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郭光燦院士:我國量子信息技術研究處在國際前列

2020-11-24 和訊

量子科技,一個看起來高深莫測的科技詞彙,因為中央政治局的一次集體學習迅速成為熱詞,圍繞什麼是量子科技、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成果、量子科技如何影響現有產業等問題的討論也持續火熱。

10月22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就量子科技的相關問題專訪了量子信息專家——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教授。郭院士在量子光學、量子密碼、量子計算、量子信息等眾多研究方向取得一系列優秀成果,是量子科技的先行者和開拓者。

量子信息專家,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教授。 受訪者供圖

新京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提到,量子力學是人類探究微觀世界的重大成果。那麼,該如何理解量子這個概念?

郭光燦:1900年,普朗克第一次把量子的概念引到物理學來,目的是為了解決「紫外災難」問題。普朗克心中的量子是「能量的最小單元」,也就是說,能量是一份一份的,有一個最小的單元。但這個「量子」在普朗克心中是虛構的,不是真實的,所以普朗克研究了十幾年也沒有把這個「心中的怪物」消滅掉。

愛因斯坦說量子本身就是真實的物理實在,是客觀存在的,例如光量子。光量子具有波粒二象性,是光束裡面最小的單元,也是能量單元,它有動量、有能量,是一個粒子,所以叫光量子或者光子。

此後,量子變成實在的物理課題,德布羅意再把波粒二象性推廣到所有的物質,成為物質波,所以到德布羅意時期,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微觀粒子都叫量子。

量子力學誕生以後量子的概念有很大的發展,量子不僅僅是微觀粒子了,宏觀上,像我們現在做到量子計算機、量子密碼它都不是能量的最小單元,但他是量子的。為什麼說它是量子的?因為它的運動規律是按照量子力學運行的,我們現在更準確的說,凡是運動規律符合量子力學的粒子或系統,都叫量子。

需要注意的是,現在有一些號稱「量子水」、「量子眼鏡」,那些根本和量子力學一點關係也沒有,只是炒作一個概念,要判斷這個東西是不是量子的,不是要看大小,也不是要看帶不帶量子這個名字,而是要看是不是必須用量子力學來處理它的運動規律,如果不是,那就不是量子的。

新京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提出,總體上看,我國已經具備了在量子科技領域的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同時,也要看到,我國量子科技發展存在不少短板,發展面臨多重挑戰。以你對該領域的認識,我國在量子領域的國際地位如何?

郭光燦:我們國家在量子領域的整體研究水平處在國際第一梯隊的位置,細分來看,我們在量子密碼領域跟國際一流是不相上下的,但我不能說它領先,因為美國從2015年開始就不再公布他們的研究成果了,我們不知道他們在什麼程度,自然也不能說領先他,但我們可以說不會輸他,我們是一流水平。而量子信息技術,我們可以實現世界上最高維度的量子糾纏,可以實現最高粒子數的糾纏,也可以達到世界上最高的糾纏的保真度,所以我們量子信息技術也是居於國際前沿的。

量子計算機我們落後美國大概五年以上的水平,但我們在這個領域也佔有一席之地。近期空客集團發起了一個競賽,請全世界搞量子計算的人使用量子計算機來解決某些問題,一共有36個單位參加,入圍決賽的5家單位中我國就有一家。

量子技術領域的基礎理論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已經基本完成了,量子計算、量子密碼、量子通信的基本原理在國際上已經完成了,那都是國外完成的,國內沒有貢獻。我國最早於1997年、1998年、2000年在國際上有影響的《物理評論快報》上發表了三篇關於量子信息的文章,讓世界聽到了中國在這一領域發出的聲音,那是我們第一次在國際上有發言權。而我們最近20年的工作就是此前已經完成的理論怎麼在物理上實現。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羅亦丹 編輯 趙澤 校對 李世輝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

