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的除藻系列的文章的一篇,如果您對海缸有興趣,您應該關注我,並翻閱我的歷史文章哦。
寫這篇文章我挺心虛的,因為手動控藻好像是廢話。事實上,當你的魚缸裡出現了雜藻,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手動處理!
這是整個海缸控藻系列的最後一篇「理論課」,下篇實戰!
一把牙刷:
一把牙刷是我們海缸玩家的最方便的工具之一,沒想到吧!它的形狀細長,不容易碰倒珊瑚,特別適合刷個別石頭上的頑固絲藻。
有時候頑固的少量絲藻別總想著讓他自己消失,下手刷一刷就解決了,這樣裸露的活石才有機會發展出鈣藻以及其他被工具生物啃食的藻,從而不讓垃圾藻佔據上風。
唯一的注意點就是,用完請一定刷洗乾淨並藏到魚缸柜子裡哦!
(打火機烤一下,折彎定性後,專門刷小縫隙,侵刪)
(折彎後的牙刷很適合清潔有珊瑚、活石的縫隙)
信用卡:
沒錯,信用卡或者類似的塑料卡片,是非常好的魚缸玻璃綠斑藻清理工具。而且不會像金屬藻刀一樣生鏽。唯一的缺點就是要伸手下水裡,所以用卡片刮玻璃前記得洗手、洗胳膊。
如果你魚缸玻璃上有很多的一層藻,那麼可以考慮用這些卡片緩慢的自下而上的刮除藻類,藻類會粘附在卡片上,你可以方便的把刮出的藻類帶出魚缸,減少了二次汙染。
木棍:
這前三個介紹的工具都什麼千奇百怪的玩意。。。。你心裡是不是這麼想的。
木棍對付長絲藻很有效,還不費勁。把木棍較粗的一段深入到絲藻中並旋轉。很快棍子上就會纏繞大量的絲藻,然後把棍子提起來就可以起到拔草的效果了。
刮刀:
終於有正經工具了。
刮刀可以方便清理魚缸玻璃上的綠斑,鈣藻,這些東西用缸擦拭很難處理的,但是用鋒利的金屬藻刀可以輕易的解決掉它們。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金屬藻刀不適合用來出來亞克力材質的魚缸或者隔離盒,會刮傷這些材質。
磁力缸擦:
這是最簡單的,最常用的手動保持魚缸玻璃乾淨的工具。部分品牌的缸擦也可以跟藻刀結合在一起,用來處理玻璃上的綠斑跟鈣藻。
缸擦刮下來的「藻粉」是濾食性動物的天然飼料來源。
缸擦應當定期用淡水清洗內外面,因為隨著使用,外置部分的擦布上難免會積累鹽漬,內置部分也會積蓄一些垃圾。
虹吸:
我們在進行常規換水時,可以用虹吸管(例如水管、洗沙器)去除一些藻類。例如一些鬆散的綠絲藻、還有堆積在角落的灰塵碎屑。
及時的去處缸內的堆積灰塵有助於控制藍藻(例如紅綠泥,綠色硬毛藻)的生長。
但是對於甲藻(褐色菌膜)來說,最好順其自然,不要吸走他們,因為它們生長得很快,去大肆的擾亂甲藻反而會促進他們在缸內的生長。物極必反的道理要懂,隨著水質的調節,甲藻可以在1-2周內消退。
當然掛在珊瑚上的菌膜,藻類要及時處理走。
這是我用來做公眾號的魚缸,開缸後爆了甲藻(褐色的菌膜,開燈後有大量氣泡,會掛在珊瑚上),我通過一周的處理,很快就幹掉了這些討厭的菌膜。我把處理方式發布在了我的朋友圈,在之後的文章中我會介紹。
濾袋:
在水體清澈的情況下,我是不建議用濾袋的。但是當你要對魚缸的藻類,灰塵進行掃除前,還是有必要套一個濾袋的。
記得在水體恢復清涼後及時的拿掉濾袋。(我這麼寫是不是會濾袋銷量不錯的賣家煩死?)
我在上篇講過乾濕分離系統不適合珊瑚缸,濾袋不適合長時間不清洗,有三位朋友都聯繫我要詳細說明,這裡我補充出來。
乾濕分離,濾袋 都會截留大量的有機物:飼料、珊瑚粘液、各種流到底缸的藻等。 這些都會在濾袋跟濾棉上快速被分解成氨氮磷等,再次進入到水的循環系統。
而蛋分的作用是把一部分有機物,就是上面提到的,打出水體。減少後續這些有機物產生的氨氮磷。 而濾袋跟濾棉這種環境是非常適合分解細菌生存的環境:高氧,水流,有機物。 所以當濾袋跟濾棉把這些東西截留了分解成無法被蛋分打出營養鹽了。這樣蛋分也就無法最大化發揮作用了。
所以當珊瑚缸比較乾淨的時候,不要長期掛著髒濾袋,所以乾濕分離並不適合珊瑚缸。
大氣吹\餵食管:
準備一個大氣吹\餵食管,把集聚在分析,珊瑚根部的碎屑,灰塵吹出來是很有必要的。使用的時候記得配合濾袋或者換水來操作。
定期的減少魚缸中的堆積灰塵碎屑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這是限制部分藻類生長的因素之一。
怎麼樣?是不是又了解了一些我的除藻秘籍?永遠記得,手動除藻最簡單直接,並且不可替代!
自我開始寫文章,就很多人來問我各種藻的去除方法,其中有一部分定期動手就可以了。但是還是有玩家堅持通過下生物跟改善水質讓他們消失,但是你要知道,有些藻不會蔓延,你動手就可以解決,何必搞複雜到要翻缸的地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