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秒一光年的飛行器,能發現宇宙的邊緣嗎?
在宇宙中飛快穿行光的傳播速度是真空中1秒鐘接近30萬公裡。一光年是光在宇宙真空內通過了94607億千米。如果飛行器的速度是一秒一光年,則它的移動速度比光速快了3150萬倍。太陽系的直徑不過1光年左右,這樣飛行器一秒鐘不到就可以衝到太陽系外面去了。而依據科學家的推測,以目前人類的科技發展速度,至少要1萬年之後才能真正的讓太空人離開太陽系。這飛行器直接超越了1萬年的人類科技了。銀河系的直徑是10萬光年,這個超光速飛行器飛到銀河系的邊緣,也只需要區區的6小時42分鐘。所以說,探索銀河系只不過是小兒科。
-
人類會被困死在太陽系中嗎?完全有可能,有3點原因會困住人類
我們人類要飛出太陽系也許永遠都只是一個夢想。人類會被困死在太陽系中嗎?換句話說就是我們人類能夠飛得出太陽系嗎?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要從這幾個方面去考慮。首先,太陽系有多大 太陽系有多大呢?所有受到太陽引力約束而圍繞著太陽旋轉的天體都在太陽系的範圍內。我們知道在太陽系中有八大行星。它們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海王星是距離太陽最遠的大行星。
-
1000倍超光速快嗎?但科學家仍感到沮喪,因飛越銀河系需100年
影片中最吸引人環節或許就是超光速飛船,特別是有著曲速引擎的星艦,能以上千倍光速前進,給很多人留下了揮之不去的印象,未來人類真能打制出超光速飛船嗎?人類真能成為多星系智慧物種嗎? 如果未來人類真打造出光速飛船或多倍超光速飛船,真能遨遊在多個星系之間嗎?
-
1000倍超光速快嗎?但科學家仍感到沮喪,因飛越銀河系需100年
影片中最吸引人環節或許就是超光速飛船,特別是有著曲速引擎的星艦,能以上千倍光速前進,給很多人留下了揮之不去的印象,未來人類真能打制出超光速飛船嗎?人類真能成為多星系智慧物種嗎?如果未來人類真打造出光速飛船或多倍超光速飛船,真能遨遊在多個星系之間嗎?
-
已飛225億公裡,卻讓人類感到絕望:我們可能無法離開太陽系
你知道嗎?人類最遠的探測器現在已經從地球出發往太陽系外的方向飛了225億公裡,這個距離是啥觀念,相比來說地球的直徑為12742公裡,這個距離可以繞地球176萬圈。那麼這麼遠的距離飛了多長時間呢?說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到今天為止已經43年28天了,說這個時間長吧,但是它相對於太陽系、甚至是宇宙的歷史來說,簡直就是彈指一揮間。
-
一百光年等於多少千裡?需要幾年才能到?離開太陽系了嗎?
如果是光的速度,那在地球人看來,100光年的距離就需要100年的時間才能到。對於光自身來說,則沒有時間。如果是普通速度,比如目前人類製造的太空飛行器能達到的最高速度15公裡/秒(光速的1/20000),那在地球人看來,100光年的距離就需要將近200萬年(因為光速稍小於30萬,所以並沒有15的2萬倍)的時間才能到達。當然對於這個飛行器來說,則不需要這麼長時間,這是因為相對論的「鍾慢尺縮」效應。
-
距離達181億公裡!這艘太空船離開了太陽系,現仍以每秒15公裡飛
趣味探索訊 漆黑如墨,繁星點點,一艘人造太空船在這樣寂靜的世界中一閃而過,它前方正對銀河系中心,後方是人類家園太陽系。不知道它還能飛行多久,也不知道它能否抵達中心黑洞,總之2025年過後,地球人類將與它失去聯繫,何去何從將變得不可知。
-
宇宙中會不會存在直徑達1光年的恆星?
會不會有恆星的直徑達到1光年? 理論上是不存在的。 在我們太陽系,太陽就是一顆恆星。 太陽的直徑是1392000公裡,是地球的109倍,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而質量大概是330000倍。
-
一光年有多遠?為什麼科學家要用光年來衡量宇宙天體之間的距離
例如我家到超市的距離大約是200米;某地到某地距離大約是100公裡。米和公裡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距離單位。一般情況下,這兩個距離單位也足夠我們使用了。我們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一顆非常大的行星。在地球上最大的距離莫過於地球的赤道周長40075公裡。我們用公裡表示地球赤道的周長距離數字也不是很大。
-
178億公裡外,探測器遭遇3萬度「火牆」!人類被困在太陽系中?
