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教授「撿」垃圾打造昆蟲農場 專門消滅餐廚垃圾

2021-01-15 中國經濟網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施雯 通訊員 姚萍萍

田裡的油菜花開得正旺,旁邊的枇杷樹已冒新枝。

不遠處的池塘邊,肥碩的土雞成群溜達,看似平靜的水面下,魚蝦滿塘。

這樣的景象,離城市不遠,在杭州餘杭崇閒街道運河路邊的一個小農場。

農場主叫張志劍,是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副教授、環境健康研究所副所長。

農場真的很小,不過幾畝地,建它幹什麼?張志劍說,主要是用來處理餐廚垃圾的。

什麼,這麼漂亮的地方是處理垃圾的?

到底怎麼回事,錢江晚報記者來到小農場一探究竟。

「撿」來垃圾養蟲子,餐廚垃圾全靠它消滅

雖然靠近交通要道,但農場特別寧靜,不絕於耳的是嘰嘰喳喳的鳥鳴聲。

農場的鳥,特別多,還不怕人,原因是這裡有鳥充足的食物來源:蟲子。

蟲子是哪裡來的?秘密就藏在農場中央鳥兒扎堆的溫室大棚裡。

剛巧,一位騎三輪車的大伯進了農場,扯著嗓子喊道:「喂,收垃圾嘍!」

張志劍趕緊跑來幫忙,把裝垃圾的小車推進西面第一間大棚裡。

大伯是附近村裡保潔員,車上裝的是昨晚左鄰右舍家倒的餐廚垃圾。

(圖:餐廚垃圾進料預處理車間)

村民們會自覺把餐廚垃圾分類到位,由大伯每天拉到農場傾倒。

大棚一共13個,這裡就是用來處理垃圾的地方。

第一個大棚裡,有一臺漏鬥形的設備,垃圾倒進去以後,要經過粉碎、攪拌,添加益生菌發酵一晚上,就可以變成適合蟲卵孵化、生長的昆蟲「口糧」了。

從第二個大棚開始,就是蟲子轉化與分解的區域。

棚內地面是一排養殖槽,槽里舖著一層經過處理的餐廚垃圾,看起來有點像土。

用鏟子撥動一下這層土,就會出現蠕動的白色小蟲,密密麻麻。

(圖:正在分解餐廚垃圾的黑水虻幼蟲)

這些幼蟲,就是分解餐廚垃圾的法寶,名字叫黑水虻(學名:亮斑扁角水虻)。

為什麼堂堂浙大教授,要跑去農村撿垃圾、養蟲子?

張志劍坦言,如何處理垃圾就是他科研攻關的方向。

在用黑水虻分解餐廚垃圾前,張志劍曾用蠅蛆來分解過垃圾,但蒼蠅會到處飛傳播疾病,對環境造成二次汙染,黑水虻卻不會有這個問題。

蟲子去餵雞鴨魚,蟲糞化身有機肥

在溫室大棚,一些黑水虻成蟲正在飛舞。

它的個頭有三四個蒼蠅那麼大,渾身黑色,看起來有點呆頭呆腦,懶懶地不愛飛翔。

(圖:黑水虻成蟲)

原來,黑水虻成蟲幾乎不進食,也不愛動,成蟲一周不到就會交配、產卵、死亡,完全不像蒼蠅那樣討人厭。

每隻黑水虻會產約1000粒卵,產卵後隨即死亡,成蟲壽命僅一周。

蟲卵孵化成幼蟲後,要經過12-14天才能成長為初蛹。

幼蟲期間,農場的黑水虻靠吃餐廚垃圾長大。

從蟲卵長到蛹化前的幼蟲,它的體重會增長2000倍,2000條幼蟲重量大約0.5公斤。

(圖:黑水虻幼蟲)

