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學會再設專業分會 醫學數學交叉助力健康中國——中國數學會...

2020-12-06 北京大學新聞網

2020年11月28日,中國數學會醫學數學專業委員會成立儀式在北京大學舉行。會議由中國數學會、北京大學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聯合主辦,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生物統計系、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北京大學統計科學中心協辦。中國數學會秘書長鞏馥洲主持會議,來自數學、生物、醫學等不同領域的上千名專家學者通過線上和線下形式參會。

中國數學會醫學數學專業委員會成立儀式現場人員合影

數學在醫學診斷學、臨床醫學、流行病學中具有重要作用。加強醫學領域中的數學研究,對促進醫學和生物醫學統計發展有重要幫助。尤其隨著網際網路、人工智慧以及雲計算技術的快速發展,精準醫學與醫學大數據的時代已經到來,數據科學與人工智慧在醫學中的應用與實踐日趨廣泛,醫學研究和實際應用贏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經中國數學會第十三屆三次常務理事會會議審議,同意設立中國數學會醫學數學專業委員會,這也是中國數學會1935年創立以來成立的第11個專業分會。

鞏馥洲主持成立儀式

田剛致辭

中國數學會理事長、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主任田剛院士致辭中表示,北京大學聯合中科院、東北師範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和中國中醫科學院等單位,共同申請成立了醫學數學專業委員會,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他提到,數學作為最古老而又最活躍的科學之一,在世界許多重大前沿領域的創新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醫學和數學的結合在今天越來越體現出新的價值——在本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許多專家學者利用數學工具對疫情感染規模、傳播風險、政策措施的效果等方面的分析與預測也發揮了重要作用。醫學數學專業委員會的設立順應學科交叉發展趨勢,符合國家戰略需要,是科技發展推動的必然結果,也是今天公共衛生應急響應的要求。

田剛提到,周曉華是國際著名的生物統計學家,現任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生物統計及生物信息實驗室主任,同時兼任北大公共衛生學院生物統計系主任,全職加入北大之前,是美國華盛頓大學生物統計系教授,在因果推斷、醫療大數據分析、缺失數據分析等領域作出了許多重要貢獻。希望周曉華領銜的醫學數學專業委員會發揮人才匯聚、學科交叉等方面的優勢,持續提升高校和科研機構探索基礎前沿領域、解決重大科技問題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為中國數學和醫學的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詹啟敏致辭

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醫學部主任詹啟敏院士通過視頻致辭。他表示,數學在現代醫學中的應用日益廣泛和深入,它的應用涉及到醫學的各個領域,醫學已從定性描述進入到定量研究的階段,進入精密科學的行列。隨著近代醫學對數理知識了解的不斷深入,數理方法在臨床研究中得到了廣泛推廣。數學在醫學上的廣泛應用具有很大的實踐價值和理論意義,表現為多個方面:一是為醫學研究提供數量分析和計算方法,有助於闡明事物的本質;二是提高醫學對隨機現象和多因素現象分析判別決策的可靠性;三是為醫學研究提供了簡潔、精確的形式化語言;四是為醫學研究提供了嚴密的推理工具和抽象能力;五是藉助數學理論和形態學分析方法能夠有效擴大生物學、醫學的研究領域;六是有利於中西醫結合和中醫現代化研究。

詹啟敏強調,數學在醫學、診斷學、臨床醫學流行病學中具有重要作用。加強醫學領域中的數學研究,對促進包括診斷學、臨床醫學、流行病學在內的醫學和生物學統計發展有重要的幫助。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深化醫學、醫療健康領域的研究和行業發展。醫學數學作為應用數學的一個分支,需要專業組織對其推動,以此來進一步助力我國數學和醫學科研事業的發展。

江松致辭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數理學部主任江松院士在成立儀式中致辭。他指出,長期以來,交叉科學建設都備受國家重視。國計民生中的重大社會問題的解決等,常常涉及到不同學科之間的相互交叉和相互滲透,交叉融合機制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他提到,基金委剛剛成立了第九大學部——交叉科學部,下一步,將加大對基礎學科和交叉學科的長期穩定支持。在重大前沿領域突出學科交叉,注重多學科協同攻關,促進主要學科在重要方向取得突破性成果,帶動整個學科或多個分支學科迅速發展。重大項目要面向科學前沿和國家需求,推動學科交叉,匯集創新力量,攻克科學難題,服務創新驅動。

