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九河開,八九雁來」,隨著天氣逐漸轉暖,延慶野鴨湖溼地保護區這兩天迎來了成群結隊的候鳥。不久前,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在巡護監測候鳥遷徙情況時,發現了400多隻天鵝的蹤影。據介紹,天鵝從南方遷徙北上的時間,往年都集中在3月中下旬左右,這次它們抵京的時間提前了半個月。究其原因,可能與北方冰化時間較早有關。10天後,野鴨湖溼地將迎來天鵝到京的高峰。
北京有一條候鳥遷徙線
「第一批候鳥已經抵達野鴨湖『報到』了!」據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李理介紹,每年開春,他和工作人員都會到野鴨湖溼地保護區觀察候鳥的生存環境和遷徙路線。「全球有八大候鳥遷徙通道,經過中國境內的一共有3條,其中,途經北京的只有『東亞——澳大利亞』遷徙路線。」
在這條唯一途經北京的遷徙路線上,北京野鴨湖是候鳥南北遷飛的中轉站,每年10月中旬到12月,候鳥南下越冬;轉過年來,到了每年二三月份,候鳥群又會從長江流域回遷。在北上途中,候鳥們會在野鴨湖溼地保護區停留約兩個月時間,一方面休養生息,為接下來的長途飛行積攢體力,另一方面等待掉隊的候鳥。
天鵝野鴨灰鶴都來了
李理說,準確觀測候鳥的遷徙時間要靠「南北互動」。半個月前,來自鄱陽湖、青海湖的保護區工作人員與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的工作人員聯繫說,已有大批候鳥開始北上遷徙。接到電話後,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開始協助野鴨湖保護區巡護、監測。
前天,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在野鴨湖溼地保護區監測到第一批候鳥已經抵京。其中,綠頭鴨的數量最多,有一萬餘只;往年3月中下旬才到京的大天鵝,此次數量也不少,有400多隻;其餘的,如赤麻鴨有2000餘只,灰鶴有100多隻,鵲鴨300隻左右……
「通過我們這幾天的監測發現,到京的候鳥數量在逐漸增加。」現在野鴨湖的湖面上到處都是候鳥,它們的叫聲互相應和,非常壯觀。不過,由於水域面積有限,這些候鳥們往往會因為爭奪領地而「肉搏」。
「比如大天鵝,它們都是以家庭為單位,兩大兩小。現在區域數量已經飽和了,為了爭奪地盤,雄性家長之間就經常要展開搏鬥。它們會聳起高高的脖子,先用氣勢壓倒對方。如果對方的體量相差不大,一場搏鬥就在所難免了。它們會用嘴互擰對方脖頸處的毛。落敗的一方,它的羽毛會被一撮兒一撮兒地咬下來,然後就只能帶著家人離開這片水域,另覓他處了。」
多數候鳥從鄱陽湖飛來
李理表示,他們監測到的候鳥種群每年都有上百種,往往第一批抵京的都是綠頭鴨、鴻雁等雁鴨類,接下來便是大天鵝等主角紛紛登場。這些候鳥大部分是從鄱陽湖遷徙至此,然後再繼續北上,回到他們的繁殖地——中國東北和西伯利亞地帶進行繁殖。「今年候鳥遷徙時間普遍提前,可能與全球氣候變暖,以及北方冰化時間較早有關。」(記者劉琳 攝影李理)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