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牛黃解毒片看人的理性行為

2021-01-10 富人智慧與窮人思維

上周萬老師在得到專欄解讀雨果梅西爾的新書《你當我好騙嗎:我們相信誰和我們相信什麼的科學》,其中有一節裡梅西爾說:

人們的行為其實是相當理性的,哪怕你把所有道理都給他講透,他還是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我總感覺他這個說法太過絕對,值得商榷。

於是就給萬老師留言,提出我的看法,萬老師也回復了我的留言。

我個人認為這篇留言+回復,對 95% 的朋友都會有幫助,再次分享到公眾號裡。

1

一、如果人的行為是理性的,那麼在他在面對需要做出抉擇的時候,有兩種選擇:

在沒有人為幹預的情況下,他會堅持自己的判斷,因為這已經是當下根據他的認知所能做出的利益最大化的決策了,此時他肯定是理性的。倘若出現人為幹預,在突然接收到他之前不曾了解過的信息之後,他正常的做法,一定會根據增量信息的有效權重,來判斷自己是否應該調整決策,而不是「把所有道理都給他講透,他還是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舉個例子:

我家算是中醫世家,我爺爺是行醫近 70 年的老中醫,我叔叔姑姑,都學醫拿證,在醫療系統工作,我從小就對中醫中藥感興趣,上面這段歷史,我曾經在咱們之前的日課留言裡提起過。

有一段故事我沒有說過。

我們當地有家上市的藥廠,是我們縣的支柱產業,藥廠生產的牛黃解毒片,是咱們中國許多家庭常備的「祛火藥」,很多人遇上牙齦腫痛、口舌生瘡、臉上長痘痘…… 甚至吃了火鍋或辛辣刺激的食物後,都會吃幾片牛黃解毒片來「消除火氣」,還有不少人更是把它作為「便秘必吃藥」。

因為這個藥就在家門口生產的關係,我們縣裡幾乎每個家庭都會備有牛黃解毒片,有事沒事來幾片。

我清楚並且痛苦地記得,每當我頭痛、口腔潰瘍、便秘的時候,我媽就會給我拿幾包牛黃解毒片,讓我每天喝三四次。甚至我沒有任何病痛的時候,她也會時不時地趁我不注意,塞四五片到我嘴裡,把水遞給我讓我喝下去「下下火」。

牛黃解毒片裡面含有牛黃、雄黃、大黃,哪怕包裹著糖衣,放進嘴裡也是一股腥味。我每次都是屏息快速吞下去,一旦反胃又會噁心老半天。

等到這兩年,我通過得到,在卓克老師、吳軍老師的科普下,了解了西藥製備的原理和歷史,也知道了傳統中藥在藥理上和毒副作用上的缺陷,我才終於擺脫了對中醫中藥的盲目崇拜,開始不再服用中藥了。

事實上,吃牛黃解毒片非但不能「解毒」,反而有可能讓人中毒。

咱們中國人對砒霜最為熟悉,砒霜的學名叫三氧化二砷,跟牛黃解毒片裡的雄黃(化學成分四硫化四砷)是「劇毒一家親」。雖然雄黃的毒性比砒霜小,但已有動物研究顯示,使用雄黃超過兩個月就會呈現明顯的腎毒性,能導致慢性砷中毒。

另一味原材料大黃,它裡面含有的蒽醌、二蒽酮類及其衍生物,在動物實驗中,能夠引起大鼠甲狀腺腺瘤樣改變(即可發生癌變)、肝細胞退行性變化、肝靜脈淤血、胃賁門上皮細胞肥大增生,長期服用可致肝硬化和電解質代謝紊亂,是導致結腸黑變病的主要原因。

至於牛黃,則是病牛膽囊、膽管、肝管中的結石,化學成分主要是膽囊分泌的膽紅素、膽汁酸等,其實並不特殊,只是由於天然牛黃的產量比較稀少,才顯得珍貴。中醫認為牛黃是牛的心及肝膽之間有病凝結而成的,所以能治人的心及肝膽之病。(PS:瞧瞧這邏輯,得是多麼大的腦洞才能把人和動物聯繫起來)。

