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高質量人工合成鑽石進入市場,天然鑽石地位不保?!

2021-01-15 騰訊網

近段時間我看到網上有一些文章、視頻裡看到過說現在合成鑽石的技術很發達,生產出的合成鑽石達到珠寶級,價格低可替代天然鑽石,身邊的不少朋友都來問我是不是真的,害怕自己買的鑽石價值會受到影響,那麼針對這個問題我就在這裡從鑽石合成工藝、市場行為、天然鑽石和合成鑽石的區別這幾個方面詳細為大家講解一下。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合成鑽石,合成鑽石的歷史和工藝。1953年瑞士ASEA公司首次成功合成出人造鑽石,1954年美國通用公司合成鑽石成功。1970年美國GE公司首次合成出寶石級鑽石,但其顏色呈黃色,1988年英國戴比爾斯公司人工合成了重達14ct(克拉)淺黃色、大顆粒、透明的寶石級金剛石八面體歪晶。 到進入90年代合成鑽石有了突破性進展,日本的住友公司、英國的戴比爾斯公司和美國的GE公司相繼公布了他們合成的珠寶級鑽石。

目前為止,已知人工合成金剛石的方法有三種:

(1)靜壓法

(2)動力法

(3)在亞穩定區域內生長鑽石的方法

目前合成寶石級鑽石主要方法是靜壓法(屬於高溫高壓法,又稱為HTHP法,可分為BELT法和BARS法)和化學氣象沉澱法(CVD法)。

由於涉及到大量專業知識大家可能看不明白,所以下面我就簡化來說。

高溫高壓法中寶石級鑽石主要採用的是上述的BARS壓力機生產,該方法成本低,體積小,但是每次只能合成一顆鑽石,BELT壓帶機體積大,成本高,一次可合成多顆鑽石,主要用於生產工業鑽石。

高溫高壓法合成的鑽石主要以黃色,橘色,褐色為主,由於是人工合成的所以價格低,外觀上可以作為同種天然彩鑽的替代品,而藍色和無色等顏色的合成鑽石由於技術難度大,成本高而極難見到。

合成鑽石和天然鑽石對比

合成鑽石是什麼我們介紹完了之後就來從市場行為方面分析一下,我們都知道,人工合成,工業生產的前提是成本低產量大,這樣投入市場才有的賺,而珠寶 行業是百業之末,在市場佔比非常小,又是奢侈品而又不是生活必需品,上述我們也說到,珠寶級鑽石的合成成本較低的是有色鑽石,而彩鑽市場需求量本就很少,我們結婚買鑽戒買的都是無色鑽,無色鑽石的合成成本高、難度大,所以合成鑽石主要用於生產小顆粒工業鑽石用於各種工業、航天這些更好的市場,畢竟天然鑽石的產量和開採難度無法滿足工業的大量需求。

我們再說一下天然鑽石和人工合成鑽石的區別,如果真的有合成鑽石出現在市場會不會影響到天然鑽石的地位,這個其實沒什麼好說的,人工合成的東西和天然的東西本就沒有可比性,我們想一下,如果合成鑽石想替代天然鑽石,其一可能是想冒充天然鑽石,因為成本低,又能以假亂真,再賣天然鑽石的價格豈不美哉,那為什麼沒人這麼做呢,因為合成鑽石不能出證書,隨便一家有儀器的珠寶鑑定機構就可以檢測出來,誰買鑽石不需要證書啊?

GIA證書為國際上最權威的鑽石鑑定證書

其二就是外觀上想替代天然鑽石,這點就不成立,沒有任何意義,因為視覺感受上可以和鑽石看起來差不多的東西有很多,而且其中也有很多是人工合成的,而且成本極低,這裡舉一些市場上可以見到的例子,比如合成碳矽石(莫桑石),合成立方氧化鋯(鋯石),鉛玻璃,合成尖晶石等等等等。

其三就是價值上,天然鑽石有國際流通價格,它本身是存在價值的,是存在保值性的,即使是說大品牌鑽戒的運營宣傳各方面成本高,所以銷售的價格也相對高,我們購買之後想出手的時候也可以以其本身的價值出手掉,舉個例子,一位朋友花十幾萬在某大牌專櫃買了一枚鑽戒,後來他想把這枚鑽戒賣掉,尋找回收鑽石的地方或者典當,還可以以一個市場流通價格出手掉,也許出手的時候會虧一部分錢,當然這和實際購買時商家利潤有關,但是總歸這個東西你是可以回收一部分成本的。

