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天氣不妙!雙颶風正在趕來,都可能爆發,都可能很強

2021-01-12 中國氣象愛好者

在西北太平洋進入颱風活躍期的同時,北大西洋也進入了颶風活躍期。目前加勒比海正有兩個熱帶風暴活動,分別是墨西哥附近的馬爾科,以及西印度群島附近的蘿拉。

這兩個風暴有三個共同特點:第一,都將穿過加勒比海和其中的陸地,第二,都將穿過墨西哥灣,第三,都將登陸美國。對此,各大超級計算機模式已經高度一致。

目前,加勒比海、墨西哥灣的海水溫度位於歷史高位,都在29-30度,其中,加勒比海的暖水非常深厚,墨西哥灣淺一點,但海水錶層溫度極高。總體來說,兩大海域都支持超強颱風級別的颶風,對應薩菲爾--辛普森等級,大概是四級颶風或五級颶風。

目前來看,這兩個颶風都要先登陸加勒比海的島嶼,或者中美洲陸地,所以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的預報來看,兩大颶風登陸美國的強度都不算強。但需要注意,兩大颶風的路徑還在調整,很有可能繞開加勒比海的島嶼和陸地。這樣一來,它們登陸的強度有可能會很高。

我們提醒,美國南部,尤其是路易斯安那州、德克薩斯州將在下個星期,迎來雙颶風登陸。目前加勒比海、墨西哥灣的海溫處於歷史高位,雙颶風登陸前有可能近岸爆發,以超強颱風級別登陸,甚至2005年katrina颶風規模登陸的可能性存在。雙颶風登陸的時間大致是下周二到周四之間(8月25-27日),請當地華人朋友,做好一切防颶風的準備。

