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對於我國來說,當10號颱風海神在東北宣布停編後,西太平洋近日以來的颱風活躍期終於告一段落,這兩天西太平洋上暫時沒有颱風生成,讓我們能鬆一口氣。但和西太平洋這邊的颱風沉寂不同的是,北大西洋這邊的颶風活動則在最近這兩天達到了新的巔峰——從衛星雲圖上可見,北大西洋上水汽湧動,數個颶風胚胎和颶風正在活動,並且很多都已經對準美國。
首先說明一點,颱風和颶風的關係其實就像是土豆和馬鈴薯,它們都是熱帶氣旋,只不過因為發生地區不一樣而有著不同的名字,但本質上都是一種天氣系統。對於北大西洋來說,今年的颶風活動有點活躍得過頭,很多颶風生成的時間都創下同期最早記錄,而且不乏有颱風蘿拉之類的特別兇悍的颶風直接襲擊美國。
接近巔峰時期的颶風蘿拉,被認為是觀測記錄登陸美國前十強的颶風之一
而從目前來看,北大西洋目前的颶風生成主力來到大西洋遠洋地區,特別是非洲西海岸附近——這裡是著名的非洲波形成區,在非洲西部附近很多時候會有擾動生成,並且西移進入大西洋,開始逐漸發展,如果條件合適就能發展成為颶風。從超級計算機的集合預測上看,北大西洋目前非洲波非常活躍,低緯度可能有颶風生成,除此而外,北大西洋中部也有兩個颶風活動,其中還有颶風可能會非常接近美國。此外,墨西哥灣上也有反應,這麼來看的話,北大西洋目前已經亂成一鍋粥,有4-5個颶風都可能指向美國。
北大西洋颶風特別活躍的年份,一般來說氣候模式也特別的異常,比如2017年,那年北大西洋颶風就很活躍,同時東亞大陸和西太平洋的氣候模式也非常異常,出現了像天鴿這種突然爆發的超強颱風,因此這麼來看的話,超級計算機目前預報出了北大西洋異常,或是全球氣候異常的特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