初春氣溫不高,大棚養殖槽裡的餐廚垃圾溫度卻超過30℃,因為幼蟲分解垃圾會產生許多熱量,即使在寒冬,溫度也能達到30℃。

經歷12-14天分解,餐廚垃圾裡油膩的成分和氮、磷等物質,基本被幼蟲吸收,它們長得胖胖的,分解後的排洩物就是可成為綠色有機肥,即虻糞有機肥。

接下來,我們要做的是,把幼蟲和有機肥分離。

(圖:蟲糞有機肥)

操作很簡單,工人把帶有大量幼蟲的餐廚有機肥攤在篩網上,畏光的幼蟲就會很自覺地往有機肥裡鑽,從篩子漏到下層容器裡,分離得乾乾淨淨。

我們不禁要問,蟲子和有機肥有什麼用處?

(圖:用黑水虻蟲糞有機肥施種的油菜花田)

其實,農場的美麗風光已經告訴我們答案,它們就是用餐廚垃圾和蟲子打造的。

種油菜花和枇杷樹的地,施的是黑水虻轉化餐廚垃圾後的虻糞有機肥,農場還把有機肥送給附近居民,大家用它來種月季花,開花特別多。

農場的土雞和魚蝦,吃的是黑水虻幼蟲。

(圖:投餵黑水虻幼蟲的放養土雞)

不過,它們一次不能吃太多,因為蟲子是高蛋白,吃太多,雞和魚會長太壯。

10噸餐廚垃圾,可以養殖收穫1.2到1.5噸黑水虻幼蟲,同時產生2-3噸虻糞有機肥。

3噸鮮蟲烘乾成1噸蟲幹,它富含抗菌肽、多糖、不飽和脂肪、維生素等成分,添加到飼料中,可以投餵魚蝦、雞鴨以及狗貓寵物。

昆蟲農場幹勁足,全靠垃圾來分類

去年,昆蟲農場幫助崇賢街道消化了3000多噸餐廚垃圾,黑水虻蟲幹賣到1萬多元/噸,有機肥400-500元/噸。

原來,處理垃圾是這麼美麗又多金的事業。

可是,昆蟲農場的起步卻十分艱難。

2016年夏天,農場成立,當時幾乎沒有人來倒垃圾,唯一的客戶是當地機關食堂,一天就百把斤的餐廚垃圾。

投資昆蟲農場需要數百萬元啟動資金,張志劍爭取到餘杭區及崇賢街道等財政支持,但農場正常運營還必須要有分類到位的餐廚垃圾。

為此,崇賢街道在轄區大力提倡垃圾分類,發動黨員、志願者做垃圾分類監督員,以垃圾分類積分換購生活用品的方式,激勵市民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

(圖:餘杭崇賢向陽北區小區居民餐廚垃圾稱重換積分)

在崇賢的小區和農居點,居民已經養成每天定時、定點傾倒餐廚垃圾的習慣。

大家倒垃圾的時候,會很自覺地把餐廚垃圾從垃圾袋裡倒出來,倒進綠色的餐廚垃圾桶,垃圾袋則另外丟到黃色的垃圾桶內。

(圖:餘杭崇賢北莊村村民丟完餐廚垃圾,將垃圾袋放入不可回收垃圾桶)

2017年初,昆蟲農場每天收集的餐廚垃圾超過了1噸;年底時,農場每天已經能收集5-6噸餐廚垃圾。

2018年開始,餐廚垃圾從年初的5-6噸/天,慢慢增長到11-12噸/天,居民家、附近企事業單位、學校醫院食堂的餐廚垃圾都來了。

根據街道統計,崇賢現有5萬多戶籍人口,12萬多外來人口,垃圾分類工作已推廣三四年,不論是城市小區還是村莊農居點,垃圾分類比例均超過90%。

現在的昆蟲農場,每天消化當地11-12噸餐廚垃圾,相當於崇賢每人每天為農場提供0.1公斤垃圾。

農場的處理能力也隨之達到飽和,隨著城市化的發展,農場也面臨著即將拆遷。

但是,隨著人口的湧入,當地餐廚垃圾後續還會增量,接下來該怎麼辦?