有資料顯示,「旅行者二號」宇宙探測器曾在距離地球178億公裡的地方,遇到了突發性狀況。科學家通過傳輸回地球的數據發現,有一道「火牆」橫亙在「旅行者二號」前進的路上,最讓科學家擔憂的是,這道火牆的溫度極高,大約在3萬-5萬攝氏度。
-
人類真的無法離開太陽系嗎?
211億公裡了,是第一個穿越太陽圈層抵達太陽系邊緣的「過渡區」的人造飛行器。要知道,一旦穿過這個「過渡區」,就意味著旅行者1號進入了星際介質。也就是說,旅行者1號很快就可以進入星際空間了。可能很多人都會好奇,為什麼旅行者1號能續航如此之久,難道它是採用了什麼特殊的燃料作動力嗎?其實旅行者1號的燃料並不特殊,只不過,旅行者1號在太空飛行的途中採用了一種特殊的飛行方式,這種方式也被科學家稱為「彈弓方式」。
-
人類能離開本超星系團嗎?
其中最遠最快的是旅行者1號,它於1977年9月5日離開地球,在飛離太陽系的途中,藉助了木星和土星的幫助,目前對太陽的速度為16.77千米/秒。它現在距太陽112天文單位(地日距離),約0.001771光年。
-
人類能離開本超星系團嗎?
另外,目前只有4個探測器飛出了以柯伊伯帶為準的狹義太陽系。其中最遠最快的是旅行者1號,它於1977年9月5日離開地球,在飛離太陽系的途中,藉助了木星和土星的幫助,目前對太陽的速度為16.77千米/秒。它現在距太陽112天文單位(地日距離),約0.001771光年。
-
一個直徑為1光年的水球能熄滅太陽嗎?
現在,科學家們藉助於 Ortt雲,估計整個太陽系的半徑大約為0.5~1.5光年,因此,完整的太陽系可以被視為直徑為1光年的球體。所以,如果這個球裡面充滿了水,它能澆滅太陽嗎?首先,我們把這個問題放在一邊,來看一看直徑1光年的水球到底是什麼概念。
-
將地球直徑縮小到1毫米,同比太陽系有多大?開車8小時出太陽系
所有受到太陽引力約束圍繞著太陽旋轉的天體都是太陽系的成員。太陽系究竟有多大呢?目前我們人類對太陽系的認識很有限,因此我們還不能確定太陽的具體大小。如果以奧爾特云為太陽系邊界的話,太陽系的直徑範圍差不多就有2光年。
-
一光年到底有多長,光每秒30萬公裡,一年能飛出太陽系嗎?
在人類社會之中,最常見的長度單位是米和千米,然而我們放眼到無限大的宇宙之中米和千米就顯得那麼的微不足道。而光年登場了。根據愛因斯坦相對論光的速度是我們宇宙的極限速度,任何有質量的物體都不可能超過光速,光一秒所走的路程是2億99792458米,約每秒30萬千米。而光年即在一儒略年的時間裡,光子自由空間以及距離任何引力場或磁場無限遠的地方所走的距離,一個儒略年是365.25日,這就是光年的定義。
-
宇宙中會不會有直徑超過一光年的恆星?
會不會有恆星的直徑達到1光年?理論上是不存在的。在我們太陽系,太陽就是一顆恆星。太陽的直徑是1392000公裡,是地球的109倍,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而質量大概是330000倍。它佔有太陽系總體質量的99.86%,對地球來說是個龐然大物。可太陽只是一個黃矮星,在恆星家族來說,就是個小矮子。目前已知最大恆星史蒂文森2-18,是位於盾牌座的一顆紅超巨星,距離地球約20000光年,直徑是太陽的2150倍,大概30億公裡長,能容納100億顆太陽,1.3億億顆地球。
-
225億公裡!第一個離開太陽系的最遠人造物又創新的裡程碑
每前進1釐米,我都是在創造紀錄。看了上面的話,你可能會以為是哪個牛皮大王在吹牛。不過這不是吹牛,而是第一個離開太陽系的人造物體——旅行者一號的真實寫照。7月底,在發射後第33年,旅行者一號又達成了一個新的裡程碑——離太陽的距離已突破150個天文單位。
-
徒步行走1光年的距離,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走完?
先讓我們看看在地球上,我們行走1公裡大約會用到多少的時間。成年人(身體健康的情況下),行走1公裡的路程,大約需要17分鐘的時間,這裡的速度按照平均速度為每秒1米來計算,如果大家感興趣,可以有時間試一下,看看自己行走1公裡達不達標。
-
我們需要知道一點,人類註定無法離開本超星系團嗎?
對人類來說,第一層結構就是地球,飛出地球大氣層就是離開地球;第二層結構就地地月系,地月距離約40萬公裡,現在人類有12人登陸過月球;第三層結構就是太陽系,引力影響半徑約1光年;第四層結構就是銀河系,擁有像太陽這樣的恆星約4000億顆,直徑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