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液中複分解反應無競爭關係時,則反應無先後順序

2020-12-06 初中化學大師

當混合溶液中發生的兩個複分解反應不存在競爭關係時,則該反應無先後順序

例 下列四個圖形的變化趨勢能正確描述對應操作的是( ).

A.足量的鐵片和鎂條分別與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稀鹽酸反應

B.將濃鹽酸敞口放置在空氣中

C.向氫氧化鈉和硝酸鋇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D.向pH=2的鹽酸溶液中加水稀釋

【思路點撥】向NaOH和Ba(NO3)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H2SO4,H2SO4中的H+與NaOH中的OH-反應生成H2O,同時H2SO4中的硫酸根離子與Ba(NO3)2中的Ba2+反應生成白色沉澱BaSO4,兩個反應不存在競爭關係,它們同時反應.

解析:A項,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鎂和鐵都排在氫的前面,可以與鹽酸發生置換反應生成氫氣,鎂排在鐵的前面,故反應速率比鐵快,在圖像中,斜率表示的就是反應的速率,斜率越大,反應速率越快,足量的鐵片和鎂條分別與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相同,故A項正確;B項,濃鹽酸具有揮發性,易揮發出溶質氯化氫,導致溶質質量分數降低,而圖像顯示其溶質質量分數增大,故B項錯誤;C項,稀硫酸分別與氫氧化鈉和硝酸鋇溶液同時反應,硝酸鋇和硫酸反應生成不溶於水和酸的BaSO4白色沉澱,一開始就會出現沉澱,而圖像顯示是過一段時間才出現沉澱,故C項錯誤;D項,鹽酸溶液呈酸性,加水後酸性減弱,pH值增大,無論怎樣加水,其pH值總是小於7,不會大於7,故D項錯誤.

綜上所述,本題正確答案為A.

例7 (2016·桂林市改編)向下表中的甲物質中逐滴加入乙物質至過量,其反應生成的氣體或沉澱質量與加入的乙物質的量關係符合右邊坐標圖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思路點撥】複分解反應是否存在優先反應順序,重點看是否存在反應競爭是解題的關鍵.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解析:稀鹽酸先與鐵鏽(Fe2O3)反應後才與純鐵反應生成H2,則①正確;部分變質的氫氧化鈉(NaOH和Na2CO3)逐滴滴入稀HCl,開始不會立即產生CO2氣體.因為鹽酸中的H+既能與NaOH中的OH-反應又能與Na2CO3中的CO32-反應,存在反應競爭關係,所以中和反應優先反應.只有當NaOH中的OH-反應完了以後,才會和Na2CO3中的CO32-反應產生CO2氣體,則②正確;

鹽酸和硫酸鈉的混合溶液逐滴滴入氫氧化鋇溶液,Ba(OH)2中的OH-與稀HCl中的H+反應生成H2O,同時Ba(OH)2中的Ba2+與Na2SO4中的硫酸根離子反應生成白色沉澱BaSO4,兩個反應不存在競爭關係,它們同時發生.所以一開始就有沉澱產生,因此③不正確;硫酸和硝酸鐵的混合溶液逐滴滴入氫氧化鈉溶液,開始不會立即產生紅褐色沉澱Fe(OH)3.因為NaOH溶液中的OH-既能與H2SO4中的H+反應又能Fe(NO3)3中的Fe3+反應,存在反應競爭關係,所以中和反應優先反應.只有當稀硫中的H+反應完了以後,NaOH中的OH-才會和Fe(NO3)3中的Fe3+反應產生紅褐色沉澱Fe(OH)3,則④正確.

綜上所述,本題正確答案為D.

本文由初中化學大師原創,歡迎關注,一起漲知識!