因為自然產量少,許多中成藥只好用人工牛黃代替天然牛黃,人工牛黃是由牛、豬、羊等動物的膽汁提取物,經人工製造而成的。至於藥效,並沒有什麼不同。

根據《中國藥典》記載:

雄黃有毒,常用量為一天50~100毫克。

這個藥典推薦用量,已經是雄黃中毒量的 5~10 倍了。而牛黃解毒片每片(大片)含有 50 毫克雄黃,按藥典規定一天服 4~6 片,實際服入雄黃 200~300 毫克,是中國藥典規定的雄黃常用量的 3~6 倍,是雄黃中毒量的 20~30 倍。

此外,牛黃解毒片組方所用的石膏(主要成分為含水硫酸鈣)也常混有含砷化合物;黃芩含有肝毒性的成分,對肝細胞有很強的毒性;冰片(主要成分為龍腦)、桔梗都可導致過敏反應,出現皮膚藥疹,桔梗還能導致心房纖纏、低血糖。

臨床上有關服用牛黃解毒片(丸)導致不良反應的報導有很多例,涉及神經、循環、泌尿、消化、呼吸、血液各個系統,出現慢性砷中毒、肝臟損害、過敏性休克、皮膚藥疹、喉頭水腫、消化道出血、血尿、鼻衄、出血性膀胱炎、血小板減少、支氣管哮喘、成癮等症狀。

去年回家,我媽又習慣性地抓起一把牛黃解毒片給我吃。我就把這些成分一一跟她分析了一下,並且告訴她,含有雄黃(硫化砷)、硃砂(硫化汞)的中藥絕對不要吃,雖然吃了當時不覺得異常,但砷、汞等重金屬會在體內積蓄,排不出去,積蓄到一定程度就能導致慢性重金屬中毒,會出現頭痛、頭暈、失眠、乏力、消化不良、消瘦、肝腎不適等症狀,嚴重的還可能導致肝硬化、周圍神經病、皮膚癌等。

我把這些道理跟我媽說了之後,我媽開始還半信半疑,質問我說,既然危害這麼嚴重,為什麼藥廠還生產,國家還讓藥店賣。

我只能又從歷史文化和現有國情跟她略微講一下,她雖然還是懷疑,但也不敢再讓我們隨意吃了,再慢慢地,她自己也不輕易吃了。

很明顯,以我媽為代表的中國人,這幾十年裡,一有降火解毒的需求,自然而然地就會選擇吃牛黃解毒片。自從聽了我的分析之後,提升了她的認知,因此就改變了決策。

想請問萬老師,像我們家這樣的情況,就不屬於梅西爾書中說的「把所有道理都給他講透,他還是會做出同樣的選擇」吧?或者這只是我描述的特例,在哪裡地方不符合梅西爾的論證呢?

2

以上是我的留言,萬老師的回覆如下:

令堂的行為非常合理。她在自己所擁有信息的前提下,做出了最好的判斷。信息更新,判斷隨之更新。信息是環境的一部分,不是道理的一部分。

我看了半天,居然更加不明白了:

我以為在給她「講道理」,但是萬老師卻說是在「更新信息」。「信息」和「道理」的本質區別在哪裡呢?

努力思考了許久,我才稍微想清楚一點:

信息是我們觀察到的客觀事實,是不參雜情感和立場的客觀存在,而道理卻是我們從感情出發,是帶有一定目的的有立場的表態。

不知道這樣的說法準不準確,你們認為呢?歡迎一起交流探討。

PS:

本文部分資料參考自方舟子、丁香醫生等早年網文,感謝!

