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前總統席哈克曾說過,秦兵馬俑的確已成為我國的「名片」。每一年都會有不少遊客來此觀光,甚至有200多位外國政府首腦前前後後來此觀光。在參觀了秦兵馬俑之後,大家無不為其逼真的形象和壯觀的方陣所折服。
更有甚者,在所有已出土的兵馬俑中,找不到兩尊形制相同的陶俑,只能感嘆古人技藝高超。只是有些比較遺憾,這些兵馬俑原來都是彩色的,光是罩衫就有朱紅、粉紅、天藍、白色等等,而褲子的顏色一般都是粉綠色,當然也有少數其他顏色。發掘之後,由於埋在地下時間太長,而且當時保護技術不完善,現在我們只能看到土黃色的它們。
同樣因為這個原因,兵馬俑在被挖出四個坑後就不再繼續挖掘了。這就說明,那些已出土的陶俑,每一件都是獨一無二的、無價之寶,我們應該非常珍視這些僅存的文物。但卻有其他人故意破壞它們。1983年,日本大坂建城400周年之際,日方請求短期借幾尊兵馬俑作展覽慶祝。
那時,距雙方建交也只有11年,為了促進交流,我們選了幾個人送到大坂去慶祝。然而在展覽過程中卻發生了意外,一名日本人突然翻過欄杆,打破了櫥窗玻璃,順勢把一座上百斤的軍吏俑推倒在地。雖然日方對此深表歉意,但對那個已經破碎的軍吏來說,一切都是徒勞。
本來從這個事情之後,我們對於秦兵馬俑的外借展覽比較重視,不希望再發生像1983年那樣的悲劇。在兵馬俑被如此大規模破壞之後,的確沒有出現這種情況,但並不代表就沒有小動作。美國富蘭克林科學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在2018年1月8日發現,參與此次展覽的兵馬俑竟然少了一個手指。
更加讓人氣憤的是,在經過一番調查後發現,早在十多天前,也就是2017年12月21日,那根手指就被人偷偷掰走了。在這麼重要的文物面前,竟過了十幾天才被發現,可見對方對我們的文物根本就不重視保護。
事實上,在2017年12月21日的那個晚上,一個叫 Rohana的年輕人偷偷溜進了博物館,不僅把他的胳膊直接伸到了兵馬俑上進行自拍,還在離開的時候把一個手指掰掉。這件事發生後,立即在國內引起轟動,儘管美方立即做出道歉和賠償,而博物館則作出書面道歉。
但同樣的,這些對殘破的陶俑也沒有什麼幫助。隨後,由於大多數陪審團認為羅哈納是無罪的,所以法庭在審判這名被稱為羅哈納的犯罪少年時,也沒有對其進行深入調查。只有這樣,才能說,不是自己家裡的文物,美方自然不會憐憫,鑽法律的空子來解決這個問題。
這些事情算是秦兵馬俑在海外展出時遭遇的最大劫難。而且,在我國,曾經發生過一些因保護不力而造成古遺址毀壞的事件。回到1987年,兵馬俑剛出土不久,一位西安遊手好閒的男子,夥同另一名男子,偷偷溜進博物館,掰著一個陶俑的頭賣了30萬元。
也有曾經在2006年,一個德國小夥在遊覽時,趁工作人員不注意,把自己事先準備好的泥帽和泥衣穿在身上,進入坑裡裝成兵馬俑。聽說這件事後,工作人員呆呆地沒能找到那人,直到德國人自己撐不住,才發現。這些事件的發生,也給我們自身的安全保衛工作敲響了警鐘。
總之,這幾件大事都給秦兵馬俑造成了極大的破壞。而且這些文物一旦遭到破壞,即使再多的補救也是無濟於事。有一個叫「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紀錄片,講的是在故宮裡一群世代相傳的手工藝者,他們修復了那些被毀或因時間原因而損壞的文物。
但是大家都知道,有些文物是可以通過修補的方式重新創造出來的,但是像秦兵馬俑這樣的文物,是不可能通過任何補救方法重新創造出來的。另外,實際上除了兵馬俑之外,還有一些文物,在外出展出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有損壞。有鑑於此,我們決不能讓其他文物再犯同樣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