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飄雪時,位於山東省榮成市俚島鎮有個名為煙墩角的小漁村,原來這裡不過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村,20多年前,有幾隻天鵝來此過冬,村民對它們愛護有加,隨後到此過冬的天鵝越來越多,最多時達到如今的上萬隻規模,從此,這裡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天鵝村」。
煙墩角村地處黃海海灣,是一個瀕海的小村莊,面積不到一平方公裡,每年11月份,成群結隊的大天鵝從千裡之外的遙遠西伯利亞飛來,3月份後陸續離開,成為一道特殊的景觀,每年的這個時候,吸引各地遊客紛至沓來,村中許多人家開有客棧,旺季時一房難求,常有人一住一個月。
靠海吃海,古樸的漁村的另一道景觀,則為村民至今還有人居住在厚厚的漁草搭頂的草屋中,俗稱海草房。
為給大天鵝創造一個良好和諧的生活氛圍,當地政府專門設立了榮成大天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煙墩角管理站,著力保護和改善天鵝湖生態環境。村民還自發組成大天鵝巡護隊,經常在天鵝湖周邊進行野外巡護、救助和投食餵養大天鵝。
要問這片不大的湖面天鵝有多多,它們密密麻麻,就在你的腳下,根據不用擔心看不清楚它。海水蕩漾,成群結隊的大天鵝翩翩起舞,或自在遊弋,或追逐戲水,或引吭高歌,或凌空翱翔,或翩翩起舞,使人如臨仙境。
由於每天餵食,這裡的大天鵝與拿著桶來的工作人員似乎也很熟悉,沒等靠近,便會蜂擁而至擠到他的面前等待。
這裡同時吸引大批攝影人來此,他們成為長住者,據說有個攝影師連續5年跟蹤天鵝拍攝,還獲得了國際金獎。但是,於拍鳥人的」長槍大炮「來說,這裡顯得浪費了,因為太近,可笑的是,有著這種高端裝備的攝影人,不得不走出好遠才能拍。
在天鵝群中,小編發現有數隻頸上帶有紅圈白色數字的天鵝,在眾多天鵝中格外搶眼,一直沒明白,它們為什麼如此特殊,又為何帶有這些特別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