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氣象衛星突然罷工,分析:可能導致天氣預報不準
據相關消息稱,一直觀測美國本土、有「頂梁柱」之稱GOES-16衛星在北京時間2020年7月27日上午一度宕機,原因不明。美國GOES-16系列都是地球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和日本的向日葵系列衛星、中國的風雲2號/4號等衛星屬於同一類型,至今已經發射了超過16顆衛星,而GOES-16衛星則定點於西經75.2°對美洲特別是美國本土進行觀測。GOES-16於2016年11月19日於卡納維拉爾角由聯合發射聯盟(ULA)宇宙神5號發射升空,並於2017年12月18日宣布正式投入使用。
-
氣象衛星在天氣分析和預報業務中的應用
30年前,美國第一顆氣象試驗衛星泰羅斯—1號的發射成功,開創了人造衛星應用於氣象探測的新紀元,促進了氣象科學的迅速發展。如今,氣象衛星已廣泛地應用於我國的天氣預報業務中。 氣象衛星雲圖在我國天氣分析和預報業務中的應用開始於70年代初。
-
氣象衛星在天氣預報中的應用
風雲二號02批靜止氣象衛星可以提供每半個小時一次的高頻次觀測資料,是動態監測各類突發災害性天氣發展的有力工具,是天氣分析特別是短時和臨近天氣預報的重要依據。 一、颱風/熱帶氣旋監測。熱帶氣旋是全球主要氣象災害,熱帶氣旋所帶來的經濟損失佔整個氣象災害經濟損失的50%以上。
-
美國新一代極軌氣象衛星JPSS-1發射提升預報精準度
中國氣象報記者劉淑喬報導 太平洋標準時間11月18日1時47分(北京時間17時47分),搭載著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聯合極軌衛星系統(JPSS)的第一顆衛星JPSS-1的DeltaⅡ火箭在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升空
-
外國天氣預報離不了中國衛星,揭秘我國氣象衛星到底多強大!
90%的全球觀測數據都能從觀測之時算起80分鐘內傳回國內,星地數據傳輸速率增加了30%,計算能力增加了17.5倍,數據存儲能力增加了近10倍。「風雲三號」D星的在軌運行將使我國全球數值天氣預報模式預報精度再提高3%左右,預報時效延長2到3天左右,可使登陸颱風等高影響天氣預報時效提前到5至7天。
-
天氣預報背後的秘密
天氣影響著人們生活的諸多方面。從古至今,有諸多如「諸葛亮巧借東風」之類的典故,人類從未停止過探索、利用天氣的步伐。天氣預報的出現,給人類的生活提供了巨大的方便,那些看似簡單的預報,實際上是複雜而尖端的現代科技的結晶。那麼天氣預報為什麼能預報天氣呢?其背後又隱藏著哪些高科技呢?
-
為什麼氣象衛星能預報農作物產量
天氣預報影響著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安排。對於農民來說,氣象信息不僅指導出行,對莊稼收成也有重要的實際作用,農作物生長得好不好也可以由氣象衛星來預報。氣象衛星是一種人造地球衛星,專門從太空對地球及其大氣層進行氣象觀測。按其軌道的不同,有地球靜止氣象衛星和極軌氣象衛星兩種。衛星上載有可見光、紅外線、微波等各種遙感儀器,可獲得雲系分布概貌,還能監測大氣層中某些氣象要素的分布和變化。
-
觀測數據與天氣預報
春節前,中央氣象臺一條關於觀測數據和預報準確率之間關係的微博,引發了網友熱議。那麼,二者之間的聯繫到底有多緊密呢? 綜合運用才有準確結果 對於利用氣象觀測網來「捕捉」天氣變化的預報員而言,網中涵蓋的各種觀測數據都十分重要,綜合利用各種觀測手段得來的數據,才能得出儘可能精準的預報結論。
-
歐洲天氣預報使用我國「風雲」衛星數據
記者從中國氣象局了解到,今年9月以來,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開始在其業務預報模式中使用我國「風雲三號」B星微波溼度計資料,這標誌著我國氣象衛星的輻射測量精度和觀測穩定性獲得國際用戶的認可。未來,「風雲」系列衛星將有可能和歐洲、美國的氣象衛星一起,在氣象衛星數據提供方面發揮主導作用。
-
疫情之下,天氣預報也會受影響?
