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長見識!浙大教授主講,視頻公開課《垃圾去哪裡》上線

2020-12-06 錢江晚報

錢報首席記者 王湛 通訊員 林谷穎視頻 劉棟 杜雪梅 樓友豐

最近,讓上海市民頭痛的「垃圾分類」,成為了全國熱門話題。為什麼垃圾要分類?怎樣進行分類?分類後的垃圾去了哪裡?雖然媒體進行了很多普及性的報導,但這些問題仍然令不少人困惑。

錢江晚報聯合浙江大學環境汙染防治研究所的專家們,專門攝製了視頻公開課《垃圾去哪裡》,並於今日上線。

這是錢報APP「浙江24小時」為青少年量身定製的免費視頻課程《大教授小課堂》的第二季。之前推出的第一季「我是圖小靈」青少年編程課,上線一個月點擊量便破百萬,深受學生家長歡迎。

本季《垃圾去哪裡》公開課,一共5講,每周二、周五更新。趕緊上「浙江24小時」APP,一起學習垃圾分類的小知識吧。

為什麼要垃圾分類從源頭上進行垃圾減量在今天上線的《垃圾去哪裡》的第一講中,浙大環境汙染防治研究所所長吳偉祥教授介紹了杭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的發展歷程,以及國家及浙江省等各個層面的垃圾分類政策。吳偉祥教授長期從事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資源化的研究,相關成果先後獲得國家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與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他說:「以前是鼓勵大家垃圾分類,現在是在法規框架內,強制垃圾分類。」他在視頻課裡講到,根據《浙江省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與《浙江省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三步走」實施方案》要求,到2022年底,要實現全省設區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基本全覆蓋。

本次關於垃圾分類的課程,一共分五講。第一講,由吳偉祥主講;第二講至第五講,則由吳偉祥課題組成員、浙江大學環境工程專業研究生尹筱思、李馨予、嚴祥瑞分別圍繞「為什麼要進行垃圾分類」、「垃圾怎麼分類」,以及「分類後的垃圾去哪裡」三個話題,具體講述。「近年來,隨著物質消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我國產生的生活垃圾與日俱增。」尹筱思說,在杭州,平均每人每天產生垃圾近1.2千克,杭州市區平均每天垃圾的產生量達到1.2萬噸,「如果把這些垃圾倒進西湖,只要三年就能把西湖填滿。」

一方面,城市垃圾「產量」劇增,一方面處置能力又存在不足,「垃圾圍城」問題日益凸顯。又因為「鄰避效應」(指居民不願將垃圾場等設施建在自家附近),新建垃圾填埋或焚燒廠很困難。

「在當前背景下,要破解垃圾難題,進行分類處理是最有效的途徑。」尹筱思說。

垃圾怎麼分類學會幾個小原則就不會弄錯

那麼,究竟該怎麼對垃圾進行分類呢?有沒有最簡便易操作的方法?主講「生活垃圾怎麼分類」這一課的李馨予,給我們介紹了四個小原則:

第一類可回收垃圾,指未經汙染的、適宜回收和資源利用的生活垃圾。主要有「三廢三舊」,即廢塑料、廢金屬、廢玻璃,舊衣服、舊報紙、舊書刊;第二類有害垃圾,是指對人體或自然環境造成直接或潛在危害的生活垃圾,主要有廢電池、廢燈管、過期藥品、殺蟲劑與除草劑容器等;第三類易腐垃圾,主要是廚餘垃圾,以及一些花卉綠植、果殼瓜皮等;除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易腐垃圾之外的生活垃圾,都歸為其他垃圾,主要包括那些受汙染或無法再生的紙張和塑料製品、難以降解的食物殘餘、一次性餐具等。

浙大的專家們在視頻錄製時,還特意邀請了11名來自杭州市求是小學的一年級學生。孩子們被要求將廢電池、枯萎的花、快遞盒等丟棄到合適的垃圾桶中,除了分類難度較高的原子筆、塑料盒裝的菊花以及塑膠袋裝的枸杞外,小朋友們基本都丟放正確。

