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警告,大西洋溫暖的海水增加了2017年致命颶風的數量

2021-01-21 遊戲萌新

【科學:研究警告,大西洋溫暖的海水增加了2017年致命颶風的數量】

研究警告說,大西洋溫暖的海水增加了2017年致命颶風的數量,而且它們將變得更加常見。一項新的研究預測,到本世紀末,該地區每年可能會出現幾次特大風暴。

去年有6個主要颶風——風速至少達到111英裡/小時(178公裡/小時)——在大西洋上空旋轉,其中包括哈維、厄瑪和瑪麗亞,它們襲擊了美國和加勒比海的部分地區。自2000年以來,大西洋平均每年發生三次大型颶風。在此之前,平均值接近於2。根據周四《科學》雜誌的一項研究,在2100年左右,每年可能會有五到八個主要颶風。

「我們將在未來看到更活躍的颶風季節,如2017年,」主要作者村上宏說,他是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氣候科學家和颶風專家。然而,今年到目前為止,只有一場大西洋颶風佛羅倫斯達到了主要的程度。溫水充當颶風的燃料。要形成風暴,水至少要達到79度(26攝氏度)。邁阿密大學的颶風研究員布萊恩·麥克諾迪沒有參與這項研究。村上春樹發現,自然條件和人為氣候變化的共同作用使得一個關鍵地區的海水溫度上升,從而引發了更多的大風暴。

這個區域基本上是一個大盒子,從佛羅裡達南部和南美洲北部一直延伸到非洲。一些最強的大西洋颶風在西非海岸附近形成,然後向西進入加勒比海和美國東海岸。村上說,這個大盒子裡的水——主要的颶風發展區——平均比2017年整個季節的正常溫度高出0.7度(0.4攝氏度),這在六個月的時間裡是不尋常的。村上的研究使用計算機模擬來隔離不同的氣候條件。儘管他的研究表明,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燃燒是由自然和人為因素共同引起的,但村上說,他無法將這些因素進行足夠的區分,從而判斷哪個因素更大。

今夏颶風

據一位頂級降雨氣象學家計算,佛羅倫斯颶風是美國70年來第二強降雨風暴。美國國家海洋大氣管理局和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氣象學家肯昆克爾表示,去年的「哈維」颶風在4天內的降雨量超過了1萬4000平方英裡(合36260平方公裡)。科學家們說,氣候變化可能增加了兩場風暴的總降雨量。他用電腦模型展望未來。大西洋預計將比世界其他海洋升溫更快。這就是為什麼村上春樹說大風暴的數量可能會平均增加兩個或更多。一些外部專家對村上春樹的部分研究有異議。

颶風季節並不只是隨著氣候變暖而變得越來越活躍。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的凱文·特倫伯斯指責村上的研究沒有考慮到海洋深處溫度的大幅上升,這也是氣候變化造成的。一些計算機模擬並沒有顯示大西洋變暖的速度最快,因此也不能確定未來會有更多的大風暴。

