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黃市場面臨洗牌:天然的每公斤20萬 人工的幾百

2020-12-01 華夏經緯

  市場規範提速 中成藥「味精」牛黃市場面臨洗牌

  導讀:我國牛黃年需求量約為四百多噸,但天然牛黃加體外培育牛黃僅4噸左右。

  記者 陳紅霞 武漢報導

  2016年12月31日,國家《關於加快實施新修訂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促進醫藥產業升級有關問題的通知》(下簡「新版GMP」)落地最後關口到來之際,被稱為中成藥「味精」牛黃市場的整治行動也在提速。

  日前,包括甘肅、吉林等在內的各級地方政府加速落地《關於加強含牛黃等貴細藥材中成藥監督檢查的通知》,牛黃這一被忽視的中藥材市場,正在成為一個新熱點。

  牛黃分為天然、培育、體外培育和人工牛黃四種,價差很大,從每公斤幾百元到幾十萬元。在原料來源、市場準入和價差等因素下,人工牛黃佔比仍高達90%以上,「且人工牛黃的生產也不夠規範,貼牌生產等現象很多。」一位行業人士討論,如今國家整治市場,牛黃行業面臨洗牌。

  人工牛黃大行其道

  牛黃是肝臟的膽結石,在膽囊中產生的稱「膽黃」或「蛋黃」,在膽管中產生的稱「管黃」,在肝管中產生的稱「肝黃」。可用於解熱、解毒、定驚,可添加在多種中成藥中。

  決定牛黃藥用價值的核心指標是膽紅素,天然牛黃膽紅素的含量為18%-60%,產量不高。「全國天然牛黃可能只有不到六百公斤。」武漢健民大鵬藥業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周儒冠說,主要原因是牛得膽結石的機率只有千分之幾,且只有黃牛才會得膽結石,再加上現在耕牛非常少,且基本都是精細化餵養,降低了機率。

  據不完全統計,現在兩千多種中成藥中用到牛黃的有六百多種,天然牛黃的需求量很大,稀缺性推高了價格,「天然牛黃每公斤可賣到20萬元左右。」周儒冠說,供不應求之下,1970年代開始出現了人工牛黃。

  人工牛黃簡單理解是把牛黃的幾個主要成分做了一個組合,周儒冠介紹,「人工牛黃膽紅素的含量只有千分之七左右,沒有通過生物體內的反應,起不到核心功效。」

  人工牛黃的準入門檻還很低。另一位人工牛黃企業負責人則透露,其此前監管不嚴,獲得批文的人工牛黃批號有20-30家,但其中用於自己生產的人工牛黃廠家只有5-6家,其餘文號大量用於沒有文號的小廠家甚至作坊貼牌銷售,這也是此番加大監管的重要原因。

  人工牛黃的價格十分低廉,「每公斤一般只有500元左右。」上述人士透露,與化藥不同,中成藥藥效無法通過臨床試驗數據確定比對其效果。且中成藥一般是多種藥物組合,單一品種使用量不多,當前,人工牛黃的銷售佔比超過90%,但全國每年需求量也只有200多噸。

  體外培育規範化

  今年年初,《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發布,意味著將中醫藥發展列入未國家發展戰略。作為具有廣譜性的牛黃來說,這一戰略釋放出積極的市場信號。

  從療效上來看,人工牛黃不如天然牛黃,特別在臨床急重病症中。在這種局面下,介於天然牛黃和人工牛黃之間的產品受到關注。

  2004年,國家食藥監總局《關於加強含牛黃等藥材中成藥品種監督管理的通知》中明確,對於藥品標準處方中含牛黃的臨床急重病症用藥品種及其他劑型或規格,可以將處方中的牛黃固定以培植牛黃或體外培育牛黃等量替代投料使用,但不得使用人工牛黃替代。此外,傳統的民方裡只能用天然牛黃和體外培育牛黃。

  「培植牛黃的技術很複雜。」上述行業人士解釋,它需要給活牛做兩次外科手術,即先把牛的膽囊切開植入菌種,幾個月後再取出來,產量較低,且涉及非人道主義,基本沒有家企業從事這一技術。

  體外培育牛黃的市場因此被打開,但到目前為止,國內只有一家從事體外培育牛黃的供應商,即武漢健民大鵬藥業有限公司。

  「最初,這是同濟醫院的一個專利。」周儒冠介紹,1999年,健民大鵬將這個專利購買後用於商業化,體外培育牛黃的技術原理是模擬牛膽的環境,具體來說,牛膽囊經過細菌感染髮炎後才會得膽結石,健民大鵬做鋼的膽囊後將牛膽汁輸入進去,模擬牛膽環境,再通過細菌發酵培育牛黃。

  天然牛黃的膽紅素含量雖高,但個體含量差異極大,也不夠穩定。周儒冠說,國家規定入藥牛黃比例膽紅素含量不能低於35%,體外培育牛黃技術可將膽紅素含量穩定控制在36%-39%之間。