相關焦點

  • 對話郭光燦院士:量子領域的競賽還沒有結果
    郭光燦介紹,目前我國在量子領域的整體研究水平處在國際第一梯隊的位置,量子科技多應用在國防領域,如果未來通用量子計算機得到了廣泛應用,對醫藥、農業、人工智慧等行業都會產生重大影響。不過,他也坦陳,量子科技距離實用化還有一定的距離。
  • 對話郭光燦院士:量子科技研究一定要有實際應用價值
    量子科技,一個看起來高深莫測的科技詞彙,因為中央政治局的一次集體學習迅速成為熱詞,圍繞什麼是量子科技、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成果、量子科技如何影響現有產業等問題的討論也持續火熱。10月22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就量子科技的相關問題專訪了量子信息專家——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教授。郭院士在量子光學、量子密碼、量子計算、量子信息等眾多研究方向取得一系列優秀成果,是量子科技的先行者和開拓者。
  • 對話郭光燦院士:量子領域的競賽還沒有結果,正是我們的好機會
    10月22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就量子科技的相關問題專訪了量子信息專家——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教授。郭院士在量子光學、量子密碼、量子計算、量子信息等眾多研究方向取得一系列優秀成果,是量子科技的先行者和開拓者。
  • 對話郭光燦院士:量子領域的競賽還沒有結果,正是我們的好機會
    量子科技,一個看起來高深莫測的科技詞彙,因為中央政治局的一次集體學習迅速成為熱詞,圍繞什麼是量子科技、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成果、量子科技如何影響現有產業等問題的討論也持續火熱。 10月22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就量子科技的相關問題專訪了量子信息專家——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教授。
  • 對話郭光燦院士:量子力學早已進入生活,量子科技將改變生活
    量子科技,一個看起來高深莫測的科技詞彙,因為中央政治局的一次集體學習迅速成為熱詞,圍繞什麼是量子科技、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成果、量子科技如何影響現有產業等問題的討論也持續火熱。10月22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就量子科技的相關問題專訪了量子信息專家——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教授。
  • 郭光燦院士:量子力學早已進入生活 量子科技將改變生活
    來源:新京報網對話郭光燦院士:量子力學早已進入生活 量子科技將改變生活量子科技,一個看起來高深莫測的科技詞彙,因為中央政治局的一次集體學習迅速成為熱詞,圍繞什麼是量子科技、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成果、量子科技如何影響現有產業等問題的討論也持續火熱
  • 郭光燦院士:誰先做出量子計算機 誰就佔據全球科技創新高地
    人民網北京10月26日電(周晶 實習生杜鳴倩)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深刻認識推進量子科技發展重大意義,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那什麼是量子科技?為什麼這麼重要?我國研究水平在國際上處在什麼位置?
  • 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光燦:量子信息勿過分炒作
    「有人宣傳說量子什麼技術馬上可以走進千家萬戶,這是不對的,量子技術距離真正的應用還早。」11月15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主任郭光燦在「中國高新技術論壇——顛覆性創新技術主題論壇」上就量子計算機相關主題發表的演講中提到,近幾年量子信息「炒作太過分」。
  • 量子信息奠基人郭光燦:別人造星,我造「科技界富二代」
    21世紀,量子科技正變得炙手可熱。量子信息到底有多厲害?未來它會顛覆我們的生活,帶來又一次新的科技革命。例如,量子計算機可以解決很多經典計算機難於解決的問題,如攻破經典的公鑰體系等等;量子密碼可以滿足最高級別的保密需求,安全優勢突出。實際上,我國在這一研究領域已比肩國際。這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量子光學和量子信息開創者和奠基人郭光燦教授。
  • 郭光燦院士:我們要的不是印在論文的量子計算機
