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缸的控藻:手動除藻

2020-12-06 東傑聊海

這是我的除藻系列的文章的一篇,如果您對海缸有興趣,您應該關注我,並翻閱我的歷史文章哦。

寫這篇文章我挺心虛的,因為手動控藻好像是廢話。事實上,當你的魚缸裡出現了雜藻,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手動處理!

這是整個海缸控藻系列的最後一篇「理論課」,下篇實戰!

一把牙刷:

一把牙刷是我們海缸玩家的最方便的工具之一,沒想到吧!它的形狀細長,不容易碰倒珊瑚,特別適合刷個別石頭上的頑固絲藻。

有時候頑固的少量絲藻別總想著讓他自己消失,下手刷一刷就解決了,這樣裸露的活石才有機會發展出鈣藻以及其他被工具生物啃食的藻,從而不讓垃圾藻佔據上風。

唯一的注意點就是,用完請一定刷洗乾淨並藏到魚缸柜子裡哦!

(打火機烤一下,折彎定性後,專門刷小縫隙,侵刪)

(折彎後的牙刷很適合清潔有珊瑚、活石的縫隙)

信用卡:

沒錯,信用卡或者類似的塑料卡片,是非常好的魚缸玻璃綠斑藻清理工具。而且不會像金屬藻刀一樣生鏽。唯一的缺點就是要伸手下水裡,所以用卡片刮玻璃前記得洗手、洗胳膊。

如果你魚缸玻璃上有很多的一層藻,那麼可以考慮用這些卡片緩慢的自下而上的刮除藻類,藻類會粘附在卡片上,你可以方便的把刮出的藻類帶出魚缸,減少了二次汙染。

木棍:

這前三個介紹的工具都什麼千奇百怪的玩意。。。。你心裡是不是這麼想的。

木棍對付長絲藻很有效,還不費勁。把木棍較粗的一段深入到絲藻中並旋轉。很快棍子上就會纏繞大量的絲藻,然後把棍子提起來就可以起到拔草的效果了。

刮刀:

終於有正經工具了。

刮刀可以方便清理魚缸玻璃上的綠斑,鈣藻,這些東西用缸擦拭很難處理的,但是用鋒利的金屬藻刀可以輕易的解決掉它們。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金屬藻刀不適合用來出來亞克力材質的魚缸或者隔離盒,會刮傷這些材質。

磁力缸擦:

這是最簡單的,最常用的手動保持魚缸玻璃乾淨的工具。部分品牌的缸擦也可以跟藻刀結合在一起,用來處理玻璃上的綠斑跟鈣藻。

缸擦刮下來的「藻粉」是濾食性動物的天然飼料來源。

缸擦應當定期用淡水清洗內外面,因為隨著使用,外置部分的擦布上難免會積累鹽漬,內置部分也會積蓄一些垃圾。

虹吸:

我們在進行常規換水時,可以用虹吸管(例如水管、洗沙器)去除一些藻類。例如一些鬆散的綠絲藻、還有堆積在角落的灰塵碎屑。

及時的去處缸內的堆積灰塵有助於控制藍藻(例如紅綠泥,綠色硬毛藻)的生長。

(網圖,侵刪)

但是對於甲藻(褐色菌膜)來說,最好順其自然,不要吸走他們,因為它們生長得很快,去大肆的擾亂甲藻反而會促進他們在缸內的生長。物極必反的道理要懂,隨著水質的調節,甲藻可以在1-2周內消退。

當然掛在珊瑚上的菌膜,藻類要及時處理走。

這是我用來做公眾號的魚缸,開缸後爆了甲藻(褐色的菌膜,開燈後有大量氣泡,會掛在珊瑚上),我通過一周的處理,很快就幹掉了這些討厭的菌膜。我把處理方式發布在了我的朋友圈,在之後的文章中我會介紹。

濾袋:

在水體清澈的情況下,我是不建議用濾袋的。但是當你要對魚缸的藻類,灰塵進行掃除前,還是有必要套一個濾袋的。

記得在水體恢復清涼後及時的拿掉濾袋。(我這麼寫是不是會濾袋銷量不錯的賣家煩死?)