而人工合成品大家也都知道,人工合成品會隨著科技水平的發達產量增大而價格越來越低,這裡我們以莫桑石為例,莫桑石在剛剛出現在市場上的時候售價並不低,一枚一克拉大小的莫桑石動輒也要近萬元甚至上萬元,而隨著技術完善產量增大,現在的莫桑石價格已經跌到了一個無法想像的價格,並且人工合成的東西在任何時候你想要出手都是沒有人會回收的。

而且我作為一個專業人士並沒有在市場上發現售賣真正的人工合成鑽石的商家,倒是有很多用莫桑石起名莫桑鑽,美其名曰『』人工培育鑽石『』的,據我推斷也許大眾認為的人工合成鑽石其實就是莫桑石。

說完這些大家應該就有了一個概念,而且說白了鑽石第一點他是寶石,而稱其為寶石的東西一定要滿足三要素,瑰麗、耐久、稀有,只有同時滿足這三點才能稱其為寶石,很明顯人工合成的東西不能滿足第三點,也就是稀有,不然玻璃早就是寶石了。所以所謂的人工合成鑽石替代天然鑽石地位影響天然鑽石價格是不可能的,大家儘管放心,其次,想要購買合成鑽石或者其他合成寶石的朋友也要清楚自己購買的是什麼東西,它具有多少價值,不要被無良商家一頓洗腦佔了價格的便宜吃了大虧。

