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不會有恆星的直徑達到1光年?
理論上是不存在的。
在我們太陽系,太陽就是一顆恆星。
太陽的直徑是1392000公裡,是地球的109倍,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而質量大概是330000倍。
它佔有太陽系總體質量的99.86%,對地球來說是個龐然大物。
可太陽只是一個黃矮星,在恆星家族來說,就是個小矮子。
目前已知最大恆星史蒂文森2-18,是位於盾牌座的一顆紅超巨星,距離地球約20000光年,直徑是太陽的2150倍,大概30億公裡長,能容納100億顆太陽,1.3億億顆地球。
如果把史蒂文森放在太陽系,那麼它的最外層將會超過土星的軌道,它會把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都給覆蓋掉,佔領太陽系的大半領土。
如果處於這樣的星球上,從一端趕到另一端,普通的民航飛機大概需要六百年,即使光速飛行也要大概四個小時。
史蒂文森2-18已經足夠大了,可它距離直徑一光年的恆星來說還差的太遠。
假如真有這麼大的恆星,我們可以用數字算一下。
我們知道,一光年大概是94607萬億公裡。
而地球的直徑是12742公裡,如果一字排開,可以放下7億億顆地球。
太陽的直徑是1392000公裡,大概可以放下680億顆太陽。
史蒂文森2-18的直徑30億公裡,對於一光年來說,需要154萬顆才能排的下。
這只是直徑,如果按照體積來計算,那直徑一光年的恆星,它的體積將達到4.4*10^38立方千米。
大概可以放下
4.07*10^26個地球。
3.12*10^20個太陽。
3.1*10^10個史蒂文森2-18。
當然,像這麼大的恆星理論上是不可能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