我在上篇講過乾濕分離系統不適合珊瑚缸,濾袋不適合長時間不清洗,有三位朋友都聯繫我要詳細說明,這裡我補充出來。

乾濕分離,濾袋 都會截留大量的有機物:飼料、珊瑚粘液、各種流到底缸的藻等。 這些都會在濾袋跟濾棉上快速被分解成氨氮磷等,再次進入到水的循環系統。

而蛋分的作用是把一部分有機物,就是上面提到的,打出水體。減少後續這些有機物產生的氨氮磷。 而濾袋跟濾棉這種環境是非常適合分解細菌生存的環境:高氧,水流,有機物。 所以當濾袋跟濾棉把這些東西截留了分解成無法被蛋分打出營養鹽了。這樣蛋分也就無法最大化發揮作用了。

所以當珊瑚缸比較乾淨的時候,不要長期掛著髒濾袋,所以乾濕分離並不適合珊瑚缸。

大氣吹\餵食管:

準備一個大氣吹\餵食管,把集聚在分析,珊瑚根部的碎屑,灰塵吹出來是很有必要的。使用的時候記得配合濾袋或者換水來操作。

定期的減少魚缸中的堆積灰塵碎屑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這是限制部分藻類生長的因素之一。

怎麼樣?是不是又了解了一些我的除藻秘籍?永遠記得,手動除藻最簡單直接,並且不可替代!

自我開始寫文章,就很多人來問我各種藻的去除方法,其中有一部分定期動手就可以了。但是還是有玩家堅持通過下生物跟改善水質讓他們消失,但是你要知道,有些藻不會蔓延,你動手就可以解決,何必搞複雜到要翻缸的地步呢?