相關焦點

  • 加拿大颶風中心預測,加拿大大西洋地區將迎來艱難的颶風季節
    大西洋將出現12次風暴的平均值的兩倍
  • 科學家警告:毀滅性颶風或更加頻繁!氣候變化將造成不可逆的破壞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9月6日,大西洋蘿拉颶風正在美國東南沿海和北加勒比海地區肆虐,以241公裡/小時的最高風速襲擊而一項新的研究得出的警告性結論稱,如果我們無法解決日益嚴重的氣候危機,這種毀滅性的颶風會變得更加頻繁。研究結果發表在《環境研究快報》(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 美國正式進入颶風季!科學家預警:2020年很反常,極端活躍期或來臨
    6月7日,美國正式進入2020年度大西洋颶風季,但今年的颶風季似乎特別反常。早在一個月前,熱帶風暴「亞瑟」的提前出現就受到了多方關注,此時此刻熱帶風暴克裡斯託瓦爾(Cristobal Cristobal)正在無情地攪動墨西哥灣海水,遠超往年的氣旋活動頻率可能成為美國東南沿岸面臨的新常態。
  • 氣候變暖成全球颶風「加速器」-青年參考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NHC)警告稱,16日,颶風「艾奧塔」向中美洲移動時已增強為「災難性的」5級颶風。熱帶風暴「西塔」在大西洋形成時,這個颶風季裡有名字的風暴已經達到了29個,打破了2005年的最高紀錄。    在許多人心中,颶風季受氣候變化的影響越來越大。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去年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45%的受訪者認為,氣候變化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嚴重颶風。    氣候科學家對此有不同見解。
  • 大西洋颶風季再臨 可能出現4次大型颶風
    新華社華盛頓5月24日電(記者孫丁 周舟)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氣候預測中心24日公布的預測數據顯示,今年颶風季,大西洋上空可能形成4次大型颶風。今年的大西洋颶風季將從6月1日持續至11月30日。據預測,即將到來的颶風季強於正常水平的概率有35%,相當於正常水平的概率為40%,低於正常水平的概率為25%。該中心預測,今年颶風季有70%的概率形成10到16次命名風暴,其中5到9次可能演化為颶風,包括1到4次持續風速超過每小時111英裡(1英裡約合1.6公裡)的三級或以上級別颶風。
  • 氣候變暖成全球颶風「加速器」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11月16日,尼加拉瓜,受颶風「艾奧塔」影響地區的居民。美國國家颶風中心(NHC)警告稱,16日,「艾奧塔」向中美洲移動時已增強為「災難性的」5級颶風。
  • 2020年大西洋颶風季最新颶風「伊塔」已形成 將影響中美洲地區
    2020大西洋颶風季的第28個被命名的風暴與周日形成,並在周一以颶風「伊塔」(Eta)的「身份」向中美洲進發。這追平了2005年大西洋颶風季創下的單個颶風季獲得命名的最多風暴紀錄。這也是本颶風季形成的第12個颶風,根據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大氣科學系的研究科學家 Phil Klotzbach,的說法,這在之前只發生過三次。
  • 距離颶風季結束還有兩個半月 命名清單僅剩一個名字
    央視網消息(記者 徐也晴)2020年的大西洋颶風季節非常活躍,以至於幾乎用盡了常規的熱帶風暴名稱。當地時間9月14日,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發布了大西洋盆地上空的5個熱帶氣旋的警報,這與1971年9月的記錄持平。
  • 最新全球颶風地圖呈現170年颶風頻率和密度
    通過塗色呈現任何颶風風暴重疊的次數,從而確定既定海域颶風密度。從圖中可看到氣旋重疊頻率最高的區域是太平洋西部和印度孟加拉灣,這裡的颶風季節會持續出現颶風現象,因為這裡的海水溫度足夠高,可以維持颶風的形成。西半球颶風重疊的頻率較低。
  • 颶風洛倫佐一天躍升4級,美科學家擔憂:呈現不祥信號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據美國NOAA統計,目前正值大西洋颶風季的高發期。日前,大西洋熱帶風暴卡倫(Karen)剛剛退去,但這片刻的安寧並未給美國留下一絲喘息之機。根據美國國家颶風中心(NHC)發布的最新消息,最新形成的颶風洛倫佐(Lorenzo)現已成為熱帶大西洋中部地區 「有史以來最大、最強的颶風之一」!正在怒氣洶洶地朝著北美大陸的方向衝去…洛倫佐起源於東南大西洋的一場熱帶風暴。日前,美國國家颶風中心表示,雖然洛倫佐才剛剛離開非洲大陸邊緣,但考慮到其迅猛的發展態勢,極有可能向北美洲大陸「進發」,呈現出不祥的信號。