    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光燦出席本源超導量子計算雲上線發布會 本源量子供圖「現在計算機處理信息所用的設備,都來源於因此,人類社會從經典信息技術時代跨越到量子信息技術時代,標誌就是量子計算機。」9月1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光燦說,「什麼時候通用量子計算機得到廣泛應用,什麼時候我們社會就進入到了量子時代。」
  • 郭光燦院士:要在量子爭霸中勝出,靠遊擊戰是不行的
    在中國的量子科研領域,郭光燦具有不小的代表性,他屬於量子研究的開拓者和領軍科學家之一。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這是中國量子科學領域產生的第一批院士,當時總共才選出了兩位。在量子領域,郭光燦做了很多事情,用大白話來講,是極能「折騰」的一位科學家。
  • 我國量子技術全球領先?發布會上看看郭光燦院士怎麼說
    「本源量子在以未來市場作為導向開展研發研究,而不是努力在印於論文上不可用的量子計算機上,儘管我們目前屬於跟跑狀態,但更著重於在將來實用化的這條路上走出第一步」。9月12日合肥本源量子計算機公司發布會現場,郭光燦院士認為,我國量子計算從0到1的道路上更需以應用為導向,而非論文研究,停留在實驗室。
  • 郭光燦院士:「量子計算器」可能先出現—新聞—科學網
    郭光燦院士在論壇上   「有人宣傳說量子什麼技術馬上可以走進千家萬戶,這是不對的,量子技術距離真正的應用還早。」11月15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主任郭光燦在「中國高新技術論壇——顛覆性創新技術主題論壇」上就量子計算機相關主題發表的演講中提到,近幾年量子信息「炒作太過分」。 「量子世界確實神奇,但經過某些媒體、個別學者炒作以後,把量子信息弄得非常火,什麼靈魂、宗教這些自然界搞不清的都可以歸結於量子糾纏,這是不對的。」
  • 郭光燦院士主講的《來自量子世界的新技術》視頻公開課向公眾開放
    10月30日,教育部「愛課程」網(www.icourses.edu.cn)公布了第七批上線的20門大學視頻公開課名單,由我校郭光燦院士主講的《來自量子世界的新技術》視頻公開課名列其中,這些課程通過教育部「愛課程」網和其合作網站中國網絡電視臺、「網易」同步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
  • 【人物】郭光燦:我國量子通信「帶頭人」
    就靠著這個學術活動,我國量子光學領域的研究隊伍慢慢壯大起來,學科也得以迅速發展。  除此之外,郭光燦還在國內開了第一門量子光學課程,講義於1991年集結出版。這本國內量子光學的「啟蒙教科書」成為經典教材,為學科發展起到奠基作用。  「不光要自己的研究作好,還要引領出一個隊伍。」
  • 郭光燦:走在量子光學的最前沿
    郭光燦看到,國內無人關注的量子光學已經與國際前沿有了近20年的差距。參加量子光學領域的一次國際會議時,郭光燦聽到有學者介紹「光場壓縮態」。「這個名詞我從來都沒有聽說過。」郭光燦意識到,既然有新生方向的出現,就說明量子光學的前沿還在不斷發展。雖然國內外差距很大,理論也趨於成熟,但他沒有死心,覺得應該做下去。
  • 中科院院士郭光燦:我們要的不是印在論文上的量子計算機
    因此,人類社會從經典信息技術時代跨越到量子信息技術時代,標誌就是量子計算機。」9月1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光燦說,「什麼時候通用量子計算機得到廣泛應用,什麼時候我們社會就進入到了量子時代。」「國內搞超導量子計算機的單位非常多,研發歷史比本源量子悠久、資源多很多倍的團隊大有人在,但沒有一家做出一個在線的、可供大家使用體驗的量子計算平臺——並不是說這些團隊水平不夠,他們技術水平不會比本源量子低,但目標可能不同。」郭光燦說,本源量子年輕研發團隊的目標不是發論文,而是未來的市場化應用。
  • 郭光燦:我們要的不是印在論文上的量子計算機
    作者:趙廣立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光燦出席本源超導量子計算雲上線發布會因此,人類社會從經典信息技術時代跨越到量子信息技術時代,標誌就是量子計算機。」9月1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光燦說,「什麼時候通用量子計算機得到廣泛應用,什麼時候我們社會就進入到了量子時代。」
  • 郭光燦院士視頻公開課《來自量子世界的新技術》向公眾開放
    10月30日,教育部「愛課程」網公布了第七批上線的20門大學視頻公開課名單,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主講的《來自量子世界的新技術》名列其中,這些課程通過教育部「愛課程」網和其合作網站中國網絡電視臺、「網易」同步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
  • 郭光燦院士:量子計算技術的研究現狀與趨勢
    這些技術的運行規律遵從量子力學,因此不僅其原理是量子力學,器件本身也遵從量子力學,這些器件應用了量子世界的特性,如疊加性、糾纏、非局域性、不可克隆性等,因而其信息功能遠遠優於相應的經典技術。量子信息技術突破了經典技術的物理極限,開闢了信息技術發展的新方向。一旦量子技術獲得廣泛的實際應用,人類社會生產力將邁進到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