江松希望醫學數學專業委員會的發展要貼合國家發展戰略規劃,推動規範醫療、公共衛生和數學行業標準,進一步加強完善醫學公衛體系,體現交叉學科優勢,希望該分會抓住機遇,快速發展,做出突出成績,為國家作出更大貢獻。

張繼平致辭

中俄數學中心主任、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張繼平院士在致辭中表示,醫學數學專業委員會的成立是醫學界數學界的一件大事,醫學和數學150年前還是距離很遠,數學運用到生命醫學裡邊去,那個時候來講還是「不可思議的無效」。經過150年的發展,情況大為改變,現在數學已經應用到眾多科學領域裡,特別是生命和醫學。從國內醫學界對數學應用的重視也能夠發現這一點。他表示,北京大學將大力支持醫學數學專業委員會的發展,相信醫學數學專業委員會一定能夠走出自己的創新之路。

馬志明致辭

醫學數學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馬志明院士在發言中說,數學活動與人類現代文明緊密相關,數學學科不僅作為獨立學科而存在,還為其他學科提供了觀念方法及應用工具,數學與其他科學、技術和工程之間相輔相成。另一方面,社會的需求推動則是促進數學發展的關鍵動力。純粹數學與應用數學互促互融,也進一步促進其他交叉學科、相關學科的深度發展。數學研究者,一方面應該潛心研究,拓展思維維度,在跋涉、探索過程中促進數學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應該注重實際的需求,注重其他學科方面的應用,從而推動其他學科的發展繁榮。在5G技術、醫療大數據等技術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之下,這是一個數學家大有用武之地的研究方向,做出好的研究成果能推動科學的發展。在這些研究方向取得突破,對醫學領域和數學領域都有重要意義。

陳大嶽致辭

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院長陳大嶽發言中說,中國數學會設立分會一向非常審慎,醫學數學專業委員會成立非常不易,這也反映了大家對醫學數學學科交叉合作的共識。醫學和數學的交流合作,曾歷經多年的努力和探索,近年來這個形勢越來越明朗,也越來越有利於兩個學科的共同發展。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和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共建生物統計系也是有益的嘗試,今天醫學數學專業委員會的成立是恰逢其時,北大數學學院將一如既往地以開放包容的精神支持學會未來的發展。

周曉華致辭

第一屆醫學數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高層次人才計劃入選者、北京大學講席教授周曉華介紹了醫學數學專業委員會設立的目的、目前的基礎、目前的成員組成、工作任務,並提出未來的工作規劃。他認為,北京大學秉承教學與科研並重,理論與應用並舉,是醫學、公共衛生和數學研究領域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科研基地,作為推動醫學及數學發展的先鋒,擁有完整的醫學和數學學科體系,此外還聯合了眾多兄弟院校,為醫學數字專業委員會的發展打下了基礎。未來,學會將繼續加強內部建設,搭建醫學公衛數據據服務平臺以及醫學數學合作共享平臺,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學術交流,加強「產學研用」合作,向社會提供免費的醫學、公共衛生、數學等方面專業諮詢服務等,力爭打造醫學公衛大數據應用示範品牌;培養一批醫學數學複合型人才等。

成立儀式之後同期舉行「第一屆醫學數學論壇」,針對醫學數學交叉應用問題,邀請首都師範大學胡濤教授、北京大學首鋼醫院王宏宇教授、清華大學侯琳副教授、山東大學袁中尚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李揚教授、清華大學高軍濤副研究員、北京大學任仙文副研究員等相關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流行病學、醫學影像學、精準醫學、癌症診斷與治療、生物醫學工程等領域中醫學數學交叉應用成果作報告並開展學術研討。

學術研討

與會學者普遍認為,學科交叉融合是科學發展的必然,是科技創新的重要突破口。醫學數學專業委員會的成立是推動交叉科學繁榮發展的一個重要平臺和紐帶,順應了學科發展趨勢。在今天的大背景之下,數學和醫學的結合應該是我國科學戰略中至關重要的一方面。從國家戰略需求出發,主動應對大數據時代的挑戰,對醫學數學這一跨領域的綜合性問題開展深入研究,將引發科學研究、學科建設、產學研等方面的深刻變革,不僅可以大力推動醫學數學技術攻關、深化產學研協同創新,還將加速我國人才培養和教師隊伍建設,以文化軟實力推動我國在國際世界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必將有力助推「健康中國」建設。

