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蟑螂,很多人都對它深惡痛絕。這種在4億年前就存在的生物,一直以來被人們視為恐懼和噁心的害蟲。但是對有些人來說,蟑螂不僅不是害蟲,還是他們的寶貝。
李延榮說:蟑螂的種類也很多,大概有6000多種。但是現在在垃圾處理中心養殖是中國國內本身就有的品種——美洲大蠊,這個品種的蟑螂的個頭相對較大,而且喜歡吃腐敗的有機質,繁殖速度非常快,與家中常見的蟑螂是一點都不一樣的。
中國的餐廚垃圾每年的產量不低於6000萬噸,但是現在的餐廚垃圾處理技術還比較落後,投入高,效率低,還有汙染等問題都嚴重影響了餐廚垃圾的處理。之前處理餐廚垃圾,有的會選擇填埋的方式,但是這個方式很浪費資源,也汙染土地和空氣。
李延榮利用蟑螂來處理餐廚垃圾,恰恰能解決這個問題,能夠把垃圾全部處理,整個過程也沒有任何的汙染。
目前的蟲子的存欄量大概在300噸,大概有3億隻蟑螂。它們每天能吃掉15噸的垃圾。為防止蟑螂逃逸,也在廠房設置了多重的防護,不僅房間是完全密閉的,周圍也圍著水溝,水溝裡還養殖著食蟲的魚。在垃圾處理中心的養殖中心,在密閉的箱子,裡密密麻麻養的全是蟑螂,看得人密集恐懼症都要犯了。
據了解,在李延榮的蟑螂養殖基地,大約有3億隻蟑螂。它們不僅能處理餐廚垃圾,蟑螂的蟲體和卵鞘也是很優質的飼料,蟑螂的屍體磨成粉還是一種藥材,他們還在研究蟑螂粉在減肥,化妝品以及保健品上的功效。其實蟑螂的糞便,還能給花草或者莊稼做肥料。目前,這個中心還在建造能夠養殖4000噸蟑螂的養殖場,建成之後,能夠處理日餐廚垃圾200噸。
不僅如此,蟑螂粉還可以當做雞飼料。蟑螂出沒在髒地方卻不生病,是因為它體內有很多的免疫的活性成分。通過大規模養殖美洲大蠊,再將其烘乾粉碎,在肉雞飼料中用2%的美洲大蠊粉代替進口魚粉,能將肉雞成活率提高至少5%。在雞飼料中加入「大蠊粉」能提高雞的免疫能力。這項研究已經通過了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鑑定。
蟑螂在人們的眼裡,一直是人人喊打的角色,但是現在,人們的看法要改變了,現在的蟑螂不僅不是害蟲,還能幫助人們進行垃圾的淨化,改變了環境,也算是大功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