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盜獵猖獗,非洲象數量急劇減少
英國《泰晤士報》近日報導稱,非洲象牙盜獵依舊猖獗,由於盜獵者總是獵殺象牙長的非洲象,導致不長牙的非洲象佔比增加。研究人員稱,在非洲一些地區,近1/3的雌性非洲象沒有象牙。象牙對於大象來說非常重要,有防衛、覓食、尋偶等多方面的作用。科研人員表示,沒有象牙的大象是「殘疾的」。
-
臺灣黑熊成瀕危動物 數量只有熊貓的1/10(圖)
原標題:臺灣黑熊成瀕危動物 數量只有熊貓的1/10(圖) 臺灣黑熊全臺數量僅存200隻,只有貓熊的1/10!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臺灣黑熊小時候也像「圓仔」一樣可愛。臺灣本土保育類野生動物臺灣黑熊,全臺數量僅存200隻,只有熊貓的十分之一。 非法狩獵讓臺灣黑熊成瀕危動物 臺灣黑熊保育協會理事長黃美秀說,2000年臺灣黑熊曾高票當選最具臺灣代表性野生動物,但臺灣深山至今仍不時發現捕獸夾,萬一黑熊誤觸陷阱,恐將成為「斷掌熊」。
-
邂逅尚未冬眠的貓兒山
這個時節的廣西貓兒山晝夜溫差變大,正是欣賞雲海的最佳時節,置身交相輝映、如夢似幻、氣勢磅礴的雲海日出中,猶如登臨仙境。圖說:廣西貓兒山 來源:網絡貓兒山以華南第一高峰的雄姿聳立在桂林市興安縣華江瑤族鄉,融「泰山之雄,華山之險,黃山之美,峨嵋之秀」 於一身。
-
非洲象牙盜獵致大象數量銳減
(原標題:非洲象牙盜獵致大象數量銳減) 9月25日,在南非約翰尼斯堡舉行的
-
中國主要養殖場黑熊數量情況分析
中國主要養殖場黑熊數量情況分析2016/7/6 10:37:2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列印】【關閉】核心提示:黑熊是典型的森林動物,棲息生境由高緯度亞寒帶針闊混交林逐步過渡到低緯度的熱帶雨林。隨季節、氣候和食物源的變化,黑熊具有垂直遷徙的習性。
-
臺灣黑熊數量可能在日益減少
臺灣黑熊數量可能在日益減少 2002年01月04日 11:27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列印
-
美國新澤西州黑熊之殤,政府頒發「熊肉烹飪指南」控制數量
美國黑熊在美國新澤西州一直有一種大型動物-黑熊出沒於叢林,公路甚至是人類生活的住宅區,黑熊攻擊人的事件時有發生,為當地居民安全帶來了不小麻煩。在人類公園玩耍的黑熊幼崽黑熊是在美國受保護的動物,人們不能隨便獵殺,很多地方都會出臺「獵熊禁令」。
-
貓兒山世界生物圈保護區
貓兒山世界生物圈保護區 2011年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興安縣、資源縣、龍勝各族自治縣,海拔300—2141.5米,總面積23609公頃,主要生態系統類型為原生性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森林生態系統,珍稀瀕危動植物物種,灕江源頭水源涵養林。
-
一涉嫌殺害傑桑索南達傑的藏羚羊盜獵者落入法網
新華網西寧4月29日電(記者馬勇)在青海、江蘇警方的密切配合下,一名逃亡14年、涉嫌殺害傑桑·索南達傑的藏羚羊盜獵者落入法網,犯罪嫌疑人於4月29日下午被押回青海省西寧市。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公安局副局長朱元德介紹,犯罪嫌疑人名叫韓成英,系青海化隆人。
-
貓兒山觀鳥被佛系的慘痛經歷│廣西觀鳥大年
理論上八月開始至十月中旬貓兒山的天氣會好很多。特別是有鳥友在群裡為我們祈雨求風,真是人性的寫照。懷著感恩的心,我們坐著貓兒山景區特別提供的專車上山,一路欣賞初秋華南最高山峰的風景,一路聊著鳥,滿懷期待。等一下!車頭左前方有一隻紅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雄鳥淡定地站在懸崖邊,一團火紅的顏色在綠色的草叢超級顯眼。
-
