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億蟑螂大軍,吃掉你的餐廚垃圾
現在,在濟南市章丘區餐廚垃圾處理中心,蟑螂正打著一場名譽翻身仗。在這裡,一種名叫美洲大蠊的蟑螂每隻每天要吃掉自己體重5%的餐廚垃圾,10億隻蟑螂靠著自己的看家本領——「吃」,每天能消化章丘區50噸的餐廚垃圾。10億小強「住豪宅吃大餐」走進黑暗、潮溼,有著30℃高溫的養殖間,一股熱浪與濃烈的氣味撲面而來。
-
蟑螂變成寶——處理餐廚垃圾的好手!
但是現在在垃圾處理中心養殖是中國國內本身就有的品種——美洲大蠊,這個品種的蟑螂的個頭相對較大,而且喜歡吃腐敗的有機質,繁殖速度非常快,與家中常見的蟑螂是一點都不一樣的。中國的餐廚垃圾每年的產量不低於6000萬噸,但是現在的餐廚垃圾處理技術還比較落後,投入高,效率低,還有汙染等問題都嚴重影響了餐廚垃圾的處理。
-
章丘這個地方有3億隻蟑螂!每天「吃掉」15噸餐廚垃圾
這裡就是章丘市餐廚垃圾處理中心,3億隻蟑螂每天可吃掉15噸餐廚垃圾,開創了國內生活垃圾處理新模式。資料圖7月18日,記者在章丘餐廚垃圾處理中心看到,倉庫裡成堆的餐廚垃圾先被工作人員自製的製漿機運上傳送帶,被粉碎並打成漿狀後,便沿著輸送管道運至了隔壁的大型蟑螂飼養室。
-
山東章丘十億小強「住豪宅吃大餐」,每天消化50噸餐廚垃圾
在這裡,一種名叫美洲大蠊的蟑螂每隻每天要吃掉自己體重5%的餐廚垃圾,10億隻蟑螂靠著自己的看家本領——「吃」,每天能消化章丘區50噸的餐廚垃圾。10億小強「住豪宅吃大餐」走進黑暗、潮溼,有著30℃高溫的養殖間,一股熱浪與濃烈的氣味撲面而來。這裡佔地面積6300平方米,相當於一個滿足國際比賽標準的足球場大小。
-
章丘用蟑螂吃垃圾:3億隻每天吃掉15噸!網友開始擔心…
工人在孵化室進行蟑螂卵鞘孵化。受訪者供圖蟑螂是人們公認的害蟲之一,近日,山東濟南市章丘區餐廚垃圾處理中心利用「蟑螂吃掉垃圾」的生物無害化處理垃圾的方式引發熱議。章丘區餐廚垃圾處理中心主任李延榮介紹,目前中心飼養了300噸,共3億隻「美洲大蠊」蟑螂,每天共計可吃掉15噸餐廚垃圾。章丘區環衛管護中心董科長表示,該項目目前是政府合作項目,政府在工廠土地劃撥方面給了政策上的扶持。
-
「看,垃圾都被蟑螂吃掉了!」濟南城管開放日進章丘體驗垃圾分類
垃圾池產生的廢氣和廢水如何處理?據介紹,在垃圾池上方,有專門用來處理沼氣等廢棄的窗口,廢氣收集之後,將有專門的系統進行處理。同時在垃圾池下方,也有專門處理廢水的通道。據了解,該項目設計日處理生活垃圾1200噸,年發電量 1.63億度。運行以來,共處理生活垃圾11萬餘噸,發電近0.3億度。餐廚垃圾成了10億隻蟑螂的盤中餐一提到蟑螂,大家聞之色變。
-
章丘用蟑螂吃垃圾:每天吃掉15噸 衛生種群控制存疑
來源:新京報章丘用蟑螂吃垃圾 衛生種群控制存疑3億隻「美洲大蠊」蟑螂每天吃掉15噸廚餘垃圾,網友擔心蟑螂成災,專家質疑種群控制與公共衛生問題工人在孵化室進行蟑螂卵鞘孵化。受訪者供圖蟑螂是人們公認的害蟲之一,近日,山東濟南市章丘區餐廚垃圾處理中心利用「蟑螂吃掉垃圾」的生物無害化處理垃圾的方式引發熱議。
-
「蟑螂先生」馴蟲記:他準備養40億隻蟑螂,每天吃200噸垃圾,「為...
李延榮的公司每天有300多人在餐廳吃飯,會產生大量的餐廚垃圾。大量餐廚垃圾倒在哪裡,成為李延榮的困擾。既然「小強」這麼厲害,它吃不吃餐廚垃圾?李延榮打起了蟑螂的主意。於是,他和女兒開始了實驗——他們在自家衛生間裡放了5個大玻璃罈子,裡面放上蟑螂,上面用網封住。一開始,他試著把公司泔水桶裡的餐廚垃圾弄來一些給蟑螂吃,發現吃得很乾淨。這讓他覺得,公司的餐廚垃圾似乎有著落了。
-
徐錦庚代表:建議利用蟑螂吃餐廚垃圾產蛋白飼料,章丘已實踐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人民日報社山東分社社長徐錦庚,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提交了一份關於破解餐廚垃圾處理難題的建議。建議寫道,目前現有餐廚垃圾處理技術不能有效處理餐廚垃圾,導致餐廚垃圾流入非法渠道,產生了地溝油、垃圾豬,帶來了食品安全隱患,危害人民群眾健康。徐錦庚介紹了濟南市章丘區用美洲大蠊(蟑螂中的一種)處理餐廚垃圾生產蛋白飼料的技術探索。
-
章丘擬用蟑螂吃完60噸廚餘垃圾 真的不會蟑螂成災?