(圖片來源見水印)但是,你知道嗎,飛機不飛了,天氣預報也會受影響哦~飛機:我是僅次於氣象衛星的存在但是,要想實現覆蓋範圍更廣、預報更準確的天氣預報,這些數據又必不可少。怎麼辦?在其發起的全球觀測系統(193個會員國和地區向其公民提供的所有天氣與氣候服務及產品的支柱)中,有這麼一個子系統——飛機氣象數據中繼計劃(AMDAR),主要用於收集全球氣象數據並進行應用。每天的天氣預報,氣候監測和預測、災害預警它都出了不少力。
-
天氣預報是怎樣產生的 天氣預報怎麼形成文字數據分析
天氣預報是怎樣產生的 天氣預報怎麼形成文字數據分析 「未來一周,我市天氣將是……」電視機內,天氣預報主持人播報著每日天氣信息,這簡簡單單幾個數字構成的天氣預報,背後其實蘊含著預報員對每天海量氣象數據的分析。
-
疫情讓飛機停飛,居然影響了天氣預報?-虎嗅網
但是,你知道嗎,飛機不飛了,天氣預報也會受影響哦。飛機:我是僅次於氣象衛星的存在飛機跟氣象有啥關係?在21世紀,天氣預報的準確程度依賴于越來越精細詳實的氣象數據,這不早就被衛星和地面雷達兩者「拿下」了麼?
-
阿根廷榨油工廠罷工延長一天!南美兩國出現天氣異常「苗頭」,豆粕...
天氣預報預測氣溫將高於正常水平,這使得取暖燃料需求受到寒冬提振的希望變得渺茫。4、上周全國55港口動力煤庫存4623.6萬噸,較上周減65.7萬噸,其中環渤海港存減52.3萬噸,東北港存減6萬噸,華東港存增9萬噸,江內港存減7.4萬噸,華南港存減8.9萬噸。臨近年末上遊煤礦保供增產有限,而下遊需求依然強勁,進口煤方面雖有放鬆,但對國內煤市供應偏緊格局緩解不大。
-
美極軌氣象衛星項目脫高風險名單
該高風險被描述為「天氣衛星數據出現缺口」,於2013年被列入影響美國的高風險問題名單,並在上一次2017年名單更新(每兩年一次)時被保留。GAO在文件中警告,氣象衛星數據缺口最早可能在2014年出現,並可能延續長達53個月。這一數據缺口將影響聯邦政府層面上的一系列決策。
-
專訪曾慶存 :他的工作是數值天氣預報發展的一個裡程碑
此外,隨著氣象衛星技術的發展,中國在全球氣象科學領域的表現也越來越出色。雖然中國的氣象衛星發射晚於美國20多年,但目前中國的風雲衛星與歐盟、美國等三方,構成了世界氣象組織的極軌衛星氣象監測網,監測全球天氣,向世界各國提供服務。根據中國氣象局統計,截至2019年5月,使用風雲衛星數據的國家數量已增加至98個(數據來源於《人民日報》)。
-
科普|天氣預報為何越來越準?
大氣觀測網不僅是國家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的基礎,而且為大氣科學和全球氣候變化研究提供所必需的資料。大氣探測也是我國大氣科學的重要分支,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目前我國大氣探測正處於向大氣綜合觀測發展。並且,地面氣象要素實現自動觀測,高空探測站使用L 波段探空系統和國產GPS 探空系統,建成了新一代都卜勒天氣雷達監測網,飛機氣象觀測和地基遙感探測系統發展迅速,全國雷電監測網初步建成,農業氣象觀測站網正在優化調整,氣象應急移動觀測系統發展迅速,以及氣候觀測系統建設得到大力推進。這個系統不僅為天氣預報、氣候預測和災害監測提供了觀測基礎,而且為大氣科學和全球氣候變化研究提供了資料支持。
-
知冷知熱百姓星,服務全球中國星|風雲氣象衛星五十載
風雲衛星不僅是氣象衛星,還是服務全球的中國星。」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主任、風雲氣象衛星工程總設計師楊軍說。9年後,風雲二號A靜止氣象衛星成功發射,我國成為繼美國、歐盟之後,第三個同時擁有極軌和靜止氣象衛星的國家(地區),風雲衛星星座初具雛形。
-
知冷知熱百姓星,服務全球中國星|風雲氣象衛星五十載
如今,我國已成功發射17顆風雲系列氣象衛星,7顆在軌運行,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同時擁有極軌和靜止氣象衛星的國家和地區之一,逐步具備了對大氣及地球多圈層系統全球化、精細化綜合探測能力,氣象衛星綜合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它是知冷知熱的百姓星,提供天氣預報數據,服務百姓,也是自主創新的爭氣星,攻克基礎薄弱難題,從落後狀態發展到與歐美發達國家三足鼎立,實現部分技術的超越。
-
氣象衛星-資訊-中國天氣網
發展歷史:1958年美國發射的人造衛星開始攜帶氣象儀器,1960年4月1日,美國首先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試驗氣象衛星,截止到1990年底,在30年的時間內,全世界共發射了116顆氣象衛星,已經形成了一個全球性的氣象衛星網,消滅了全球4/5地方的氣象觀測空白區,使人們能準確地獲得連續的、全球範圍內的大氣運動規律,做出精確的氣象預報,大大減少災害性損失。
-
天氣預報為什麼越來越準?
而未來的天氣預報,可以精確到1000米之內。2020年,新冠肺炎在全球的蔓延擴散,為了控制疫情,各國紛紛減少了航班數量,3月底,全球已有近60家航空公司停飛了所有航班。而這,也對天氣預報造成了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