相關焦點

  • 中國數學會三大數學獎揭曉!
    龍以明,數學家,南開大學陳省身數學研究所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天津市數學會理事長,中國數學會副理事長,國際數學聯盟執委。龍以明主要從事動力系統與非線性分析研究,特別關注哈密頓動力系統與辛幾何。他是2002年國際數學家大會特邀報告人,曾獲求是傑出青年學者獎、陳省身數學獎、發展中國家科學院數學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等獎項,以及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天津市特等勞模等榮譽稱號。
  • 中國數學會三大數學獎揭曉!河南小夥樊玉偉獲鍾家慶數學獎
    中國數學會21日揭曉了第十三屆華羅庚數學獎、第十六屆陳省身數學獎和第十三屆鍾家慶數學獎的獲獎名單。
  • 2019年中國數學會三大數學獎揭曉,我校兩位校友榮膺兩獎項
    中國數學會第十三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2019年學術年會於2019年11月21日在廣東佛山召開。開幕式上公布了2019年中國數學會華羅庚獎、陳省身獎和鍾家慶獎獲獎名單。中國科大數學科學學院59級校友馮克勤教授獲得中國數學家的終身成就獎---第十四屆華羅庚數學獎,邱國寰校友(SA1001)獲得第十四屆鍾家慶數學獎。
  • 民盟中央副主席、北京大學副校長田剛當選中國數學會理事長
    中國數學工作者的學術性法人社會團體——中國數學會迎來四年一次的換屆大會,現任民盟中央副主席、北京大學副校長田剛當選新一屆理事長。田剛院士 北京大學新聞網 圖據北京大學新聞網消息,2019年11月21-24日,中國數學會第十三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2019年學術年會在廣東省佛山市召開。24日,中國數學會宣布選舉結果,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田剛院士當選為新一屆理事會理事長。
  • 湯濤院士:《圓周率計算與現代計算數學》| 中國數學會網絡科普講座
    ● 科普專家:湯濤,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江學者講座教授,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會士(CSIAM Fellow),美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會士(SIAM Fellow)。198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學系;1989年獲得英國利茲大學應用數學博士學位。1990年至2015年長期執教於加拿大和香港,曾任香港數學會會長,香港浸會大學理學院院長。2015年至2019年被聘為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數學系講席教授。曾榮獲馮康科學計算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是2018年國際數學家大會45分鐘邀請報告人。
  • 中國數學會第十三屆理事會和監事會名單產生 湘潭大學黨委書記...
    中國數學會第十三屆理事會和監事會名單產生 湘潭大學黨委書記黃雲清當選副理事長 [來源:中國數學會] 2019-11-24 17:58:46
  • 中國數學會揭曉華羅庚獎、陳省身獎、鍾家慶獎:8人獲獎
    中國數學會今天揭曉了第十三屆華羅庚數學獎、第十六屆陳省身數學獎和第十三屆鍾家慶數學獎的獲獎名單。其中,中南大學教授侯振挺及南開大學陳省身數學研究所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龍以明榮獲華羅庚數學獎;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戴彧虹、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朱小華榮獲陳省身數學獎。今年獲得鍾家慶數學獎的分別是美國史丹福大學的樊玉偉、首都師範大學的張蕊、西南財經大學和美國密西根大學的周嶺、浙江大學的周青龍等4名博士生。
  •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數學會理事長田剛走進巴蜀中學 帶領學生領略...
    11月21日上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數學會理事長、北京大學原副校長田剛教授來到巴蜀中學,為師生帶來一場專題講座——《走進數學》,帶領同學們領略數學的獨特魅力。巴蜀中學是北京大學「數學後備人才培養」基地校。最近兩年,有5人被「北大數學英才班」錄取,其中,李金珉同學獲得第61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唯一滿分金牌。2020年巴蜀中學有10名同學被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錄取。他希望同學們努力學習,夯實基礎,成長為國之棟梁。
  • 華人首次,80後北大數學天才許晨陽獲美國數學會代數領域最高獎!
    、北大校友網等 編輯:SF 【新智元導讀】美國數學會官網顯示,美國數學會代數領域最高獎,2021年科爾代數獎授予中國代數幾何學家許晨陽,這是該獎項首次頒給華人。
  • 80後北大數學天才許晨陽獲美國數學會代數領域最高獎
    、北大校友網 美國數學會代數領域的最高獎,第一次頒給了中國人。 據美國數學會官網消息,2021年科爾代數獎授予中國代數幾何學家許晨陽,以表彰他對K-穩定性法諾簇的模理論以及使用K-穩定性研究極小模型綱領中的奇點的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他也是第一位獲得科爾代數獎的中國人。
