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啟技術違規收警示函 為關聯方擔保12億元未履行信披

2021-01-14 中國財經時報網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浙江監管局網站近日公布的《關於對光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及相關人員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顯示,經查,浙江監管局發現光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啟技術」,002625)存在以下問題: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光啟技術存在以定期存單形式為控股股東關聯方深圳光啟創新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啟創新」)、深圳光啟合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啟合眾」)提供擔保的情況,總計12.15億元。上述擔保未履行審批程序,且未按相關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上述行為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二條、第三十條的相關規定,公司董事長劉若鵬、總經理趙治亞、財務總監兼董事會秘書張洋洋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三條的規定,對上述違規行為負有主要責任。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五十八條、第五十九條的有關規定,浙江監管局決定對光啟技術、張洋洋採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並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經中國經濟網記者查詢發現,光啟技術前身為2001年7月18日成立的杭州市汽車內飾件有限公司,於2010年5月28日整體變更設立為浙江龍生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6月,公司名稱由「浙江龍生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光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光啟技術註冊資本為21.55億元,董事長、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為劉若鵬,持股比例12.07%,董秘、董事、財務總監為張洋洋,總經理為趙治亞。光啟技術於2011年11月3日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

光啟技術控股股東西藏達孜映邦實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達孜映邦」)及其一致行動人深圳光啟空間技術有限公司(簡稱「光啟空間技術」)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比例分別為42.75%和3.32%。

劉若鵬自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擔任光啟技術董事長,劉若鵬為美國杜克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博士,高級工程師,2015年3月至今任西藏達孜映邦實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董事、總經理。張洋洋自2019年8月至2023年7月,擔任公司董事會秘書;自2019年5月至2023年7月,擔任公司財務總監;自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擔任公司董事,張洋洋為英國牛津大學電子工程系博士,高級工程師,2015年3月至今任西藏達孜映邦實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監事。趙治亞自2017年4月至2023年7月,擔任公司總經理;自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擔任公司董事,趙治亞為美國杜克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博士,高級工程師。

光啟合眾成立於2011年12月13日,註冊資本為149.55萬元,劉若鵬為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總經理、大股東,持股比例35.09%。張洋洋為監事,持股比例17.54%。

光啟創新成立於2011年9月23日,註冊資本5000萬元,劉若鵬為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總經理。大股東為深圳大鵬光啟技術有限公司,持股比例60.00%,光啟合眾持股40.00%。深圳大鵬光啟技術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劉若鵬,深圳大鵬光啟聯合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持有53.00%的股權。劉若鵬為大股東,持有深圳大鵬光啟聯合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37.73%的股權,張洋洋、趙治亞分別持有18.87%、7.55%的股權。

綜上,劉若鵬直接持有光啟合眾35.09%的股權,光啟合眾直接持有光啟創新40%的股權,劉若鵬、張洋洋等光啟技術高管通過深圳大鵬光啟科技有限公司間接控制光啟創新60%股權。

光啟技術2019年年報和2020年中報顯示,公司不存在違反規定程序對外提供擔保的情形。光啟技術在回復交易所下發的2019年年報問詢中表示,不存在為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融資提供擔保或與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資金共管情形。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不存在佔用公司資金的情況。

相關規定: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二條規定:信息披露義務人應當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地披露信息,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

信息披露義務人應當同時向所有投資者公開披露信息。

在境內、外市場發行證券及其衍生品種並上市的公司在境外市場披露的信息,應當同時在境內市場披露。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三條規定:發行人、上市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忠實、勤勉地履行職責,保證披露信息的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三十條規定:發生可能對上市公司證券及其衍生品種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重大事件,投資者尚未得知時,上市公司應當立即披露,說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狀態和可能產生的影響。

前款所稱重大事件包括:

(一)公司的經營方針和經營範圍的重大變化;

(二)公司的重大投資行為和重大的購置財產的決定;

(三)公司訂立重要合同,可能對公司的資產、負債、權益和經營成果產生重要影響;