相關焦點

  • 人工合成鑽石能否偽造成天然鑽石?
    我是講堂空空--珠寶玉石收藏知識傳播者,跟大家分享鑽石的相關知識。現在科技發達了,人工合成的鑽石技術也日益升級,在外觀上可以說與天然鑽石無太大差別,同樣表現出不錯的質地與火彩來,一些小型的鑑定機構甚至會鑑定成天然鑽石。人工合成鑽石分為工業用和寶石級別的,其中工業合成金剛石主要作為工業材料,外觀不美麗,顆粒也較大,品質較低,無法冒充天然鑽石。
  • 人工合成鑽石來了,你還會選擇天然鑽石嗎?
    如今,隨著科技的進步,在市場上出現了人工合成鑽石(實驗室鑽石)的身影,那麼,關於天然鑽石和人工合成鑽石您又了解多少?你還會選擇天然鑽石嗎? 我相信很多人還是會選擇天然鑽石,就好比如市場上有那麼多逼真、永開不敗的假花,還是有人選擇花更貴的價錢去買幾天就會枯菱的真花,很簡單假花沒有生命力,因此並不珍貴。「花」除好看外,還有個重要生命特徵:鮮活,才有香氣,才有勃勃生機,更能因大自然的無常和生命的短暫而更珍貴。
  • 人工鑽石和天然鑽石哪個更加好一些?
    市場價格受供求關係影響,這個是亙古不變的道理,戴比爾斯壟斷上遊市場,通過概念營銷讓鑽石成為昂貴的寶石,如果有一天戴比爾斯向市場投入大量的天然成品鑽石,出現的結果當然是天然鑽石價格暴跌。但是無論如何下跌,鑽石的開採、運輸、加工、營銷這些附加成本是不會消失的,加上鑽石的市場壟斷,鑽石昂貴合情合理。而大鑽石天然存在稀缺性,即使沒有市場壟斷,價格也不會便宜多少。除去人為因素,和人造合成鑽石相比,能決定天然鑽石價格的就只剩下稀缺性這一個優勢了,什麼樣的天然鑽石最稀缺,當然是大克重的鑽石。
  • 鑽石恆久遠?中國合成鑽石可能徹底顛覆全球市場
    而如今中國公司掌握的先進技術,可以在幾周甚至幾天內生產鑽石,並且與天然產品幾乎沒有區別。其實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工業用鑽就是在中國製造的。截止2017年,中國的人工鑽石產能,已連續十多年穩居世界首位,佔全球總產量的90%以上。
  • 婚戒指南:天然鑽石與合成鑽石在特徵上存在哪些細微的區別?
    鑽石它獨特、瑰麗、神秘!可以稱得上是大自然的饋贈,一直都以其稀有和炫彩吸引著我們的目光,在每一顆獨一無二的鑽石背後,都是一份大自然的奇蹟。如今,隨著科技的進步,在市場上出現了人工合成鑽石(實驗室鑽石)的身影,那麼,關於天然鑽石和人工合成鑽石您又了解多少?
  • 淺述合成鑽石與天然鑽石的區別
    今天瀏覽鑽石相關資訊的時候看到一條「人工合成鑽石與天然鑽石完全沒有區別,天然鑽石根本就是智商稅!」的內容。我「啪」一下就點進去了,很快啊!然後金匠看完就笑了笑,隨之有了這篇文章。合成鑽石與天然鑽石究竟有什麼區別呢?且慢慢往下看。
  • 人工合成鑽石與天然鑽石有什麼區別,莫桑鑽跟鑽石是同一種東西嗎
    國家級珠寶翡翠鑑定師帶你一起探尋關於翡翠的秘密 鑽石篇 鑽石是世界上公認的「寶石之王」,鑽石又被稱作金剛石,是天然礦物種硬度最高的,但是也很脆,用力撞擊容易破碎
  • 人造鑽石的製造過程曝光!人造、天然鑽石能區別開嗎?
    從18世紀法國化學家安託萬·洛朗·德·拉瓦錫發現天然鑽石其實是碳的結晶體開始,科學家們就開始試著炮製鑽石了。世界上第一顆合成鑽石誕生於上世紀50年代。美國通用電氣「超級壓力項目」負責人霍爾博士在自己的實驗室裡,通過將碳加熱到 5000 華氏度,並加以 極高液壓的方式,製造出了一堆亮晶晶的小鑽石。
  • 人工製造的鑽石和天然鑽石會一樣嗎?
    鑽石是一種昂貴的寶石,是由金剛石加工而成。除了首飾行業會用到鑽石,工業領域也會用金剛石製作鑽頭、玻璃刀等。金剛石是碳元素組成的單質,和石墨為同素異形體。在知道了金剛石是由純碳組成之後,就有人想方設法用碳製造金剛石,並且早就取得了成功。
  • 未來天然鑽石與人造鑽石可以做到共存嗎?
    根據近兩年最新數據顯示,全球天然鑽石儲量約有25億克拉,其中澳大利亞6.5億克拉,薩伊5.5億克拉。按開採水平,現有儲量只能開採25年。隨著鑽石礦藏資源的枯竭,人造鑽石又稱培育鑽石、合成鑽石,正在彌補天然鑽石的供應短缺。
  • 合成鑽石莫桑石鋯石高碳鑽這些所謂天然鑽石的替代品到底是什麼?
    咱們先說合成鑽石,合成鑽石確確實實也是鑽石,它是人們通過化學氣相澱積法或者高溫高壓法製造出來的合成鑽石。有人說它跟天然鑽石沒有區別,其實這是不對的。在實驗室或者鑑定中心能夠輕易的分辨天然鑽石和合成的東西,目前來說合成鑽石的成本並不低,它與同品質同大小的天然鑽石的價格並沒有差太多,這也是合成鑽石在市場上一直沒有大火的一個重要原因。
