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被譽為亞洲之外最大的亞洲藝術博物館,大多人藏品卻來自外國人

2021-01-13 裕豪Travel

《探世界》,是一檔高品質文化知識類訪談節目,由主講人走訪中國和世界範圍內的著名城市,並與當地故人相聚,暢聊不同地域、文化間的關聯與差異,看華人在世界各地的奮鬥和對世界的影響力。

在這一期節目中,高曉松老師帶著我們來到了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該博物館成立於1966年,在亞洲以外的博物館中,該博物館是專門收藏亞洲藝術品博物館中規模最大、藏品最多的。

這裡收藏有來自中國、日本、朝鮮、印度尼西亞等亞洲國家和地區的各類藝術珍品15000多件,而作為館藏重點,收藏在這裡的中國瓷器有2000多件,玉器有1200多件,青銅器有800多件。

迄今,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的藏品達14000多件,其年代跨越6000年,總價值超過40億美元。

亞博的館長許傑先生是2008年擔任館長的,他是美國歷史上首位擔任大型藝術博物館館長的華裔人士,今年剛好是他執掌亞博的第十年。2016年5月他成為入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的第一位亞裔博物館館長。許傑館長致力於增進全球觀眾對於亞洲藝術和文化的了解與欣賞,強調發揮亞藝博作為文化交流、軟性外交的平臺作用,正是由於他對中國和美國博物館的了解,亞博在過去的十年間舉辦了幾次非常成功的中國特展,包括2008年《明代宮廷藝術展》、2013年《中國兵馬俑﹒秦始皇時代的瑰寶》、2016年《皇帝品味﹒臺北故宮博物院精品展》、2017年《王陵瑰寶﹒中國漢代考古新發現》等,使得亞博成為全美舉辦中國特展最成功、最受歡迎的博物館之一。

迄今,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的藏品達14000多件,其年代跨越6000年,總價值超過40億美元。

在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裡面的展品擺設幾乎都是按照吉祥形狀擺放。

博物館共分三層。第二層有中國瓷器,日本、韓國、東南亞、西藏的各種歷史文物。

第一層的展覽每三個月換一次主題。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館旨:舊金山是全世界旅遊者所仰慕的城市。而我們的亞洲藝術博物館,將築成通往交流理解的橋梁,它將聯結海灣各島和金門大橋,更重要的,是融會溝通整個世界。這將是舊金山對世界和平與幸福的貢獻。

我們在《探世界》節目中,可以看到許多亞洲的藝術展品,比如瓷器,還有張大千的畫作,還有各式各樣的中式雕琢。

還有各種年代的青銅器,迄今,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的藏品達14000多件,其年代跨越6000年,總價值超過40億美元。