歡迎轉載到朋友圈,其他形式的轉載,請與作者聯繫

相關焦點

  • 別亂吃牛黃解毒片 小心有毒
    牛黃解毒丸是清熱解毒的名方,見於元代《咽喉脈證通論》,至今已有800多年。牛黃解毒片由丸劑改制而成,也有50多年歷史,因其療效較好,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幾種中成藥之一。近來牛黃解毒片所致不良反應引起人們重視,特別是在某些反中醫人士的宣傳下,牛黃解毒片仿佛一夜之間成了「毒藥」,讓人不知所從。
  • 牛黃解毒片的6種外敷新用途
    牛黃解毒片(丸)是一種傳統的中成藥,藥方來源於明·《證治準繩》。主要成分有牛黃、雄黃、石膏、冰片、大黃、黃芩、桔梗、甘草等。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傳統應用於咽喉腫痛、牙齦炎、目赤腫痛、口舌糜爛等病症。近來研究證明,牛黃解毒片外敷有以下新用途。
  • 牛黃解毒片不是「萬能清火藥」!它的「毒性」大著呢!
    便秘、口腔潰瘍、牙齦腫痛、臉上 起痘,很多人一旦感覺上火就 要服牛黃解毒片「清火」。加之很多 藥店不憑處方也可購買,導致濫用 情況嚴重。 牛黃解毒片的成分包括牛黃、 雄黃、石膏、大黃、黃芩、桔梗、冰片和甘草。
  • 上火就吃牛黃解毒片?小心不適加重,若服用不當,副作用波及甚廣
    牛黃解毒片具有清熱解毒和散風止痛效果,能輔助治療頭暈目眩、牙齒疼痛以及耳鳴腫痛和大便乾結等。炎炎夏日最易出現上火,一上火就吃牛黃解毒片,其實這是錯誤的做法。上火就吃牛黃解毒片嗎?牛黃解毒片是苦寒藥,能達到清熱解毒效果,適合實火上攻所引起的症狀。
  • 牛黃解毒片是上火良藥?吃之前,麻煩牢記4個「保命措施」
    部分人認為上火了就吃一顆牛黃解毒丸就可以清熱解火,那麼,上火就用牛黃解毒丸嗎?牛黃解毒丸是比較常見的藥物,很多人在上火的時候就會通過利用這些藥物降火的功效來調節身體。其實,牛黃解毒丸應該對症治療,不能夠盲目使用。很多人在快速降火的過程中總是用這些藥物,可能會形成依賴,久而久之身體健康會受到影響。因此需要了解藥物的正確使用方法,以免身體健康受到威脅。
  • 牛黃解毒丸清熱解毒,牛黃上清丸清熱瀉火、散風止痛,用法區別大
    牛黃解毒丸和牛黃上清丸,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清熱解毒藥。兩字之差究竟有哪些區別和臨床應用的側重點呢,服用時又該注意什麼呢?今天就和大家分享。1、牛黃解毒丸(膠囊、軟膠囊、片)牛黃解毒丸,由人工牛黃、雄黃、石膏、大黃、黃苓、桔梗、冰片、甘草組成。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用於火熱內盛,咽喉腫痛,牙齦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
  • 牛黃解毒片研粉外用,4種病也能治,現在了解下
    而在一些其他的地區,很多人都會選擇磕上那麼一兩片——「去火藥」:牛黃解毒片。但實際上,可能很多人都用錯了!牛黃解毒片並不是所有「火」都能「滅」,吃錯了不治病事小,病情越吃越重可就害人了。而說到牛黃解毒片的功效,很多人的印象可能只是去火,事實上,近年來,多項研究證明:牛黃解毒片外敷有以下多種新用途。
  • 嬰幼兒不能吃牛黃解毒片?這份用藥黑名單每個家長都要知道
    牛黃解毒片,幾乎沒人不知道,但現在牛黃解毒片不能隨便吃了,可能還有人不知道。 2019年3月8日,國家藥監局發布《關於修訂傷科接骨片、穩心製劑和牛黃解毒製劑說明書的公告(2019年第15號)》,公告中對牛黃解毒製劑的「不良反應」「禁忌」和「注意事項」都進行了修訂。
  • 黃連上清片 黃連上清片的功效與作用
    我們日常出現上火的現象非常正常的,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是多喝點水的,其實我們需要給自己的身體清熱解毒的,才能更好地降火,那您知道什麼是黃連上清片嗎?您知道黃連上清片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嗎?那就跟著小編就為您介紹一下有關黃連上清片治口臭的知識。
