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上關於迷魂藥的故事,從來不缺,甚至越傳越神。影視劇中有不少往房間吹「迷煙」、背後用白毛巾捂嘴巴等使人暈倒的劇情,近年來,網絡上也傳播著不少人因被「聞一下物品」、「拍一下肩膀」、「噴了一口煙」、甚至「瞪了一眼」而被陌生人迷暈的「事件」,個別網民秉持「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轉發相關迷魂事件,使謠言每年都傳播好幾輪。在此,蜀黍覺得十分有必要,為大家分析一下迷魂藥是否只是傳說。
一、開宗明義,我們說的迷魂藥
首先,我們必須把迷魂藥和迷藥區分開來。我們一般認為的迷藥,是指能夠讓人完全或部分失去意識的麻醉類化學品,這個是存在的,在手術中比較常見,可以通過注射、口服、呼吸等實現。
而本文所說的迷魂藥,和迷藥完全不同,是指受害者被人用「聞一下物品」、「拍一下肩膀」、「噴了一口煙」、甚至「瞪了一眼」等方式而喪失自主意識,但還能行動,只是聽命於人,任人擺布。如所謂的聞了一下香皂,開門給陌生人;拍了一下肩膀,把身上包括銀行卡裡的錢轉給了對方…但事後完全不記得過程,也不記得犯罪嫌疑人相關特徵,只記得錢財放在哪裡,銀行卡密碼是多少,簡單點說,就是被人用迷魂藥,精神控制了。
二、迷魂藥的前身和今世
我國的迷魂噴霧謠言最早起源於珠三角地區。上世紀90年代初,曾有一批香港老人熱衷投資,結果上當被騙去錢財,因擔心被子女或朋友說愚蠢及責怪,他們就編造說被迷藥控制意識。香港警方調查後曾進行披露,香港媒體也曾進行報導。隨後珠三角等地也逐漸興起有關迷魂藥搶劫的傳言(江寧公安在線)。
經過多年的發展,有關迷魂藥的「案例」,越來越豐富,花樣也更多,如迷魂香皂、迷魂香水、迷魂拍、迷魂煙、迷魂噴霧等。
三、迷魂藥是否真的存在
從目前警方掌握的情況以及有關科學鑑別,根本沒有流傳的「噴煙」、「拍肩膀」或「噴霧」、「迷魂」失去意識而任由別人擺布的實例,目前也沒有任何一種藥物,既能控制他人的意識又能使人保持正常的行為活動。即使有一些可能具有類似效果的化學品,如一些毒品、致幻劑、精神類藥品,但都無法達到受害者描述的控制人心智的效果,也有電視臺聯合醫院做了相關實驗,包括乙醚、七氟烷等通過塗抹身體、捂嘴巴等行為,均不能使人暈倒(百度即有)。
近年來,各地警方接到過一些類似「迷魂藥」的報案,但最後經過警方調查,證實是某些事主有不想為人所知的原因,而以「迷魂藥」為藉口,編造出被「迷魂」的情節。
案例1
呂某因沉迷彩票輸了錢,慌稱被迷藥控制,最終因報假警被拘留。
案例2
網警發布|聞之即暈、拍之即倒的迷魂藥是否只是傳說?
網警發布|聞之即暈、拍之即倒的迷魂藥是否只是傳說?
有人在微信傳播一婦女被下迷藥帶騙子去銀行拿錢,經玉林警方通報,經初步調查,女子叫溫某(45歲,福綿區樟木鎮人)。3月25日,溫某及其同夥(在逃)在大塘圩對一名老人梁某實施迷信詐騙,並取得了老人的信任,騙取了460元的「定金」及「紅包」 錢。因當日是星期天,銀行不開門,老人無法把存摺裡面的錢取出來「做法事」,於是雙方約定次日上午在大塘圩取錢出來後再做。最後,相關人員均被抓獲。
四、讓謠言止於智者
目前,還有不少人抱著「你們不知道並不代表不存在」、「我轉發只是為了提醒」(謠言就是這麼來的)等等心態繼續傳播相關虛假信息,特別是個別老人,受騙後對子女說被迷魂了,子女信以為真,通過朋友圈冠上「真實事件」、「親身經歷」等字眼,成為了謠言的製造者,其實老人被騙,心理更難受,既然老人找了個迷魂藥的臺階,子女順水推舟「相信」就好了,長輩不願意告訴真相,自然是有他們的苦衷!
如果真有這麼神奇的迷魂藥,蜀黍也要備上一些,抓到壞人,贓物在哪不說是吧?噴!碰到持刀持槍的劫匪,不肯放下武器是吧?噴!甚至地球上都不用打戰了,你是恐怖分子是吧?噴!
重要提醒
1、不能隨便喝陌生人遞過來的食品飲料,特別是在娛樂場所,不能讓飲料離開自己的視線;
2、遭遇詐騙事件請務必及時報警;
3、莫讓謠言利用了你的善心,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