相關焦點

  • 海缸的控藻:藍藻(紅泥、綠泥)
    這是魚缸控藻的第15篇文章,如果你對海缸有興趣,請關注我,並翻閱我的歷史文章。在這一章,我來分享下我知道的藍藻知識。藍藻(Cyanobacteria)也叫藍綠藻,藍綠菌。說他是藻,但是他有原核細胞組織;說他是菌,但是他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
  • 海缸入門基礎知識點「叄」關於活石以及爆藻
    關於海缸入門,之前已經有過兩篇了,對海缸的類型,缸以及設備的選擇等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玩海缸前需要了解的一些基本知識「壹」玩海缸前需要了解的一些基本知識「貳」海缸的第三篇,我準備重點說一說活石,以及活石開缸的爆藻。
  • 海缸的控藻:硅藻(褐藻)的處理與治療
    硅藻不論淡水還是海水都是常見藻類,我們一般按照他的顏色稱為「褐藻」,您閱讀了我的一些列藻類文章後,我相信已經理解了使用正確的名字的優點,所以,請咱們海缸玩家率先使用正確的稱呼吧。手動擦除你能夠擦掉的褐藻。矽酸鹽也廣泛的存在於食物中,所以請勿過量,過大頻次的餵食你的魚。注意控制你的氨氮。增加幾個我文中提到的工具生物。
  • 海缸,流浪的海洋
    我們還在盲目的追求海缸系統自我平衡。海缸,一個流浪的海洋。每一套海缸都是完全不同於任何其他家庭海缸的小型生態系統。我們為了達成飼養美麗的海洋生物的願望,在家中創建了這套系統。為了維持海缸中的生命,我們給予眾多的維生設備:蛋分,燈,水流,餵食,添加劑等等。
  • 海缸的控藻:甲藻(褐色菌膜&菌絲)
    甲藻跟其他的藻不同,魚缸裡的一片甲藻,其實是由一個一個的單細胞聚合而成的,也就是我們說的「菌膜」,甲藻同硅藻一樣,可以一夜遍布魚缸,原因就是他們是細胞分裂生殖,1分2,2分4,4分8......甲藻主要有兩種
  • 見識下這種生物,生物控藻之螺類奧秘
    由於篇幅關係,瘋瘋人把這個作為一個專題,分為4個篇章講完,今天講第1篇:生物控藻之螺類奧秘。生物控制,顧名思義就是通過生物來幫忙控制藻類的,在自然界中,很多生物都是以吃藻類和青苔為生的,我們可以利用這些生物和魚缸裡面原有的觀賞魚生活習性的共性,來讓它們幫我們「打下手」做到有效控制藻類的效果。螺類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
  • 晚起毀上午,藻起傻一天
    每到海缸裡長藻的時候,乘風破浪的垃圾藻類,總會不經意間的出來拍一拍你,提醒你該清理他們了。可是垃圾藻類是怎麼產生的呢,又為什麼產生呢? 那麼什麼是藻類呢?
  • 林澤聖泰介紹:藍藻與顫藻的區別 湖庫防藻控藻的方法
    下面一起來看看林澤聖泰對於湖庫除磷控藻方法的相關介紹吧。富營養化是由於養分利用率增加而導致的藻類和水生植物過度生長。富營養化是一個自然的過程,由於水體的自然老化,隨著時間的流逝,水體逐漸老化,自然發生了幾個世紀。因此水體的治理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並且隨時做好環保工作,才能避免走入邊汙染邊治理的惡性循環。
  • 水廠除藻技術的研究進展
    近二十年來,世界範圍內越來越多的湖泊與河流都面臨著藍藻水華的問題(如圖1所示),其爆發生長的原因可歸為以下幾點:(1)當磷鹽濃度低於0.2 mg/L時,磷濃度的增加可促進藍藻水華優勢藻-微囊藻的生長,使水體中的藍藻成為優勢藻種;(2)大多數藍藻細胞的最佳生長溫度都高於綠藻和硅藻,據報導藍藻細胞在高於25 ˚C的溫度條件下生長速率最快;(3)藍藻細胞具有能利用橙
  • 做好長期控藻的準備了嗎
    草缸入坑之路有千萬條,但是維護之路只有一條,每一個草缸玩家,都經歷過魚缸長藻的過程,我經常說一句話,養草缸就是不斷和各種藻類鬥爭的過程。你可能遇到過綠藻、綠斑藻、黑毛藻、剛毛藻、絲藻、發藻、鹿角藻、藍綠藻,甚至是小球藻,這些都是草缸容易爆發的藻類,可能要經歷換水,調光,給魚缸添加工具魚蝦螺,甚至使用除藻劑,還可能因為除藻劑用量超標,導致觀賞魚團滅。看到這裡,沒有入坑的朋友會不會不敢養草缸了?
  • 海缸裡那些美貌與實力並存的無脊椎小生物們
    魚和珊瑚是我們海缸裡最耀眼的C位,但是為了讓這個小小的擬生態圈更接近自然,我們往往還會放進去一些無脊椎小生物來裝點或者幫我們維護缸體。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有哪些小生物比較合適入缸吧。食藻/禮服海膽/長棘海膽等海膽確實是吃藻小幫手
  • 「淡/海」將除藻進行到底!
    清苔鼠是水草缸及小型魚缸最常配養的食藻魚,價格便宜,效果較好。單兵作戰能力較差,易放養較多數量除藻效果明顯,能使水草及缸壁保持翠綠和光亮。一米長的水草缸配養8-10尾即可,清苔鼠多條放養同缸時,總會發現有些長得很好,而有個別的會癟瘦而死,因此應適時補充。
  • 海缸中的三大生長元素——鈣、鎂、KH
    一個良好運行的海缸,除了各種設備參與運轉之外,各種元素含量的維持也是極其重要的一環。今天就來說說這些元素的作用。海水是一種化學成分複雜的混合物,包括水、溶解於水中的多種化學元素和氣體。在海水中迄今已發現的化學元素達80多種。含量較高的元素除組成水的氫、氧元素外,還有鎂、鈣、鉀、鍶、硼等。
  • 提升太湖控藻能力 保障河湖生態安全
    把脈太湖藍藻水華動態 提升河口擋藻除藻效率  「太湖藍藻水華的強度、時空分布受天氣的影響極大。」課題負責人表示,藍藻細胞的快速增殖速度,既受水體營養鹽供給能力的限制,還受溫度、光照乃至風速及水體渾濁度的影響。大量聚集的藻團是漂在水面還是沉入水中,受水動力擾動強度和光照刺激下細胞生理變化的雙重影響。而藍藻水華在空間上的聚集和堆積強度,則受風向及其持續時間的影響。
  • 魚缸裡為什麼長藻?對寵物魚是好事還是壞事?如何除藻最有效?
    魚缸裡為什麼長藻?對寵物魚是好事還是壞事?如何除藻最有效?今天我們就把這幾個問題搞清楚,期待得到養魚大神的互動,也期待可以給養魚新手一點有益的幫助。同學們請坐好,讓我們走進藻類到的奇幻世界。本文適合龍魚和金魚新手玩家,也適合錦鯉和熱帶魚玩家。預計閱讀218秒。
  • 魚缸裡藻類的三大剋星,最後一種常被魚友忽略,除藻效果卻最好
    昨天的文章我們聊了魚缸長藻對觀賞魚有什麼利弊影響,然後就有魚友在問,哪種魚可以吃藻?這確實問到點子上了,雖然藻類可以人工清除掉,不過利用生物直接彼此克制,確實是非常節省時間的處理方法。今天的文章不單跟大家介紹什麼魚可以對付藻類,還把其他能有效對付藻類的生物也給大家一併介紹了。所謂多種方法一起操作,效果才更好。
  • 民心河藥浴除藻
    民心河藥浴除藻
  • 新手開海缸,活石講解全步驟——想養一缸漂亮的海水魚請看
    第一步:挑選活石  首先,我們要挑新鮮的活石,什麼是新鮮的呢?  就是活石脫水的時間越短越好,它的表面活著的生物越多越好;  然後,就是看活石的重量,同樣大小的活石,我們要選輕的,因為這說明它的孔隙相對來說較多,他的孔隙有利於硝化細菌和微生物的寄存;  第三,就是要看活石表面覆蓋的鈣藻了,鈣藻的顏色是紅的,死後是白色的,儘量選覆紅色且鈣藻蓋較少的活石,怕鈣藻過多堵住活石的孔隙;  最後,我們再用手掰一掰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