李馨予說,原子筆雖然體積較小但材料複雜,普通人很難分解,所以可直接歸類為「其他垃圾」。塑料盒裝的菊花,要先把菊花倒出來,投入易腐垃圾箱,塑料盒投入可回收垃圾箱。塑膠袋裝的枸杞,也要先把枸杞倒出作為易腐垃圾投放,再將塑膠袋投入其他垃圾箱。

如果實在記不清分類規則,或是對某些垃圾的歸屬模稜兩可時,李馨予介紹了一個比較適用的規則:當不確定某種垃圾(比如電池)是否有害時,放到有害垃圾裡;當不確定是否可回收或是否為易腐垃圾時,放到包容性較大的其他垃圾裡。

垃圾分類後去哪裡四類垃圾各有其處置方式「這四種垃圾各有各的特點:易腐垃圾能滴出水來,放久了會散發臭味;可回收物存在二次利用的潛力;有害垃圾隨意處置對人、對環境都會造成惡劣影響。因此,必須分類處理。」嚴祥瑞說。在「分類後的垃圾去哪裡」一課中,作為主講人的嚴祥瑞詳細講解了四種垃圾的常見處理方法,並進一步說明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他介紹說,對於有害垃圾,需單獨送到專業的公司進行安全處置。並且,每一種有害垃圾都有專門的處理方式。「比如螢光燈管,就要先處理成碎片,然後將燈管中有毒有害的汞和螢光粉分離出來,再回收剩下的金屬和玻璃。」

對易腐垃圾的處理相對有趣一些,一般有「堆肥」、「用作飼料餵食蟲子」,以及「生產沼氣」三種方式。而可回收垃圾,是「資源環境保護的關鍵點」,經過分揀劃分類別後,再進行二次利用。

「至於『其他垃圾』,賣不了錢,腐爛不了,又沒有太直接的危險,但是有熱量,因此可以用來焚燒發電。」嚴祥瑞介紹道,「其他垃圾的處理,除了焚燒之外,還有衛生填埋這個方法。但是,隨著土地資源的緊缺,這種方式會逐漸被更好的處理方式替代。」