相關焦點

  • 兩大洋「齊發力」,雙颶風「包圍」美國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正在密切關注一個潛在的熱帶系統,因為它正在接近佛羅裡達州。與此同時,熱帶風暴尚塔爾在大西洋上空盤旋,而新形成的熱帶風暴伊沃則在太平洋地區增強,大西洋颶風季節正處於高潮,氣象學家密切監視著任何幹擾。
  • 颶風侵襲美國,華盛頓爆發百萬人大遊行
    ,最近還有颶風侵襲,現今狀態下一切都不平靜…… 亂上加亂,美國受颶風侵襲 美國不僅疫情嚴峻,暴亂不斷,現在又捲起了颶風。在美國當地時間2020年11月12日,熱帶風暴「埃塔」為福羅裡達州坦帕灣地區帶來大雨、洪水、風暴天氣,當地許多建築物遭到損害。 這將是「埃塔」8日登陸佛羅裡達後,第二次登陸美國本土。 就在8日,美國佛羅裡達州勞德代爾堡,颶風「埃塔」引發洪水,街道被淹。
  • 伊瑪颶風迅速增強中 下周可能直撲美國
    哈維颶風為德州帶來嚴重災情,最新形成的伊瑪颶風(Hurricane Irma)則是來勢洶洶,在大西洋迅速增強,並且往西步步逼近,估計五天後可能侵襲加勒比海地區,下周恐怕將會直撲美國。美國國家颶風中心(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指出,伊瑪颶風未來幾天可能變得充滿「極端危險」。
  • 別吹美國颶風像「怪獸」了,更大個的「山竹」都到中國家門口了!
    這兩天打開美國媒體,多是美國30年來最強5級颶風「佛羅倫斯」的消息,它也被稱作「怪獸級」颶風。↓彭博社:美國南部的「華爾街」正為「佛羅倫斯」颶風做準備CNN:颶風「佛羅倫斯」襲擊加利佛利亞海岸《紐約時報》:風暴來臨,颶風「佛羅倫斯
  • 非洲波發威,5根颶風線戳向美國!超級計算機:警惕大西洋異常
    但和西太平洋這邊的颱風沉寂不同的是,北大西洋這邊的颶風活動則在最近這兩天達到了新的巔峰——從衛星雲圖上可見,北大西洋上水汽湧動,數個颶風胚胎和颶風正在活動,並且很多都已經對準美國。首先說明一點,颱風和颶風的關係其實就像是土豆和馬鈴薯,它們都是熱帶氣旋,只不過因為發生地區不一樣而有著不同的名字,但本質上都是一種天氣系統。
  • 150年來首次 雙颶風或同時抵美國南部沿岸 | 歐盟和美國發布貿易...
    150年來首次 雙颶風或同時抵美國南部沿岸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預測,當地時間下周一(24日),熱帶氣旋「蘿拉」、「馬克」將幾乎同時在墨西哥灣形成颶風、登陸美國南方沿岸,或成為150年來首次。而這對當地居民來說不是什麼好消息。
  • 如果超級颶風遇上火山爆發會怎麼樣?或有致命性後果
    北京時間10月3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除了掀翻汽車、打垮屋頂、淹沒街道之外,美國此次颶風季的一連串颶風還打擊了一位更重量級的目標:一座火山。雖然目前還沒有五級颶風(地球上颶風最高等級)或超強颱風遇上火山爆發的記錄,但熱帶地區有成百上千的活火山,僅加勒比地區就有20座——那裡正被可怕的風暴折騰得七零八落。且有跡象顯示,溫暖的氣候可使風暴進一步加劇。沒人能確定兩者相遇後究竟情況如何,但很可能雙方都無法削弱對方的勢力。而對附近的人而言,這場「強強之爭」則可能產生致命性後果。
  • 颶風「蘿拉」升級威脅美國油氣生產 2020年大西洋颶風季可能「極度...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26日,墨西哥灣颶風「蘿拉」升級為4級颶風,繼續向美國德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沿海一帶逼近。當地油氣企業紛紛關閉海上鑽井平臺、煉油廠和天然氣輸送終端,以減少損失。
  • 美國氣象衛星一度罷工,恐影響全球天氣預報!分析:可能是沒錢了
    據相關消息稱,一直觀測美國本土、有「頂梁柱」之稱GOES-16衛星在北京時間2020年7月27日上午一度宕機,原因不明。美國GOES-16系列都是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和日本的向日葵系列衛星、中國的風雲2號/4號等衛星屬於同一類型,至今已經發射了超過16顆衛星,而GOES-16衛星則定點於西經75.2°對美洲特別是美國本土進行觀測。
  • 美國氣象衛星突然罷工,分析:可能導致天氣預報不準
    據相關消息稱,一直觀測美國本土、有「頂梁柱」之稱GOES-16衛星在北京時間2020年7月27日上午一度宕機,原因不明。美國GOES-16系列都是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和日本的向日葵系列衛星、中國的風雲2號/4號等衛星屬於同一類型,至今已經發射了超過16顆衛星,而GOES-16衛星則定點於西經75.2°對美洲特別是美國本土進行觀測。GOES-16於2016年11月19日於卡納維拉爾角由聯合發射聯盟(ULA)宇宙神5號發射升空,並於2017年12月18日宣布正式投入使用。
