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記者在貴德縣千恣湖看到,身形巨大、全身潔白的大天鵝在水面上翩翩起舞。旁邊還有許多黃鴨和其他水鳥,為冬日的黃河增添了無限生機。當日,陽光明媚,成群的大天鵝,悠然自得地在河面上覓食、嬉戲。岸邊的攝影愛好者用手中的鏡頭,記錄著自然精靈的精彩瞬間。每當有大天鵝振翅飛翔或者嬉戲打鬧時,快門聲不斷。
拍攝貴德越冬大天鵝的攝影師宋先生告訴記者,青海的冬季有著獨特的魅力,每年前往貴德拍攝大天鵝是他的必修課。看到天鵝一年比一年多,棲息的範圍一年比一年廣,他感到非常高興。
青海國家公園觀鳥協會會長王艦艇介紹,大天鵝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近年來,隨著我省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黃河灘涂、溼地成為冬季候鳥的美麗家園。每年從11月初,就會有許多來自俄羅斯及蒙古國的大天鵝一路遷徙,陸續飛抵我省境內,第二年的3月中旬才會離去。它們通常都帶著當年孵化的幼鳥一起遷徙。貴德黃河沿岸及周邊千恣湖畔植物茂盛、水生植物生長旺盛,為越冬的鳥類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因此非常適宜大天鵝越冬。
12月30日,記者從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了解到,根據冬季巡護巡查和對越冬水鳥、普氏原羚的監測數據顯示,目前200餘只大天鵝在青海湖畔越冬。
巡護巡查期間,巡查人員共記錄到越冬水鳥赤麻鴨、綠頭鴨、普通秋沙鴨、大天鵝1800餘只,主要分布於泉灣、切吉河口、江西溝等未上凍水域,其中在泉灣、切吉河口監測到大天鵝200餘只。在對15個普氏原羚樣區監測中,巡護人員共監測到普氏原羚3000餘只,較去年數量增加700餘只。
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水禽的主要棲息地以及候鳥遷徙通道的重要節點,青海湖的生態功能和生態作用不斷增強,吸引著眾多的水鳥在青海湖繁殖、停歇、越冬。通過數據對比,近三年大天鵝在青海湖畔越冬的種群數量,穩定在200隻至400隻之間。
冬日的黃河、青海湖以其獨特的美景,吸引著眾多的遊人和攝影愛好者。黃河灘涂、青海湖畔,是大天鵝冬日棲息的樂園。每年初冬,許多從俄羅斯一路南下的大天鵝,在我省境內落腳休憩,成為一道美麗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