了解更多關於舊金山的故事,盡在《探世界》

相關焦點

  • 收藏東方:美國波士頓美術博物館亞洲藏品的建立
    文 / 張建宇內容摘要:波士頓美術博物館的亞洲收藏始於19世紀末,莫爾斯、費諾羅薩和畢格羅相繼遠赴日本,購入數量驚人的藝術品,後出售或捐贈給博物館,建立起日本以外最大規模的日本藝術收藏。博物館擁有世界上頂級的亞洲藝術收藏,涵蓋東亞、南亞、東南亞和伊斯蘭世界,藏品數量超過10萬件(組),尤其以日本、中國和印度藏品最負盛名,本文嘗試梳理這三部分藏品的建立過程。系統建立亞洲藝術品收藏,這是一項艱巨複雜的任務,它取決於多重因素。首先,博物館每階段都要制訂具體可行的收購目標(Acquisition Goals),目標往往因時而異,它既取決於藝術市場,也有賴於策展人的選擇。
  • 走進亞洲最大動物博物館
    而說到動物博物館,則顯得有些陌生。從著名的北京動物園向北約13公裡,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旁,坐落著一座低調但充滿「內涵」的博物館——國家動物博物館。  國家動物博物館隸屬於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是集科研、標本收藏與科普為一體的國家級學術機構,有著與其名稱相匹配的「殿堂級」地位——亞洲最大的動物專業博物館。
  •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夜遊者》首次在亞洲展出
    愛德華·霍普的《夜遊者》首次在亞洲展出。 張亨偉 攝「走向現代主義:美國藝術八十載」展覽在上海博物館展出。 張亨偉 攝中新網上海9月27日電 (張亨偉王笈)由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泰拉美國藝術基金會和上海博物館聯合舉辦的「走向現代主義:美國藝術八十載」展覽在上海博物館展出。展覽集中展示了80件美國藝術大師的經典繪畫和紙本作品,其中芝加哥藝術博物館「鎮館之寶」愛德華·霍普的《夜遊者》是首次在亞洲展出。
  • 動物多樣性的寶庫——走進亞洲最大動物博物館
    新華社北京1月10日電題:動物多樣性的寶庫——走進亞洲最大動物博物館新華社記者溫競華、董瑞豐動物園是我們成長過程中最熟悉的科普樂園,深受大小朋友的喜愛。而說到動物博物館,則顯得有些陌生。從著名的北京動物園向北約13公裡,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旁,坐落著一座低調但充滿「內涵」的博物館——國家動物博物館。國家動物博物館隸屬於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是集科研、標本收藏與科普為一體的國家級學術機構,有著與其名稱相匹配的「殿堂級」地位——亞洲最大的動物專業博物館。從毫米大小的蝨子到12米長的布氏鯨,博物館館藏動物標本超過890萬號,其中對外展出的就有6500餘件。
  • 北大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從建築到藏品 樣樣不簡單
    鳴鶴園的來頭不小,在清代,它是皇家「賜園」之一,代表了當時園林的最高藝術,嘉慶第五子惠親王綿愉,曾是當年的主人。如今,在鳴鶴園東側,立有一棟古色古香的建築,門前建有晷盤與晷針,這裡便是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的所在。作者 姜寶君
  • "亞洲最大恐龍" 隱身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
    據博物館館長李奎教授介紹,合川馬門溪龍從頭頂到尾尖全長達22米,身高3.5米,估計它活著的時候體重可達40-50噸,其最大特點就是頸部特別長,有19個頸椎。到目前為止,它是人類發現的頸部最長的恐龍。      李奎教授稱,當時拼裝時,合川馬門溪龍的每一塊骨骼化石都裝得很緊密,其活體體格還比現在要大許多。
  • 亞洲最大昆蟲博物館 開館兩周迎客六萬
    亞洲最大昆蟲博物館 開館兩周迎客六萬   位於都江堰市的華希昆蟲博物館是西南地區唯一的昆蟲博物館,也是亞洲最大的昆蟲博物館,自6月1日正式開館以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截至昨日上午,已累計接待遊客6萬餘人次。
  • 國際博物館人「雲上對話」:疫情下博物館的力量
    上周的好消息讓我們鬆了口氣:英國藝術、文化和遺產行業將獲得15.7億的政府經濟援助,幫助這些行業「度過新冠危機」。這次投資規模史無前例,也是一場及時雨。汪濤(美國芝加哥藝術博物館亞洲部主任):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大概裁員了50多人,但在我們這麼大的機構裡面,佔的比例很小,大概8%左右。
  • 探秘亞洲最大昆蟲博物館: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
    2015-05-21 08:53:12    華夏經緯網
  • 【新華網】動物多樣性的寶庫——走進亞洲最大動物博物館
    而說到動物博物館,則顯得有些陌生。從著名的北京動物園向北約13公裡,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旁,坐落著一座低調但充滿「內涵」的博物館——國家動物博物館。  國家動物博物館隸屬於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是集科研、標本收藏與科普為一體的國家級學術機構,有著與其名稱相匹配的「殿堂級」地位——亞洲最大的動物專業博物館。
