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創紀錄,我都不知道該幹什麼了。
每前進1釐米,我都是在創造紀錄。
看了上面的話,你可能會以為是哪個牛皮大王在吹牛。不過這不是吹牛,而是第一個離開太陽系的人造物體——旅行者一號的真實寫照。7月底,在發射後第33年,旅行者一號又達成了一個新的裡程碑——離太陽的距離已突破150個天文單位。
旅行者1號(Voyager 1)是美國宇航局(NASA)1977年9月5日發射的一艘無人外太陽系空間探測器,重825.5kg,目的是探測木星、土星及其衛星和環系統,之後便義無反顧地衝向了星際空間。
在經歷多次引力彈弓加速後,旅行者一號的速度已達到17公裡/秒,是人類製造的飛得最快的物體之一;由於前路空曠,沒有什麼可探測的目標,旅行者一號此後的目標實際就只有一個,那就是不斷地創造紀錄,然後又不斷地打破自己的紀錄——可真夠無聊的了。
2006年,旅行者一號離開太陽的距離達到100個天文單位,即150億公裡,達成了它的第一個裡程碑;2012年8月25日,旅行者一號穿越日球層頂觸摸到星際介質,成為第一個離開太陽系的人造飛行器,這是它的第二個裡程碑;而上月底,旅行者一號離開地球的距離達到了150個天文單位225億公裡,達成了它的第三個裡程碑。
由於同期發射的旅行者二號及後來發射的新視野號速度都低於旅行者一號,目前已沒有已知的人造飛行器可以超越旅行者一號,所以旅行者一號未來將一直孤獨地創造紀錄並不斷地自我刷新,在漫漫的星際空間彳亍前行。
當然,我們對太陽系的大小有著不同的理解,雖然旅行者一號已突破日球層頂,但那只是太陽風粒子被星際介質吹回的地方,比較公認的太陽系邊界奧爾特雲仍然在前方遙遠的地方,科學家們估計還要再過300年,旅行者一號才能到達那裡;而要再過30000年,旅行者一號才能穿過奧爾特雲,進入真正的星際空間;如果你以為這樣的時間已經不是我們所能忍受的了,那麼還要再過7萬3千年,旅行者一號才能到達離我們最近的一顆恆星——比鄰星。
當然它不會到達那裡,因為旅行者一號漫遊的方向並未指向那裡,但短短4.2光年的距離,我們製造的最快飛行器都需要7萬多年的時間才能到達,我們引以為自豪的智慧文明,不過是被囚禁在太陽系的可憐囚徒而已。至少在我們可以看到的將來,我們可能永遠都無法走出太陽系。
鑑於5年後旅行者一號久經考驗的核電池就會失去效力,實際我們和它的聯繫已時日無多了,它的下一個裡程碑,飛到離太陽200個天文單位的地方,它也無緣再向我們報告驚喜了。當然,這可能也沒有什麼意義了。
這是旅行者一號在60億公裡外拍攝的地球圖像,著名的暗淡藍點。這就是我們生活的地方,生命在這裡演化了幾十億年,從未離開過那個小小的藍色光點,你是不是已經在暗自嗟嘆我們的卑微和渺小了?卡爾·薩根說:再看一眼這個小點吧,這是我們所在的地方,我們的家園,這就是我們。你們所愛的人,你們所認識的人,你們曾經聽說過的人,每一個在這個世界上活過的人,都在這裡度過了他們的一生……都曾經生活在這裡——這顆漂浮在太陽光束裡的塵埃上。
旅行者一號上還搭載了一張地球送給潛在外星文明的金唱片,包含描繪我們星球的各種聲音及圖像信息,以及顯示我們在宇宙中位置的地圖。雖然很多人擔心這張唱片被不懷好意的外星人截獲後,我們可能面臨殘酷的黑暗森林打擊,但旅行者一號實際離開太陽系的距離非常有限,遭遇其它生命形式截獲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所以我們實在也沒有必要杞人憂天了。
旅行者一號所謂的創紀錄,裡程碑,不過仍是在那個暗淡藍點的周圍打轉;或許未來有新的飛行器超越43年前發射的旅行者一號時,我們才能自豪地宣稱,地球文明已經走向星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