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鵝是我們對美麗事物非常重要的一個形容詞,很多場合我們都不吝使用,所以它在大家審美的定位中也是非常高的,當然我們今天關注它的另一個原因是它飛得極高,它為什麼能飛那麼高,還有沒有比它飛得更高的鳥類,不妨跟隨本文來簡單了解下!
我們以大天鵝為例,這是一種沒有亞種分化的大型鳥類,翼展最高達2.5米左右,提倡1.2-1.6米,體重達到了6-12千克,最長壽命可達25年以上,這種鳥類體型碩大,儲備充足,龐大翼展的條件下,使得它的飛行高度最高可達8800-9000米左右,可以輕鬆飛躍珠穆朗瑪峰,是少有的幾種可以飛躍珠峰的鳥類之一!
三隻大天鵝準備起飛
天鵝其實有三種,分別是大天鵝,小天鵝和疣鼻天鵝,除了疣鼻天鵝比較好區分以外,大小天鵝除了體型以外其它都很接近,大部分朋友都傻傻分不清!
大天鵝和小天鵝的區別
除了喙基的顏色差異外就大天鵝喙更尖一些,小天鵝則稍稍圓潤,所以遠距離上看,基本上就兩眼一抹黑,看體型大小吧!萬一是小的大天鵝呢?估計就暈菜了吧!
疣鼻天鵝的喙和大小天鵝的顏色剛好位置相反
其實猛一看都差不多,為了避免丟臉所以都叫天鵝吧,不會有人說你叫錯了!
三種天鵝的終極區分手冊
小天鵝:體長約1.1-1.3米,體重約4-7千克,除了喙部和體型大小差異外,其他都很接近,當然叫聲差異也很大,小天鵝叫聲為「叩,叩」的哨聲,大天鵝則有點像喇叭聲。小天鵝主要分布在北歐及亞洲北部,在歐洲、中亞、中國及日本越冬。
疣鼻天鵝:體長約1.2-1.5米,體重約6.7-10千克,前額有一塊瘤疣凸起,所以疣鼻天鵝名字就是這麼來的!疣鼻天鵝幾乎不出聲,也被稱為無聲天鵝!主要分布於歐洲、北非、亞洲中部與南部。
大部分鳥類飛行高度也就數百米,最多不過上千米,並不是說這些鳥類飛不到那麼高,而是因為這個高度足夠了,因為它們的獵物都在這個高度以下活動,飛那麼高費勁不說,還沒吃的,這又是何苦呢?
那為什麼天鵝要飛那麼高呢?當然天鵝遷徙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畢竟繞過高山實在太累,那麼直接跨過高山,甚至青藏高原就是捷徑啦!而另一個因素大天鵝能飛那麼高,不是它逞強,而是它的身體結構允許它這麼做!
天鵝的雙重呼吸機制
人類只有一個肺,吸氣時吸入氧氣交換,呼氣時排出二氧化碳,所以一個循環中只有一半的時間是真正在呼吸的,但天鵝不一樣,它除了肺部以外還有一個用來儲存空氣的「囊」,吸氣時多餘的氣體儲存在「囊」部,而呼氣時「囊」部的氣體排出,經過肺部的同時在肺部完成氧氣交換,這效率相當於渦輪增壓啊,在額外的循環中獲取更多的氧氣,因此理論上天鵝可以達到更高的高度而不缺氧!
當然除了這個特殊結構外還有鳥類的特有的中空高強度骨骼,還有龐大的翼展與碩大體型的大量儲備和耐低溫能力都是天鵝飛那麼高的原因!根據相關就,大天鵝的最高紀錄是9144米!
大天鵝並非飛得最高的鳥類,另一說是高山禿鷲,不過高山禿鷲本來就生活在數千米的高山上,而大天鵝則是從平面湖泊溼地起飛,同樣爬到上萬米高空,看起來高山禿鷲就是作弊了哈,但單純從高度上來說高山禿鷲確實是比較高的。
鷹隼類比如白頭鷹和蒼鷹,還有非洲草原上的禿鷲這些猛禽飛行高度大部分都可以達到5000米以上,而鷹隼類的特殊眼睛結構,飛得高是它們捕獵的優勢!
比較值得一體的遊隼,飛行高度大都可以和大天鵝媲美,這種鳥類體型小卻速度奇高,最高可達45米/秒,僅次於雨燕而已!
有一句話叫做瘌蛤蟆想吃天鵝肉麼,那麼天鵝肉好吃嗎?元代《飲膳正要》中有述,「大金頭鵝,味美於雁」,即大天鵝肉比大雁還好吃,是天鵝肉中的上品,然後是「小金頭鵝」,再次的是黑頸天鵝,最下等的是「不能鳴鵝」,即疣鼻天鵝!
這個比較有意思,儘管種花家沒有吃過天鵝肉,不過根據分析,因為天鵝擅長遠飛,脂肪比例極低,因此天鵝肉應該很柴,肉非常緊緻,不太好嚼!但對於這種不太好嚼的肉拿來燉湯喝應該相當不錯,吃法不一樣,得到的結果完全不一樣。
黃燜天鵝肉
但種花家必須提醒各位,天鵝都是國家保護動物,所以千萬不要以身試法!真要嘗鮮,養殖天鵝肉是你不二選擇,不過那味道與脂肪比就不一樣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