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5年第一次成功完成火箭回收後,馬斯克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就風光無限,不斷創造了許多讓人咂舌的成就。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其星鏈計劃,旨在2019到2024年間向太空發射共1.2萬顆衛星,以組成「星鏈」網絡為全球用戶提供網際網路服務。
10月6日,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已經完成了星鏈計劃的第94次發射。此次發射同樣使用的是獵鷹9號巨型運載火箭,共搭載了60顆星鏈衛星。
值得注意的是在火箭成功發射9分鐘後,獵鷹9號的第一級火箭再次返回地面並成功回收。多次的成功回收火箭,意味著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在火箭領域已經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並已能夠十分穩定的使用該技術。
據悉,這次發射衛星所使用的獵鷹9號一級火箭在發射前已經執行過三次任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三手火箭,給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星鏈計劃節約了不少的發射成本,也為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未來的商業火箭運營提供了很好的基礎。
同時,獵鷹9號的成功回收也讓世界各國看到了未來商業火箭運營的廣闊市場。目前,包括俄羅斯、中國在內的科技大國都已經把火箭回收技術納入了發展計劃之中。
據俄羅斯媒體報導,俄羅斯將在2026年實現可重複回收火箭的發射。一旦成功發射,這種可重複回收的火箭將取代俄羅斯的聯盟2號運載火箭。為此,俄羅斯還特意研製了全新的RD-0169火箭發動機。
如此看來,馬斯克的民營火箭公司在技術上居然比俄羅斯國家航天局還強,並引領了潮流,真有這麼厲害嗎?
事實上,在美國NASA終止了太空梭發射計劃後,人們一度以為美國將要放棄宇宙探索計劃。然而,隨著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出現,NASA開始不遺餘力的培養這個民營企業。不僅將135次太空梭飛行經驗傳授給了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還提供了獵鷹9號火箭中最核心的發動機材料、可復用飛船隔熱材料等等。
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在得到了這些技術後也並未止步,而是將繼續在宇宙飛船領域進行拓展。據悉,這款宇宙飛船已經進行了多次壓力測試和部分艙段的測試飛行。在未來,這款飛船也將承擔深空探測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