  • 吉金鑑古:皇室與文人的青銅器收藏大展芝加哥藝術博物館開幕
    ,展覽匯聚來自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美國各大博物館和重要私人收藏的珍貴藏品逾180件,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柉禁組器、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天下第一鬲」師趛鬲、上海博物館的小臣系卣等齊聚芝加哥。
  • 哈佛大學的藝術博物館
    但哈佛有一流的藝術博物館,我事先卻不知道。第一次走進哈佛的佛格藝術博物館,一眼看到我百尋而不知其蹤的莫奈所作的《查林·克勞斯橋:泰唔士河上的霧》,在喜出望外的同時,不得不為哈佛名畫的收藏感到震驚。我早就聽說莫奈的一些作品給泰唔士河的霧披上了紫色,引起非議,以這幅最為典型。因為倫敦的霧在絕大多數人眼裡是灰色,所以人們更加相信印象派畫家作品表現的僅僅是主觀印象,而不是自然的真實。
  • 大學藝術博物館 不僅僅是為了審美教育
    我去年曾專程故地重遊,又看到許多臨時特展之外的名作。哈佛的藏品雖然不像羅浮宮那樣包羅萬象,每類作品都汗牛充棟,但是它的作品門類之全足以講述一部完整的世界美術史。  這其中有很多作品值得一提,比如安格爾的畫《拉斐爾和弗娜麗娜》,畫的是拉斐爾和他的模特兼情人。
  • 張大千好友家人向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捐贈其畫作
    張大千好友家人向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捐贈其畫作
  • 賽克勒的藝術收藏與贊助
    雖然此次蘇富比的官員拒絕透露關於委託拍賣的細節,但是與賽克勒家族熟識的藝術專家們說,蘇富比這次的系列拍賣主要來自賽克勒的遺孀吉莉安·賽克勒(Gillian T. Sackler)。白手起家的賽克勒這位大名鼎鼎的藝術收藏家和贊助人,並沒有世襲的貴族血統與財富,而是白手起家的典範。
  • 西安交大博物館開館 鍾明善捐贈2667件藏品
    2004年,西安交大決定建立一所藝術博物館,並將籌建任務交給西安交大教授鍾明善。之後,鍾明善邀請交大文物考古專家李家駿一起先後訪問、考察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希臘雅典教育技術學院,以及國內多所高校博物館。他們看到,國外一流高校的博物館,已成為國家博物館的組成部分,也是該國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之一,他們決心盡最大努力把西安交大博物館建好。
  • 《博物館奇妙夜》裡復活的藏品是啥來頭
    真實的大英博物館當真有這些藏品?原標題:博物館奇妙夜裡復活的藏品是啥來頭作為2015年開年第一部引進片,《博物館奇妙夜3》以2D、中國巨幕和IMAX版本與中國本土賀歲大片鏖戰正酣。與前兩集相仿,該集繼續由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保安萊瑞帶隊,與復活的館藏好友們玩轉奇妙夜。不過,這次他們走出紐約,來到大英博物館。
  • 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新地標建築2014年11月啟用
    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新地標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群由福格博物館(Fogg Museum)、布希雷辛格博物館(Busch-Reisinger Museum)和亞瑟-M-薩克勒博物館(Arthur這次擴建而成的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新地標位於劍橋市昆西街道32號,擴建的成功使得三家博物館內的精品收藏可以首次合三唯一,歸置於一處,吸引著學生、教職員工、學者和公眾踏進這一世界頂級的藝術研究和學術機構。在新建築體內,觀眾可以探索與展品相關的新研究,探討身在博物館內產生的新觀念,瞥見工作中的修復人員,徜徉於這獨一無二的藝術研究中心,享有觀看數量可觀藏品的第一手經驗。
  • 從《臥室》到《夜鷹》,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與名作互動
    圖/芝加哥藝術博物館供圖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是美國三大博物館之一,也是著名的法國印象派繪畫收藏博物館。它坐落在芝加哥市中心的密西根大道上,緊鄰千禧公園,是芝加哥當地的地標性建築,每年平均接待170多萬名遊客。
  • 哈佛藝術博物館的攝影收藏 一種無可取代的張力與魅力
    這三家美術館分別是:1895年開館的福格美術館,由伊莉莎白·福格夫人遺贈20萬美元建立,主要收藏中世紀到當代的西方藝術;1930年,前身為日耳曼美術館的布施—萊辛格美術館歸屬福格美術館,其收藏亮點是擁有全美最好的德國表現主義藝術、維也納分離派藝術與1920年代構成主義藝術收藏,以及後來入藏的包浩斯作品收藏與約瑟夫·博伊斯收藏;還有賽克勒美術館,以古代東方藝術,特別是亞洲、伊斯蘭與印度藝術為主要收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