自己的垃圾,還是應該自己來處理。

崇賢街道決定,在轄區裡再為昆蟲農場找一塊更大的地,新建一個技術更先進、處理效能更高、功能更齊全的「昆蟲工場美麗綜合體」。

來源:錢江晚報

相關焦點

  • 浙大教授撿垃圾養蟲年入百萬 網友:多讀書果然賺錢
    (原標題:浙大教授撿垃圾,年入數百萬!網友跪服:多讀書果然能賺大錢)田裡的油菜花開得正旺,旁邊的枇杷樹已冒新枝。不遠處的池塘邊,肥碩的土雞成群溜達,看似平靜的水面下,魚蝦滿塘。這樣的景象,離城市不遠,在杭州餘杭崇賢街道運河路邊的一個小農場。農場主叫張志劍,是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副教授、環境健康研究所副所長。
  • 10億蟑螂大軍,吃掉你的餐廚垃圾
    在國內外,用昆蟲處理餐廚垃圾的做法早已有之。2000年雪梨奧運會期間,主辦方就曾用數以百萬計的蚯蚓降解植物廢料、食物殘渣和紙張等垃圾。近年來,黑水虻、蠅蛆、黃粉蟲等也被徵用消滅餐廚垃圾。所謂餐廚垃圾,主要指的是餐館、食堂等產生的比較集中的剩飯剩菜,家庭的廚房垃圾被稱為廚餘垃圾。2010年起,章丘開始對轄區內的餐廚垃圾進行集中分類收運。
  • 吃進垃圾變財富 黑水虻處理餐廚垃圾受環保企業青睞
    「愛吃垃圾的蟲子」:吃進垃圾變財富  新華社廣州7月26日電(記者丁樂)吃進去的是餐廚垃圾,產出來的是飼料和肥料,未來還可能開發出化妝品、保健品,一種名為黑水虻的昆蟲逐漸受到我國環保企業的青睞。  黑水虻,學名亮斑扁角水虻,幼蟲長約兩釐米,作為腐生性水虻科昆蟲,主要採食餐廚垃圾、動物糞便等等。
  • 山東章丘十億小強「住豪宅吃大餐」,每天消化50噸餐廚垃圾
    在國內外,用昆蟲處理餐廚垃圾的做法早已有之。2000年雪梨奧運會期間,主辦方就曾用數以百萬計的蚯蚓降解植物廢料、食物殘渣和紙張等垃圾。近年來,黑水虻、蠅蛆、黃粉蟲等也被徵用消滅餐廚垃圾。所謂餐廚垃圾,主要指的是餐館、食堂等產生的比較集中的剩飯剩菜,家庭的廚房垃圾被稱為廚餘垃圾。2010年起,章丘開始對轄區內的餐廚垃圾進行集中分類收運。
  • 餐廚垃圾處置生產線解密餐廚垃圾如何變廢為寶
    日常生活產生的垃圾中,餐廚垃圾佔比在一半以上。餐廚垃圾易發酵、變質、腐爛,不僅會產生大量毒素,散發惡臭氣體,還會汙染水體和大氣。餐飲垃圾主要是指餐飲店和單位食堂的垃圾,廚餘垃圾為居民家日常烹飪產生的下腳料和剩飯菜,廢棄油脂即俗稱的「地溝油」。
  • 精耕微生物處理餐廚垃圾 緣月生物抒寫科技崛起新篇章
    在日前舉辦的2016中國環博會廣州展上,江蘇緣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憑藉其在餐廚垃圾處理方面的技術造詣——BSK餐廚垃圾消滅菌劑,引爆全場,成功攪動行業風雲,吹響以技術創新破除垃圾圍城的集結號。 江蘇緣月總經理錢雪瑩女士接受中國環保在線專訪   以緣月生物BSK餐廚垃圾消滅菌劑為例,該複合微生物菌劑包含細菌、放線菌、酵母菌以及黴菌四大菌群,在處理餐廚垃圾時,可以同時兼顧四大優點:一,省時。與同類產品相比,將處理時間從數小時乃至幾天縮短至30分鐘~4小時,完全分解餐廚垃圾並減量95%。二,變廢為寶。
  • 國外餐廚垃圾處理經驗對我國的借鑑