(四)公司發生重大債務和未能清償到期重大債務的違約情況,或者發生大額賠償責任;

(五)公司發生重大虧損或者重大損失;

(六)公司生產經營的外部條件發生的重大變化;

(七)公司的董事、1/3以上監事或者經理發生變動;董事長或者經理無法履行職責;

(八)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其持有股份或者控制公司的情況發生較大變化;

(九)公司減資、合併、分立、解散及申請破產的決定;或者依法進入破產程序、被責令關閉;

(十)涉及公司的重大訴訟、仲裁,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被依法撤銷或者宣告無效;

(十一)公司涉嫌違法違規被有權機關調查,或者受到刑事處罰、重大行政處罰;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涉嫌違法違紀被有權機關調查或者採取強制措施;

(十二)新公布的法律、法規、規章、行業政策可能對公司產生重大影響;

(十三)董事會就發行新股或者其他再融資方案、股權激勵方案形成相關決議;

(十四)法院裁決禁止控股股東轉讓其所持股份;任一股東所持公司5%以上股份被質押、凍結、司法拍賣、託管、設定信託或者被依法限制表決權;

(十五)主要資產被查封、扣押、凍結或者被抵押、質押;

(十六)主要或者全部業務陷入停頓;

(十七)對外提供重大擔保;

(十八)獲得大額政府補貼等可能對公司資產、負債、權益或者經營成果產生重大影響的額外收益;

(十九)變更會計政策、會計估計;

(二十)因前期已披露的信息存在差錯、未按規定披露或者虛假記載,被有關機關責令改正或者經董事會決定進行更正;

(二十一)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情形。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五十八條規定: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對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公平性負責,但有充分證據表明其已經履行勤勉盡責義務的除外。

上市公司董事長、經理、董事會秘書,應當對公司臨時報告信息披露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公平性承擔主要責任。

上市公司董事長、經理、財務負責人應對公司財務報告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公平性承擔主要責任。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五十九條規定:信息披露義務人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上市公司的股東、實際控制人、收購人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反本辦法的,中國證監會可以採取以下監管措施:

(一)責令改正;

(二)監管談話;

(三)出具警示函;

(四)將其違法違規、不履行公開承諾等情況記入誠信檔案並公布;

(五)認定為不適當人選;

(六)依法可以採取的其他監管措施。

以下為原文:

關於對光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及相關人員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

光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劉若鵬、趙治亞、張洋洋:我局發現光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存在以下問題: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公司存在以定期存單形式為控股股東關聯方深圳光啟創新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光啟合眾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擔保的情況,總計12.15億元。上述擔保未履行審批程序,且未按相關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上述行為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二條、第三十條的相關規定,公司董事長劉若鵬、總經理趙治亞、財務總監兼董事會秘書張洋洋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三條的規定,對上述違規行為負有主要責任。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五十八條、第五十九條的有關規定,我局決定對你們採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並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公司應充分吸取教訓,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學習,提高規範運作意識,認真履行信息披露義務;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履行勤勉盡責義務,促使公司規範運作,並保證信息披露的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公司應當在2020年9月30日前向我局提交書面整改報告,杜絕今後再次發生此類違規行為。

如果對本監督管理措施不服,可以在收到本決定書之日起60日內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提出行政複議申請,也可以在收到本決定書之日起6個月內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複議與訴訟期間,上述監督管理措施不停止執行。

