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知道答案》在中國和日本被當作是一本與《時間簡史》同樣神奇的科普讀物。本書用122張前所未見的水結晶照片,向世人展示了一項獨一無二的科學觀察:水能聽,水能看,水知道生命的答案。
看到「愛」與「感謝」,水結晶呈現完整美麗的六角形;被罵做「渾蛋」,水幾乎不能形成結晶;聽過古典音樂的水結晶風姿各異,聽過重金屬音樂的水結晶則歪曲散亂……
如何去觀察水的萬種風情?如何去觀賞水結晶的喜怒哀樂?如何領悟並陶醉在水結晶所蘊含的對生命的感謝和熱愛?該書獨闢蹊徑,從另一個側面向人們展示了科學研究的魅力,拓展了人類既成視野,從而一個瑰麗並新奇的世界也顯現在眼前。
美麗的水結晶深深吸引著人們,以各異的風姿傳遞給我們許多信息,並與人們內心深處最單純,最潔淨的部分產生共鳴。
本書以詩樣的文字和美麗的照片告訴我們:地球其實並不需要保護,需要保護的是人類自己,人永遠是自然之子;每一滴水都有一顆心,要讓世界更美麗,需要的是按照生命本身的節奏和自然規律去生存。
為此,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以愛,感激和讚美的心情去生活,去對待我們周圍的每一個人和每一件事!
江本勝的愛之水結晶
這項震驚世界的實驗由日本研究水結晶的I.H.M綜合研究所的江本勝博士主持,已進行了10年。所有的這些風姿各異的水結晶照片,都是在零下5度的冷室中以高速攝影的方式拍攝而成。
在最初的觀察中,研究員發現城市中被漂白的自來水幾乎無法形成結晶;而只要是天然水,無論出自何處,他們所展現的結晶都異常美麗。
當研究員異想天開地在實驗水兩邊放上音箱,讓水「聽」音樂後,一個奇妙的現象產生了:聽了貝多芬《田園交響曲》的水結晶美麗工整,而聽了莫扎特《第40號交響曲》的水結晶則展現出一種華麗的美。 莫扎特與貝多芬交響曲的水結晶。
研究員進而在裝水的瓶壁上貼上不同的字或照片讓水「看」,結果看到「謝謝」的水結晶非常清晰地呈現出美麗的六角形;看到「混蛋」的水結晶破碎而零散。
波動理論告訴人們,世間萬物都處在波動的狀態中,各自擁有一定的波長和固定的頻率。不僅人們周圍的物體呈波動狀態,就連各種文字、聲音、圖像,以及我們的心理變化和情感活動也呈現為一種波動狀態。
而構成人體的60~70%是水,地球表面也有70%被水覆蓋,所以當人們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波動的時候,水卻能感受到,並且受到強烈的影響。水結晶也許正是這些影響的信息記錄。
這些實驗水結晶照片在日本公布並結集為《水知道答案》出版後,旋即引起了世界範圍內的轟動。江本勝博士多次受邀前往歐美展示水結晶照片並發表演講。同時,水接受不同的信息,結晶就會呈現出不同形狀的事實,啟發了人們對很多社會現實思考的新角度。
比如,當水「看」到「愛與感謝」時,會呈現出幾乎接近完美的結晶,讓人們聯想到「愛」與「感謝」本是宇宙存在與人際關係的基本原則,美好的情感與心念會對世界產生有益的影響,所以,我們更應該多一些「愛與感謝」。這也回答了「世界為什麼需要讚美」的疑問。
《水知道答案》中的水結晶研究成果同時也對水科學研究的其他領域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瑞士蘇黎世工業大學教授瓊安·戴維斯女士一直從事河水的研究,她認為,水結晶的實驗表明,「水其實對許多非常纖細而敏感的物質都能產生一定的反應,因此我們通過更進一步的對水結晶的研究,可以告知科學家或有關單位,我們現有的水資源並未得到相應的保護。」同時,她還從水結晶出發號召「找回對水的崇敬之心」。
聯合國項目中國水務督察專家高中認為,「《水知道答案》可以說是一本很有想像力的關於水的『奇妙之書』。」
《水知道答案》用圖片和文字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應懷有一份愛與感謝之心,從點滴做起,創造我們生活的美好世界。
作者簡介
江本勝(Emoto Masaru,1943年7月22日-)是一位出生於日本橫濱的日本作家,合同會社江本勝辦公室董事長,IHM研究所所長,國際波動之友會會長(International Hado Membership Association)。
西元1942年畢業於橫浜市立大學文理學部國際關係論學科。
西元1986年他創立了IHM株式會社(Institute of Hado Medicine,波動醫學研究所)。
1992年獲得印度開放國際大學(臺灣音譯open為奧本)的代替醫療學博士認定。
20世紀90年代他通過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生化學家羅倫茲博士(Lee Lorenzen)邂逅共鳴磁場分析器和共鳴磁場水微束水(microcluster water),開始從極具創意的觀點深入研究水。
自1994年起,他開始在冷室中以高速攝影的方式來拍攝和觀察水結晶,在其著作中有關於人類意志可以影響水分子結晶的爭議性宣稱,他將一些照片中,結晶水的美醜與實驗者的正面與負面思想或話語連結,比如祈禱、音樂和盛水容器接觸詞語。他相信水具有複製、記憶、感受和傳達信息的能力。
於1999年開始,出版了一系列相關著作。其中有中文版本的包括《來自水的信息》、《生命的答案,水知道》與《幸福的真義,水知道》等。
江本勝認為「波動(はど)創造了詞語,詞語是自然的變化。因此美麗的詞語創造美麗的本性(自然)。醜陋的詞語創造醜陋的本性。這是宇宙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