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移動檢測車交付:家門口做核酸檢測35分鐘出結果

2020-10-22 中國日報網

家門口做核酸檢測35分鐘出結果——國內首款由輕型客車搭載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移動實驗室交付

想做核酸檢測,有了一種新的「打開方式」:只需站在一輛輕型客車外的指定位置,便會有採樣機器人完成口腔咽拭子的採樣,採樣樣本通過快速滅活處理後直接加入晶片分析系統,45分鐘即出結果,最快35分鐘可報陽性。整個過程只需要兩名工作人員,車上搭載的8臺低通量或中通量檢測儀每天可分別處理樣本500至2000人份。

近日,由清華大學、生物晶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北京博奧晶典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共同自主研發的國內首款由輕型客車搭載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移動實驗室正式交付。該款檢測車接通220V民用電或啟動車上自帶的發電機即可正常工作,可準確、快速檢測新冠病毒,可靈活、便捷地在邊境口岸、社區聚集性疫情等情況下開展核酸檢測,並滿足防疫期間手術急救、腦卒中、心梗、口腔等緊急醫療服務需求,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和保障。

最快35分鐘實現「樣本入,結果出」

目前,國內已有多款新冠病毒移動檢測實驗室,它們多為大型貨車或客車,車廂內分割成4間房,其構成是將整建制的常規PCR(記者註:PCR是聚合酶鏈式反應的簡稱,是一種分子生物學技術,用於放大特定的DNA片段,可看作生物體外的特殊DNA複製,通過DNA基因追蹤系統,能迅速掌握患者體內的病毒含量)實驗室儀器設備集成於其中,但也有著體積龐大、價格昂貴、行動受限等短板。

北京博奧晶典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負責該研發項目的潘良斌博士介紹,與上述移動實驗室相比,這款由輕型客車搭載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移動實驗室構造並不複雜,主要分為緩衝區和工作區:「緩衝區主要起到更換工作服、保證車內壓力等作用。工作區裡設置了P2生物安全櫃(內裝採樣機械手和快速滅活儀等)和檢測實驗操作區域、信息展示區域和人工採樣操作區。如果需要用到人工採樣的話,護士坐在指定位置,通過手套箱伸出去採樣,也可以實現物理隔離。」

使得該款檢測車如此空間緊湊、省去多個隔離空間設計的奧秘,在於車上搭載的全集成封閉式核酸快速檢測晶片。

「全集成晶片實際上是一個晶片實驗室的概念,它實現了我們傳統實驗需要在不同實驗室裡邊才能完成的工作。」潘良斌介紹,在將樣品加入晶片後,晶片立即封閉,之後樣品處理、擴增反應和結果檢測等功能均不需人工幹預,全部自動完成,最快35分鐘即可實現「樣本入,結果出」,「這徹底避免了常規PCR所需的核酸提取、體系配製等操作,最大程度降低了操作人員的感染風險及樣本間發生交叉汙染的風險。」

截至目前,全集成新型冠狀病毒現場檢微流控晶片分析系統已獲得4項發明專利和5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檢測靈敏度可達150拷貝/毫升,檢測速度比常規PCR快3倍以上。為方便檢測結果快速上報,移動實驗室還同時配備5G通信系統。

可應用在社區、口岸等多場景,減少人員流動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這款檢測車除安全、快速外,整個實驗過程還不受場地環境和人員技術水平限制,大大節約了人力資源,

潘良斌告訴記者,這種移動檢測車的使用,如果採用機械手採樣,一輛車除司機外只需要兩個人:一個人監控電腦操縱採樣機械手,另一個人將快速滅活後的樣本加入全集成檢測晶片,將晶片放入檢測儀並在電腦上實時讀取檢測結果。操作掌握起來只需要約2小時培訓。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的背景下,這具有相當多的應用場景。

