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競賽片《冰之下》導演蔡尚君兩年前是上海國際電影節的評委。6年前是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銀獅獎的得主。這次他成了參賽者。在6月23日上海電影節的見面會上,蔡尚君說,無論何種身份,參加電影節都是為了「藝術的交流」。
頂著黃渤、小宋佳、小瀋陽等人氣演員的主演名單,《冰之下》卻是一部十足的「文藝片」,緩慢的節奏、長鏡頭、極其克制的語言和音樂,甚至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的劇情,都讓這部電影顯得有些「高冷」。
導演蔡尚君有意將電影中的線索如同片名一般,埋藏起來,需要觀眾抽絲剝繭的自主發掘。而編劇顧崢言簡意賅地概括這個故事為「一個人想變成好人是非常難的」。
黃渤自降片酬破格演出,小宋佳頂替湯唯出演「靈魂人物」即便是這樣惡劣的環境,演員們都是自降片酬來出演。蔡尚君稱「好的電影必須有好的演員,有知名度更好,但首先應該是好演員,這是第一選擇。是不是多大咖不重要」。
但最終這樣的一部文藝片請到了黃渤這樣的「幾十億男主」來出演,蔡尚君爆料稱,黃渤那一年是不想接電影的,「我找他的時候他跟我說要自我調整半年,做自己的劇本準備做導演。」但蔡尚君思來想去,這個年齡段的男演員難找,而黃渤是最合適的。「他是一個生活在底層的小人物,混沌狀態的這麼一個人。黃渤也有他自身經歷可以給這個人物做加法。溝通了半年,他也是對劇本認可,年底同意來出演。」
蔡尚君對黃渤的表演讚不絕口,稱現場已經不需要導演指導表演,「我們做的只是幫他做減法。」他評價黃渤是一位難得能夠保持清醒的演員,「他是對自我要求非常理性清醒的人。一般人在利益面前很容易被淹沒,在其中能保持警醒的人已經是鳳毛麟角。」
蔡尚君之前的電影中幾乎沒有出現什么女性角色,這次小宋佳飾演的冰冰在片中幾乎是一個「靈魂人物」的作用,「這個角色我個人是最喜愛的,一個電影如果有光源的話,就都是來源於這樣一個角色。這個女人非常果敢決絕,是我內心最欣賞的女性形象。當她出現的時候,黃渤本能地撲向這樣一種光源,對他是一種刺傷。」
小宋佳的角色一開始定的是湯唯,但如今蔡尚君覺得宋佳是最適合冰冰這個角色的演員 。宋佳本身是東北人,與角色有天然的契合度,「更重要的是她的悟性和審美,這才是決定一個演員能走多遠的地方。」
小瀋陽、劉樺、潘斌龍等喜劇演員在片中也同樣有了與以往不同的表演。蔡尚君感嘆,「在這樣一個資本特別熱、電影行業非常熱的環境下,每年有七八百部的產量,他們是中國電影界最好的演員,他們每年其實都要接太多的戲,所以我特別感激他們是真正懂得表演,尊重電影行業,也是尊重自己作為演員這麼一個職業。我覺得這個是特別令人感動、令人尊重的一件事。」
宋佳需要觀眾自我關聯投入影片製作了三年,在中俄邊境拍攝,環境冷到需要給設備上防凍液。「自帶保暖層」的導演蔡尚君自曝「現場還穿了三層羽絨服」。而過低的溫度使得電池一會兒就沒電,加上拍攝地的日照時間很短,每天拍攝時間非常緊張。「剛一拍天就黑了。」蔡尚君表示,這是他拍電影以來最難的一次。加上中俄邊境地區周邊的服務設施很少,還有許多解決不了的場地溝通的問題,有時候一拖就是十幾天拍不了戲。
而演員的表演也因為天氣受到極大挑戰,「基本上有時候你讓他們笑,一笑就回不來了,表情基本就僵住了,說話也都聽不清楚。其實在那種冷的狀態下,有一種好玩的就是,你想表演也不太可能了,那個表情基本上就凍僵住了,內心可能明白,但是臉上做不到。」
據導演介紹,之所以選擇在中俄邊境的兩座小城進行拍攝,是因為首先這是一個不錯的拍攝視角,以這樣的視角看兩個國家、兩個相似的城市,既有文化的差異,又有在時間推移下烙下的相似印記。
寒冷的氣候為電影籠罩上一層冷峻的氣質。人物很少說話,色調也透著陰寒的氣息,故事關於犯罪、欲望和人性的掙扎。發布會上主持人說,「上海電影節對犯罪題材『情有獨鍾』」,之前的《烈日灼心》和《追兇者也》都收成不錯。編劇表示,「犯罪只是電影中的一部分,電影側重人物內心更多一些,探討的是人的靈魂角度如何上升。」
蔡尚君則補充表示,「電影裡講的是被遮蔽的隱藏的情感,罪惡墮落,一點一點的冰釋,融化甦醒,那塊冰不是馬上就能化,還需要一點時間。」
電影的劇本就做了兩年多,對於非線性的敘事和略考驗人邏輯的劇情,蔡尚君表示,「我以前就不喜歡解釋,需要觀眾自我關聯自我投入,對普通觀眾可能要求更高了。不喜歡那種由1到2發展出3的簡單的線性邏輯,可能我把一個事放在這,回頭在那又連上了,需要更多智力的投入。」
蔡尚君從2007年開始拍攝首部電影,《冰之下》是他導演的第三部長片。對於「低產」的節奏,蔡尚君表示,自己並沒有一心一意非要做一個職業導演,因此對於創作節奏並不在意。「我還是想拍一些自己真正感興趣覺得有價值的東西,投資不重要,沒錢就換個形式拍,或者就乾脆不拍了,用戲劇小說表達都可以。」
蔡尚君(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