  不過,非人工牛黃的市場佔比仍十分少,「我國牛黃年需求量約為四百多噸,但天然牛黃加體外培育牛黃僅四噸左右,市佔率不超過10%。」周儒冠透露,體外培育牛黃售價每公斤7萬多元左右。

  這一價格讓市場無法接受,「部分中成藥企業不足量投料。」另一位牛黃行業人士也解釋,但這很難監管,此外,部分廠家並未按要求替換人工牛黃。

  而體外培育牛黃的準入門檻也十分高。「市場和技術穩定性要求都很高。」周儒冠表示,此外,國家新藥審批嚴格,周期長,一般臨床觀察就需八年,很多企業不會做這種投入。限制了行業規模的擴大。

  為打破體外培育牛黃的行業天花板。健民大鵬已謀求改變,「除原料藥外,我們著手增加包括牛黃原料和牛黃製劑的附加值。」周儒冠透露,公司計劃做一個牛黃戰略聯盟,針對牛黃相關的產品提供專業檢驗系統。此外,給第三方從事牛黃的企業提供專家、團隊和學術支持。另外,健民大鵬也在尋求加入醫保來擴大體外培育牛黃市場。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焦點

  • 犛牛體內發現1.5公斤牛黃 價值約45萬元(圖)
    貴重  截至昨晚7點15分,國際金價為每盎司1383.50美元,約為每克295.4元人民幣;而高品質的天然牛黃市價超過每克300元,比黃金還貴。  昨日中午12點過,馬華東提著一個包裹,走進成都錦江區某中藥店,包裡裝有一個重約1.5公斤的寶貝。  「這就是天然牛黃,我們這裡賣價是300多元1克。」
  • 牙痛神藥「人工牛黃甲硝唑」,醫生為什麼勸你「別亂吃」!
    那麼,人工牛黃甲硝唑到底有神奇?牙痛神藥「人工牛黃甲硝唑」牛黃,就是牛科動物膽囊裡的膽結石。中醫學認為牛黃氣清香,味微苦而後甜,性涼。可用於解熱、解毒、定驚。內服治高熱神志昏迷、癲狂、小兒驚風、抽搐等症,外用治咽喉腫痛、口瘡癰腫、尿毒症。天然牛黃量少價高,大部分使用的是人工牛黃。
  • 1萬頭牛才產1斤,價錢3年漲4倍,如今直逼50萬元1公斤
    本期主題是:1萬頭牛才產1斤,價錢3年漲4倍,如今直逼50萬元1公斤。這些年,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中草藥材也進入了普通家庭中,藥膳也成了不少人喜歡的一種養生方式。而隨著中草藥材的市場越來越大,藥材種養殖也成了農村裡一項很火熱的種植項目,很多農民朋友都放棄了傳統的種養殖,開始發展藥材種養殖了,因此在這幾年農村裡的藥材市場也是發展得如火如荼。
  • 中藥材漲價潮來襲,這味藥漲至20多萬元1斤 發生了啥?
    這味藥已漲至20多萬元1斤!發生了什麼?  近幾年,中藥材漲價的聲音總是不絕於耳。近期,一些中藥材品種的價格,再次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少則幾成、多則幾倍。  這會對中藥材製藥市場帶來哪些影響?記者在國內中藥材的主要集散地河北省安國市進行了調查。
  • 從牛黃解毒片看人的理性行為
    至於牛黃,則是病牛膽囊、膽管、肝管中的結石,化學成分主要是膽囊分泌的膽紅素、膽汁酸等,其實並不特殊,只是由於天然牛黃的產量比較稀少,才顯得珍貴。中醫認為牛黃是牛的心及肝膽之間有病凝結而成的,所以能治人的心及肝膽之病。(PS:瞧瞧這邏輯,得是多麼大的腦洞才能把人和動物聯繫起來)。
  • 片仔癀頻繁提價獐子被殺 如何解決天然麝香稀缺
    【天地網訊】    6月29日,片仔癀發布公告,公司將上調主導產品片仔癀出廠價,市場零售價隨之從460元/粒上調到500元/粒,漲幅約為8.7%。據片仔癀方面介紹,此次價格上調的主要原因是原料及人工成本上漲。
  • 心腦血管病高發季:牛黃安宮丸一年吃幾顆?安宮牛黃丸多少錢一丸?
    而安宮牛黃丸作為被許多老百姓熟知的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急救藥物,究竟牛黃安宮丸一年吃幾顆以及安宮牛黃丸多少錢一丸,成了縈繞許多人心間的疑問。今天就以北京同仁堂安宮牛黃丸為代表,從牛黃安宮丸一年吃幾顆和安宮牛黃丸多少錢一丸這兩個問題入手,聊一些秋冬季心腦血管疾病防治的小知識。
  • 中華沙鰍400元/公斤 人工養殖盯空當
    花泥鰍不光外在好看,而且價格奇高,在批發市場上售價每公斤高達400元,且供不應求。&nbsp&nbsp&nbsp&nbsp花泥鰍奇貨可居&nbsp&nbsp&nbsp&nbsp水族箱裡的花泥鰍,都是由內江市科信達養殖有限公司於今年馴化而成的。
  • 電子菸市場重新洗牌 或利好鋰電池供應商
    ,11月21日,剛從海外考察回來的億緯鋰能副總經理、鋰離子事業部總經理韓紀雲表示,上半年美國電子菸市場經歷劇烈洗牌,品牌廠家從200多個急劇減少到20個,而行業集中對億緯鋰能這樣的優勢電子菸電池廠家有利。  由於對香菸的替代效應,電子菸正被視為一個前途遠大的產業。