    由於餐廚垃圾所佔生活垃圾比例較高,隨著垃圾分類工作的深入,餐廚垃圾將大幅增加,如何有效處理垃圾分類後的餐廚垃圾,已成為我國城市垃圾處理的重要課題。本篇分享國外餐廚垃圾處理經驗對我國的借鑑:1.提高餐廚垃圾的純度與過去的混合垃圾相比,現在分類後的餐廚垃圾成分有所提高,含水率有所增加,熱值有所降低。但是垃圾分類後的餐廚垃圾純度仍不高,經常混入塑膠袋、食品包裝袋等難降解垃圾,為餐廚垃圾處理增加了難度。因此,提高餐廚垃圾的純度,是使其得到有效處理的前提。
  • 餐廚垃圾處理「神器」 小蟲子「大胃王」日吃垃圾10噸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餐廚垃圾經過前端分類後,運送至餐廚垃圾處理場。&nbsp&nbsp&nbsp&nbsp從今年6月起,作為汕頭市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運行服務項目實施內容之一的餐廚垃圾處理環節,中標單位創新引進了餐廚垃圾處理的「神器」——黑水虻,通過生物轉化技術的方式高效處理餐廚垃圾。
  • 餐廚垃圾怎麼辦?可以養蟑螂吃掉啊
    IT之家7月19日消息 在濟南市,有著這麼一座特殊的餐廚垃圾處理中心,它是一座方形建築,佔地面積約為90畝,位於章丘區西南部的一片田野裡。與其他焚燒、填埋垃圾處理中心不同,這裡養著大約3億隻美國大蠊品種的蟑螂,這些蟑螂,便是餐廚垃圾的處理「工人」。
  • 餐廚垃圾生物降解集中收運處置新聞發布會
    江海美食文化街位於狼山國家森林公園境內,目前共有商戶23家,以打造「百姓廚房,美食天地」為目標,以建設「誠信標杆,文化街區」為追求,常態化開展誠信創建活動,並於2018年9月獲評首批江蘇省誠信示範街區。此次,三鮮街餐廚垃圾處理站引進的設備採用微生物降解消滅技術,技術原理是仿照人體消化系統機能,應用微生物菌群降解直至消滅餐廚垃圾。
  • 神秘黑水虻成為垃圾處理新技藝?——專吃餐廚垃圾
    北京市餐廚垃圾主要來源於餐飲業、小吃店、快餐店、集體食堂等4萬多家餐飲服務單位。北京市餐廚垃圾年產生量約為80萬噸,預計2020年約106萬噸。目前已建成10座集中處理設施和30座就地處理站,總處理能力1402.8噸/日。  近日,一項利用「生物處理工藝」處理餐廚垃圾的新技術,正在東城區試點運行,目前每天可處理餐廚垃圾200噸左右,可謂既環保又高效。
  • 江蘇宜興餐廚垃圾處理PPP項目投入生產試運行 餐廚垃圾「一條龍...
    江蘇宜興餐廚垃圾處理PPP項目投入生產試運行 餐廚垃圾「一條龍」處理北極星固廢網訊:一輛「填滿肚子」的餐廚垃圾收運車正緩緩通過卸料門,將餐廚垃圾投放到接料鬥中。這標誌著宜興市廚餘垃圾處理項目一期工程正式投入生產試運行,宜興餐廚垃圾處理也邁出了「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堅實一步。
  • 疫情即將過去,餐廚垃圾改何去何從,有什麼好的處理方式!溼垃圾處理|餐廚垃圾處理
      一、餐廚垃圾有哪些基本特性1.餐廚垃圾的基本理化特性餐廚垃圾是城市固體垃圾中有機垃圾的重要組成部分2.餐廚垃圾的危害性由於餐廚垃圾中養分成分和含量豐富,含水率較高,因此極易腐敗發酸發臭,且容易滋生有害生物,如果不及時處理或者處理不當不僅會造成空氣汙染和水汙源,還會嚴重幹擾人們的正常生活,具有危害性的一面。
  • 汕頭引進一個特殊的「吃貨」黑水虻,無害化處理餐廚垃圾?
