歸地,大興區將與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攜手,全力推動麋鹿保護自然申遺、參與冬奧會吉祥物徵集、北京南海子文化博物館建設、南海子麋鹿文化大會四項重點工程。
  • 麋鹿重生:從本土滅絕到大規模野放 百年回家路一步一荊棘
    昔日皇家苑囿成麋鹿樂園在北京,您若是想看成群的麋鹿奔跑撒歡,一定要到位於大興南海子的麋鹿苑。170頭散養麋鹿,自由自在地生活在苑中。通過多年建設,麋鹿保護核心區已建成了綿延數公裡的表流溼地,溼地水域面積逾10萬平方米。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通過營造潛流溼地景觀、栽種鄉土植物等方式,不但改善了麋鹿生長的生態環境,也使保護區內的生物多樣性更加豐富。
  • 北京麋鹿文創大會成功舉辦 麋鹿文創繽紛未來
    11月20日,以「麋鹿IP繽紛未來」為主題的北京麋鹿文創大會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起航。會上,大興區人民政府和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共同成立了全球首個以麋鹿文創為核心的「麋鹿文創聯盟」。麋鹿文創聯盟成員和業內相關專家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報告廳匯聚一堂,圍繞文創領域前沿話題、熱門熱點,深度挖掘麋鹿文化,共同探討麋鹿文創的未來,著力打造麋鹿文創品牌。傳統文化正成為「活」在當下的潮流文化,以麋鹿IP構建為核心,繼而打造中國文化符號的全新文化產業方式是文創發展的新趨勢。
  • 北京麋鹿文創大會成功舉辦 「麋鹿IP」正式發布
    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11月20日,以「麋鹿IP繽紛未來」為主題的北京麋鹿文創大會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正式起航。同時,大興區人民政府和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共同成立的「麋鹿文創聯盟」也將開啟第一次理事會,這是全球首個以麋鹿文創為核心的聯盟。
  • 冬日遊北京南海子公園,聽呦呦鹿鳴,看禽鳥飛翔
    ——《詩經·小雅·鹿鳴》冬日的北京南海子郊野公園,一掃春夏秋的喧囂吵鬧,變得靜謐安閒,園內的麋鹿和飛鳥遠離了往日的驚擾,生活更加愜意自如。南海子公園的牌坊號稱北京市最大的溼地公園,北京四大郊野公園之一,南海子公園可真不是浪得虛名,「燕京十景」之一的「
  • 我國麋鹿保護項目有望申報世界自然遺產
    在8月24日舉行的2018北京南海子麋鹿文化大會上,人們宣誓要「還山川以綠色,還江河以甘甜,還大地以生機,還天空以蔚藍……」 趙帥宇 攝中新網北京8月24日電 (趙帥宇)在麋鹿的「家鄉」北京市大興區,人們將推動南海子麋鹿保護項目申請納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 「麋鹿IP」正式發布 大興開啟麋鹿文創繽紛未來
    人民網北京11月20日電 11月20日,以「麋鹿IP·繽紛未來」為主題,由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黨委宣傳處、大興區委宣傳部、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北京南海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主辦,北京南海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北京麋鹿文創大會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正式起航。
  • 北京一公園逆襲,梧桐和麋鹿引注目,被稱「帝都小奈良」
    南海子郊野公園有北京地區比較少見的大片梧桐樹林,不同別的公園。位置是在北京市的大興區附近,被稱「帝都小奈良」,趕緊來看看吧。作為大型公園,南海子內包括一個麋鹿苑,遊人也不少,這裡不是特別的出名,因為面積大遊客不算多。
  • 北京麋鹿文創大會發布「麋鹿IP」 開啟麋鹿文創繽紛未來
    中國網財經11月20日訊 「麋鹿IP繽紛未來」北京麋鹿文創大會11月20日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舉辦。「一鹿有你 祥鹿送福」文創產品亮相會場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與北京京自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聯合開發的鹿科動物木質拼插模型「一鹿有你,祥鹿送福」在會場上閃亮登場,全套產品分4部分,設計師依託對麋鹿及世界鹿科動物的生物學研究基礎,藉助益智類拼插模型的展示形式,將麋鹿、馴鹿、梅花鹿及巨大角鹿的生物學外觀特徵進行科學全面呈現,以最真實的還原手法高度還原四款鹿科動物的外觀
  • 麋鹿的前世今生
    麋鹿與人類幾乎同時起源,距今有200萬~300萬年的歷史;麋鹿種群曾廣泛分布於我國中東部溫暖溼潤的長江、黃河流域的平原、沼澤地區,種群的繁衍經歷了商周前的繁榮以及商周后的快速衰退。1865年,法國傳教士阿芒·戴維在北京的南苑發現麋鹿並將其介紹到國外,北京南海子麋鹿苑由此被認定為麋鹿的模式種產地,麋鹿也從此時開始漂泊海外。19世紀末,麋鹿遭到殺戮和劫掠。雙重劫難下,麋鹿在中國徹底消失。
  • 麋鹿重歸故裡35年:「文化+」釋放麋鹿文化潛力
    第三屆北京(國際)麋鹿文化大會現場展示的麋鹿文創產品。新華社北京9月21日電(記者羅鑫)古樸清麗的麋鹿瓷器、時尚便捷的麋鹿手袋、栩栩如生的麋鹿角模型、象徵「福祿壽喜好運來」的麋鹿四季文創系列產品……豐富多樣的麋鹿文創產品20日亮相第三屆北京(國際)麋鹿文化大會。
  • 中國境內「四不像」超過2000頭 退出瀕危動物名錄
    新華網南京6月13日電(記者 鄧華寧)截至12日,江蘇大豐國家級麋鹿自然保護區的麋鹿在今年繁殖期內已產下188頭幼仔,種群數量已達1007頭。目前,麋鹿在中國境內的總數已超過2000頭,退出了世界瀕危動物名錄「紅皮書」。
  • 回歸中國的「四不像」麋鹿:失而復得三十三年
    物種筆記  33年前的今天,1985年8月24日,來自英國烏邦寺的22隻麋鹿回到北京南郊的南海子公園,回到它們被傳教士發現、本土滅絕又會重新孕育壯大的這塊溼地,繼續麋鹿的中國故事。  到了這裡,麋鹿本來和工業時代以來加速滅絕的上千種動物一樣,將成為躺在南海子「世界滅絕動物墓地」的一塊石碑,在化石、圖片和傳說中永遠沉默。這種故事,人類早習慣了。  但一個英國家族改寫了故事的結尾——19世紀末,英國十一世貝福特公爵重金收集世上僅存的18頭麋鹿,收養於倫敦附近的烏邦寺。  除了英國人,麋鹿的命運還與一位法國人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