「疫情發生之後,我們接到很多國家層面的研發任務,做相關的應急研發。比如說前期防疫情輸入,有些口岸連像樣的醫院都沒有,更不具備先進的核酸檢測手段,但新冠病毒又是烈性病毒,所以急需開發一種在普通環境下可以做檢測的封閉式、全自動的車載式快速響應實驗室。」清華大學醫學院講席教授、生物晶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程京介紹,這是一個聯合攻關的過程:在採集咽拭子的過程,要避免人工操作,所以要研發口腔咽拭子取樣機器人;病毒快速滅活需要自動化,需要研發臨床樣本滅活前處理儀;中國各地檢測現場氣候、氣溫差異大,要保持一個穩定恆溫的環境,就要做車載式檢測實驗室、改裝汽車……

「移動檢測車就很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它是車載的,靈活機動,比如社區暴發群體性疫情,把搭載檢測實驗室的車開過去採樣檢測,可減少人員流動帶來病毒進一步傳播的風險。」程京說。值得一提的是,移動實驗室所採用的咽拭子採樣機械手由清華機械工程系設計研發,而移動實驗室的內外工業設計則均由清華美院完成,所以這是一項多學科交叉、跨領域合作的科研成果。

目前一個月能產20臺,產能可按需迅速提高

潘良斌介紹,在世界範圍內,目前美國、歐洲、日本和韓國均無與該款檢測車相同水平的移動實驗室,其各項指標和性能均為全球領先:「我們目前看到的其他的移動實驗室都是針對傳統PCR核酸檢測,一是實驗方法本身時間用時較長,做一個實驗需要2至3個小時;二是對空間和設備的要求都非常高,其車輛通過性和機動性都較弱。」

記者了解到,由於這款移動實驗室的車輛較小、使用低功耗快速病毒滅活系統,空調使用房車空調,大幅降低了用電量,因此接通220V民用電即可正常工作,這增強了移動實驗室的機動靈活性,能很好地滿足複雜環境和醫療水平落後地區以及口岸出入境靈活機動移動式檢測的需求。目前產能大約一個月20臺,產能可按需迅速提高。目前,除了這批在珠海交付的移動檢測車,博奧還將在青島、瀋陽等地交付更多的移動檢測車,並大力推進國際市場的應用。

研發團隊也坦言,技術研發無止境。

「當前對新冠病毒的防控已經進入常態化階段,未來的研發也將會是一個持續的過程。產品的性能會不斷提升,檢測時間和檢測靈敏度會更高。與此同時,我們對病毒的認知也越來越多,比如發現它在不斷變異,如果病毒基因序列關鍵點有變化,就有可能檢測不出了。所以,對病毒的檢測和治療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程京說。