允許非盈利性引用,並請註明出處:「轉載自初中化學大師」字樣,以尊重作者的勞動成果

相關焦點

  • 中考化學複分解反應順序問題的探究(一)
    1.4實質:酸鹼鹽溶液中的離子數目減少,離子濃度降低「特殊離子對」結合生成沉澱或氣體或水.2 酸鹼鹽溶液中的「特殊離子對」構成的知識網絡圖3複分解反應的優先原則如果酸、鹼、鹽混合溶液中發生兩個複分解反應,其中某種離子都能與另外兩種離子發生反應生成沉澱或氣體或水,且存在反應競爭關係,則該反應有先後順序.一般中和反應優先發生.
  • 高考化學:離子反應和氧化還原反應先後順序問題
    反應物間一對多的化學反應常有「平行反應」和「競爭反應」兩類,平行反應主要指多個反應相互間沒有影響可同時進行;而競爭反應是指由於反應能力不同,多個反應按一定的先後順序逐次進行。、NaHCO3的混合溶液中,按照鹼性由強到弱的順序,NaOH優先反應,其次是Na2CO3,最後是NaHCO3,此類競爭反應的先後順序即是其有效順序。
  • 2019中考化學知識點:複分解反應
    2019中考化學知識點:複分解反應   定義: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叫複分解反應。   特點:交換成分,價態不變。   反應發生的條件:生成難電離的物質(水、氣體或沉澱)。   置換反應和複分解反應沒有先後順序,可同時發生。
  • 複分解反應同步練習與答案
    已知蘇打與鹽酸發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2HCl=2NaC1+H2O+CO2↑,該化學反應屬於基本反應類型中的(  )   A.置換反應B.複分解反應C.化合反應D.分解反應   3.下列物質相互混合時,能發生化學反應,但無沉澱生成的是(  )   A.硝酸鈉溶液和氯化鉀溶液   B.氫氧化鐵和硫酸
  • 突破「複分解反應」的難關
    初中化學教材先後在不同章節中,由淺入深介紹了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和複分解反應四大基本反應類型。其中複分解反是最難的,也是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更是各類模擬試卷和中考試卷的命題者的首選難題和壓軸題。教師常常困惑於如何才能把概念講清楚,學生遇到此類題目更是心中亂成一團麻。
  • 複分解反應的探究
    複分解反應的實質是發生複分解反應的兩種物質在水溶液中交換離子,結合成難電離的物質—— 沉澱 、氣體或弱電解質(最常見的為水)。可簡記為 AB+CD→AD+CB。酸、 鹼、 鹽溶液間發生的反應一般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而形成的,即參加複分解反應的化合物在 水溶液中發生 電離並解離成自由移動的離子,離子間重新組合成新的化合物。因此酸、鹼、鹽溶液間的反應一般是複分解反應。
  • 「複分解反應」的核心問題分析與教學策略
    建立複分解反應的概念是學生學習複分解反應的關鍵。《教科書》中關於複分解反應的概念為: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兩種新的化合物,這類反應稱為複分解反應[2]。《教科書》在「拓展視野」中介紹了複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敘述如下:酸、鹼、鹽在溶液中發生複分解反應的條件是有沉澱析出,或有氣體放出,或有水生成[2]。這是限定在「酸、鹼、鹽的溶液中發生的」,且從宏觀角度表述的,既有生成物的要求,又有反應物的要求。在實際理解時更需要把握複分解反應的特徵、實質,有時還需要解決涉及複分解反應的先後順序等問題。
  • 複分解反應的實質
    複分解反應是指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用符號表示為:AB+CD=AD+CB複分解反應的實質是:溶液中某些離子濃度(數目)的降低鹽酸溶液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移動的氫離子和氯離子,氫氧化鈣溶液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移動的鈣離子和氫氧根離子。
  • 怎樣熟悉掌握複分解反應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一個完全正確的化學方程式在中考題中一般得2分,一旦有一個化學式出現錯誤則不得分,可見化學式在化學化學方程式的書寫中的重要地位。2.對反應條件模糊不清寫完方程式後忘記加反應條件是95%以上的學生易犯的錯誤,尤其是涉及的推斷題和鑑別題中多種類型的反應同時出現時,顯得更加混亂。
  • 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複分解反應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複分解反應,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複分解反應   1.複分解反應發生條件的理解:   對複分解反應的理解與應用是學習酸鹼鹽這個難點的一把金鑰匙,首先請同學們一定要理解複分解發生的條件為什麼是有氣體產生或水生成或沉澱產生。例如
  • 初中化學複分解反應的特點總結
    一、複分解反應:   化學反應中的基本類型之一,其特點為:   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   AB+DE=AE+DB   1、反應物質:兩種化合物   2、生成物質:兩種化合物。   3、反應特點: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兩種化合物。
  • 複分解反應及發生的條件PPT課件
    判斷下列反應能否發生,寫出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Ba(OH)2 + CuSO4KOH + HClBa(OH)2 + K2CO3 -K2CO3 + H2SO4Cu(OH)2 + KNO3 -BaCl2+H2SO4 Ca(OH)2 + Na2CO3 -AgNO3 +BaCl2
  • 加料和淬滅順序關乎有機反應成敗
    走進合成類化學實驗室映入眼帘的是在攪拌中的瓶瓶罐罐,瓶子混合物含有多種組分,溶劑,反應試劑,催化劑等等,我們都知道這些化學物質加到瓶子裡總會有個先後順序
  • 中考高頻考點-複分解反應條件應用與物質的共存
    [考情剖析]此知識點為全國中考的必考點,主要考查內容有:①複分解反應的判斷;②複分解反應條件的驗證;③根據複分解反應的條件判斷反應的發生並書寫化學方程式;④利用複分解反應推斷反應後溶液中的成分;⑤判斷物質(或離子)的共存;⑥物質的鑑別、淨化與轉化等。
  • 中考化學滿分之路:5個考點,8道例題讓你徹底掌握複分解反應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複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有沉澱、氣體或水生成)並能靈活運用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分析】複分解反應是指由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發生的條件是:生成物中出現沉澱、氣體和水任意一個,當出現氣體和沉澱時溶液質量減少,據此分析。
  • 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之複分解反應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之複分解反應,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複分解反應及其發生的條件   複分解反應的定義是:由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
  • 初三化學方程式:複分解反應
    初三化學方程式:複分解反應 1、鹼性氧化物+酸→鹽+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CuO+H2SO4==CuSO4+H2O ZnO+2HNO3==Zn(NO3)3+H2O
  • 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之酸鹼鹽之間複分解反應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之酸鹼鹽之間複分解反應,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①酸鹼鹽之間複分解反應   酸+鹼→鹽+水(條件:至少有一種反應物可溶)   酸+鹽→新酸+新鹽(條件:酸必須可溶,符合複分解反應的條件)   鹼+鹽→新鹼+新鹽(條件:鹽和鹼都必須可溶,符合複分解反應的條件)   鹽+鹽→兩種新鹽(條件兩種鹽都需可溶,符合複分解反應的條件)   鹼性氧化物
  • 中考化學複習重點知識:複分解反應
    複分解反應     1、鹼性氧化物+酸→鹽+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CuO+H2SO4==CuSO4+H2O ZnO+2HNO3==Zn(NO3)3+H2O
  • 初中化學複分解反應小結,全是基礎,初中生必看! - 初中化學大師
    酸、鹼、鹽相互間的反應實質是交換離子成分,屬於複分解反應。而要實現複分解反應,反應物應為怎樣情況,生成物應呈現怎樣狀態?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討有關複分解反應的問題。一、定義複分解反應是指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它是四大基本反應類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