  • 動物有牛黃等名貴中藥,沒想到植物也有類似的「寶」,稱作天竹黃
    大家都知道,動物體內可能會含有牛黃之類的名貴中藥,其價值可以說是堪比黃金,而沒想到的是植物也有類似的「寶」,竹子裡就可能存在類似於牛黃的名貴藥材,被稱作天竹黃,因為天然形成的很稀少,所以遇到請珍惜。,也被稱作竹黃或者天竺黃,因為竹子內部不受損傷的情況下分泌物很少,只有竹子內部受損才能形成並且自然乾燥,所以天然形成的就很稀有,現在所見的大部分是人工用火燒法刺激後的產物。
  • 多重因素作用下,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面臨新一輪洗牌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美經貿摩擦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正面臨新一輪洗牌。據美國市場調查公司SA發布的數據,今年第三季度三星電子在美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份額為33.7%,環比增長逾6個百分點,趕超蘋果奪回冠軍。
  • 25萬公斤名貴舌鰨魚滯銷愁煞養殖戶
    25萬公斤名貴舌鰨魚滯銷愁煞養殖戶圖為養殖戶向記者展示長成的舌鰨魚。記者董鈞攝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春節期間,老百姓最愛說的一個詞就是「年年有餘」。由於「魚」與「餘」同音,所以每到過年前後,正是大量魚類暢銷的日子。然而,我市一些舌鰨養殖戶如今卻一籌莫展,往年這時節不愁銷路的舌鰨現在遭遇嚴重滯銷。飼養成本一天天增加,魚卻賣不出去,有些養殖戶已經面臨血本無歸的結果。  近日,記者來到曹妃甸區柳贊鎮一處舌鰨養殖基地。這裡是唐山地區唯一一處也是華北地區規模最大的舌鰨養殖基地。主廠區20餘萬平方米,有養殖戶10多家,以合作社方式經營。
  • 母豬體內現怪蛋或值600萬 專家:毛啊!毫無價值
    美樂珠,又稱「龍珠」或「火焰珠」,出自海螺體內,無法人工養殖,出產極其不易,從海螺中能找到的機率是幾千分之一。香港佳士得拍賣市場在2007年秋拍一顆91.29克拉的美樂珠,落錘價曾高達12.5萬美元。
  • 這味動物藥材已漲至20...
    「去年百花蛇大概是一公斤50元左右,正品貨,今年要100多元。烏蛸蛇去年一公斤400元左右,今年是1000、1200元。」河北安國中藥材市場一名商戶說。 她用了好幾個月才收到一小撮牛黃,雖然重量只有0.5公斤,但價格卻高達20多萬元。
  • 中藥資源居世界之首 中國開發天然藥物前景廣闊
    中藥資源居世界之首 中國開發天然藥物前景廣闊 2002年8月5日06:3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八月四日電(記者曾利明)記者今天從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獲悉
  • 過期中藥"網售"每顆逾萬元 如此高價為哪般?
    雲南的一位楊先生稱,手中還有5顆,每顆3.5萬元,款到付貨。   上述在淘寶網上銷售「上世紀80年代生產的安宮牛黃丸」店主「zttz001」告訴記者,由於1993年之前生產的安宮牛黃丸是用天然的麝香、牛黃、犀牛角等為原料製成,藥效比1993年之後生產的要好許多。哪怕現在用不著,可以買來投資,升值保值空間巨大。
  • 大壁虎牛黃價格暴漲 帶動動物中藥材全線上漲
    2020-11-03 10:30:56 來源: 小林捉妖 舉報   最近一周,蛤蚧受市場供需影響
  • 大量高質量人工合成鑽石進入市場,天然鑽石地位不保?!
    合成鑽石和天然鑽石對比 合成鑽石是什麼我們介紹完了之後就來從市場行為方面分析一下,我們都知道,人工合成,工業生產的前提是成本低產量大,這樣投入市場才有的賺,而珠寶 行業是百業之末
  • 牛黃解毒丸清熱解毒,牛黃上清丸清熱瀉火、散風止痛,用法區別大
    牛黃解毒丸和牛黃上清丸,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清熱解毒藥。兩字之差究竟有哪些區別和臨床應用的側重點呢,服用時又該注意什麼呢?今天就和大家分享。1、牛黃解毒丸(膠囊、軟膠囊、片)牛黃解毒丸,由人工牛黃、雄黃、石膏、大黃、黃苓、桔梗、冰片、甘草組成。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用於火熱內盛,咽喉腫痛,牙齦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