來源:光明日報

相關焦點

  • 家門口做核酸檢測 35分鐘出結果
    想做核酸檢測,有了一種新的「打開方式」:只需站在一輛輕型客車外的指定位置,便會有採樣機器人完成口腔咽拭子的採樣,採樣樣本通過快速滅活處理後直接加入晶片分析系統,45分鐘即出結果,最快35分鐘可報陽性。整個過程只需要兩名工作人員,車上搭載的8臺低通量或中通量檢測儀每天可分別處理樣本500至2000人份。
  • 可「移動」的可攜式核酸檢測設備即將量產,40分鐘即可完成核酸檢測
    可「移動」的可攜式核酸檢測設備即將量產,40分鐘即可完成核酸檢測 2020-09-14 23: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核酸檢測小車車來啦
    隨時隨地檢測、45分鐘出結果北京經開區企業研發的車載式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移動實驗室正式交付使用使核酸檢測更加靈活、高效>近日,記者從區內企業北京博奧晶典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奧晶典」)了解到,由其與清華大學、生物晶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同研發的車載式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移動實驗室(以下簡稱「移動實驗室」)正式交付廣東省珠海市人民醫院使用。
  • 清華團隊研發核酸檢測卡盒 居家檢測30分鐘之內出結果
    日前,清華大學藥學院白淨衛、李寅青與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劉鵬課題組在北京市科委和清華大學自主研發計劃支持下聯合研發的一體化自助式SARS-CoV-2核酸檢測卡盒(BINAS),在解決以上問題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該卡盒具有居家檢測的便捷性,兩個推桿一推一拉之間,30分鐘內即可實現「樣本入、結果出」!
  • 移動實驗室進駐「四葉草」 #進博移動核酸檢測1小時出結果#
    【移動實驗
  • 核酸日檢高達2萬人份!山東首輛5G移動核酸檢測車下線
    混樣情況下核酸日檢測量可達2萬人份,最快2小時出結果,檢測數據5G實時傳輸……11月19日,在山東省第三十次檢驗醫學學術會議會場外,一臺5G移動核酸檢測車吸引了眾人的目光。當前我國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對提升區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檢測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
  • 首輛高通量智能化核酸檢測車交付 裝備華大智造自動化設備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首輛高通量智能化核酸檢測車交付,裝備華大智造自動化設備澎湃新聞記者從華大集團方面獲悉,9月29日上午,由華大智造與蜀都客車等單位共同研發的全國首輛高通量智能化核酸檢測車——「火眼」
  • 首批「火眼」車載一體式核酸檢測車交付 日通量最高達2萬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29日訊 9月29日上午,在蜀都客車的生產車間內,由華大智造與蜀都客車等單位共同研發的全國首輛高通量智能化核酸檢測車——「火眼」車載一體式核酸檢測車,正式下線並交付四川省疾控中心。「火眼」車載一體式核酸檢測車正式下線。
  • 清華推出新型核酸檢測卡盒,半小時出結果,居家可測
    近日,清華大學白淨衛、李寅青與劉鵬團隊聯合研發出一體化自助式SARS-CoV-2核酸檢測卡盒,該卡盒具有居家檢測的便捷性,兩個推桿一推一拉之間,30分鐘內即可實現「樣本入、結果出」。此次清華大學藥學院白淨衛、李寅青與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劉鵬課題組研發的核酸檢測卡盒,正是克服了以往核酸檢測對時間、條件和靈敏度的苛刻要求,實現了從咽拭子取樣、一體化卡盒反應、膠體金試讀取的自助操作,在保證準確率的前提下,30分鐘內即可出結果。「時間提速是我們這次做核酸檢測要解決的最大難題!」
  • 不到20分鐘出結果!山師研製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快速檢測試劑盒
    近日,在山東省科技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應急技術攻關及集成應用」重大科技創新工程的支持下,課題組聯合濰坊安普未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東省大健康精準醫療產業技術研究院,共同研發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快速檢測試劑盒。目前市面上的核酸檢測仍是傳統的螢光定量PCR方法,需要採取反轉錄、螢光定量擴增等多重操作,總體時間需要2小時左右,操作複雜,檢測人員感染風險高。
  • 揭秘「成都造」5G智能移動核酸檢測車:全流程自動化日檢2萬人份
    11月18日,在成都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線車間,幾輛「成都造」5G智能移動核酸檢測車正等待交付,該公司技術部負責人鍾月紅告訴記者,依託全流程自動化管理平臺,車輛可實現快速、便捷的核酸檢測。記者在現場看到,這款5G智能移動核酸檢測車外觀上是一輛大客車,但除駕駛艙域外,還分為三個獨立區域:試劑準備區、樣本製備區和擴增分析區。