  • 黃連上清片的功效與作用 黃連上清片的療效
    方中黃連具有解毒通瀉三焦實熱的功效,加大黃瀉火通便,使熱自大便而出;薄荷、菊花、葛根、川芎、清清上焦風熱、明目、止頭痛;玄參、連翹、桔梗,具有滋陰清熱利咽的功效。由以上成分所組成的黃連上清片具有清熱通便,散風止痛的功效。主要用於頭暈目眩,暴發火眼,牙齒疼痛,口舌生瘡,咽喉腫痛,耳痛耳鳴,大便秘結,小便短赤等。
  • 犛牛體內發現1.5公斤牛黃 價值約45萬元(圖)
    罕見  牛黃分為人工牛黃和天然牛黃,後者十分稀少,即使產出重量一般也在幾克左右。而馬華東手中的天然牛黃重約1.5公斤,在松潘縣是首次發現。  功效  牛黃是傳統名貴中藥材。我國許多常用中成藥如「牛黃清心丸」、「小兒羚羊散」和一些傳統名貴中成藥如「安宮牛黃丸」、「片仔癀」等,都以牛黃為主要原料。中醫學認為牛黃可用於解熱、解毒、定驚。
  • 牙痛神藥「人工牛黃甲硝唑」,醫生為什麼勸你「別亂吃」!
    那麼,人工牛黃甲硝唑到底有神奇?牙痛神藥「人工牛黃甲硝唑」牛黃,就是牛科動物膽囊裡的膽結石。中醫學認為牛黃氣清香,味微苦而後甜,性涼。可用於解熱、解毒、定驚。內服治高熱神志昏迷、癲狂、小兒驚風、抽搐等症,外用治咽喉腫痛、口瘡癰腫、尿毒症。天然牛黃量少價高,大部分使用的是人工牛黃。
  • 牛黃市場面臨洗牌:天然的每公斤20萬 人工的幾百
    市場規範提速 中成藥「味精」牛黃市場面臨洗牌  導讀:我國牛黃年需求量約為四百多噸,但天然牛黃加體外培育牛黃僅4噸左右。一位行業人士討論,如今國家整治市場,牛黃行業面臨洗牌。  人工牛黃大行其道  牛黃是肝臟的膽結石,在膽囊中產生的稱「膽黃」或「蛋黃」,在膽管中產生的稱「管黃」,在肝管中產生的稱「肝黃」。可用於解熱、解毒、定驚,可添加在多種中成藥中。  決定牛黃藥用價值的核心指標是膽紅素,天然牛黃膽紅素的含量為18%-60%,產量不高。「全國天然牛黃可能只有不到六百公斤。」
  • 江西:37批次藥品抽檢不合格 吉林萬通藥業牛黃上清片上榜
    抽檢顯示,包括吉林萬通藥業集團梅河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牛黃上清片、天津和治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四季感冒片、長春長慶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氯黴素滴眼液、蘭州和盛堂製藥有限公司生產的小兒咽扁顆粒、天津亞寶藥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葉酸片在內的37批藥品不符合規定。不符合規定藥品主要涉及性狀、鑑別、檢查、牛皮源成分、總灰分、含量測定等項目。
  • 有一種智慧,叫做會看人
    現在很多人都相信「人不可貌相」這樣的說法,確實,一個人的內在品質,確實不能由他的外在容貌去判斷,任何以美醜判斷人好壞的行為都是片面的,不公平的。但我們還是可以通過一個人的其他一些外在的表現,來對這個人做出一個判斷,這其實很好理解,人的內在和外在是相互配合,互為表裡的。
  • 牛黃上清丸方解及用藥交待
    作者:Gcplive來源:藥評中心(轉載時不得修改圖片)牛黃上清丸(片、膠囊、軟膠囊)是門診常用藥物,也是2020年版《中國藥典》收載的品種。7.用藥交待牛黃上清丸中含有石膏,石膏中硫酸鈣(CaSO4 •2H2O)含量≥95.0%,鈣離子可影響諸多藥物的吸收。若與喹諾酮類藥物(環丙沙星、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聯用時,服用時間至少間隔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