美官員巧用甜甜圈統計黑熊數量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合眾國際社6月5日報導,美國佛羅裡達州官員向該州森林中的黑熊們發放了福利—甜甜圈,但此舉並不是為了慶祝6月6日的國家甜甜圈日,而是另有妙用。他們希望用甜甜圈來吸引黑熊,從而統計出目前黑熊的總數量。
-
為什麼美國的黑熊生活的這麼好?看了就有答案了。
近年來,隨著北美地區的森林系統日漸成熟,動物保護法律更加嚴格,生活在美國的黑熊數量開始全面回升。適合黑熊生長的棲息地不斷擴大,幼林已成長為茂林,這意味著黑熊的食物增多,比如橡子、山核桃和車釐子。美國一項最新調查顯示,佛羅裡達州某一地區的黑熊數量與2002年比已經翻倍,達到1200頭,另有一地區的黑熊數量增加了1/3。在馬裡蘭州,黑熊呈現了更加強勁的回歸勢頭,目前有1000頭成年黑熊生活在2個西部村鎮。更重要的是,美國在過去幾年加強了對這一物種的保護力度,同時執行了更加嚴苛的法律。
-
「暴利」讓不法分子鋌而走險
民警分析,販賣野生動物之所以屢禁不止是受「暴利」驅使。 昨日下午,參與行動的民警將藏有野生動物肉的冰櫃帶走調查。據西安市公安局長安分局灃峪森林公安派出所所長樊建國說,由於經濟來源匱乏,一些山區居民仍然獵殺野生動物,其中就有國家級和省級保護動物。「為了逃避打擊,獵捕者通常在深夜將獵物背下山出售。所以,此類活動極具隱蔽性。」
-
可可西裡:5年未聞盜獵槍聲 藏羚羊數量逐步恢復
青海新聞網訊 5月8日,青海可可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黨委書記才達在即將展開的大規模巡山行動前宣布:自2006年以來,可可西裡在藏羚羊保護行動中,未發現一起武裝盜獵案件,神秘迷人的可可西裡已經5年未聞盜獵槍聲。
-
最近一年盜獵率為零 藏羚羊種群數量已達三萬多隻
陳生良是可可西裡自然保護站的志願者,在全國4000多名申報者中被榮幸選中。 不凍泉保護站站長扎西才仁原來是野犛牛隊成員。他介紹說,可可西裡在最繁盛時期,藏羚羊達到10萬多頭。20世紀60年代初,選擇原子彈實驗地點時,考察人員在這一帶遇到一群又一群的藏羚羊和野犛牛擋在汽車前面,只有等這些動物過去,汽車才能前行。由於這裡生命太多,第一顆原子彈實驗地點最後選在了荒漠的羅布泊。
-
盜獵者利用候鳥遷徙拉網捕捉 不乏國家級保護鳥類
盜獵者利用候鳥遷徙拉網捕捉 不乏國家級保護鳥類 原標題: 北京晨報熱線新聞(記者 郭丹)中秋假期,卻有人「加班加點」趁著候鳥遷徙之際,捕捉鳥兒牟利。
-
村民私藏槍枝獵殺黑熊 家中冰箱發現大量熊掌熊皮
張家界桑植縣八大公山的原始密林裡,有一些黑熊在此棲息。一些盜獵者卻打起了黑熊的主意。
-
辛巴威公布2020年大象犀牛盜獵數據
在打擊盜獵方面,今年,辛巴威國家公園管理局護林員與武裝盜獵者發生了10次正面交鋒,擊斃了5名盜獵者。在審判方面,對盜獵者實施的嚴厲制裁,有效遏制了潛在的盜獵者。【簡評】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關於非洲盜獵情況,出現了兩種競爭理論:一種認為隨著各種限制措施,包括封城和國際運輸限制,會導致以製品為目標的盜獵情況下降,而生計盜獵可能會有所增長;另一種認為,隨著生計選擇的降低和巡護工作強度減弱,會有更多人鋌而走險選擇盜獵,盜獵情況將普遍增長。就已知情況來看,事實傾向於支持前一種判斷。
-
藏羚羊盜獵活動正向藏北轉移
新華網北京10月28日電(記者王敬中)我國著名民間環保人士、非政府環保組織「自然之友」會長梁從誡28日在此間透露,由於我國在青海的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展開的打擊盜獵藏羚羊行動成效顯著,盜獵分子正把目光轉向藏北羌塘自然保護區。
-
擁有最大象牙之一的非洲大象去世 曾為盜獵者目標
據悉,非洲象被稱為「長牙者」,因為它們的長牙長到可以接觸到地面。「蒂姆」的每個象牙重45.5千克。這也使它成為盜獵者的目標。2016年它曾受傷。它的頭部遭到大石頭襲擊,耳朵被槍矛穿透,槍矛進入肩部。(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