原標題:章丘用蟑螂吃垃圾 衛生種群控制存疑 3億隻「美洲大蠊」蟑螂每天吃掉15噸廚餘垃圾,網友擔心蟑螂成災,專家質疑種群控制與公共衛生問題 蟑螂是人們公認的害蟲之一,近日,山東濟南市章丘區餐廚垃圾處理中心利用「蟑螂吃掉垃圾」的生物無害化處理垃圾的方式引發熱議
-
章丘用蟑螂吃垃圾 衛生種群控制存疑
工人在孵化室進行蟑螂卵鞘孵化。受訪者供圖3億隻「美洲大蠊」蟑螂每天吃掉15噸廚餘垃圾,網友擔心蟑螂成災,專家質疑種群控制與公共衛生問題蟑螂是人們公認的害蟲之一,近日,山東濟南市章丘區餐廚垃圾處理中心利用「蟑螂吃掉垃圾」的生物無害化處理垃圾的方式引發熱議。
-
「蟑螂先生」馴蟲記
大量餐廚垃圾倒在哪裡,成為李延榮的困擾。 既然「小強」這麼厲害,它吃不吃餐廚垃圾?李延榮打起了蟑螂的主意。於是,他和女兒開始了實驗——他們在自家衛生間裡放了5個大玻璃罈子,裡面放上蟑螂,上面用網封住。 一開始,他試著把公司泔水桶裡的餐廚垃圾弄來一些給蟑螂吃,發現吃得很乾淨。這讓他覺得,公司的餐廚垃圾似乎有著落了。
-
浙大教授「撿」垃圾打造昆蟲農場 專門消滅餐廚垃圾
張志劍說,主要是用來處理餐廚垃圾的。什麼,這麼漂亮的地方是處理垃圾的?到底怎麼回事,錢江晚報記者來到小農場一探究竟。「撿」來垃圾養蟲子,餐廚垃圾全靠它消滅雖然靠近交通要道,但農場特別寧靜,不絕於耳的是嘰嘰喳喳的鳥鳴聲。農場的鳥,特別多,還不怕人,原因是這裡有鳥充足的食物來源:蟲子。蟲子是哪裡來的?
-
「吃貨蟲」每天吃100噸餐廚垃圾 廣州項目試運行
白雲區餐廚垃圾黑水虻處理項目位於江高鎮茅山工業區,去年9月試運營,總投資3500萬元,環保投資284萬元,通過養殖黑水虻幼蟲,每日可「吃掉」100噸餐廚垃圾、青菜、果皮等。據了解,該項目今年下半年將正式運行。 「吃貨」黑水虻是如何工作的呢?昨日,記者現場探訪黑水虻的工作流程。
-
餐廚垃圾處置生產線解密餐廚垃圾如何變廢為寶
日常生活產生的垃圾中,餐廚垃圾佔比在一半以上。餐廚垃圾易發酵、變質、腐爛,不僅會產生大量毒素,散發惡臭氣體,還會汙染水體和大氣。餐飲垃圾主要是指餐飲店和單位食堂的垃圾,廚餘垃圾為居民家日常烹飪產生的下腳料和剩飯菜,廢棄油脂即俗稱的「地溝油」。
-
餐廚垃圾處理_CSTR反應器_搪瓷拼裝罐
餐廚垃圾目前在很多城市尚未進行規範化管理,收集容器擺放地環境髒亂,易招引蚊、蠅、鼠、蟑螂等害蟲,易傳染疾病,危害人民的身體健康。垃圾收集地附近容易產生難聞氣味,引起人們感官上的反感。由於餐廚垃圾含水量較高的特性,在運輸過程中存在一系列問題。我國傳統直接將餐廚垃圾作為生豬的飼料。
-
神秘黑水虻成為垃圾處理新技藝?——專吃餐廚垃圾
北京市餐廚垃圾主要來源於餐飲業、小吃店、快餐店、集體食堂等4萬多家餐飲服務單位。北京市餐廚垃圾年產生量約為80萬噸,預計2020年約106萬噸。目前已建成10座集中處理設施和30座就地處理站,總處理能力1402.8噸/日。 近日,一項利用「生物處理工藝」處理餐廚垃圾的新技術,正在東城區試點運行,目前每天可處理餐廚垃圾200噸左右,可謂既環保又高效。
-
餐廚垃圾處理「神器」 小蟲子「大胃王」日吃垃圾10噸
        餐廚垃圾經過前端分類後,運送至餐廚垃圾處理場。    從今年6月起,作為汕頭市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運行服務項目實施內容之一的餐廚垃圾處理環節,中標單位創新引進了餐廚垃圾處理的「神器」——黑水虻,通過生物轉化技術的方式高效處理餐廚垃圾。
-
江蘇宜興餐廚垃圾處理PPP項目投入生產試運行 餐廚垃圾「一條龍...
江蘇宜興餐廚垃圾處理PPP項目投入生產試運行 餐廚垃圾「一條龍」處理北極星固廢網訊:一輛「填滿肚子」的餐廚垃圾收運車正緩緩通過卸料門,將餐廚垃圾投放到接料鬥中。這標誌著宜興市廚餘垃圾處理項目一期工程正式投入生產試運行,宜興餐廚垃圾處理也邁出了「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堅實一步。
-
吃進垃圾變財富 黑水虻處理餐廚垃圾受環保企業青睞
「愛吃垃圾的蟲子」:吃進垃圾變財富 新華社廣州7月26日電(記者丁樂)吃進去的是餐廚垃圾,產出來的是飼料和肥料,未來還可能開發出化妝品、保健品,一種名為黑水虻的昆蟲逐漸受到我國環保企業的青睞。 黑水虻,學名亮斑扁角水虻,幼蟲長約兩釐米,作為腐生性水虻科昆蟲,主要採食餐廚垃圾、動物糞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