  • 「上海移動式核酸檢測方艙實驗室」交付浦東機場
    中新網上海8月7日電 (許婧 鄭瑩瑩)上海應急科技攻關項目「上海移動式核酸檢測方艙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7日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正式交付。實驗室正式啟用後,可支持在浦東機場開展隨到隨檢,與原先送至市區實驗室相比,可節約2小時的等待時間。
  • 國內首個標準貨櫃尺寸p2+移動式核酸檢測實驗室今日交付
    」(以下簡稱「實驗室」)在浦東國際機場正式交付。  這是國內首個採用標準貨櫃尺寸的p2+移動式核酸檢測實驗室,由寶山太平貨櫃、中科院有機所、上海海關保健中心等多家單位參與建設。實驗室外觀為一個標準貨櫃大小,可支持集卡、貨輪、鐵路等各種運輸方式。內部空間分為試劑準備室、樣本處理室和核酸檢測室三個獨立區間,符合加強型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的規範要求。
  • 核酸檢測在鄭州咋做?有哪些流程?多久出結果?
    連日來,多地陸續發布通知,倡導在外務工求學等人員非必要不回鄉,就地過年,還有部分地區要求從低風險區返鄉也需持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那麼問題來了,確實有返鄉需求的小夥伴,在鄭州做核酸檢測有哪些流程?多久出結果?帶著大家的問題,河南商報記者走訪了鄭州多家醫療機構檢測點。【現場】上午來檢測,下午出結果「你來做核酸的原因是?最近一周有過發燒嗎?
  • 山東首臺5G移動核酸檢測實驗室開赴河北馳援新冠肺炎核酸檢測
    1月7日,首臺5G移動核酸檢測實驗室開赴河北。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9日訊 記者從銀豐生物集團獲悉,1月7日,由銀豐生物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山東首部5G移動核酸檢測實驗室開赴河北邢臺,馳援當地新冠肺炎疫情核酸檢測。 2020年11月19日,這臺5G移動核酸實驗室在濟南下線交付。這次奔赴河北邢臺核酸檢測一線,正式投入使用到新冠肺炎防控實戰中。
  • 視頻| 移動實驗室進駐「四葉草」 核酸檢測一小時即出結果
    移動實驗室是今年進博會為疫情防控準備的「新夥伴」,由上海市實驗醫學研究院攜手相關科技企業共同研製。   這輛擁有完全智慧財產權的移動檢測車,通過現場採樣、就地檢測,檢測能力根據配置的儀器和人員不同,單人單管可以達到3000測試/24小時,混採混檢可以到達30000測試/24小時,如配置NGS(高通量檢測設備),理論上可以檢測鑑定近二萬種微生物。
  • 新冠檢測試劑盒最快28分鐘出結果
    會上,達安基因董事長何蘊韶介紹,該公司研製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通過。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方晴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方晴、莫偉濃完善流程節省時間過去核酸檢測樣品進入實驗室約需要70分鐘的核酸樣品處理過程,現在樣品在去實驗室路上便完成病毒核酸的釋放,到實驗室後可立即取樣進行病毒核酸檢測。若把該產品與快速檢測儀器合用,最快可在45分鐘內完成全過程。
  • 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抗體檢測結果解讀
    為了確保員工及其家人的健康安全,新冠病毒核酸、抗體檢測成為大部分企業正式復工前的要求之一。那麼新冠檢測試劑如何分類、其運用原理和方法是什麼、檢測結果又如何解讀呢? 核酸、抗體檢測結果解讀 新冠肺炎核酸、抗體檢測指標解讀:
  • 走近新型冠狀病毒 揭秘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全過程
    1月31日,記者來到了遂寧市疾控中心,通過鏡頭記錄下了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的全過程。核酸檢測結果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確診的重要依據。  規範化操作 確保結果精準  站在市疾控中心微生物實驗室門口,只見大門上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生物危害標誌。市疾控中心檢驗科主任汪勇告訴記者,這個實驗室主要做病毒實驗,比如流感病毒,愛滋病毒等,它們的標本都要送到這裡做集中檢測。
  • 國內首個標準貨櫃p2+移動式核酸檢測實驗室落戶浦東機場
    央廣網上海8月7日消息(記者周洪)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無論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還是現在常態化的疫情防控,核酸檢測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核酸檢測能力也是防控能力的基礎之一。但是隨著常態化疫情防控地不斷推進,就目前而言,大規模核酸檢測的需求越來越少,反而像北京此前曾經提出要投入一批移動式核酸檢測車,通過化整為零,讓核酸檢測更加簡便的方式需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在人流量比較大的車站、機場等,機動性強的核酸檢測設施和設備成為未來的主要方向。同樣的需求不止在北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