    今年7月,上海等城市開始實行垃圾分類。目前,我市也開始進行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在生活垃圾中,有不少是餐廚垃圾,對環境衛生影響較大,如何無害化處理餐廚垃圾備受關注。近日,市環衛局就引進一個特殊的「吃貨」黑水虻,在雷打石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嘗試實現餐廚垃圾單獨處理。
  • 「吃貨蟲」每天吃100噸餐廚垃圾 廣州項目試運行
    收運  目前,白雲區城管局選取了景泰街作為餐廚垃圾強制分類試點,每天收運約4噸餐廚垃圾,運送至該項目地址進行處理。該項目負責人表示,最高每日可處理餐廚垃圾200噸。  製漿  將收運來的餐廚垃圾通過破碎機打碎,製成漿狀。打得越碎,黑水虻吃得越快,處理起來效率越高。
  • 關注餐廚垃圾處理:「吃」出來的垃圾,去哪兒了?
    而無論何種烹飪方式,都不可能避免餐廚垃圾的產生。  怎樣解決「吃」出來的垃圾?一些地方開始嘗試通過科學的收運和處理方式,將餐廚廢油、餐廚垃圾等變廢為寶。  一大早,一輛廂式貨車駛進了湖南聯合餐廚垃圾處理有限公司。公司生產設備部副經理羅軍趕緊招呼工人,連接管道,開動機器。伴著轟鳴聲,黃褐色的油脂從50升容量的藍色油桶中不斷流出,進了車間進料口。
  • 臭氣烘烘的餐廚垃圾如何變廢為寶 1噸餐廚垃圾可變成80立方米沼氣...
    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天都在消耗各種各樣的食物,同時產生了大量餐廚垃圾。餐廚垃圾處理是一個城市綠色能源建設的一個重要窗口。那麼,這些餐廚垃圾最終會如何處理?近日,記者走進市偉明餐廚再生資源有限公司,近距離了解餐廚垃圾變廢為寶的奇妙旅程。
  • 雲南大理餐廚垃圾資源化處理
    雲南順豐洱海環保科技公司餐廚垃圾收運負責人趙紹斌說。  別人眼中的餐廚垃圾,在他眼中卻是寶貝。過去,餐廚垃圾排入下水道會汙染水質,如今依託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不僅能緩解環境汙染問題,而且實現了「變廢為寶」。  趙紹斌介紹,餐廚垃圾處理首先難在收集。
  • 【聚焦】國外餐廚垃圾的處理方法
    北極星環保網訊:英國:變廢為寶將餐廚垃圾通過處理變為有機化肥的做法在英國很早就付諸實踐。這種變廢為寶的做法很簡單,就是把餐廚垃圾集中起來,堆肥發酵,最終成為有機肥料。新理念被民眾接受後帶動了餐廚垃圾處理設備的興起。大型酒店、飯店、食品連鎖店把餐廚垃圾收集起來,通過設備處理後生產出有機肥料在市面上出售。英國的一些閒置土地也被投資開發利用。英國的一家公司出資購買了一塊閒置土地,在土地上把收集的餐廚垃圾處理成有機肥,然後把施過肥的土地分配給社區居民種菜。
  • 浙江新昌巧用黑水虻 餐廚垃圾消解形成生態產業鏈
    每天不間斷「投餵」餐廚垃圾,等待「收穫」有機肥和高蛋白飼料,密恐患者直呼「不敢看」,圍觀群眾讚嘆「好傢夥」……在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餐廚垃圾處置中心的生產線上,一種名叫「黑水虻」的昆蟲吸引了不少關注——依靠黑水虻,新昌縣在2020年實現了餐廚垃圾100%無害化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