  • 可以買合成鑽石嗎?合成鑽石能不能買
    合成鑽石近兩年受到越來越多關注,而人們對於合成鑽石的態度也是各有不容,有的認為合成鑽石是環保材料、物美價廉,值得購買;有的則認為合成鑽石是完完全全的冒牌貨,對此嗤之以鼻;那麼合成鑽石可以買嗎?合成鑽石指在實驗室或或工廠裡通過一定的技術與工藝流程製造出來的與天然鑽石的外觀、 化學成分和晶體結構完全相同的人工材料。它還有另外2種叫法:人造鑽石和培育鑽石。合成鑽石越接近天然鑽石的特性越好,目前合成鑽石在晶體結構的完整性、顆粒大小、透明度、各種美麗的色彩等方面已經可以與天然鑽石相媲美。而它們的折射率、色散和硬度等特性也是別無二致。
  • 鑽石能養殖?鑽石「養殖」的時代來了?人工鑽石會取代天然鑽石嗎
    這些碳離子會模仿鑽石的正八面體結構,然後附著在「種子」表面,以每小時0.006 毫米的速度瘋狂生長。接著再等幾天時間,就可以拿去切割拋光,而形成一顆與天然鑽石一樣結構的鑽石。聽起來稀奇的人造鑽,其實已經是上個世紀的新聞了。在1950 年代,科學家就研究出合成鑽石的技術,但在當時去除雜質的技術還很粗糙,造出來的鑽石大多都供工業用。
  • 歪果仁說中國是「山寨鑽石大國」,結果卻官宣合成鑽石,真是打臉
    鑽石是每個女孩都喜歡的寶石,所以作為寶石之王的鑽石是備受大家的關注的,雖然全世界有很多國家都有產鑽石,但是鑽石是被壟斷的寶石所以價格才會一直穩定上漲,市場上關於鑽石的替代品越來越先進,市場上的鑽石大家總會有真假難辨的感覺,而合成的鑽石的信息越來越明確。
  • CVD鑽石
    由於天生環境的不同,人造鑽石的的分子結構並不是自然鑽石的完全八面體結構而是一種複雜結構,從而會產生磷光現象。隨著人造鑽石生產技術的成熟,其造價低廉,且可以製作出各種顏色的鑽石而在珠寶市場上嶄露頭角。固然出自實驗室或工廠的人工合成鑽石已有幾十年的歷史,但是具備寶石質量的人造鑽石是近年才出現的。本來人造鑽石主要用於製造切割工具等產業用途上,但現在同樣也被使用在珠寶首飾上。
  • 鑽石也能在室溫下人工合成了!網友:以後的鑽石會不會白菜價?
    鑽石或許並不像鑽石銷售商希望大家相信的那樣稀有且永恆,但事實上它們的確很稀有,因此合成出人造鑽石是一項值得努力的科學方向。天然鑽石只有在強烈的溫度和壓力條件下才會在地球深處形成,但是來自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和RMIT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已經開發出了一種能夠在室溫下合成鑽石的技術方法,甚至其中一些鑽石比普通鑽石還要堅硬。 雖然該研究團隊不需要極高的溫度來合成鑽石,但他們確實需要利用很大的壓力。
  • 什麼鑽石到現在還是那麼昂貴呢?人工鑽石又是如何製成的呢?
    用人體肉眼來看的話,天然鑽石和人工鑽石看起來十分的相似,但是這兩種鑽石都是具有各自的獨特特徵。天然或真正的鑽石是在地殼下方約150km-200km處形成的,形成時間大約跨三十億年;而人工鑽石則在人造的實驗室合成的的鑽石。
  • 天然鑽石是營銷騙局 那人造鑽石是「救星」還是新型「智商稅」?
    甚至雜質更少純度更高, 專家對此有個形象的比喻: 「天然和人工(鑽石)的區別就好比河流裡的冰跟冰箱裡的冰的區別。」 圖源:LightboxJewelry 曾經有一些合成鑽石公司聯合起來抨擊天然鑽石,
  • 大量合成鑽石流入深圳 裸鑽為主 多為0.3克拉
    據統計其中多個送檢批次中共發現近200粒合成鑽石,以裸鑽為主,重量多集中在0.30克拉左右,淨度多為「VS-S1」 ,顏色多為「G-1級」,貨品質量非常適合中國消費市場的需求。送檢企業並未聲明送檢產品中含有此類商品。因此,可以推斷近期有批量此類產品進入中國市場。通報稱,CVD合成鑽石大部分出現在深圳,以裸鑽為主,重量大多為0.3克拉左右。
  • CVD鑽石與天然鑽石的區別
    CVD鑽石簡單的來說就是實驗室培育鑽石。這種鑽石在近兩年來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是天然鑽石的最佳替代品之一。對於很多普通消費者來說,CVD鑽石和天然鑽石從外表上看極為相似,根本分辨不出來,那麼CVD鑽石和天然鑽石的區別是什麼呢?CVD鑽石的缺點有哪些?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