  • 大西洋「獨舞」!雙風暴小打小鬧,無緣5級颶風,颶風季或再次推遲
    隨著2020年首個17級超級颱風「海神」的消失,太平洋進入了短暫的「休眠期」,但是9月已是颶風的「高發期」,大西洋上空一下形成了兩場風暴,仿佛步入太平洋的步伐,因為9號颱風和10號颱風在前幾天也是同時「共舞」,但大西洋總讓人有點失望,因為2019年的5級颶風「多裡安」仍讓我們記憶猶新,那麼這場「雙風暴」能發展為5級颶風嗎?
  • 2018年颶風!第五次低氣壓在大西洋形成,沿著佛羅倫斯的路徑
    在佛羅倫斯颶風之後,美國國家颶風中心(NHC)發現又有兩個低氣壓有發展成颶風的危險。一幅顯示大西洋兩種新的擾動可能形成氣旋的地圖。第一次擾動已經在大西洋東北部形成,NHC預測颶風形成的機率為10%。它還警告說,德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海岸「應該監控這一系統的進展」。與此同時,颶風「艾薩克」在一夜之間從颶風降級後,正以最大持續風速70英裡/小時穿越大西洋中部。
  • 美研究稱氣候變暖正拉長颶風季節
    而且,醞釀颶風的暖池(註:熱帶風暴和颶風的生成需要海水溫度至少達到26.5攝氏度,符合或者超過這一溫度要求的水域被稱為暖池)的面積也在不斷增加,大西洋正逐漸成為適宜颶風形成和發展的「溫床」。科學家說,這種變化很可能是由全球變暖引起的。  據生活科學網站報導,美國皮尤全球氣候變化中心的高級科學家傑伊?
  • 2020年的颶風屢破紀錄,若再不引起重視,人類將受到威脅
    很明顯,在2020年大西洋颶風季節開始之前,它將會很頻繁。六個月後,我們回顧了一系列打破記錄的事件,即使在11月30日這個颶風季節正式結束時,風暴可能仍然沒有結束。這個季節生成了30個被命名的風暴,打破了2005年的記錄,當時卡特裡娜颶風襲擊了紐奧良。
  • 美氣象部門:大西洋地區2017年或形成5至9場颶風
    中新網5月26日電據外媒報導,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25日宣布,該局預測2017年颶風季節大西洋海盆異常活躍,可能形成5場到9場颶風。據報導,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預報,今年,包括大西洋、加勒比海和墨西哥灣在內這一地區可能形成11場到17場命名的熱帶風暴。颶風季節從6月1日開始,持續到11月30日。
  • 水下巨型「氣泡網」能阻止颶風?科學家潑冷水:太貴
    從氫彈之父愛德華·泰勒到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幾十年來發明家們一直在研究各種瘋狂的想法,以在颶風襲擊陸地之前阻止它。颶風從溫暖的表層海水中獲取能量,在這個過程中增加了空氣中的水分。較熱的地表水導致更多的水分。退休潛艇艇員Hollingsæter說,向上的氣泡流將把較冷的水推到海洋表面,理論上剝奪了颶風的能量來源。「如果我們能避免水太熱,」 Hollingsæter說,「颶風就不能獲得這樣的力量。當它們進入較冷的水中時,能量就會全部消失。」
  • 2009大西洋颶風季結束 12年來最平靜
    在此期間,大西洋西部共生成2個熱帶低壓、9個命名熱帶風暴,其中3個達颶風級別,2個為強颶風級別。2009 颶風季是1997年以來最為平靜的颶風季。1997年共生成7個命名的熱帶風暴,其中3個達颶風級別。5月28日,大西洋上第一個熱帶低壓生成,但在接下來的6月、7月大西洋非常平靜,無熱帶風暴生成。直至8月12日,本季第一個熱帶風暴「安娜」在維德角群島附近生成。
  • 美國颶風中心發出熱帶風暴警告 佛州周末可能受影響 你知道今年美國大西洋颶風命名規則嗎
    佛州已經進入颶風季節。但今年迄今為止降雨量偏少,還沒有受到真正意義上的颶風襲擊。你知道今年美國大西洋颶風命名規則嗎?
  • 「這世界」大西洋史上最強颶風之一來了,美國人應接不暇
    哈維颶風的影響還沒徹底結束,現在,又一波颶風沿著加勒比海上的巴布達小島、波多黎各、英屬維京群島和美屬維京群島一路向美國的佛羅裡達襲來。這股颶風名叫伊爾瑪(Irma),目前所有關於它的報導都把它稱為大西洋歷史上最強的颶風之一。它的風速超過了 185 英裡/時。
  • 大西洋颶風異常活躍,拉尼娜出現概率上升70%,或帶來多種災難
    據報導,在每年的6月份到11月份,大西洋都會進入到 一年一度的颶風季,不過今年卻顯然要比往年的情況更加嚴重。在今年8月份,美國氣象機構預測,今年大西洋颶風季的活躍度已經遠高於正常水平,而這一現象也將拉尼娜出現的概率大幅度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