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光燦院士主講的《來自量子世界的新技術》視頻公開課向公眾開放

2020-11-22 中國科大..

10月30日,教育部「愛課程」網(www.icourses.edu.cn)公布了第七批上線的20門大學視頻公開課名單,由我校郭光燦院士主講的《來自量子世界的新技術》視頻公開課名列其中,這些課程通過教育部「愛課程」網和其合作網站中國網絡電視臺、「網易」同步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 

 

 

《來自量子世界的新技術》是我校2012年入選教育部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計劃的3門課程之一。課程由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全國光學學會量子光學專業委員會主任、我校郭光燦院士講授,課程主要講解量子力學所帶來的新技術,包含奇妙的量子世界、從關聯到資源、量子密碼——從理論到應用、量子計算——從算法到實驗,以及調控的藝術五講內容。本視頻課程的預期受眾是有一定的科學素養,接受過一般大學教育的普通觀眾。期望通過本視頻課程學習,能夠對量子信息科學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知道量子信息與經典信息的差別,以及量子信息潛在的巨大價值,可能對我們的生活造成的巨大影響。

 

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是教育部和財政部「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重要內容。精品視頻公開課是以高校學生為服務主體,同時面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的科學、文化素質教育網絡視頻課程與學術講座。精品視頻公開課著力推動高等教育開放,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弘揚主流文化、宣傳科學理論,廣泛傳播人類文明優秀成果和現代科學技術前沿知識,提升高校學生及社會大眾的科學文化素養,服務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作為落實國家教育規劃綱要、推動教育開放、加快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的重要舉措,大學視頻公開課的建設越來越受到高校和社會的重視,到目前為止,全國高校已有125門視頻公開課上網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其中我校有6門。

 

(教務處)

