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在每年的6月份到11月份,大西洋都會進入到 一年一度的颶風季,不過今年卻顯然要比往年的情況更加嚴重。在今年8月份,美國氣象機構預測,今年大西洋颶風季的活躍度已經遠高於正常水平,而這一現象也將拉尼娜出現的概率大幅度升高。
什麼是拉尼娜?
所謂的「拉尼娜」,就跟我們熟悉的「厄爾尼諾」一樣,都屬於一種氣候現象。當拉尼娜出現的時候,太平洋中東部的海水會變得異常寒冷,同時太平洋西部的海平面也會升高超過半米,海水溫度也會明顯增高。
這種太平洋海水溫度的極度不對稱,會導致颱風、熱帶風暴等天氣現象更容易出現,特別是對於沿岸地區來說,更是存在著很大的危險。
研究者表示,當拉尼娜現象出現後,會導致全球的氣候都變得混亂,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冬天會變得非常寒冷,而且夏天則會變得非常炎熱。而且過去很多溼潤溫暖的地方,也會變得乾燥而寒冷,而原本雨水並不多的地方,則很容易發生洪澇災害。
今年拉尼娜現象真的會出現嗎?
說起來,拉尼娜現象並不常見,它出現的概率還是非常低的。人類對於拉尼娜現象的記載,是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的,根據記錄,1988年~1989年,1998年~2001年,2007年~2008年,是人類經歷的最嚴重的3次拉尼娜現象。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拉尼娜現象大約是每隔10年出現一次,按理說2018年拉尼娜現象是應該出現的,不過,由於溫室效應引發的全球變暖,研究者表示,拉尼娜現象出現的概率已經變得很低了,但今年則很有可能會再次現身。
今年導致拉尼娜現象出現概率大幅度升高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們在文章的開頭提到過的大西洋颶風季變得異常活躍,這裡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受到全球變暖的影響,大西洋海面的水溫高出平均值。
同時,熱帶大西洋信風減弱,導致季風增強,有助於風暴形成,這就會導致拉尼娜現象出現,預計未來幾個月,地球或會因為拉尼娜的到來,而迎來更嚴重的自然災害。
此外,根據研究,科學家們發現,中東太平洋地區的海面水位,已經開始出現了下降,而且水溫也隨之下滑,上文中我們提到過,當拉尼娜現象出現的時候,會導致太平洋中東部的海水會變冷,顯然,如今太平洋海水的變化,正在朝著拉尼娜現象出現的方向發展。
前段時間,來自於日本氣象廳、澳洲氣象局等的研究員們,分別發布了有關於今年拉尼娜現象出現概率的預測,認為拉尼娜現象出現的概率在60%-70%左右,顯然,今年很可能會出現拉尼娜現象,那麼,它究竟會對我們造成什麼影響呢?
拉尼娜現象的危害
對於很多上了一定年紀的人來說,對於1998年我國發生的特大洪水災害,一定印象非常深刻,這也是20世紀以來,我國最嚴重的特大洪水之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了1600億元,當年的受災人口,也是超過了2億人。
為何要提到這件事呢?這是因為1998年的大洪水,就是拉尼娜現象導致的。根據資料顯示,每當拉尼娜現象出現的時候,我國的氣候都會變得非常奇怪。
比方說在2008年拉尼娜現象出現的時候,我國南方出現了非常嚴重的雨雪冰凍災害,相信很多經歷過的朋友也同樣會記憶猶新。
在上一次拉尼娜現象出沒的時候,美國中部的降溫幅度高達20攝氏度,已經有上百年沒有下過雪的中亞地區,竟然也迎來了罕見的大暴雪。
同時,歐洲西部則在夏季出現了嚴重的洪澇災害,俄羅斯東部的最低氣溫更是達到了零下50攝氏度。
由此可見,今年如果真的會再次出現拉尼娜現象,今年冬季很可能會成為近年來少有的一個寒冬,同時,我國南方地區也要注意防範出現雨雪冰凍災害。
當然,雖然拉尼娜出現的概率很高,但是並不意味著它今年一定會出現,只不過今年地球上的氣候災難頻發,讓大家感到可怕罷了。
說起來,地球變得越來越「極端」,也與人類有關,人類多年來對於地球的肆意破壞,才導致地球如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如果想要減少自然災害的發生,保護地球環境,減少碳排放,才是正經事,你說呢?