  • 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成立三十周年慶典舉行
    學會第二屆理事長、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曾慶存院士,中國科協副主席、國際工業與應用數學聯合會主席袁亞湘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院士,中國數學會理事長田剛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院長席南華院士,中國數學會計算數學分會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數理學部主任江松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陳志明院士,中國運籌學會理事長胡旭東研究員、中國系統工程學會理事長楊曉光研究員、地方學會和高校學院的代表
  • 80後北大數學天才許晨陽獲美國數學會代數領域最高獎
    當科爾教授在擔任了21年《通報》主編和25年美國數學會秘書長後退休時,為向他表示敬意而設立。原來的經費由科爾教授捐贈,後來其子又加贈了資金。每隔5年分別頒獎,獎勵在代數和數論領域的貢獻。美國數學會官網顯示,美國數學會代數領域最高獎,2021年科爾代數獎授予中國代數幾何學家許晨陽,這是該獎項首次頒給華人。
  • 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功能醫學分會在重慶成立
    11月23日,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功能醫學分會在中國健康管理協會的支持和指導下,由解放軍總醫院健康管理研究院牽頭,在重慶正式成立。分會成立大會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200餘名從事功能醫學研究、應用和產業的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參會。
  • 2020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在長郡中學開賽
    中國數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原副校長田剛先生, 中國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委員會主任、四川大學教授彭聯剛先生,中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委員會委員陳敏先生,中國數學會副理事長、湖南省數學會理事長黃雲清先生,湖南省數學競賽委員會主任、湖南省數學會副理事長
  • 附小趣味數學會之數學家高斯的故事
    同學們,大家好,歡迎來到「附小趣味數學會」。這段時間裡,我們在附小數學會玩了有趣的小遊戲、豐富了數學小知識、拓展了數學思維。而這次的趣味數學會呀,老師將帶著你們一起走進數學家高斯的童年,分享給你們關於他的童年數學小故事。快一起來看看吧!高斯全名約翰·卡爾·弗裡德裡希·高斯(1777年—1855年),他是德國著名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幾何學家、大地測量學家。
  • 【科研】「學科交叉助力口腔醫學發展」學術研討會邀請函
    【科研】「學科交叉助力口腔醫學發展」學術研討會邀請函 2020-11-27 22: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數學專業十大名校
    學院擁有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統計學專業、應用統計學(生物統計方向)以及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五個本科生專業;基礎數學、應用數學、計算數學、概率統計四個博士專業,四個博士專業都設有博士後流動站並全部被評為重點學科。在教育部學科評估中,2002年、2007年、2012年北大數學均名列全國首位;2017年北大數學和統計學均獲評A+併入選國家「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 中國數學三大獎獲獎名單今日揭曉
    中國數學會今天揭曉了第十三屆華羅庚數學獎、第十六屆陳省身數學獎和第十三屆鍾家慶數學獎的獲獎名單。­  其中,中南大學教授侯振挺及南開大學陳省身數學研究所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龍以明榮獲華羅庚數學獎;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戴彧虹、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朱小華榮獲陳省身數學獎。
  • 中國計算數學會—新聞—科學網
    簡言之,計算數學的主要任務是研究求解各類數學模型的算法及其基礎理論與應用。因而,計算數學既具有實用性,又具有理論性,是聯繫數學與實際應用的重要紐帶。正因如此,計算數學得到了多方面的關注,並在短期內迅猛發展。 計算數學在中國 我國數學家很早就意識到計算數學的重要性。20世紀50年代開始,我國就開始發展計算數學。
  • 第十七屆中國女奧在川落幕 清北籤約數再創新高!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向宇)2018年8月11至8月16日第十七屆中國女子數學奧林匹克競賽(CGMO)在四川省成都樹德中學進行,本次大賽吸引了來自中國、俄羅斯、新加坡、等共37支代表隊147名高中女生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