浙江證監局

2020年9月7日

相關焦點

  • 光啟技術12億擔保未信披 實控人劉若鵬等遭通報批評
    來源:中國經濟網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3日訊 深圳證券交易所於近日公布的《關於對光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及相關當事人給予通報批評處分的決定》顯示,經查明,光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啟技術」,002625.SZ)及相關當事人存在以下違規行為: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光啟技術以定期存單形式為控股股東關聯方深圳光啟創新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光啟合眾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擔保
  • 東方日升關聯交易信披違規收監管函 關聯方為延安必康
    東方日升未及時就上述關聯交易事項履行相應審議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直至2020年9月21日才召開董事會審議通過《關於補充確認股權轉讓交易意向金的議案》並於2020年10月9日經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 根據前述《股權轉讓協議》的約定,延安必康應當於公司股東大會否決之日起十(10)個工作日內將3.80億元交易意向金退回公司,延安必康未在該等規定期限內歸還交易意向金。   2018年12月19日,東方日升第二屆董事會第六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支付現金購買九九久科技12.76%股權的議案,同意公司支付現金3.50億元購買九九久科技12.76%的股權。
  • 大族雷射因信披問題收監管函 九年前曾因信披違規被通報批評
    近期,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發布了《關於對大族雷射(002008,股吧)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監管函》(中小板監管函【2019】第 186 號)。該監管函顯示,大族雷射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對歐洲研發運營中心項目的披露存在不準確、不及時問題。  上述監管函顯示,大族雷射在歐洲研發運營中心項目的信披上存在兩處「不準確、不及時」問題。
  • 納晶科技信披違規遭警示:三年利潤調減1.1億元 計劃進入精選層
    挖貝網 6月3日消息,新三板創新層公司納晶科技(830933)及董事長彭笑剛在內的4名高管被出具警示函,原因是信披違規。公司近期更正了2016年至2018年年報,共調減利潤1.1億元。同時,納晶科技是一家擬精選層企業,曾在最近一次定增方案中提及募資是為公司申請進入精選層做準備。4月14日,納晶科技對2016年至2018年年報進行更正,主要是將資本化的研發支出調整為費用化,同時對淨利潤、淨資產等數據進行了追溯調整。
  • 實控人及關聯方非經營性佔用公司資金超16億元 數知科技、實控人...
    央廣網北京12月23日消息(記者 楊崇)因非經營性佔用公司資金問題,北京數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數知科技」,300038.SZ)連收3份監管措施。警示函顯示,經查,數知科技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方2019年度非經營性佔用公司資金120591萬元;2020年1月至6月非經營性佔用公司資金41635萬元。上述資金佔用事項未按相關規定履行審批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二條、第四十八條和《關於規範上市公司與關聯方資金往來及上市公司對外擔保若干問題的通知》第一條的規定。
  • 星星科技向關聯方借款信披違規 董事長劉建勳收警示函
    星星科技未按規定對上述關聯借款及時履行審議程序和披露義務,直至2020年8月28日才披露了《關於公司向關聯方借款暨關聯交易的公告》,相關議案於2020年9月15日經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   星星科技的上述行為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二條、第四十八條的規定。
  • 未名醫藥關聯方資金往來未信披 董事長潘愛華吃警示函
    經查,發現未名醫藥存在如下問題: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未名醫藥全資子公司未名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天津未名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直接或通過第三方與未名醫藥控股股東北京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北大未名」)及其關聯方發生非經營性資金往來事項,未按規定履行相應的審議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未名醫藥上述行為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二條、第四十八條的相關規定。
  • 諾德股份計提大額減值信披違規 董事長陳立志收警示函