相關焦點

  • 郭光燦院士視頻公開課《來自量子世界的新技術》向公眾開放
    10月30日,教育部「愛課程」網公布了第七批上線的20門大學視頻公開課名單,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主講的《來自量子世界的新技術》名列其中,這些課程通過教育部「愛課程」網和其合作網站中國網絡電視臺、「網易」同步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
  • 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光燦:量子信息勿過分炒作
    「有人宣傳說量子什麼技術馬上可以走進千家萬戶,這是不對的,量子技術距離真正的應用還早。」11月15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主任郭光燦在「中國高新技術論壇——顛覆性創新技術主題論壇」上就量子計算機相關主題發表的演講中提到,近幾年量子信息「炒作太過分」。
  • 郭光燦院士:「量子計算器」可能先出現—新聞—科學網
    郭光燦院士在論壇上   「有人宣傳說量子什麼技術馬上可以走進千家萬戶,這是不對的,量子技術距離真正的應用還早。」11月15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主任郭光燦在「中國高新技術論壇——顛覆性創新技術主題論壇」上就量子計算機相關主題發表的演講中提到,近幾年量子信息「炒作太過分」。 「量子世界確實神奇,但經過某些媒體、個別學者炒作以後,把量子信息弄得非常火,什麼靈魂、宗教這些自然界搞不清的都可以歸結於量子糾纏,這是不對的。」
  • 郭光燦院士:量子水、量子肥料、量子藥、量子眼鏡都是假的—新聞...
  • 郭光燦院士:要在量子爭霸中勝出,靠遊擊戰是不行的
    在中國的量子科研領域,郭光燦具有不小的代表性,他屬於量子研究的開拓者和領軍科學家之一。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這是中國量子科學領域產生的第一批院士,當時總共才選出了兩位。在量子領域,郭光燦做了很多事情,用大白話來講,是極能「折騰」的一位科學家。
  • 對話郭光燦院士:我國量子信息技術研究處在國際前列
    量子科技,一個看起來高深莫測的科技詞彙,因為中央政治局的一次集體學習迅速成為熱詞,圍繞什麼是量子科技、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成果、量子科技如何影響現有產業等問題的討論也持續火熱。10月22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就量子科技的相關問題專訪了量子信息專家——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教授。
  • 兩院院士四川行 | 中國科學院院士 郭光燦:四川可提前布局量子計算產業
    四川在線記者 唐澤文 張彧希「量子計算機是未來的方向,國外已開始布局。四川信息產業基礎好,我們可以提前介入。」9月18日,兩院院士四川行電子信息專題對接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光燦對四川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提出了這樣建議。郭光燦介紹,目前量子計算在技術上得到了新突破。
  • 郭光燦院士:我們要的不是印在論文的量子計算機
    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光燦出席本源超導量子計算雲上線發布會 本源量子供圖「現在計算機處理信息所用的設備,都來源於因此,人類社會從經典信息技術時代跨越到量子信息技術時代,標誌就是量子計算機。」9月1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光燦說,「什麼時候通用量子計算機得到廣泛應用,什麼時候我們社會就進入到了量子時代。」
  • 郭光燦院士:誰先做出量子計算機 誰就佔據全球科技創新高地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教授在接受人民網強國論壇記者採訪時對此進行了一一介紹。郭光燦指出,量子技術的發展,關係到我國的國防建設和國家安全,應集中人力物力,加快發展量子技術,誰先做出量子計算機,誰就佔據全球科技創新高地。
  • 郭光燦院士:量子力學早已進入生活 量子科技將改變生活
    來源:新京報網對話郭光燦院士:量子力學早已進入生活 量子科技將改變生活量子科技,一個看起來高深莫測的科技詞彙,因為中央政治局的一次集體學習迅速成為熱詞,圍繞什麼是量子科技、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成果、量子科技如何影響現有產業等問題的討論也持續火熱
  • 郭光燦:走在量子光學的最前沿
    1960年,世界上第一臺雷射器問世。不久之後,中科大無線電系設立氣體雷射新專業,郭光燦對此方向產生了興趣,決心鑽研下去。也是由此開始,他與光學結緣。「我這輩子最幸運的一件事,就是考入了中科大。」郭光燦對自己的大學時光感念至深。嚴濟慈、錢學森等老一代著名科學家都對中科大投入過極大的感情和心血,有幸聆聽他們的教誨,讓郭光燦受益一生。
  • 我國量子技術全球領先?發布會上看看郭光燦院士怎麼說
    9月12日合肥本源量子計算機公司發布會現場,郭光燦院士認為,我國量子計算從0到1的道路上更需以應用為導向,而非論文研究,停留在實驗室。於是,人們將目光投向了量子計算。近年來,量子計算系統陸續走出實驗室,時值2020年,全球百花齊放,無論是硬體還是軟體,超導、半導、離子阱、光量子等百家爭鳴,甚至量子計算作業系統都如約而至!本源量子2020發布會上發布了基於真實超導晶片的量子計算雲平臺,這是中國初創量子公司發布的首個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並開放給大眾使用,其後端搭載了6個真實物理量子比特。
  • 量子信息奠基人郭光燦:別人造星,我造「科技界富二代」
    15日,華西都市報記者專訪了郭光燦院士。【一所高校的幸事】 院士加盟建西南量子研究基地量子是一個統稱,如同水果包括了蘋果、梨和西瓜一樣,量子包括光子、原子、夸克等。1900年德國的普郎克第一次提出了量子概念,量子力學得以誕生,量子糾纏這一現象連愛因斯坦都無法理解,被他稱之為幽靈般的作用。
  • 對話郭光燦院士:量子科技研究一定要有實際應用價值
    10月22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就量子科技的相關問題專訪了量子信息專家——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教授。郭院士在量子光學、量子密碼、量子計算、量子信息等眾多研究方向取得一系列優秀成果,是量子科技的先行者和開拓者。
  • 對話郭光燦院士:量子領域的競賽還沒有結果
    10月22日,記者就量子科技的相關問題專訪了量子信息專家——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教授。「這個時代量子計算機還沒有成熟,世界各國都處在競爭中,只有把通用量子計算機做出來,才算贏。」 郭光燦說,我們要培養更優秀的年輕人投入到量子信息研究的行列裡去,希望青年人把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國家利益緊密結合。
  • 對話郭光燦院士:量子力學早已進入生活,量子科技將改變生活
    量子科技,一個看起來高深莫測的科技詞彙,因為中央政治局的一次集體學習迅速成為熱詞,圍繞什麼是量子科技、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成果、量子科技如何影響現有產業等問題的討論也持續火熱。10月22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就量子科技的相關問題專訪了量子信息專家——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教授。
  • 中科院院士郭光燦:我們要的不是印在論文上的量子計算機
    因此,人類社會從經典信息技術時代跨越到量子信息技術時代,標誌就是量子計算機。」9月1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光燦說,「什麼時候通用量子計算機得到廣泛應用,什麼時候我們社會就進入到了量子時代。」「國內搞超導量子計算機的單位非常多,研發歷史比本源量子悠久、資源多很多倍的團隊大有人在,但沒有一家做出一個在線的、可供大家使用體驗的量子計算平臺——並不是說這些團隊水平不夠,他們技術水平不會比本源量子低,但目標可能不同。」郭光燦說,本源量子年輕研發團隊的目標不是發論文,而是未來的市場化應用。
  • 郭光燦院士:量子計算技術的研究現狀與趨勢
    科學家發現,微觀粒子有著與宏觀世界的物理客體完全不同的特性。宏觀世界的物理客體,要麼是粒子,要麼是波動,它們遵從經典物理學的運動規律,而微觀世界的所有粒子卻同時具有粒子性和波動性,它們顯然不遵從經典物理學的運動規律。20世紀20年代,一批年輕的天才物理學家建立了支配著微觀粒子運動規律的新理論,這便是量子力學。近百年來,凡是量子力學預言的都被實驗所證實,人們公認,量子力學是人類迄今最成功的理論。
  • 對話郭光燦院士:量子領域的競賽還沒有結果,正是我們的好機會
    10月22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就量子科技的相關問題專訪了量子信息專家——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教授。郭院士在量子光學、量子密碼、量子計算、量子信息等眾多研究方向取得一系列優秀成果,是量子科技的先行者和開拓者。
  • 對話郭光燦院士:量子領域的競賽還沒有結果,正是我們的好機會
    郭院士在量子光學、量子密碼、量子計算、量子信息等眾多研究方向取得一系列優秀成果,是量子科技的先行者和開拓者。 郭光燦介紹,目前我國在量子領域的整體研究水平處在國際第一梯隊的位置,量子科技多應用在國防領域,如果未來通用量子計算機得到了廣泛應用,對醫藥、農業、人工智慧等行業都會產生重大影響。不過,他也坦陳,量子科技距離實用化還有一定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