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一到午飯,記者就去西湖孤山一帶散步,此處風景宜人,湖中天鵝、鴨子及其它眾多水鳥相互間其樂融融美妙感覺足可燻人心脾,尤其那白天鵝當是西湖佳美靚點之一。
天鵝一詞最早出現於唐朝李商隱的詩句「拔弦警火鳳,交扇拂天鵝」。人類對其的喜愛當由來已久。
西湖天鵝為什麼只跑不飛?
記者在散步中途,總能遇見這樣的情景:湖中的大白天鵝突然以百米衝刺的速度奔跑於水面,其身後激起的一長串浪花和這白色的「飛劍」壯觀而有趣,白天鵝每次奔跑距離差差不多100米之內。相信細心的網友都遇到過。
記者心生疑問,天鵝為什麼只跑不飛呢?
於是微薄求證,@了很多朋友,後來只有作家瞿凱明回復了我。他的回覆為:「我猜想可能是想飛起來,一般天鵝飛起來之前,總要在水面跑一段時間,不知是不是這樣? 」
記者查閱了很多資料,發現作家瞿凱明解釋跟資料中講的相吻合,資料也講,白天鵝個頭高、身體大,所以起飛時要在水面或地面向前衝跑一段距離。
基於此我的問題又來了,那西湖的天鵝為什麼只在水面跑而不飛呢?
最早擔心天鵝不適應西湖會飛走,曾剪過它們的毛,可理解為想飛而飛不動
記者就此疑問向西湖景區及杭州市動物園的相關工作人員求解。
杭州市動物園飼養班的工作人員說,西湖天鵝的父母以前都生活在杭州動物園,從出世開始就由飼養員餵養,天鵝放養西湖時,擔心天鵝們不適應會南飛,所以剪了毛。
如按此解釋,那就不難理解西湖天鵝只跑不飛的現象了,因它們想飛而不飛不動。
現在沒剪毛,本可以跑則飛,卻依舊只跑不飛
但問題是,據景區工作人員介紹,現在的西湖天鵝已完全適應了西湖環境,從今年開始,他們就沒有再給天鵝剪過毛了。
為證明西湖天鵝已適應西湖的生活,景區的胡玲玲主任介紹說,現在的西湖天鵝可膽大了,經常上岸晨練呢,還和遊客爭地盤呢!
即如此,那說明現在西湖天鵝是可以飛行了,那它為什麼只跑不飛呢?
專家無定論,是不是跟西湖天鵝開始吃魚有關?
對於此疑問,景區的胡主任自己也無法說出其中奧秘,她推薦記者求解杭州動物園飼養天鵝的專家。
動物園飼養班的工作人員們七嘴八舌、相互爭執,一說,可能是之前天鵝因剪毛後飛不起來,時間久了,形成了一種習慣,大家只跑不飛,也有其他說法,總之也無定論。
天鵝是一種冬候鳥,喜歡群棲在湖泊和沼澤地帶,主要以水生植物為食。
而前段時間,杭州一媒體曾報導: 「浙江野鳥會的會員曾拍到過西湖天鵝抓魚的鏡頭,專家們驚呼:『西湖邊的天鵝有特異功能!』因為天鵝本來只吃素,不吃魚的。」
現在,飼養員每天給它們餵一次青菜、玉米等混合飼料。不餵也沒問題,它們可以在西湖里找到吃的。
記者核實,天鵝是飛高冠軍,高度可達9千米,能飛越世界最高屋脊——珠穆朗瑪峰。
而如今的西湖天鵝只跑不飛,究竟是何原因?跟他們開始吃魚有無關係呢?
杭網記者還將繼續求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