  • 颱風、颶風、龍捲風很強嗎?跟其他行星的風暴相比不值一提
    颱風、颶風、龍捲風很強嗎?跟其他行星的風暴相比不值一提颱風和颶風是指風速達到33米/秒以上的熱帶氣旋,它們是危害嚴重的自然災害,從去年的山竹,再到今年的利奇馬、玲玲,都對我們的民生、農業、經濟等造成很了大的衝擊。
  • 美國東南部沿海各州備戰強颶風天氣
    新華社華盛頓10月6日電(記者陸佳飛 徐劍梅)美國國家颶風中心6日說,此前「橫掃」加勒比海地區的強颶風「馬修」已升級為四級颶風,將於當地時間6日晚些時候抵達美國佛羅裡達州沿海地區。包括佛羅裡達州、喬治亞州和南卡羅來納州在內的美國東南部沿海各州在過去48小時已陸續要求受影響地區約200萬人緊急撤離。
  • 美國專家預測今年可能在大西洋形成8次颶風
    人民網8月4日訊據委內瑞拉國家電臺報導,美國科洛拉多大學的兩名專家預測今年可能在大西洋形成8次颶風,其中有4次將是強烈的颶風,這比過去的預測有所下降。  專家格雷和克洛茨巴奇說,今年一次強烈有颶風有68%的可能襲擊美國的領土。今年在大西洋流域可望形成15次風暴,其中8次將聚集力量變成為颶風。
  • 北美觀察丨禍不單行 兩場颶風接連登陸美國
    當地時間8月23日,美國國家颶風中心(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發出颶風警報,本周將有兩場熱帶颶風連續快速襲擊墨西哥灣沿岸,使各州的公共衛生安全面臨更嚴峻的挑戰。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德克薩斯等州在夏季初感染量激增後努力控制的新冠疫情,可能面臨新一輪的威脅。
  • 颶風埃歐塔突現「六邊形眼牆」,美國專家緊急關注!分析:將爆發
    雖然西太平洋這邊平靜,但北大西洋那邊卻異常活躍,北京時間11月16日下午,位於加勒比海上的颶風埃歐塔(Iota)正在活躍發展,從衛星雲圖上看,這個時候的颶風埃歐塔核心雲區緊密,一個不規則的風眼正鑲嵌在核心雲區中間,核心雲區外螺旋雨帶均勻的綻開,這一系列的特徵都顯示,目前颶風埃歐塔已經十分強大。
  • 別吹美國颶風了,更大個的「山竹」都到中國家門口了,時速堪比高鐵!
    這兩天打開美國媒體,多是美國30年來最強5級颶風「佛羅倫斯」的消息,它也被稱作「怪獸級」颶風。↓彭博社:美國南部的「華爾街」正為「佛羅倫斯」颶風做準備CNN:颶風「佛羅倫斯」襲擊卡羅萊納州海岸《紐約時報》:風暴來臨,颶風「佛羅倫斯」途經城鎮懼怕洪災CNN
  • 全球變暖正在發威?颶風颱風連擊北半球,未來或更加嚴重
    在過去的9月裡,無論是大西洋還是太平洋,都遭遇了熱帶氣旋襲擊——這是北半球夏季熱帶和副熱帶地區的常見天氣現象,只不過在西太平洋叫做颱風,而中東太平洋和大西洋被稱為颶風。無論是東半球還是西半球都出現了嚴重的熱帶氣旋災害,造成巨量的損失,這很難不讓人將它們之間的活動產生聯想——儘管它們的活動相距數萬千米,但它們毫無疑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我們地球正在進行中的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正在加劇著極端天氣的形成。
  • 颶風澤塔靠近美國,突然搞出超冷雲蓋,專家:需高度警惕
    10月26日,西太平洋此前的雙颱風共舞接近尾聲,颱風沙德爾在越南沿海逐漸減弱消散,南海上的颱風莫拉菲成為絕對的主角。今天上午,它已經進入南海,在遠離了菲律賓群島地形影響後開始增強。就在西太平洋這邊新颱風一個接一個似乎沒完沒了的時候,北大西洋的活躍颶風季也正在進行中,位於加勒比海上的熱帶雲團近日逐漸發展,增強為颶風澤塔(Zeta),這是今年北大西洋第27個命名颶風,也是繼2005年後北大西洋有觀測記錄以來第二次用到澤塔這個颶風名字。
  • 大西洋颶風季再臨 可能出現4次大型颶風
    新華社華盛頓5月24日電(記者孫丁 周舟)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氣候預測中心24日公布的預測數據顯示,今年颶風季,大西洋上空可能形成4次大型颶風。今年的大西洋颶風季將從6月1日持續至11月30日。據預測,即將到來的颶風季強於正常水平的概率有35%,相當於正常水平的概率為40%,低於正常水平的概率為25%。該中心預測,今年颶風季有70%的概率形成10到16次命名風暴,其中5到9次可能演化為颶風,包括1到4次持續風速超過每小時111英裡(1英裡約合1.6公裡)的三級或以上級別颶風。
  • 地中海已熱過赤道,可能憋出颶風!分析:氣候極端化,希臘要防臺
    這段時間以來,北大西洋地區迎來了極度活躍的颶風季節,不僅生成數量達到近年來的最多,而且登陸美國的颶風數量更是達到了史無前例的8個,還罕見的出現了一次五颶風共舞的事件,這是1971年有觀測記錄以來的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