相關焦點

  • 跟著浙大教授長知識 熱門視頻課「垃圾去哪裡」上線
    最近,讓上海市民頭痛的「垃圾分類」,成為了全國熱門話題。為什麼垃圾要分類?怎樣進行分類?分類後的垃圾去了哪裡?雖然媒體進行了很多普及性的報導,但這些問題仍然令不少人困惑。錢江晚報聯合浙江大學環境汙染防治研究所的專家們,專門攝製了視頻公開課《垃圾去哪裡》,並於今日上線。
  • 一周閱讀量破40萬,第一次給小學生上課的浙大教授很開心
    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暑假作業有這個要求,而且他們都在收看浙江24小時APP上推出的《大教授小課堂》第二季《垃圾去哪裡》。自從上周二和上周五推出前兩講後 ,一周內閱讀量已經突破40萬。今天,我們推出第三講,在這一講裡,浙江大學環境工程專業研究生李馨予將給大家講解「垃圾怎麼分類」這個最要緊也是最受人關注的問題。
  • 郭光燦院士視頻公開課《來自量子世界的新技術》向公眾開放
    10月30日,教育部「愛課程」網公布了第七批上線的20門大學視頻公開課名單,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主講的《來自量子世界的新技術》名列其中,這些課程通過教育部「愛課程」網和其合作網站中國網絡電視臺、「網易」同步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
  • 浙江大學開設《數學傳奇》視頻公開課—資訊—科學網
    浙江大學數學系教授蔡天新在公開課《數學傳奇》第一節課上便向學生們分享了美國詩人龐德的這句話。他說,希望與同學們一起在這門課上探討,兩千五百年前的光輝,是如何照耀到今天的。在數學日益被吐槽「滾出高考」的今天,重新發現數學之美,似乎已經成了奢侈之事。
  • 「在經歷中學習——疫情防控公開課」上線學習強國
    千龍網北京3月4日訊 「疫情雖然會對中國經濟發展和經濟增長帶來深刻挑戰,但是並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根本趨勢……」3月5日上午9點,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教授主講的公開課將亮相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在這場主題為「如何看待肺炎疫情影響下2020年中國經濟增長」的公開課中,劉偉圍繞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深入淺出地闡述了今年經濟增長的幾個問題
  • 郭光燦院士主講的《來自量子世界的新技術》視頻公開課向公眾開放
    10月30日,教育部「愛課程」網(www.icourses.edu.cn)公布了第七批上線的20門大學視頻公開課名單,由我校郭光燦院士主講的《來自量子世界的新技術》視頻公開課名列其中,這些課程通過教育部「愛課程」網和其合作網站中國網絡電視臺、「網易」同步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
  • 浙大永平獎教金16位候選人已產生,快來支持你心中的「百萬」名師!
    「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師是充滿愛心,做學生的朋友,幫學生發現自己的夢想,並有自信和勇氣去追求卓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他如是說,如是做。他希望每位同學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讓生命更加輝煌。林平 教授 工學部推薦林平老師堅守一線基礎教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兢兢業業上好每一堂課。
  • 期盼已久的孫維新再度開講松果公開課 這回孫教授要講如何與外星人...
    去年10月,大名鼎鼎的明星教授,來自臺灣大學天文物理所孫維新教授,給科學松果會小果凍們上了一堂趣味橫生的天文課。 聽完孫維新的課後,不少家長和小果凍意猶未盡,果爸果媽群裡已經有人問:「什麼時候孫教授再來杭州講課?」「孫教授可不可以常駐杭州,經常給大家講課啊?」 好消息是,科學松果會聯合浙江中醫藥大學「遠志大講堂」、杭州圖書館,再次邀請孫教授來杭授課。
  • 浙大教授撿垃圾養蟲年入百萬 網友:多讀書果然賺錢
    (原標題:浙大教授撿垃圾,年入數百萬!網友跪服:多讀書果然能賺大錢)田裡的油菜花開得正旺,旁邊的枇杷樹已冒新枝。不遠處的池塘邊,肥碩的土雞成群溜達,看似平靜的水面下,魚蝦滿塘。這樣的景象,離城市不遠,在杭州餘杭崇賢街道運河路邊的一個小農場。農場主叫張志劍,是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副教授、環境健康研究所副所長。
  • 清華數學系兩位「80後」女教授主講長聘教授講壇
    清華數學系兩位「80後」女教授主講長聘教授講壇如何妙用數學語言清華新聞網3月26日電(學生記者 李延欣)3月23日下午,第20期清華大學長聘教授講壇在人文圖書館未央廳開講。本期主講人單芃教授、吳昊教授均來自清華丘成桐數學中心。