    來源:中國經濟網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8日訊昨日,中國證監會吉林監管局網站公布的關於對諾德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諾德股份」,600110.SH)及有關責任人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吉證監決〔2020〕15號)顯示,2020年9月,吉林證監局對諾德股份進行了現場檢查。
  • 熊貓乳品創業板上市不到兩月收監管函 獲900萬獎勵卻因信披違規...
    上市獲得政府獎勵900萬,本來是好事,卻因公司信披違規原因,好事秒變壞事。  上市不到兩月首次收到監管函  近日,熊貓乳品公告稱,公司收到的深交所監管函顯示,熊貓乳品收到監管函是因未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 *ST東南:對深圳證券交易所2018年年報問詢函(中小板年報問詢函...
    請以列表方式逐項披露上述對外擔保的具體情況,包括但不限於被擔保的事項、籤署相關合同時間、擔保期、擔保額度、實際擔保金額、被擔保方情況、反擔保情況及其充分性、參與人員、已履行的擔保責任,未履行審議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的原因,以及你公司董監高是否履行了誠信勤勉義務。並請自查是否存在其他應披露未披露的違規擔保事項,如存在,請補充披露。
  • 股東公開承諾變更違規等 全新好收監管意見函
    股東公開承諾變更違規等 全新好收監管意見函 來源:中國經濟網 • 2020-12-02 10:04:28 中國證監會網站近日公布的深圳證監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顯示
  • *ST東南:關於對深圳證券交易所2018年年報問詢函(中小板年報問詢函...
    2.未履行審議程序及信息披露義務的原因以及公司董監高的誠信勤勉義務        序號 1、2 涉及的擔保事項,公司為非關聯方豐球集團提供反擔保,金額合   計 5,840 萬元。前述參與人員未將前述擔保事項告知上市公司,也未按照公司內控制度要求履行用印申請流程;同時相關借款合同和保證合同等資料均保存於原控股股東大東南集團處,上市公司其他董監高成員對擔保事項均不知情,由此導致上市公司未按照《公司法》、《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公司章程》等的規定履行召集、召開董事會及股東大會並進行審議的程序,形成違規擔保
  • 上交所火速下發監管函...
    華儀電氣一紙公告自曝22億「驚雷」  11月24日晚間,華儀電氣一紙公告自曝「驚雷」:公告稱,經自查公司發現存在違規擔保、控股股東資金佔用等情況,其中違規擔保金額為9.26億元,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22.75%;逾期的對外擔保共計2.14億元,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5.26%;關聯方資金佔用餘額合計為10.58億元,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
  • 北京文化涉嫌信披違規遭立案調查 曾參與出品《戰狼2》等電影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北京文化涉嫌信披違規遭立案調查 曾參與出品《戰狼2》《我不是藥神》等電影中國網科技1月4日訊 昨日晚間,北京文化連發3份公告,披露其因信披違規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公司及相關人員收到北京證監局警示函,以及持股5%以上股東減持公司股份等。
  • 光環新網交易對手方施侃收警示函 90倍溢價收購埋隱患
    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30日訊證監會網站今日公布了關於對施侃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審計),採用收益法評估取值,無雙科技股東全部權益的預估價值為4.99億元,預估增值4.94億元,預估增值率9470.31%。
  • 滬深交易所出手;新《證券法》施行,信披違規...
    博瑞醫藥則被查實,公司此前公告所稱的「批量生產」實際為藥品研發中小試、中試等批次的試驗性生產。公司尚未取得藥監部門批准,也未取得專利權人授權,不具備進行藥物商業化批量生產的應有資質。總有個別公司熱衷於蹭熱點、炒概念。在新《證券法》時代,信披違規的代價越來越大,這無疑是火中取慄。
  • 又領債市罰單:承銷調查不審慎中山證券被警示 這些券商也被罰
    「16金茂01」承銷機構中山證券因未審慎調查金茂集團關聯方及關聯關係、對外擔保等事項,同樣被山東證監局處罰。今年以來,多隻債券違約爆雷,中介機構因此陷入泥淖。監管層調查發現相關機構受託管理責任不規範或盡職調查不充分,甚至向發行人違規發行債券提供幫助。中介機構履行「看門人」職責任重道遠。未審慎調查,中山證券被罰近期,山東證監局對金茂集團和相關人員進行處罰。
  • 信披違規 對同類事件進行選擇性披露 濟民製藥被警示
    1月7日,濟民製藥(603222.SH)收到了浙江證監局下發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濟民製藥及相關人員李麗莎、田雲飛、張茜收到了警示函。2020年12月26日,濟民製藥發布關於全資子公司籤訂重大合同的公告。
  • 承銷調查不審慎 中山證券被警示!這些券商也被罰
    「16金茂01」承銷機構中山證券因未審慎調查金茂集團關聯方及關聯關係、對外擔保等事項,同樣被山東證監局處罰。  今年以來,多隻債券違約爆雷,中介機構因此陷入泥淖。監管層調查發現相關機構受託管理責任不規範或盡職調查不充分,甚至向發行人違規發行債券提供幫助。中介機構履行「看門人」職責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