  • 浙大教授「撿」垃圾打造昆蟲農場 專門消滅餐廚垃圾
    張志劍說,主要是用來處理餐廚垃圾的。什麼,這麼漂亮的地方是處理垃圾的?到底怎麼回事,錢江晚報記者來到小農場一探究竟。「撿」來垃圾養蟲子,餐廚垃圾全靠它消滅雖然靠近交通要道,但農場特別寧靜,不絕於耳的是嘰嘰喳喳的鳥鳴聲。農場的鳥,特別多,還不怕人,原因是這裡有鳥充足的食物來源:蟲子。蟲子是哪裡來的?
  • 統計學公開課大盤點
    網易公開課雖然有這門課的視頻,但是缺少了練習,好像就丟了魂。雖然以前在學校裡學過概率和統計,特別是後者,感覺很多基本概念沒有在腦子中留下印記。這門課剛好補回了很多基本的概念。 網易公開課上將這門課程分為兩個課程「概率」和「統計學」提供在線觀看和視頻下載,並且視頻有相應的翻譯,如果能再在可汗學院官方網站上做一下練習,效果會很不錯。
  • 浙大杭州科創中心迎來諾獎講座,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Albert Fert教授親自揭秘自旋電子學的奧秘
    主講人是:200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自旋電子學的創始人Albert Fert教授,他將圍繞「自旋電子學將在資訊時代超越傳統電子學」的主題,通過線上遠程的方式講授自己最拿手的一課,為大家帶來一場面向未來的奇妙科技之旅!
  • 什麼是中古店,貨又是從哪裡來的,今天算長見識了
    什麼是中古店,他的貨又是哪裡來的,今天算長見識了大部分人都喜歡買新東西,新衣服、新包包,什麼東西都要新。然而在日本,部分人則喜歡買一些二手的東西,這個「中古」就是二手的意思,那麼中古店到底是幹嘛的?很多人可能就會想到說是二手交易市場,但是這麼說就真的是low爆了,雖然它確實是賣二手的東西,但是這些二手的東西可是很有講究的,有些店主以自己的名義去倒賣部分商品,新的也稱之為中古,所以中古不單單指用過的,用的很舊的東西。
  • 大海漲潮時候的水,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今天算長見識了
    嗨,各位大哥大姐,小編又來給大家更新生活中奇聞奇事情了,小編是大家身邊的奇聞達人柒花兒,很高興今天給大家分享奇聞,大海漲潮時候的水,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今天算長見識了,大家跟著小編一起了解下!大海是世間萬物的一種,孕育著海洋生物,同時還給人類帶來了無盡的歡樂,每到節假日,大家都會去海邊感受海風,放鬆心情,我們也知道,大海並不是一直風平浪靜的,有漲潮的時候,漲潮時海水會上漲!十分的壯麗的大海,漲潮的時候水,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嘞?但是漲潮是一種自然的現象,不過大家常說發生的時間,並不是固定的,據悉月亮對海水的潮汐力的作用也正因如此,海水會漲!
  • 清華免費直播公開課,下周繼續等你來~
    周三工科學術論文寫作技巧指導主講嘉賓:清華大學車輛學院2015級博士生、2019年研究生特獎獲得者 王翔宇開課時間:3月4日(周三) 9:00-10:00課程介紹:發表過20餘篇SCI論文的特獎大神帶著他的工科學術論文寫作「經驗」和博士階段的成長經驗來啦!
  • 「都來讀書」走進貴州湄潭,浙大教授與小學生共讀詩詞哲學
    12月19日,「都來讀書」全民閱讀計劃攜手浙江大學,走進貴州湄潭浙大小學。5位來自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的教授,與當地25名小學生同堂共讀人文經典,抖音號@浙江大學 全程直播記錄。據介紹,這場「都來讀書」舉辦的線下讀書會,旨在通過大學教授與小學生的交流互動,讓孩子們在閱讀中體會傳統文化的魅力。本次讀書會,也是一場「前緣再續」。80年前,為了盡力保存戰時學術力量,「浙大西遷」到貴州遵義、湄潭。
  • 浙大網紅鄭強教授,兒子兩次被開除,如今卻是復旦高材生!
    前些日子,原浙大副校長、貴州大學校長鄭強教授被任職到山西太原理工大學任職,此前,鄭強教授因為種種演講視頻而走紅,一夜之間可謂是捕獲了大批的粉絲,很多人 都是因為他的直言不諱、演講富有激情、和他的愛國精神所打動,而當鄭強教授調任太原理工之後更是使得太原理工大學成為人們眼中的「別人家的大學」「網紅大學
  • 微積分成搶手課:浙大教授「礦爺」開直播
    視覺中國 圖  今年59歲的蘇德礦是浙大偶像級的老師。被學生稱為「礦爺」。曾榮獲2015年「最美教師」、全國「最受歡迎百家教授」、「學生最喜歡的浙大老師」等稱號。  在浙江大學數學系從教三十年來,以層出不窮的數學段子樹立了獨特的課堂風格,深受學生喜愛。  3月23日,蘇德礦在「微積分」課上。
  • 西湖大學公開課來了!科學大咖給杭州中學生出了10道題,答對送票
    你家娃想去聽著名物理學家潘建偉和科學史家吳國盛講第一課嗎?機會來了——9月5日,西湖大學將在杭州舉辦面向社會的「西湖公開課」,以中國頂級的師資資源——著名物理學家潘建偉和科學史家吳國盛為組合,為公眾帶來一場「跨越時空的糾纏」。公開課的預告一經發布,就反響熱烈,包括許多對科學感興趣的中學生都躍躍欲試,以至於一票難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